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4268U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74268U
CN202474268U CN2012201180900U CN201220118090U CN202474268U CN 202474268 U CN202474268 U CN 202474268U CN 2012201180900 U CN2012201180900 U CN 2012201180900U CN 201220118090 U CN201220118090 U CN 201220118090U CN 202474268 U CN202474268 U CN 202474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eat
shrinkable
bush
condu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80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强
杨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lex Interconne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180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74268U/zh
Priority to TW101207742U priority patent/TWM443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74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742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导电端子以及对应连接在该导电端子上的一第一线缆;该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压接部、一第二压接部以及一对接部;该第一线缆包括一绝缘皮和导电芯线,该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具有伸出该绝缘皮的一裸露段;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热缩套管,其套设在该第一线缆的外周,具有紧固在该绝缘皮外周的一第一紧固段和紧固在该裸露段外周的一第二紧固段,该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具有伸出于该热缩套管的一连接端部,该导电端子的第二压接部夹持在该连接端部外周;该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夹持在该第二紧固段外周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热缩套管来改善第一压接部的压接效果。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中线缆与导电端子的改良压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导电端子与线缆采用压接方式连接的线缆连接器,通常的做法是在线缆的一端适当的距离处进行剥线以去除线缆外表的绝缘皮,然后将外露的金属芯线的连接端部与对应的导电端子的压接部压接到一起,与此同时也会将线缆的绝缘皮与导电端子的另一压接部压接在一起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确保线缆与导电端子的连接牢靠。导电端子的形状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但实际应用中有时出于提高产品性能的考虑会采用较粗的线缆,而有时出于降低产品成本的考虑会采用较细的线缆,这会导致导电端子用于固定绝缘皮的另一压接部难以匹配地包住紧固线缆的绝缘皮于其中,导致应力释放功能失效。另外,有时需要将多根线缆共同连接到一个导电端子上,这时也会出现线缆的外径过大而使导电端子压接部难以完全将线缆的绝缘皮夹持住的问题。为了克服此问题,现有的一种改善方法是通过改变线缆的结构,比如:中国专利CN200620074641.2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若干线缆,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第二连接器内收容有若干第二端子,至少部分线缆包括两股金属芯线及将这两股芯线共同包覆的绝缘皮,两股芯线的每一股分别与第一连接器的一个第一端子电性相连接,两股芯线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在第二连接器的一个第二端子上。该第二端子包括用于卷压抓牢线缆绝缘皮的固持绝缘皮部与用于卷压抓牢线缆芯线的固持芯线部,该固持绝缘皮部、固持芯线部均呈两片状。这种设计虽然可以将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端子上的两股芯线共同连接到一个导电端子上,然而其需要对线缆进行独特化设计以使其具有双芯线结构,成本较高且实现不容易。可见,实有必要对现有的线缆与导电端子的压接结构予以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其能够较为简便地改变线缆压接区域的外径使其与导电端子上用于固定绝缘皮的压接部相匹配,以起到较好的应力释放作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导电端子以及对应连接在该导电端子上的一第一线缆;该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压接部、一第二压接部以及一对接部;该第一线缆包括一绝缘皮和导电芯线,该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具有伸出该绝缘皮的一裸露段;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热缩套管,其套设在该第一线缆的外周,具有紧固在该第一线缆的绝缘皮外周的一第一紧固段和紧固在该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外周的一第二紧固段,该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具有伸出于该热缩套管的一连接端部,该导电端子的第二压接部夹持在该导电芯线的连接端部外周,以将该导电端子与该导电芯线电性连接;该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夹持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外周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
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二线缆,该第二线缆也具有一导电芯线和包覆在该导电芯线外周的一绝缘皮,该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也具有伸出该绝缘皮的一裸露段;该热缩套管的第一紧固段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绝缘皮外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外周。
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二线缆,该第二线缆只具有一导电芯线而不具有绝缘皮;该热缩套管的第一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绝缘皮以及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的裸露段以及该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
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三线缆,该热缩套管还同时包覆在该第三线缆的外周。
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紧固段的外径,该热缩套管还具有形成在该第一紧固段与第二紧固段之间的一过渡段,以实现该热缩套管外径的逐渐缩小。
该导电端子是由一金属片材冲压弯折而成的,由后向前依次设有该第一压接部、该第二压接部、一固定部以及该对接部。
该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两侧各突伸出一固定片,其可将导电端子固定至该绝缘本体。
该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与第二压接部大致呈U形,其具有一底部和由该底部两侧弯折延伸出的两压接片。
该热缩套管的壁厚比第一线缆的绝缘皮的厚度薄,该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线缆的外径。
该热缩套管的壁厚比第一线缆的绝缘皮的厚度厚,该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线缆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第一线缆的外周套接一热缩套管,该热缩套管可以改变线缆上第一压接区域的外径,使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可以从外围恰到好处地包住紧固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以起到较好的应力释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改动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或第一线缆即可改善第一压接部的压接效果,其实施简易,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一个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图7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线缆、导电端子及热缩套管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绝缘本体1,其具有若干前后贯通的收容槽11;至少一导电端子2(为了作图简便,图1中仅仅示出一个导电端子,而在实际应用中导电端子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是多个),其对应收容在该绝缘本体1上的收容槽11中;一第一线缆3,其连接在导电端子2的后方;一热缩套管4,其套设在该第一线缆3的外周。
参见图6,导电端子2是由一金属片材冲压弯折而成的,由后向前依次设有一第一压接部21、一第二压接部22、一固定部25以及一对接部23。该第一压接部21大致呈U形,其具有一弧形的底部211和由该底部211两侧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两块压接片212。类似地,该第二压接部22也大致呈U形,其具有一弧形的底部221和由该底部221两侧向上弯折延伸出的两块压接片222。该固定部25的两侧各突伸出一固定片252,其可将导电端子2卡设固定至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1内。
第一线缆3具有一导电芯线31和包覆在该导电芯线31外周的一第一绝缘皮32。该导电芯线31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组成的,其具有伸出于该绝缘皮32的一裸露段311。
参见图3及图4,热缩套管4具有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3的绝缘皮32外周的一第一紧固段41、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3的导电芯线31的裸露段311外周的一第二紧固段42以及形成在该第一紧固段41与第二紧固段42之间的一过渡段43。该第二紧固段42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紧固段41的外径。过渡段43可以实现该热缩套管4外径的逐渐缩小。该导电芯线31的裸露段311具有伸出于该热缩套管4的一连接端部3111。该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经冲压变形后夹持在该第二紧固段42外周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该导电端子2的第二压接部22经冲压变形后夹持在该导电芯线31的裸露段311的连接端部3111外周,以将该导电端子2与该导电芯线31电性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该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可以是部分地夹持紧固在该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外周的,这时,该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上的两块压接片212在前后延伸方向上只有一部分与该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外周重叠;该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也可以是完全地夹持在该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外周的,这时,该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2上的两块压接片212在前后延伸方向上整体地与该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外周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先将第一线缆3的绝缘皮32剥除一小段以形成裸露段311,再使用具有同等电气规格的薄壁型热缩套管4套住相应部分,然后对热缩套管4进行加热,使其收缩包覆紧固在线缆3的绝缘皮32和裸露段311的外周;然后,使用加工工具施压作用在导电端子2上的第一压接部21和第二压接部22,使其分别将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及导电芯线31的裸露段311的连接端部3111固定在其中,最后将导电端子2插入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1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线缆3的外径过于粗大,故优选采用薄壁型的热缩套管4(其壁厚比绝缘皮32的厚度要薄),使得第二紧固段42的外径小于具有绝缘皮32的第一线缆3的外径,其可以缩小第一线缆3与第一压接部21相对应的第一压接区域的外径,使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可以从外围恰到好处地包住紧固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从而作用在第一线缆3上的拉力可以通过绝缘皮32传递到热缩套管4的第一紧固段41,再通过热缩套管4的第二紧固段42传递到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以起到较好的应力释放作用,进而可以防止拉力传递到导电芯线31的连接端部3111导致与导电端子2第二压接部2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受损。从而解决了第一线缆3过于粗大,导致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无法完全包住紧固第一绝缘皮32的问题。
反之,当实际应用中出于降低产品成本的考虑采用较细的线缆,导致第一压接部21难以牢固压接线缆时,也可以改为采用厚壁型的热缩套管(其壁厚比绝缘皮32的厚度要厚),使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大于具有绝缘皮的线缆的外径(图未示),从而使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可以较好地压接在第二紧固段上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不同壁厚的热缩套管,可以较为简易地改变第一线缆3压接区域的外径使其与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相匹配,不需要改动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或第一线缆3即可改善第一压接部21的压接效果,其实施成本较低。
参见图7至图10,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线缆5,其与第一线缆3一并连接在导电端子2的后方;同时,热缩套管4a是套设在该第一线缆3与第二线缆5的外周。
第二线缆5也具有一导电芯线51和包覆在该导电芯线51外周的一绝缘皮52,该第二线缆5的导电芯线51也具有伸出该绝缘皮52的一裸露段511;其中,该绝缘皮52与第一线缆3的绝缘皮32局部并列设置,导电芯线51的裸露段511与第一线缆3的导电芯线31的裸露段511局部并列设置,导电芯线51的连接端部5111与导电芯线31的连接端部3111大致对齐。该热缩套管4a的第一紧固段41a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绝缘皮32、52的外周,该热缩套管4a的第二紧固段42a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导电芯线31、51的裸露段311、511的外周。该第二紧固段42a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紧固段41a的外径。过渡段43a可以实现该热缩套管4a外径的逐渐缩小。
这种连接结构,可以将第一线缆3与第二线缆5通过一个热缩套管4a同时连接到导电端子2的后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缆5是同时具有导电芯线51和绝缘皮52;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线缆可以只具有导电芯线而不具有绝缘皮(例如用作地线),该热缩套管的第一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绝缘皮以及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的裸露段以及该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图未示)。另外,在第一线缆3、第二线缆5之外还可以将第三线缆(图未示)通过热缩套管同时连接到导电端子2的后方,该热缩套管还同时包覆在该第三线缆的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较佳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热缩套管4a一方面可以起到绝缘和便于理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这些线缆在第一压接区域的外径,使之与第一压接部21相匹配,从而导电端子2的第一压接部21可以从外围较好地包住紧固热缩套管4a的第二紧固段42a,以起到应力释放作用。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导电端子以及对应连接在该导电端子上的一第一线缆;该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压接部、一第二压接部以及一对接部;该第一线缆包括一绝缘皮和导电芯线,该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具有伸出该绝缘皮的一裸露段;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热缩套管,其套设在该第一线缆的外周,具有紧固在该第一线缆的绝缘皮外周的一第一紧固段和紧固在该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外周的一第二紧固段,该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具有伸出于该热缩套管的一连接端部,该导电端子的第二压接部夹持在该导电芯线的连接端部外周,以将该导电端子与该导电芯线电性连接;该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夹持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外周以起到应力释放的作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二线缆,该第二线缆也具有一导电芯线和包覆在该导电芯线外周的一绝缘皮,该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也具有伸出该绝缘皮的一裸露段;该热缩套管的第一紧固段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绝缘皮外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包覆紧固在该两线缆的导电芯线的裸露段外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二线缆,该第二线缆只具有一导电芯线而不具有绝缘皮;该热缩套管的第一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绝缘皮以及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包覆紧固在第一线缆的导电芯线的裸露段以及该第二线缆的导电芯线外周。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上还可以同时连接有一第三线缆,该热缩套管还同时包覆在该第三线缆的外周。
5.依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热缩套管的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紧固段的外径,该热缩套管还具有形成在该第一紧固段与第二紧固段之间的一过渡段,以实现该热缩套管外径的逐渐缩小。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是由一金属片材冲压弯折而成的,由后向前依次设有该第一压接部、该第二压接部、一固定部以及该对接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两侧各突伸出一固定片,其可将导电端子固定至该绝缘本体。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的第一压接部与第二压接部都具有一底部和由该底部两侧弯折延伸出的两压接片。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热缩套管的壁厚比第一线缆的绝缘皮的厚度薄,该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小于该第一线缆的外径。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热缩套管的壁厚比第一线缆的绝缘皮的厚度厚,该第二紧固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线缆的外径。
CN2012201180900U 2012-03-15 2012-03-15 线缆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74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80900U CN202474268U (zh) 2012-03-15 2012-03-15 线缆连接器
TW101207742U TWM443281U (en) 2012-03-15 2012-04-25 Cabl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80900U CN202474268U (zh) 2012-03-15 2012-03-15 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74268U true CN202474268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2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809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74268U (zh) 2012-03-15 2012-03-15 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74268U (zh)
TW (1) TWM44328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35A (zh) * 2013-11-04 2014-01-29 昆山美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106450868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端子和铜铝过渡连接器
CN107732495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组件
CN107768851A (zh) * 2016-08-15 2018-03-06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12490769A (zh) * 2020-11-26 2021-03-1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股芯线三段式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35A (zh) * 2013-11-04 2014-01-29 昆山美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107732495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组件
CN107768851A (zh) * 2016-08-15 2018-03-06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07768851B (zh) * 2016-08-15 2019-11-05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06450868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端子和铜铝过渡连接器
CN106450868B (zh) * 2016-11-04 2019-03-26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端子和铜铝过渡连接器
US10707591B2 (en) 2016-11-04 2020-07-07 Jilin Zhong Ying High Technology Co., Ltd Aluminum terminal and copper-aluminum transition connector
CN112490769A (zh) * 2020-11-26 2021-03-12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股芯线三段式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N112490769B (zh) * 2020-11-26 2022-07-0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股芯线三段式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3281U (en) 2012-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74268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2598415A (zh) 压接端子
CN102176571B (zh) 导线快速锁紧结构
CN201323242Y (zh) 一种改良型接线夹
CN207938929U (zh) 电连接器
CN20260187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EP1544965B1 (en) Crimp die locator
CN215299565U (zh) 一种一体式弯头大电流端子结构
CN202259826U (zh) 一种用于插接电源转接器的插头
CN201623342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1323285Y (zh) Rj45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KR102230658B1 (ko) 전선과 탄소섬유를 연결하는 컨넥팅방법
CN212062720U (zh) 一种汽车用高频率母头数据连接端子
CN109560436A (zh) 电连接器
CN293266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682677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386537A (zh) 同轴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CN217362022U (zh) 一种耐磨损的漆包铜线
CN205646178U (zh) 一种电抗器的压接连接结构
CN102347569A (zh) 同轴连接器的金属壳体构造
CN2409647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4424665U (zh) 一种压接金具及其压接模具
CN201616554U (zh) 电脑连接线端子插头
CN217788801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电气连接端子
CN202601892U (zh) 信号缆线的导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