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7143U -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7143U
CN202417143U CN201120551937XU CN201120551937U CN202417143U CN 202417143 U CN202417143 U CN 202417143U CN 201120551937X U CN201120551937X U CN 201120551937XU CN 201120551937 U CN201120551937 U CN 201120551937U CN 202417143 U CN202417143 U CN 202417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opening
opening apparatus
glass
glass side
hinge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519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虎
谢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519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7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7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7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用于连接玻璃和车身,包括转臂和具有一凹腔的操纵手柄,所述转臂包括与所述操纵手柄的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端以及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凹腔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具有一背离所述凹腔底部方向拱起的拱起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端与凹腔底部之间,所述转臂绕所述第一铰接端从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开启状态转动到完全关闭状态,所述转臂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的拱起部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开启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拱起部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关闭的第二限位凸起。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汽车特别是微型汽车的后侧窗由于门板空间过小不易安装玻璃升降器以及由于汽车的结构上的限制不允许某些玻璃利用玻璃升降器进行控制开闭时,常常需要采用玻璃侧开装置来控制后侧窗玻璃沿垂直于汽车侧面方向进行开启或是关闭。
现有的一些玻璃侧开装置转臂与操纵手柄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来进行限位,然而这种过盈配合限位的玻璃侧开装置常常在使用的初期需要很大的力来进行开启;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又会由于磨损导致限位功能失效,使得侧窗自动开启或是关闭,达不到控制侧窗开启或是关闭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玻璃侧开装置由于通过过盈配合限位而导致在开闭过程中易磨损和不易开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不易在开闭过程中磨损且易于开启的玻璃侧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用于连接玻璃和车身,包括转臂和具有一凹腔的操纵手柄,所述转臂包括与所述操纵手柄的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端以及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凹腔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具有一背离所述凹腔底部方向拱起的拱起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端与凹腔底部之间,所述转臂绕所述第一铰接端从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开启状态转动到完全关闭状态,所述转臂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的拱起部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开启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拱起部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关闭的第二限位凸起。
进一步,所述操纵手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腔侧壁上的第三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所述第三铰接端与所述转臂铰接,所述第四铰接端还铰接连接有用于连接玻璃的玻璃连接座。
进一步,所述凹腔底部还设置有一在垂直于凹腔侧壁方向上对所述弹性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第四铰接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拱起部之间还具有一拱背部,所述拱背部抵顶于所述凹腔底部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所述拱起部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上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凹腔底部之间设置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转臂的第一铰接端设置有与所述操纵手柄铰接的第一铰接孔,所述转臂的第二铰接端设置有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关于所述第一铰接孔中心互成角度a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端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的第一铰接端表面为一曲面,所述玻璃侧开装置从开启状态运动至关闭状态过程中,所述曲面与所述弹性件拱起部表面抵顶接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20度到15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操纵手柄转动来实现对侧窗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上的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件上的拱起部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开启;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上的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件上的拱起部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关闭。有效的减少了玻璃侧开装置由于通过所述转臂与所述操纵手柄的过盈配合限位而导致的开闭过程中易磨损以及不易开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侧开装置的汽车侧窗。
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璃侧开装置的汽车侧窗,依靠控制操纵手柄转动来实现对侧窗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上的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件上的拱起部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侧开装置开启;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上的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件上的拱起部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侧开装置关闭。从而实现所述汽车侧窗的开启或是关闭,有效的减少了由于使用过盈配合限位而导致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容易磨损和不易开启侧窗的情况,也减少了玻璃侧开装置由于磨损而经常更换的情况,进而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完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完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的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用于连接玻璃和车身,包括转臂2和具有一凹腔401的操纵手柄4。所述转臂2包括与所述操纵手柄4的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端202以及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端201。所述第二铰接端201铰接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1上。所述操纵手柄4用于控制所述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通过转动所述操纵手柄4达到控制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所述凹腔401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上具有一背离所述凹腔401底部方向拱起的拱起部301,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端202与凹腔401底部之间。所述弹性件3用于对所述转臂2进行限位。所述转臂2绕所述第一铰接端202从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开启状态转动到完全关闭状态。所述转臂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3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开启的第一限位凸起2022。所述转臂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3拱起部301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关闭的第二限位凸起2021。通过所述拱起部301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挤压配合实现对开启状态的限位;通过所述拱起部301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的挤压配合实现对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关闭状态的限位。
请再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操纵手柄4包括设置于所述凹腔401侧壁403上的第三铰接端404和第四铰接端405,所述第三铰接端404与所述转臂405铰接,所述第四铰接端405还铰接连接有用于连接玻璃的玻璃连接座5。从而实现所述车身与玻璃的连接。所述凹腔401底部还设置有一在垂直于凹腔401侧壁403方向上对所述弹性件3进行限位的限位槽402。从而减少所述弹性件3在垂直于凹腔401侧壁403方向上发生晃动的情况。
所述弹性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第四铰接端405的安装部302,所述安装部302与所述拱起部301之间还具有一拱背部303,所述拱背部303抵顶于所述凹腔401底部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402内。所述拱起部301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通过将所述拱起部301的外表面设置为圆弧形面,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更易越过所述拱起部301,从而实现控制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所述弹性件3上远离所述安装部302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凹腔401底部之间设置有空隙。通过设置所述拱背部303与所述空隙,使得所述弹性件3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更易越过所述拱起部301,从而转动所述操纵手柄4的力度较小,进而更易实现所述玻璃侧开装置的开启或是关闭功能。
所述转臂2的第一铰接端202设置有与所述操纵手柄4铰接的第一铰接孔2024,所述转臂的第二铰接端201设置有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孔2011。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关于所述第一铰接孔2024中心互成角度a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端202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通过将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表面设置为圆弧形面,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更易越过所述弹性件3上的拱起部301,从而使得转动所述操纵手柄4时需要的力量更小,且运动时更平稳。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之间的第一铰接端202表面为一曲面2023,所述玻璃侧开装置从开启状态运动至关闭状态过程中,所述曲面2023与所述弹性件3拱起部301抵顶接触配合。从而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在开启或是关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尼,从而可以选择开启玻璃停在合适的角度。优选的,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20度到150度,从而使得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在开启或是关闭时,所述操纵手柄4转动的角度不是很大。
所述玻璃连接座5包括一端与所述操纵手柄4铰接的压板件503,所述压板件50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安装孔5031,所述安装孔5031上套设有一衬圈502。所述衬圈502为橡胶衬圈,从而可以减少由于硬度很高的压板件503直接与玻璃接触而带来的对玻璃的损害。所述玻璃连接座5还包括具有一头部的压板螺母501以及具有一头部的连接螺钉504,所述压板螺母50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衬圈502上且所述衬圈502与所述压板螺母501头部之间形成有一玻璃安装槽6,所述连接螺钉504穿过所述衬圈502与所述压板螺母501配合实现对玻璃连接。通过所述连接螺钉504与所述压板螺母501的螺纹连接,实现对玻璃的紧固固定。
综上所述,并结合附图,本实例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实施过程: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安装到汽车侧窗上,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处于完全闭合状态,通过外力的作用转动所述操纵手柄4,所述转臂2绕第一铰接端202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与第一限位凸起2022依次越过所述拱起部301,并到达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开启状态,且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拱起部301挤压配合实现阻止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关闭。此时再次通过外力的作用转动操纵手柄4,所述转臂2绕所述第一铰接端202转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第二限位凸起2021依次越过所述拱起部301,到达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关闭状态。通过控制所述操纵手柄4转动来实现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对所述玻璃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弹性件3上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开启;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2上的第二限位凸起2021与所述弹性件3上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侧开装置关闭。有效的减少了玻璃侧开装置由于通过所述转臂2与所述操纵手柄4的过盈配合限位而导致的开闭过程中易磨损以及不易开启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侧窗包括上述的玻璃侧开装置。具有本实施例所述的玻璃侧开装置的汽车侧窗,依靠控制操纵手柄4转动来实现对侧窗玻璃的开启或是关闭。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弹性件3上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侧开装置开启;通过设置于所述转臂2上的第二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弹性件3上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来保持所述侧开装置关闭。从而实现所述汽车侧窗的开启或是关闭,有效的减少了由于使用过盈配合限位而导致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容易磨损和不易开启侧窗的情况,也减少了玻璃侧开装置由于磨损而经常更换的情况,进而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玻璃侧开装置,用于连接玻璃和车身,包括转臂(2)和具有一凹腔(401)的操纵手柄(4),所述转臂(2)包括与所述操纵手柄(4)的一端铰接的第一铰接端(202)以及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端(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401)底部设置有一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上具有一背离所述凹腔(401)底部方向拱起的拱起部(301),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端(202)与凹腔(401)底部之间,所述转臂(2)绕所述第一铰接端(202)从所述玻璃侧开装置完全开启状态转动到完全关闭状态,所述转臂(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3)的拱起部(301)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开启的第一限位凸起(2022),所述转臂(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3)拱起部(301)挤压配合保持侧开装置关闭的第二限位凸起(2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手柄(4)包括设置于所述凹腔(401)侧壁(403)上的第三铰接端(404)和第四铰接端(405),所述第三铰接端(404)与所述转臂(405)铰接,所述第四铰接端(405)还铰接连接有用于连接玻璃的玻璃连接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401)底部还设置有一在垂直于凹腔(401)侧壁(403)方向上对所述弹性件(3)进行限位的限位槽(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第四铰接端(405)的安装部(302),所述安装部(302)与所述拱起部(301)之间还具有一拱背部(303),所述拱背部(303)抵顶于所述凹腔(401)底部且设置于所述限位槽(4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301)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上远离所述安装部(302)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凹腔(401)底部之间设置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2)的第一铰接端(202)设置有与所述操纵手柄(4)铰接的第一铰接孔(2024),所述转臂的第二铰接端(201)设置有与所述车身铰接的第二铰接孔(201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关于所述第一铰接孔(2024)中心互成角度a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端(202)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的凸起表面为圆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022)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021)之间的第一铰接端(202)表面为一曲面(2023),所述玻璃侧开装置从开启状态运动至关闭状态过程中,所述曲面(2023)与所述弹性件(3)拱起部(301)抵顶接触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20度到150度。
11.一种汽车侧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窗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侧开装置。
CN201120551937XU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17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1937XU CN202417143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1937XU CN202417143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7143U true CN202417143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4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5193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17143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7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57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窗扣总成
CN110284787A (zh) * 2019-07-09 2019-09-27 象山天星汽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汽车窗扣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57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窗扣总成
CN104234571B (zh) * 2013-06-21 2016-12-0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窗扣总成
CN110284787A (zh) * 2019-07-09 2019-09-27 象山天星汽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汽车窗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5962U (zh) 用于汽车的充电口舱门及汽车
EP1327841A3 (en) Refrigerator with two-axis door hinge
CN202544584U (zh) 门体止档结构及冰箱
CN202417143U (zh) 一种玻璃侧开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侧窗
CN105275958A (zh) 部件的紧固构造
CN203701809U (zh) 一种冰箱门自锁限位装置
CN103935279B (zh) 一种货车及其边板翻转助力机构
CN102287100A (zh) 一种铰链
CN204850840U (zh) 一种后背门铰链开启角度调节机构
CN208236194U (zh) 可调节限位器夹紧力的结构
CN203114887U (zh) 枢转机构
CN209870558U (zh) 一种侧围充电口
CN100505997C (zh) 用于可拆卸地将组件紧固在框架部分上的机构
CN205012837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铰链装置
CN101762008B (zh) 一种空调机
CN204418886U (zh) 大巴车行李舱门铰链
CN211229937U (zh) 一种集成限位器式铰链及汽车
CN208633718U (zh) 一种门板缓冲助力装置及汽车
CN209855494U (zh)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侧开门铰链
CN202755760U (zh) 一种无铆接结构的电动行李箱锁机构
CN202174914U (zh) 轿车行李舱门的固定结构
CN201133180Y (zh) 汽车后盖开启结构
CN202788357U (zh) 一种便于涂装与安装的车门限位器
CN205243236U (zh) 车门连接铰链
CN202384241U (zh) 一种开关柜接地开关操作轴的操作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