CN202491515U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1515U
CN202491515U CN2011205544954U CN201120554495U CN202491515U CN 202491515 U CN202491515 U CN 202491515U CN 2011205544954 U CN2011205544954 U CN 2011205544954U CN 201120554495 U CN201120554495 U CN 201120554495U CN 202491515 U CN202491515 U CN 20249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econdary jar
jar
runner
atm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544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宣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15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向副罐排出油墨以使头内的油墨耗尽。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头,其喷射液体;主罐,其贮留所述液体且能够进行更换;副罐,其位于所述头和所述主罐之间;流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主罐向所述副罐流动;流出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副罐向所述头流动;导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头向所述副罐流动;大气连通通道,其被连接在所述流出流道的中途,并能够使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泵,其被设置在所述导入流道的中途,并在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下被进行驱动,将所述头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副罐排出,且向所述头内供给大气。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主罐、副罐和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已知一种暂且从主罐向副罐供给油墨,并从副罐向头供给油墨,且从头喷射油墨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还已知一种进一步使油墨从头向副罐流动的液体喷射装置。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虽然油墨从头向副罐流动,但是不会以使头内的油墨耗尽的方式而向副罐流动。例如,在取下头时,如果头内残留有油墨,则会产生油墨从取下的头滴落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9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3788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向副罐排出油墨而使头内的油墨耗尽。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头,其喷射液体;主罐,其贮留所述液体且能够被更换;副罐,其位于所述头和所述主罐之间;流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主罐向所述副罐流动;流出流道,其使所属液体从所述副罐向所述头流动;导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头向所述副罐流动;大气连通通道,其被连接在所述流出流道的中途,并能够使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泵,其被设置在所述导入流道的中途,并在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下被进行驱动,将所述头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副罐排出,且向所述头内供给大气。
通过在用于使液体从副罐向头流动的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下,对被设置在用于使液体从头向副罐流动的导入流道的中途的泵进行驱动,从而向头内供给大气,进而能够可靠地将头内的液体向副罐排出。
该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流出流道中的、所述大气连通通道与所述流出流道的连接部和所述副罐之间具有流出阀,当对所述泵进行驱动时,所述流出阀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通过利用所述流出阀禁止来自副罐的液体的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向头供给液体,并能够排出头内的油墨。
该液体喷射装置中,在开始对所述泵进行驱动时,所述副罐内贮留有所述液体。
由此即使在副罐内贮留有液体的状态下,也能够向副罐排出液体。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于所述副罐的内部具有:构成所述副罐的一部分的部件、所述液体和空间部,所述空间部的体积大于从所述头被排出到所述副罐中的所述液体的体积。
由于副罐的空间的体积大于被排出到副罐中的液体的体积,因此不会出现副罐内被液体充满而溢出的情况。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副罐具有供给控制阀,所述供给控制阀根据所述副罐内的液面的高度而对来自所述主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入进行控制,所述液体通过所述供给控制阀而被贮留在所述副罐内。
由于副罐内具有供给控制阀,且从副罐内具有液体的状态起向副罐内排出液体,因此防止了液面的高度降低而从主罐供给液体的情况。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大气连通通道上具有大气阀,所述大气阀容许或者禁止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的连通。
通过大气阀能够容易地容许或者禁止与大气的连通。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大气连通通道、所述流出流道为管,所述大气阀通过对所述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大气的连通。
通过对管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容易地禁止与大气的连通。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流出阀通过对所述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通过对管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容易地禁止液体的流动。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出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大气连通。
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管的另一端上具有大气能够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的气体透过部。
通过具备液体透过部,从而防止了液体从大气连通通道泄露的情况。
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多个所述大气连通通道,所述大气阀同时禁止多个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大气连通。
通过同时禁止多个大气连通,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流出流道,所述流出阀同时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通过同时禁止多个液体的流动,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该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泵为软管泵。
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泵。
该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泵为隔膜泵。
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详细图。
图3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详细图。
图4为表示改变例1的打印机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改变例2的打印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体化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将各个层以及各个部件设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从而使各个层以及各个部件的尺寸与实际有所不同。此外,在图1、图5所示的方向中,上下表示垂直方向的上下,前后为将介质的输送方向设为前,将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后,左右为与上下、前后正交的方向。此处,各个图优先考虑观察容易度,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除副罐10以外不一定准确。在位置关系与记载的内容不同时,以记载的内容为正确的内容。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时的概要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从头1向纸张3喷射作为液体的油墨,所述纸张3作为被压印板2从下方支承、并被输送的介质。纸张3向前被输送,油墨从头1朝向下方被喷射,从而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或文字。头1为大于纸张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的行式头。省略了输送纸张3的机构。
打印机上以可以更换的方式装载有四个贮留油墨的主罐6。在主罐6中,黑色Bk、品红色M、蓝绿色C、黄色Y这四种油墨分别被收纳在不同的主罐6内。虽然在本申请中设置了四种油墨,但是既可以设置五种以上,也可以设置3种以下。此外,相同颜色的油墨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另外,主罐6以及副罐10沿着左右方向而被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同高度上。即,被设置在与纸张3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各个主罐6上连接有流入流道8的一端。流入流道8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副罐10。每种颜色的油墨从主罐6侧经由流入流道8而向副罐10侧流动、供给。在图1中,表示流入流道8的一根线表示管。此外,流入流道8的另一端的箭头表示油墨的流动方向。
副罐10上还连接有流出流道20的一端。流出流道20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头1。油墨从副罐10经由流出流道20向头1流动。即,副罐10、头1和流出流道20是连通的。此外,在头1和主罐6之间配置副罐10。在图1中,表示流出流道20的一根线表示管。此外,流出流道20的另一端的箭头表示油墨的流动方向。流出流道20的中途配置有流出阀22。流出阀22通过对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来自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通过不对管进行挤压,从而容许来自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流出阀22也可以同时对4根管进行挤压。省略了对管进行挤压的机构。
头1与副罐10还通过导入流道21而连接。在导入流道21的中途配置有泵25。通过该泵25,使油墨从头1向副罐10流动。在图1中,表示导入流道21的一根线表示管。此外,导入流道21的端部的箭头表示油墨的流动方向。作为一个示例,泵25采用了一边对管进行挤压一边旋转的软管泵。软管泵一边同时对4根管进行挤压一边旋转。作为另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隔膜泵。
在流出流道20中,于流出阀22和头1之间连接有能够使流出流道20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通道30。大气连通通道30的一端与流出流道20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在大气连通通道30的中途具有大气阀31,所述大气阀31容许或者禁止流出流道20与大气的连通。在图1中,表示大气连通通道30的一根线表示管。大气阀31通过对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与大气的连通,通过不对管进行挤压,从而容许与大气的连通。流出阀22和大气阀31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部件,并同时对管进行挤压,从而分别进行容许或者禁止。
如图1所示,副罐10被配置在与头1相比靠下方的位置上。如后文叙述,副罐10与大气连通。由于与头1连通的副罐10位于与头1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头1内的油墨成为小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通过使头1内为负压,从而能够准确地控制喷射的油墨滴。当油墨在头1被消耗时,油墨将从副罐10经由流出流道20向头1流动。此时,流出阀22不对流出流道20的管进行挤压,从而容许来自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此外,大气阀31对大气连通通道30的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流出流道20与大气连通。由于油墨自然地从副罐10向头1流动,因此流出流道20上不具备用于使油墨流动的泵。
此外,主罐6被配置在与副罐10相比靠上方的位置上。主罐6内的油墨通过由水头差引起的压力而经由流入流道8向副罐10流动。由于油墨因水头压力而流动,因此不具有针对主罐6的加压机构、且在流入流道8的中途不具有泵。副罐10内具备有后文叙述的供给控制阀23。供给控制阀23根据副罐10内的油墨的量,从而容许或者禁止油墨从主罐6向副罐10的流动。
泵25在从头1内排出油墨时被驱动。例如,假设处于从打印机取下头1的情况、或者防止长时间未从头1喷射油墨从而油墨在头1内干燥或沉积的情况。此时,通过流出阀22对流出流道20的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油墨从副罐10流动,并使大气阀31不对大气连通通道30的管进行挤压,从而在流出流道20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下对泵25进行驱动。于是,由于从大气连通通道30的顶端引入空气,因此通过向与流出流道20和大气连通通道30的连接部相比更靠头侧的流出流道20内、头1内、导入流道21内供给大气,从而使油墨与空气置换,进而使油墨向副罐10被排出。在流入流道8、导入流道21和流出流道20中,仅在导入流道21上具备泵25。
图2、图3表示关于一种颜色的主罐6、副罐10、头1以及各个流道。如图1所示,每种颜色分别配有一个主罐6、副罐10、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导入流道21和大气连通通道30,4种颜色共设有一个头1。但是,头1在其内部为每种颜色设有喷射油墨的喷嘴和流道。另外,将以主罐6、流入流道8、副罐10和流出流道20作为一组的单元称为供给单元,所述供给单元为向头1供给油墨的部件的集合。在本申请中具有多个(四个)供给单元,各个供给单元被连接于头1。
主罐6、副罐10的形状对于各种颜色均相同。各个流道中所使用的管既可以根据各个颜色而设为相同长度,也可以根据所连接的部件的位置而改变长度。副罐10优选由透明材料形成以使得能够目视确认所贮留的油墨以及内部的部件。
在图2中,主罐6具有用于收纳油墨的柔性的油墨收纳体7。在主罐6上连接有流入流道8的一端。在流入流道8的中途具有流入阀9。在安装有主罐6时,流入阀9不对流入流道8的管进行挤压,从而容许来自主罐6的油墨的流动。在未安装有主罐6时,流入阀9通过对流入流道8的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流入流道8内的油墨的移动。流入流道8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副罐10的流入连接部11。由此,使主罐6、副罐10和流入流道8连通。
副罐10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具有上侧开口了的开口部。开口部被盖部26覆盖。盖部26为平板形状,其一面侧具有槽27,另一面侧具有从槽27贯穿的孔。盖部26的槽27通过密封部28而被覆盖。密封部28具有大气连通孔29。副罐10经由盖部26的孔、槽27和大气连通孔29而与大气连通。
副罐10具有与流入流道8连接的流入连接部11。流入连接部11为,从副罐10的内部朝向外部突出的突起,具有连通副罐10的内部和外部的贯穿孔。油墨从该贯穿孔中位于副罐10的内部侧的流入口12向副罐10的内部流入。流入的油墨被贮留在副罐10内。主罐6和流入口12通过流入流道8而被连接。
在副罐10内部配置有浮子部件35,所述浮子部件35以能够以支点36为中心而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浮子部件35为相对于油墨而漂浮的部件。
在副罐10内具有供给控制阀23,该供给控制阀在副罐10内以支点为中心而转动。供给控制阀23上具有环状的密封部,当供给控制阀23通过施力弹簧24而被施力时,密封部将紧贴于流入口12的周围。通过这种方式,禁止了油墨从流入口12向副罐10内流入。由于主罐6位于与副罐10相比更靠上方的位置上,因此油墨因水头差而自然地从主罐6向副罐10流动。如果向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一直持续,则副罐10内将被油墨充满,从而油墨将从大气连通孔29溢出。通过由供给控制阀23来阻止向副罐10内的油墨的流动,从而防止了上述情况。
而且,当油墨在头1被消耗,从而副罐10内贮留的油墨减少,且油墨的液面下降时,浮子部件35将以支点36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如图3所示,当油墨减少时,浮子部件35将与供给控制阀23的杆部抵接,并克服施力弹簧24的施力,而使供给控制阀23转动。当供给控制阀23转动,以使得密封部解除流入口12周围的紧贴状态时,油墨将从流入口12流入。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副罐10内的油墨的量以及液面的高度,而使浮子部件35的位置发生变化,并根据其位置,由供给控制阀23来容许或者禁止油墨从流入口12的通过。即,供给控制阀23对油墨从主罐6向副罐10的流入进行了控制。此外,通过供给控制阀23的动作而使油墨流入并被贮留在副罐10内。
副罐10具有连接有流出流道20的流出连接部13。流出连接部13为,从副罐10的内部向外部突出的突起,其具有对副罐10的内部和外部进行连通的贯穿孔。油墨从该贯穿孔中位于副罐10的内部侧的流出口14流出。
流出流道20与头1的供给口1b连接。由此,副罐10和头1经由流出流道20而被连接。油墨从副罐10的流出口14向头侧流出。头1和流出口14也通过流出流道20而被连接。在流出流道20的中途具有流出阀22。
流出流道20在流出阀22和头1之间与大气连通通道30连接。换言之,在流出流道20中的、与大气连通通道30的连接部和流出口14之间配置有流出阀22。在图2中,流出流道20与大气连通通道30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使用接头等来进行连接。大气连通通道30在与流出流道20的相反侧具有气体透过部32。气体透过部32为,具有多个气体能够通过但是液体无法通过的微小的孔的部件。由此,防止了油墨从气体透过部32漏出。另外在图2中,虽然大气连通道30的气体透过部32侧朝向下方,但并不限定于此,其朝向任意方向均可。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气体透过部32。此时,由于管的顶端开放,因此优选管的顶端朝向上方。由此使油墨不易泄漏。
头1从喷嘴1a喷射从供给口1b供给的油墨。头1具有排出口1c。排出口1c上连接有导入流道21。
副罐10具有连接有导入流道21的导入连接部15。导入连接部15为,从副罐10的内部朝向外部突出的突起,其具有对副罐10的内部和外部进行连通的贯穿孔。油墨从该贯穿孔中位于副罐10的内部侧的导入口16被导入。头1和导入口16通过导入流道21而被连接。
在导入流道21的中途具有泵25。通过对泵25进行驱动从而使油墨在导入流道21内从头1侧朝向副罐10的内部流动。
此处,将流出阀22置于容许来自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的状态,将大气阀31置于禁止流出流道20与大气的连通的状态,并对泵25进行驱动。此时,由于油墨依次流过副罐10、流出流道20、头1、导入流道21、副罐10,因而形成了循环。由此,防止了贮留在副罐10内的油墨的成分沉积从而产生油墨的浓度差的情况,或者防止了头1内的油墨蒸发从而油墨的粘度增大的情况。
此外,将流出阀22置于禁止来自副罐10的油墨的流动的状态,将大气阀31置于允许流出流道20与大气的连通的状态,并对泵25进行驱动。此时,从大气连通通道30的气体透过部32引入大气。因此,流出流道20中的与大气连通通道30的连接部起至头1为止的流出流道20内的油墨、头1内的油墨、导入流道21内的油墨将与被引入的大气置换,从而使油墨向副罐10被排出。在本申请中,“向副罐10排出油墨”是指油墨被空气置换的状态、即油墨流动至耗尽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副罐10内贮留有油墨的状态下,副罐10内具有作为构成副罐的部件的浮子部件35及供给控制阀23,并在除油墨以外的部分中具有空间部19。
在对泵25进行驱动,从而向副罐10排出油墨时,空间部19的体积大于被排出的油墨的体积。由此,即使在开始驱动泵25时于副罐10内贮留有液体的状态下向副罐10排出油墨,也不会出现油墨从大气连通孔29漏出的情况。
另外,在对泵25进行驱动,而向副罐10排出油墨时,如果将导入流道21内的油墨全部排出,则之后空气将会向副罐10内流动。由于流入到副罐10内的空气从大气连通孔29流出,因此不会贮留在副罐10内。
在副罐10内不具有从底部突出的壁等。没有设定为通过该壁而对副罐10的内部进行分隔。
此处,大气连通孔29经由槽27而与副罐10内连通。通过将槽27设定为宽1至2mm、且深度为1至2mm的较小槽,从而在防止贮留在副罐10内的油墨蒸发的同时,使副罐10内与大气连通。虽然未图示从上方观察槽27的形状时的状态,但其形状既可以为直线状,也可以为弯曲从而增长距离的曲折状。
此外,在向副罐10内排出空气时,例如在图2中,由于导入口16位于液面的下方,因此空气将从油墨的内部通过。由此有时会出现产生气泡的情况。因此,在导入口16、流入口12、流出口14中,将导入口16配置在最上方的位置、即在垂直方向上最高的位置上。在两个位置关系中,导入口16位于在垂直方向上高于导入口12的位置,导入口16位于在垂直方向上高于流出口14的位置。由此,即使向副罐10内排出空气,也由于缩短了在油墨内通过的距离,因而能够降低形成气泡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油墨从流入口12流入,但空气流入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即使流入口12位于在垂直方向上低于导入口16的位置也没有问题。此外,优选为,流出口14的位置在流出口14、导入口16以及流入口12中位于垂直方向上最低的位置。通过使流出口14最低,从而易于最大程度地消耗副罐10内的油墨。
在图2、图3中,流出口14、导入口16和流出口12全部被设置在副罐10的主体部18的侧面上。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需保证前文所述的高度关系,则也可以设置在底面侧。
在图2中,于头1的下侧,以包围喷嘴1a的方式配置有能够与头1抵接的盖4。盖4在头1不向纸张3喷射油墨时与头1抵接,从而防止油墨从喷嘴1a蒸发。
如以上所述,在本申请中,每种颜色分别配有:如图2所示的主罐6、流入流道8、副罐10、流出流道20、导入流道21。此处,当对于每种颜色而将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导入流道21设定为一根管时,将如图1所示的线那样,形成复杂地混在一起的情况。可以认为,例如在组装时会出现弄错而将管插在不同的副罐10上的情况。一直以来,为了不使用户更换的主罐6发生误插入,而粘贴有表示颜色的标签等。但是,副罐10以及各个流道的管并未采取这种措施。
因此在本申请中,将副罐10、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和导入流道21形成为,与在其内部流动或贮留的油墨的颜色为同类颜色的颜色。即,将副罐10、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和导入流道21设定为黑色、品红色、蓝绿色、黄色四种颜色的部件。但是,副罐10由较硬的树脂形成,而管由柔性的橡胶或弹性体形成。将这些部件与油墨的颜色统一成完全相同的颜色较为困难。在本申请中,同类颜色的颜色是指,在组装时能够通过目视确认而识别为相同颜色的颜色。例如,流动品红色的副罐10和管即使为红色,但由于是与品红色接近的颜色,因此能够识别为同类颜色。
上述部件也可以采用通过目视确认而能够识别为与其他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在本申请中使用了黑色、品红色、蓝绿色、黄色的油墨。根据树脂或橡胶等,有时存在这些颜色不易附着或不易识别的情况。因此,也可以不采用与油墨为同类颜色的颜色,而采用无色或白色。原本在组装时,在副罐10以及管内未装入油墨。因此,没有必要使油墨的颜色与副罐10以及管的颜色一致。在相同的供给单元中,只需副罐10和各个管的颜色为同类颜色,即可按照同类颜色相互连接。在不同的供给单元间,只需能够判断出与其他供给单元的不同即可。
此外,管的长度也成为进行识别的要素。例如,在主罐6和副罐10之间的长度较长的流道上,无法连接较短的管。因此,即使不对流入流道8进行着色,而只要仅在副罐10上附着有颜色,即可识别并进行连接。在本申请中,只需至少在副罐10上附着有颜色即可。而且,副罐10具有盖部26和主体部18。此时,既可以在盖部26和主体部18的双方上附着颜色,也可以在某一方上附着颜色。如果在盖部26上附着有颜色,则在从上方观察时能够识别。如果在主体部18上附着有颜色,则在将管连接在流入连接部11、流出连接部13、导入连接部15上时能够识别。
另外,如图1所示,从副罐10起至头1为止的流出流道20,其管的长度根据颜色而不同。因此,流出流道20也可以不附着颜色。但是,如果在流出流道20上附着与副罐10为同类颜色的颜色,则能够在不观察长度的条件下进行连接。导入流道21也为同样状况,导入流道21既可以附着与副罐10为同类颜色的颜色,也可以不附着颜色。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当流出流道20在中途经由连接部件而进行了分割时,优选为,连接部件也与流出流道20为同类颜色。
此外,即使管的长度相同,但由于主罐6上通常具有对每个颜色进行识别的标示,因此即使仅在副罐10上附着颜色,而未在流入流道8上附着颜色,也能够对同类颜色的主罐6和副罐10进行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改变或改良等。以下对改变例进行叙述。
改变例1
图4为改变例1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主视图。
改变例1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副罐10的高度。由于除此之外改变例1与实施方式1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而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改变例1中,四个副罐10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如图4所示,黑色最低,品红色与蓝绿色为相同高度,黄色最高。如前文所述,由于头1与副罐10的水头差,从而使头1内成为负压。此外,通过从头1喷射并消耗油墨,从而使油墨从副罐10向头1流动。当油墨在流出流道20内流动时,流道阻力(动压)将根据流出流道20的长度而不同。流出流道20的长度越长则流道阻力越增大。当流道阻力增大时,油墨变得不易在流出流道20内流动,从而无法准确地控制来自头1的油墨的喷射。在图4中,从黄色的副罐10到头1为止的流出流道20的距离最长,以下按长度顺序依次为蓝绿色、品红色和黑色。
在本改变例1中,流出流道20的长度较长的副罐10被配置在,与流出流道20较短的副罐10相比更高的位置处。当采用这种方式时,虽然流道阻力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通过减小头1与副罐10的水头差而增大了负压,从而使油墨更容易流动。
在图4中,使黑色、品红色和蓝绿色、黄色三个种类的高度不同。但是,既可以改变四个种类所有副罐10的高度,也可以例如按照黑色和品红色、蓝绿色和黄色这两个种类来改变高度。
此处,各个副罐10的形状为相同的形状。因此,改变副罐10的高度是指,盖部26和浮子部件35、流入口12、流出口14的高度也发生改变。
改变例2
图5为改变例2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俯视图。
改变例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副罐10的高度以及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由于除此之外改变例2与实施方式1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改变例2与改变例1具有相同的课题、技术思想以及效果。
在图1中,副罐10沿着左右方向被配置在与纸张3相比更靠下方的位置上。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在改变例2中,如图5所示,副罐10以夹着用虚线表示的被输送的纸张3的方式而被配置在两侧。具体而言,在左侧的前侧配置有品红色的副罐10,在左侧的后侧配置有黑色的副罐10,在右侧的前侧配置有黄色的副罐10,在右侧的后侧配置有蓝绿色的副罐10。换言之,品红色和黑色、黄色和蓝绿色分别沿着纸张3的输送方向(在图5中图示)而配置。
在采用这种配置的副罐10时,与被配置在后侧的副罐10相比,被配置在前侧的副罐10的流出流道20的长度较长。因此,与后侧的副罐10相比,将前侧的副罐10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较高位置处。换言之,在沿着输送方向而配置的多个副罐10中,与距离头1较近的副罐10相比,配置在远离头1侧的副罐10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较高位置处。
此外,与纸张3的左侧的副罐10相比,右侧的副罐10的流出流道20较长。因此,与纸张3的左侧的副罐10相比,纸张3的右侧的副罐10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较高位置处。这是由于头1的供给口1b位于左侧。换言之,以夹着纸张3的方式而被配置在的两侧的副罐10中,与靠近头1的供给口1b侧的副罐10相比,远离头1的供给口1b侧的副罐10被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较高位置处。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也通过头1与副罐10的水头差而吸收了由流出流道20的长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流道阻力的不同,从而使油墨易于流动。
另外,在图5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副罐10的颜色设置为前侧和后侧两种。由于被分配在纸张3的左右,因而流出流道20的长度明显不同,因此只需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识别副罐10的不同即可。即,多个副罐10中的两个由不同颜色的部件形成。
此外,也可以由图5进一步改变,而将品红色的副罐10配置在右侧。此时,只需使品红色、黄色、蓝绿色这三个副罐10为能够识别的颜色即可。即,多个副罐10中的三个由不同的颜色的部件形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作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上述实施方式及改变例,也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虽然在各个实施方式中,以将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导入流道21和大气连通通道30设定为一根管的方式进行了记载,但并不特别限定为一根管。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中途使用连接部件(接头)而直列连接多根管。
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将副罐10所具备的流入连接部11、流出连接部13和导入连接部15设为从副罐10突出的突部,并将流入流道8、流出流道20和导入流道21嵌入各个突部。但是,在本申请中只要能够连接副罐和各个流道即可,以何种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任意选择。
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头1左侧连接有流出流道20,头1的右侧连接有导入流道21。但是,在本申请中,头1与流出流道20以及导入流道21以何种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任意选择。通过头1内的流道能够形成各种连接,只要能够从喷嘴1a喷射油墨,则连接的位置以及朝向均没有问题。
虽然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将头1设为四种颜色共用的一个行式头,但也可以为每种颜色配置头,此外,还可以如行式头那样将多个头配置成交错状。此时优选对各个头的流道进行连结。
虽然在图1、图4中,主罐6的颜色的顺序与副罐10的颜色顺序不同,但也可以为相同的颜色顺序。主罐6和副罐10的颜色顺序为任意顺序。在图5中也一样。
虽然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喷墨式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转用于具备喷出微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
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
此外,此处所说的液体只要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为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以及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
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以及液晶等。此处,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和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
作为其他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对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而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并且,还可以为以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的精密仪器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应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上述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头;3…纸张(介质);6…主罐;8…流入流道;10…副罐;11…流入连接部;12…流入口;13…流出连接部;14…流出口;15…导入连接部;16导入口;18…主体部;19…空间部;20…流出流道;21…导入流道;22…流出阀;23…供给控制阀;25…泵;26…盖部;27…槽;30…大气连通通道;31…大气阀;32…气体透过部;35…浮子部件。

Claims (14)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有:
头,其喷射液体;
主罐,其贮留所述液体且能够进行更换;
副罐,其位于所述头与所述主罐之间;
流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主罐向所述副罐流动;
流出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副罐向所述头流动;
导入流道,其使所述液体从所述头向所述副罐流动;
大气连通通道,其被连接在所述流出流道的中途,并能够使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
泵,其被设置在所述导入流道的中途,并在所述流出流道与大气连通的状态下被进行驱动,将所述头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副罐排出,且向所述头内供给大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在所述流出流道中的、所述大气连通通道与所述流出流道的连接部和所述副罐之间具有流出阀,当对所述泵进行驱动时,所述流出阀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在开始对所述泵进行驱动时,所述副罐内贮留有所述液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在所述副罐中,于所述副罐的内部具有:构成所述副罐的一部分的部件、所述液体以及空间部,
所述空间部的体积大于从所述头被排出到所述副罐中的所述液体的体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副罐具有供给控制阀,所述供给控制阀根据所述副罐内的液面的高度而对来自所述主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入进行控制,所述液体通过所述供给控制阀而被贮留在所述副罐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在所述大气连通通道上具有大气阀,所述大气阀容许或者禁止所述流出流道与所述大气的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大气连通通道、所述流出流道为管,
所述大气阀通过对所述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大气的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流出阀通过对所述管进行挤压从而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管的一端与所述流出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管的另一端上,具有大气能够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的气体透过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有多个所述大气连通通道,所述大气阀同时禁止多个所述大气连通通道的大气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有多个所述流出流道,所述流出阀同时禁止来自所述副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泵为软管泵。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泵为隔膜泵。
CN2011205544954U 2011-09-15 2011-12-27 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915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1485 2011-09-15
JP2011201485A JP2013059981A (ja) 2011-09-15 2011-09-15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1515U true CN202491515U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5449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91515U (zh) 2011-09-15 2011-12-27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59981A (zh)
CN (1) CN202491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59A (zh) * 2014-06-30 2016-01-27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导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959A (zh) * 2014-06-30 2016-01-27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导入方法
US9592670B2 (en) 2014-06-30 2017-03-14 Canon Finetech Inc. Liquid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liquid ejecting device and liquid introduc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9981A (ja)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3281U (zh)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1638006B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608499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02407674B (zh)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2381040B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241747C (zh) 颜料流体输送系统、流体互连件及打印部件
CN101659156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826730U (zh) 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1323212B (zh) 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供给方法
US865164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nozzle recovery method used i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EP2689931B1 (en) Method for injecting printing material, injection kit, and injection device
US11691428B2 (en) Bottle set and bottle
CN105050816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10252940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152638A (zh) 流体喷射装置及擦拭方法
CN202498827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463168U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8192000B2 (en) Fluid height backpressure system for supplying fluid to a printhead and backpressure device used therein
CN101844450A (zh) 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供给方法
CN102161274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491515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573288U (zh) 液体供给针、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66709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463172U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552650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