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3377U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03377U CN202403377U CN2011205066191U CN201120506619U CN202403377U CN 202403377 U CN202403377 U CN 202403377U CN 2011205066191 U CN2011205066191 U CN 2011205066191U CN 201120506619 U CN201120506619 U CN 201120506619U CN 202403377 U CN202403377 U CN 202403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 exchanger
- air conditioner
- fluid
- exter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5399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3—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and from a source other than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39—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and from a source other than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air leaving the interior of the vehicle, i.e. heat recover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4—Inlet and outlet arranged on opposite si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2—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54—Heating and cooling,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的室内或载具内部对外换气排出的气流,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如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作均温,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的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节能应用包括设置于建筑室内、厂房、公共建筑或帐篷固定体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或载具内部对外换气排出的气流,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如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内部的流体作均温,以达节能的功效。
背景技术
传统使用冷/暖空调装置时,由于对外换气的需要,通常由窗形空调装置本身设置换气孔对外换气,或由窗形主机配合换气装置,如通风机或全热交换换气装置对外换气,或使用分离式空调装置配合换气装置,如通风机或全热交换换气装置对外换气,而上述窗形空调装置或分离式空调装置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目前未见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亦未见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甚为可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调节温度的冷/暖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室内或载具内部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或泵送外部气流1051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的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1021,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内部的冷媒流体管路103作热交换,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的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的热泵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通过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在流体排出流路1060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进气侧或排气侧,上述三处的一处以上设置送风泵1041或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上述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其运作原理如下:
--运作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冷气的功能时,以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及/或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两者或其中之一,泵送室内空调标的空间120相对较低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降温效果,而有利于冷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反之,应用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暖气的热泵功能时,则对外热交换器1021泵送相对较高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升温效果,而有利于暖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所设置场所的隔热装置110,供隔离空调标的空间120及外部温差空间130,隔热装置110包括建筑物的墙壁、载具的壳体或机构的壳体,由隔热性或具较佳隔热性材料所构成;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常指建筑物内部或车内或船内或飞行体内部或设备装置内部,供作为空调装置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的标的;上述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为指由空调标的空间120内部对外排出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温差空间130,为指与空调标的空间120之间由隔热装置110所隔离的外部空间;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气流1051为指外部温差空间130空间周围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高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低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排出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与设置于外部空间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媒流体管路103表面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表面作热交换;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上述运作原理而应用于各种型态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一体式空调装置、分离式空调装置或以冷却水塔取代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却水塔式空调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流体排出流路106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通过壳体形成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呈共构设置,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通过壳体形成流体排出流路106,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离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通过送风泵1041所泵送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呈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共构设置送风泵104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不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外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含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逆向流型冷却水塔、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输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含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例如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逆向流型冷却水塔、或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输送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气口;
--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由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直交流型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设有入风口,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导入来自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进一步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其主要构成包括内部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内部设置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操控装置201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以及设置由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以利于各种分离空间的应用。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独立设置的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节能应用包括设置于建筑室内、厂房、公共建筑或帐篷等固定体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或应用设置于移动体如路面车辆、轨道车辆或飞行体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或设置于设备装置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一体式空调装置为例的运作原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流体排出流路106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通气装置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呈共构设置,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离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呈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共构设置送风泵104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不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名称:
101:空调装置主机;
103:冷媒流体管路;
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
105: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
106:流体排出流路;
107:水管;
108:冷却水塔排扇组;
109:出入水管;
110:隔热装置;
111:水泵;
120:空调标的空间;
130:外部温差空间;
201:操控装置;
202:节流装置;
203:内热交换器;
204:空调气流送风扇;
1000: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
1021:外热交换器;
1041:送风泵;
1051:外部气流;
1060:流体排出流路;
1061:排气量调节装置;
2001: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
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
2003: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
2004: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
2005: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
2006: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2007: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的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传统使用冷/暖空调装置时,由于对外换气的需要,通常由窗形空调装置本身设置换气孔对外换气,或由窗形主机配合换气装置,如通风机或全热交换换气装置对外换气,或使用分离式空调装置配合换气装置,如通风机或全热交换换气装置对外换气,而上述窗形空调装置或分离式空调装置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目前未见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亦未见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甚为可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供作为调节温度的冷/暖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或载具内部等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或泵送外部气流1051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如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1021,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内部的冷媒流体管路103作热交换,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的热泵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应用包括设置于建筑室内、厂房、公共建筑、帐篷等固定体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或应用设置于移动体如路面车辆、轨道车辆或飞行体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或设置于设备装置的气态冷/暖气空调装置或液态调温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一体式空调装置为例的运作原理图。
如图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通过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在流体排出流路1060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进气侧或排气侧,上述三处的一处以上设置送风泵1041或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上述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送风泵1041含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其运作原理如下:
--运作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冷气的功能时,此时若外热交换器1021所处的外部温差空间130的温度较高,若仅由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泵送外部气流1051,则设置于外热交换器1021中的冷媒流体管路103中冷媒释热不易,若以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及/或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两者或其中之一,泵送室内空调标的空间120相对较低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降温效果,而有利于冷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反之,应用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暖气的热泵功能时,则可对外热交换器1021泵送相对较高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升温效果,而有利于暖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所设置场所的隔热装置110,供隔离空调标的空间120及外部温差空间130,隔热装置110包括如建筑物的墙壁,或载具的壳体,或机构的壳体等由隔热性或具较佳隔热性材料所构成;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常指建筑物内部或车内或船内或飞行体内部或设备装置内部,供作为空调装置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的标的;上述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为指由空调标的空间120内部对外排出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温差空间130,为指与空调标的空间120之间由隔热装置110所隔离的外部空间;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气流1051为指外部温差空间130空间周围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高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低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排出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与设置于外部空间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媒流体管路103表面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表面作热交换;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上述运作原理而应用于各种型态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一体式空调装置、分离式空调装置或以冷却水塔取代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却水塔式空调装置。
以下为此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的数种实施例,说明如下: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流体排出流路106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通过壳体形成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呈共构设置,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通过壳体形成流体排出流路106,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离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含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通过送风泵1041所泵送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呈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共构设置送风泵104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9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不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0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外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例如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逆向流型冷却水塔、或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输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含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例如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逆向流型冷却水塔、或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输送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气口;
--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由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例如直交流型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设有入风口,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导入来自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进一步可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其主要构成包括内部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内部设置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操控装置201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以及设置由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以利于各种分离空间的应用,说明如下: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5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7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9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0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独立设置的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1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3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4中所示,其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可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综上所述,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或载具内部对外换气排出的气流,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如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作均温,于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如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可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和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同理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调节温度的冷/暖空调装置,通过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室内或载具内部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或泵送外部气流(1051)通过设置于空调标的外部的室外或载具外部的外热交换器(1021),以通过两者的温差对通过外热交换装置内部的冷媒流体管路(103)作热交换,在作为冷气功能运转时,空调标的空间的室内所排出相对低温的气流,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凝结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降温;在空调装置作为暖气的热泵功能运转时,其外排相对高温气流供用以协助外露设置在室外作为蒸发功能的外热交换器作升温,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通过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在流体排出流路(1060)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进气侧或排气侧,上述三处的一处以上设置送风泵(1041)或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外排至外部温差空间(130);
上述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其运作原理如下:
--运作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冷气的功能时,以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及/或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两者或其中之一,泵送室内空调标的空间(120)相对较低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或同时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降温效果,而有利于冷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反之,应用于对空调标的空间(120)供应暖气的热泵功能时,则对外热交换器(1021)泵送相对较高温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而提高外热交换器(1021)升温效果,而有利于暖气空调效率的提升;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所设置场所的隔热装置(110),供隔离空调标的空间(120)及外部温差空间(130),隔热装置(110)包括建筑物的墙壁、载具的壳体或机构的壳体,由隔热性或具较佳隔热性材料所构成;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常指建筑物内部或车内或船内或飞行体内部或设备装置内部,供作为空调装置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的标的;上述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为指由空调标的空间(120)内部对外排出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温差空间(130),为指与空调标的空间(120)之间由隔热装置(110)所隔离的外部空间;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所述外部气流(1051)为指外部温差空间(130)空间周围的气流;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高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温度低于调温体外部所设置的对外热交换器的温度;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排出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包括与设置于外部空间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媒流体管路(103)表面或外热交换器(1021)的表面作热交换;
此项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为通过上述运作原理而应用于各种型态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一体式空调装置、分离式空调装置或以冷却水塔取代外热交换器(1021)的冷却水塔式空调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流体排出流路(106)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通过壳体形成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一体式空调装置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呈共构设置,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通过壳体形成流体排出流路(106),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排出流路(106)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共同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离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一体式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空调装置总成(1000)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空调装置主机(1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送风泵(1041);
--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主机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通过送风泵(1041)所泵送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通过上述结构而构成空调装置总成(1000);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呈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共构设置送风泵(1041)及具有未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空调装置主机(1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中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有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设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具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及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不设置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外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通过外热交换器(1021)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具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及壳体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热交换器(1021)的管路联结构成循环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送风泵(1041);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具有壳体及外热交换器(1021),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使所通过来自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的冷媒,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以及设有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装置主机(2001)及外热交换器(1021) 的循环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含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逆向流型冷却水塔、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流体排出流路(1060),供输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往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进气口;
--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含由设有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的冷却水塔所构成,例如由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送风逆向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逆向流型冷却水塔、或直交流型机械通风式冷却水塔、或蒸发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设有入风口,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入风口,以通过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风扇组(108)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冷却水塔风扇组(108):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而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泵送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输送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使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两气流共同流经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内部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包括应用于设有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及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及分开设置的送风泵(1041),其主要构成如下:
--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主要为设有节流装置、内热交换器(203)、压缩装置、管路、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水冷式冷却装置及壳体所构成的空调装置主机,并设置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的水管(107),与设置于外部温差空间(130)的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水及排水管路的出入水管(109)作联结,以构成循环水流的流路;以及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送风泵(1041),以通过送风泵(1041)泵送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流往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进气口;
--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由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直交流型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所构成,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设有入风口,而具有以下一种以上的运转功能,包含:供导入来自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来自空调标的空间(120)经送风泵(1041)泵送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经流体排出流路(1060)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供导入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及外部气流(1051)进入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入风口,以通过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对水流作冷却并经冷却水塔对周围排放;以及设有出入水管(109)供联结水管(107),以供冷却水流在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间作流动循环;
--水管(107):为设于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的水冷式冷凝装置与自然通风式冷却水塔(2004)的出入水管(109)之间;
--水泵(111):为供泵送水冷式空调装置主机(2005)与设有动力风扇的冷却水塔(2003)间的冷却水通过水管(107)及出入水管(109)作冷却循环;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进一步应用于分离式空调装置,其主要构成包括内部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内部设置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操控装置(201)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以及设置由空调标的空间(120)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的流体排出流路(1060),以利于各种分离空间的应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以及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两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独立设置的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并设有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送风泵(1041):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供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泵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流经外热交换器(1021)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主要构成为设置由外热交换器(1021)及排流扇组(104)构成的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以及设置由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操控装置(201)、空调气流送风扇(204)所构成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三者之间具有冷媒流体管路(103)构成冷媒的压缩循环回路,并在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送风泵(1041)及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以及在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设置流体排出流路(1060)及导入外部气流(1051);其中,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为供设置外热交换器(1021)、冷媒流体管路(103)、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以及独立设置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其中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主要具有压缩装置,并通过冷媒流体管路(103),通往外热交换器(1021)及通往设置于空调标的空间(120)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中的内热交换器(203)及节流装置(202),以构成压缩循环回路;
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设有内热交换器(203)、节流装置(202)、空调气流送风扇(204)以及设置操控装置(201),供操控输入电能及驱动空调装置的运作;
隔热装置(110)分离设置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送风泵(104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的外热交换器(1021)设有冷媒流体管路(103)供通过冷媒,而与外热交换器(1021)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作热交换;
分离式空调装置室外机(2002)所设置的外热交换器排流扇组(104)由电动机所驱动的送风或排风扇组或气泵所构成,通过流体排出流路(1060)与外热交换器(1021)之间所具有引流间隔,供泵入外部温差空间(130)的外部气流(1051)及泵送空调标的空间(120)经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所排出具相对温差的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使两气流共同经外热交换器(1021)作热交换后排往外部温差空间(130);
--冷媒流体管路(103):为供联结独立设置的分离式空调室外主机(2007)及外热交换器(1021) 及分离式空调室内机(2006)的节流装置(202)、内热交换器(203)作循环的管路装置,其管路中供流通呈气态或液态的冷媒;
--排气量调节装置(1061):为由供操作调整设定空调标的空间外排流体(105)排出量的流体闸口、阻流闸片或阀的结构所构成;
--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指供空调标的空间(120)外排流体(105)排出的流体通路结构;
冷媒流体管路(103)及流体排出流路(1060)为个别设置或呈共构的管路结构所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961,585 US8408019B2 (en) | 2010-12-07 | 2010-12-07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tilizing temperature differentiation of exhausted gas to even temperature of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
US12/961,585 | 2010-12-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03377U true CN202403377U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509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0661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3377U (zh) | 2010-12-07 | 2011-12-07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CN201110404443.3A Active CN102563824B (zh) | 2010-12-07 | 2011-12-07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04443.3A Active CN102563824B (zh) | 2010-12-07 | 2011-12-07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08019B2 (zh) |
EP (1) | EP2463597A3 (zh) |
JP (1) | JP6434680B2 (zh) |
CN (2) | CN202403377U (zh) |
AU (1) | AU2011253882A1 (zh) |
BR (1) | BRPI1105188A2 (zh) |
CA (1) | CA2761225C (zh) |
SG (1) | SG182068A1 (zh) |
TW (2) | TWI5645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3824A (zh) * | 2010-12-07 | 2012-07-11 | 杨泰和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4209655A1 (de) * | 2014-05-21 | 2015-11-2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
DE102014209654A1 (de) * | 2014-05-21 | 2015-11-2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
CN104329729B (zh) * | 2014-10-24 | 2017-09-19 |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自由冷却和加热系统 |
CN104501314B (zh) * | 2014-12-26 | 2017-02-2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 |
EP3392573B1 (en) * | 2015-12-18 | 2019-11-1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utdoor machine for freezing cycle apparatus |
FI130291B (fi) | 2016-02-22 | 2023-06-05 | Suomen Ilmastointi Ja Savunpoisto Oy | Ekologinen ilmastointilaite |
CN106091303A (zh) * | 2016-08-15 | 2016-11-09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热量回收装置 |
CN107726454B (zh) * | 2017-09-26 | 2020-05-08 | 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 |
CN108826522B (zh) * | 2018-08-16 | 2020-11-06 | 义乌飞思科技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辅助散热系统及方法 |
KR102548598B1 (ko) * | 2018-08-31 | 2023-06-29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US20210323375A1 (en) * | 2018-08-31 | 2021-10-21 | Hanon Systems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CN112984622A (zh) * | 2021-04-01 | 2021-06-18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并联多联机系统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 |
CN113237145B (zh) * | 2021-05-27 | 2022-05-20 | 深圳昂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空调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14396703B (zh) * | 2022-03-02 | 2023-07-04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方便调控室内温度的智能供热调节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63746A (zh) * | 1974-10-12 | 1975-05-30 | ||
DE3027447A1 (de) * | 1980-07-19 | 1982-02-11 | Horst Joachim 6700 Ludwigshafen Schmittel | Vorrichtung zur be- und entlueftung |
JPS58127069A (ja) * | 1982-01-25 | 1983-07-2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ヒ−トポンプ式冷暖房機 |
JPS58129175A (ja) * | 1982-01-27 | 1983-08-0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ヒ−トポンプ式冷暖房機 |
DE3315444A1 (de) * | 1983-04-28 | 1984-10-31 |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 Vorrichtung zum belueften und heizen von innenraeumen, insbesondere wohnraeumen |
JPS60200052A (ja) * | 1984-03-22 | 1985-10-09 |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 リモ−トコンデンサ方式空気調和機 |
US4655278A (en) * | 1985-09-27 | 1987-04-07 | Cambridge Manufacturing Climate Control Products Inc. | Heat recirc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S6287751A (ja) * | 1985-10-11 | 1987-04-22 | Shunroku Tanaka | 熱回収ヒ−トポンプ式多機能換気装置 |
US4802339A (en) * | 1987-07-29 | 1989-02-07 | Charles Gregory | Hot gas defrost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H05187669A (ja) * | 1992-01-14 | 1993-07-27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7270095A (ja) * | 1994-03-30 | 1995-10-20 | Taisei Corp | 冷却塔設備 |
CA2155628A1 (en) * | 1995-08-08 | 1997-02-09 | Yvon Turcotte | Combined air exchange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
TW505770B (en) * | 2000-05-02 | 2002-10-11 | Nishiyama Corp | Temperature controller |
DE10296577D2 (de) * | 2002-02-27 | 2005-01-05 | Hansa Ventilatoren Und Maschb | Klimagerät |
WO2005075896A1 (en) * | 2004-02-06 | 2005-08-18 | J.E. Stork Ventilatoren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ventilation air to be supplied to a space |
CN2715029Y (zh) * | 2004-07-15 | 2005-08-03 |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 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
US7275384B2 (en) * | 2004-09-16 | 2007-10-02 | Carrier Corporation | Heat pump with reheat circuit |
CN2869650Y (zh) * | 2005-06-24 | 2007-02-14 | 海尔集团公司 | 具有4个联动风门换气机构的一体式空调器 |
EP1961593B1 (de) * | 2007-02-23 | 2013-04-17 | Behr GmbH & Co. KG | Klima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
JP5076745B2 (ja) * | 2007-08-31 | 2012-11-2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換気空調装置 |
US8408019B2 (en) * | 2010-12-07 | 2013-04-02 | Tai-Her Yang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tilizing temperature differentiation of exhausted gas to even temperature of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
-
2010
- 2010-12-07 US US12/961,585 patent/US84080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2-07 TW TW100144997A patent/TWI564517B/zh active
- 2011-12-07 BR BRPI1105188-4A patent/BRPI110518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12-07 TW TW100223061U patent/TWM435574U/zh unknown
- 2011-12-07 CA CA2761225A patent/CA2761225C/en active Active
- 2011-12-07 AU AU2011253882A patent/AU201125388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12-07 CN CN2011205066191U patent/CN2024033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2-07 JP JP2011267775A patent/JP64346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12-07 CN CN201110404443.3A patent/CN102563824B/zh active Active
- 2011-12-07 EP EP11192466.8A patent/EP246359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2-07 SG SG2011090479A patent/SG182068A1/en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3824A (zh) * | 2010-12-07 | 2012-07-11 | 杨泰和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CN102563824B (zh) * | 2010-12-07 | 2017-04-12 | 杨泰和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39283A (en) | 2012-10-01 |
AU2011253882A1 (en) | 2012-06-21 |
SG182068A1 (en) | 2012-07-30 |
CN102563824A (zh) | 2012-07-11 |
JP6434680B2 (ja) | 2018-12-05 |
JP2012122716A (ja) | 2012-06-28 |
CA2761225A1 (en) | 2012-06-07 |
TWI564517B (zh) | 2017-01-01 |
CA2761225C (en) | 2019-04-09 |
TWM435574U (en) | 2012-08-11 |
US8408019B2 (en) | 2013-04-02 |
CN102563824B (zh) | 2017-04-12 |
BRPI1105188A2 (pt) | 2013-04-16 |
EP2463597A3 (en) | 2014-03-26 |
US20120137715A1 (en) | 2012-06-07 |
EP2463597A2 (en) | 2012-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03377U (zh) |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 |
KR100821568B1 (ko) | 공조기 | |
US10852071B2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 |
US11035586B2 (en) |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 |
KR20110119499A (ko) | 폐열을 이용한 히트펌프식 환기장치 | |
CN102297485A (zh) |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装置 | |
US8381541B2 (en) |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tilizing temperature differentiation of exhausted gas to even temperature of external heat exchanger | |
CN104534578A (zh) | 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 | |
RU2375640C2 (ru) |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нагрева помещений в зданиях | |
CN107289563A (zh) |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 |
CN107763737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CN102809193A (zh) | 热回收空调机 | |
JP6590983B2 (ja) | 熱源一体型システム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5832055U (zh) | 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 | |
CN2341063Y (zh) | 节能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机 | |
CN101846363A (zh) | 窗式空调器室外侧结构 | |
JP2012063032A (ja) | 空調用地中熱利用装置 | |
KR20040059533A (ko) | 멀티형 가스히트펌프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
JP3174919U (ja) | 空調装置 | |
JP2004177050A (ja) | 床埋込形エアコン | |
KR20130063987A (ko) | 배기 가스의 온도차가 외부 열교환기를 통해 일정한 온도로 유지되는 공조 장치 | |
BG113012A (bg) | Климатична система | |
CN104315622A (zh) | 带有新风功能的风源热泵冷暖风机 | |
KR200307425Y1 (ko) | 멀티형 가스히트펌프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
PL73185Y1 (pl) | Zespół grzewczo-wentylacyjno-klimatyzacyjny do pomieszcze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