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4180U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34180U
CN202434180U CN2012200271141U CN201220027114U CN202434180U CN 202434180 U CN202434180 U CN 202434180U CN 2012200271141 U CN2012200271141 U CN 2012200271141U CN 201220027114 U CN201220027114 U CN 201220027114U CN 202434180 U CN202434180 U CN 202434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ins
those
engage
contra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71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家志
江文秀
Original Assignee
CPTF Optronics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TF Optronics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PTF 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271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34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34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341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芯片。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一位于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且非显示区内有多个接垫区。每一接垫区内配置有多个第一接合引脚以及多个对位引脚,其中对位引脚的长度较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短。对位引脚位于同一接垫区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的最左侧、最右侧、最中间、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多个芯片设置于非显示区,其中每一芯片具有多个第二接合引脚及多个浮置引脚,且第二接合引脚与第一接合引脚对应接合,而浮置引脚与对位引脚对应接合。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易于监控制程良率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因具有优异的显示质量与经济性,一直独占显示器市场。然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具有辐射,且体积庞大占据空间等缺点。近年来,受惠于半导体组件的飞跃性进步,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平面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平面显示器的构件包括显示面板、用以提供显示面板亮度的光源以及配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上的芯片,其中芯片用以驱动显示面板内部的电路,使显示面板可以显示图像。另外,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有多个接垫区,且每一个接垫区中配置有多个引脚。这些引脚用以与芯片的引脚对应连接。
在接合显示面板与芯片时,由于引脚的材料特性,在将芯片的引脚与接垫区中的引脚热压着接合时,引脚会随着在接垫区中的配置位置不同,而有形状胀缩、位置偏移等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近来由于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需求,使得引脚数量随的增加,而在芯片尺寸未变更下,引脚间距与宽度相对要缩小,使得胀缩率与位置偏移等所产生的对位偏移量影响到驱动芯片的引脚与接垫区中的引脚的接合成功率。当芯片的引脚与基板上的引脚的接合成功率低时,会严重地影响到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现行已有许多技术对此进行研究与改良,然而,现阶段针对对位偏移量的技术改良仍有待加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藉由在对位偏移量最大处新增对位引脚以掌握胀缩与内部偏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芯片。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一位于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且非显示区内有多个接垫区,而每一接垫区内配置有多个第一接合引脚以及多个对位引脚,其中对位引脚的长度与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不同。对位引脚位于同一接垫区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的最左侧、最右侧、最中间、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多个芯片设置于非显示区,其中每一芯片具有多个第二接合引脚及多个浮置引脚,且第二接合引脚与第一接合引脚对应接合,而浮置引脚与对位引脚对应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同一接垫区内的第一接合引脚数量为N个,对位引脚的数量为5个,对位引脚位于第1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左侧、第N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右侧、第N/2个与第(1+N/2)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N/4个与第(1+N/4)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3N/4个与第(1+3N/4)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接合引脚的线宽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的线宽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接合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之间分别具有一偏移量,且在同一接垫区内,第一接合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之间的偏移量随着位置变化呈现正弦波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同一接垫区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中,位于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的第一接合引脚、以及位于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的第一接合引脚具有最大偏移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接合引脚与对位引脚的材质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对位引脚的长度较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对位引脚的长度较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长。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除了于显示面板中间、两侧设立对位引脚以确保整体位置无偏差之外,更于中间与左侧的正中间位置以及中间与右侧的正中间位置增设对位引脚,藉此可确实监测芯片与基板贴合时可能产生最大偏移量的确切位置,以减少接脚率与对位偏移量,提升驱动芯片的引脚与接垫区中的引脚的接合成功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非显示区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2为接垫区内偏移量随位置变化的特性曲线。
图3为图1A的芯片引脚与图1B的接垫区引脚压合后引脚的示意图。
图中:100:显示面板,110:基板,110a:非显示区,110b:显示区,120:接垫区,130:芯片,140:第一接合引脚,150:对位引脚,160:第二接合引脚,170:浮置引脚,L:最左侧,R:最右侧,M:最中间,RM: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LM: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0、D1、D2、D3、D4:位置,D:偏移量,DEL1、DEL2:最大偏移量,LA、LF:长度,A:搭载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示意图。请参照图1A,显示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以及多个芯片130。基板110具有一显示区110b及一位于显示区110b一侧的非显示区110a,且非显示区110a内有多个接垫区120。
图1B为图1A的非显示区的接垫区示意图。如图1B所示,每一接垫区120内,配置有多个第一接合引脚140以及多个对位引脚150。特别的是,为了避免额外增加制程步骤及制程的复杂性,对位引脚15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可以是利用同一种材质,在同一个制程步骤中,同时形成于基板110上,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接合引脚140材质与对位引脚150的材质为电性导体,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
另外,为了在判定对位精度时能清楚辨别对位引脚15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之间的偏移量,本实施例设计对位引脚150的长度LA与第一接合引脚140的长度LF不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对位引脚150的长度LA较第一接合引脚140的长度LF短。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设计成对位引脚的长度较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长,亦或者利用不同的形状设计或其组合,以增加辨别的容易度,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此外,要说明的是,对位引脚150位于同一接垫区120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左侧L、最右侧R、最中间M、最右侧R与最中间M的正中间(以下简称为右中)RM、以及最左侧L与最中间M的正中间(以下简称为左中)LM。
具体而言,对位引脚150位于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中间M、右中RM以及左中LM的位置,例如是定义出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左侧L的对位引脚150位置为0,而最右侧R的第一接合引脚140的位置为D1。再利用D1计算出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中间M、右中RM以及左中LM的位置,亦即将同一接垫区120内的位置为0至位置为D1的距离作为一等分,而对位引脚150分别设置在此距离的四等分处。例如定义位于1/2D1处的位置D2即为最中间M的位置。于3/4D1处的位置D3即为右中RM的位置。于1/4D1处的位置D4即为左中LM的位置。
又或者是以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数量来定义出对位引脚150的位置,例如第一接合引脚数量为N个,对位引脚的数量为5个,对位引脚位于第1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左侧、第N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右侧、第N/2个与第(1+N/2)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N/4个与第(1+N/4)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3N/4个与第(1+3N/4)个的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
相较于仅将对位引脚150只配置于同一接垫区120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左侧L、最右侧R以及最中间M,对于当偏移量发生于非最左侧L、非最右侧R以及非最中间M的情况中,藉由使对位引脚150更设置于右中RM以及左中LM的方式,更有利于掌握芯片与基板接合时的偏移量,更具体的说明请参考图2。
图2为实际应用中发生于接垫区内偏移量随位置变化的特性曲线。如图1B与图2所示,在引脚热压着接合时,因胀缩率而产生的偏移量DEL会随着位置变化而呈现正弦波分布。实践中发现,在引脚热压着接合中,位于接垫区中位置D2、位置0以及位置D1的对位引脚150并无发生偏移,然而接垫区120内其它位置的引脚容易在热压着接合制程中产生较大的偏移量,特别是位于左中LM以及位于右中RM的引脚分别具有最大偏移量DEL1以及DEL2。当偏移量较为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发生邻近接脚短路状况。因此,本实施例的对位引脚150除了位于同一接垫区120内的所有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最左侧L、最右侧R与最中间M,更位于右中RM、以及左中LM,以掌握芯片胀缩以及可能产生最大偏移量处的引脚偏移状况。
图3为图1A的芯片引脚与图1B的接垫区引脚压合后引脚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芯片130设置于非显示区110a,其中每一芯片130具有多个第二接合引脚160及多个浮置引脚170,且第二接合引脚16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对应接合,而浮置引脚170与对位引脚150对应接合。在此为便于区分,故以不同的图样来显示第二接合引脚160以及浮置引脚170。然而,为便于制程,第二接合引脚160以及浮置引脚170可为相似或相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并形成不同的图案,例如是不同的形状、或线宽等。
要说明的是,在理想的情况下,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应完全接合,亦即微小化间距制程(Fine Pitch)。然而,压合时若使用例如是热压合的方式,第一接合引脚140以及第二接合引脚160的过程中,第一接合引脚140及第二接合引脚160会因为材料的胀缩,而容易有第二接合引脚16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接合不准确的情况。详细地来说,越是靠近接垫区130最中间M的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其接合不受材料胀缩影响,而能有良好的引脚接合状况。越是靠近接垫区130右中RM位置与左中LM位置的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容易因压合时材料受热胀缩,使得第二接合引脚160无法与第一接合引脚140精准地搭接(如图2所示)。
若是第二接合引脚16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完全没有接合到,芯片130便无法发挥其功效,显示面板100的良率便会跟着降低。特别的是,藉由本实施例的位于特定位置的对位引脚150,使用者可以在第二接合引脚16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搭接后,方便地检测第二接合引脚160与第一接合引脚140的搭接状况,以实时改善显示面板100的制程良率。
当位于所有第一接合引脚140两侧的对位引脚150与浮置引脚170能够完全搭接时,便可以判定接垫区130内的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是完全接合的。如此一来,藉由简单的目视检测,使用者便可以容易地监控显示面板100的制程良率。
此外,为了达到更精确的预缩率,也可以在任意两相邻的第一接合引脚140之间,配置对位引脚150,并藉由目视检测对位引脚150及浮置引脚170的搭接,以更为精准地判别出搭接良率佳的显示面板100。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更可以利用上述的检测方法在接垫区130内定义出一搭载区A,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引脚接合率。简单地来说,搭载区A就是在压合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后,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能够完全搭接且无偏移的区域。在搭载区A内,接合后的第一接合引脚140与第二接合引脚160具有精确的微小化间距制程。如此一来,可将引脚对应配置于搭载区A内,以节省材料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藉由在接垫区内特定位置提供对位引脚与芯片的浮置引脚,并藉由对位引脚与浮置引脚的对应接合状况来判定接垫区内的第一接合引脚与芯片的第二接合引脚是否完全接合。此外,于接垫区内设置5个对位引脚分别位于第一接合引脚的最左侧、最右侧、最中间、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藉由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这2个对位引脚更可观测出在接垫区内具有最大偏移量的位置,并利用此调变预缩率,以更为精准地搭接出良率佳的显示面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一位于该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且该非显示区内有多个接垫区,而每一接垫区内配置有多个第一接合引脚以及多个对位引脚,其中该些对位引脚的长度与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不同,该些对位引脚位于同一接垫区内的所有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最左侧、最右侧、最中间、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以及
多个芯片,设置于该非显示区,其中每一芯片具有多个第二接合引脚及多个浮置引脚,且该些第二接合引脚与该些第一接合引脚对应接合,而该些浮置引脚与该些对位引脚对应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接垫区内的该些第一接合引脚数量为N个,该些对位引脚的数量为5个,该些对位引脚位于第1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左侧、第N个第一接合引脚的右侧、第N/2个与第(1+N/2)个的两相邻的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N/4个与第(1+N/4)个的两相邻的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第3N/4个与第(1+3N/4)个的两相邻的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接合引脚的线宽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的线宽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接合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之间分别具有一偏移量,且在同一接垫区内,该些第一接合引脚与对应的第二接合引脚之间的偏移量随着位置变化呈现正弦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接垫区内的所有该些第一接合引脚中,位于最右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的第一接合引脚、以及位于最左侧与最中间的正中间的第一接合引脚具有最大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接合引脚与该些对位引脚的材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对位引脚的长度较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对位引脚的长度较该些第一接合引脚的长度长。
CN2012200271141U 2012-01-20 2012-01-20 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4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71141U CN202434180U (zh) 2012-01-20 2012-01-20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71141U CN202434180U (zh) 2012-01-20 2012-01-20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34180U true CN202434180U (zh) 2012-09-12

Family

ID=4678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711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4180U (zh) 2012-01-20 2012-01-20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341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8617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206749A1 (zh) * 2019-04-09 2020-10-1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02763A (zh) * 2020-09-30 2020-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8617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206749A1 (zh) * 2019-04-09 2020-10-1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02763A (zh) * 2020-09-30 2020-12-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测试方法
CN112102763B (zh) * 2020-09-30 2022-06-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9344B (zh) 显示装置
CN102707470B (zh) 一种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CN104914606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9459744B2 (en)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567988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4375339A (zh)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202434180U (zh) 显示面板
CN103034366B (zh) 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黑矩阵、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206930796U (zh) 一种无缝拼接的导光板
US20200142536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CN1012014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CN101266746B (zh) 显示面板
CN104536218A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477763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3047585A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电视
WO2015032106A1 (zh) 点灯测试治具以及液晶面板测试方法
CN102809857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38049B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486902A (zh) 弯折型印刷电路板
CN100557665C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13247B (zh) 一种高耦光效率的背光单元
CN101730393B (zh) 固定结构及应用这种结构的发光组件与显示装置
CN209590470U (zh) 一种防背光灯口漏光结构
CN205091725U (zh) 输入装置
CN204679979U (zh) 以显示数据线作为触控感应连接线的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PTF OP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9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9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oyuan bade city Taiwan Peace Road No. 1127

Patentee aft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Xingye Road, Mawei Science Park, Fujian, Fuzhou 1, China

Patentee before: CPTF Op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