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3397U -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73397U
CN202373397U CN2011205607578U CN201120560757U CN202373397U CN 202373397 U CN202373397 U CN 202373397U CN 2011205607578 U CN2011205607578 U CN 2011205607578U CN 201120560757 U CN201120560757 U CN 201120560757U CN 202373397 U CN202373397 U CN 202373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ze
head
bake
kiln
sp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07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新
瞿海生
叶敏
郭小东
方剑雄
陆建平
戴裕军
沈剑强
吕海侠
黄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ORCELAIN INSULATOR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ORCELAIN INSULATOR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ORCELAIN INSULATOR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ORCELAIN INSULATOR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07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73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73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733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 1 )、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和控制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 1 )、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头部内孔注釉装置配合作业的电气控制柜( 4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一旋转平台工位上,藉助电气控制旋转 360 °进程 中经二次延时停顿过程,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和内孔布釉的工艺方式,上釉工艺过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满足了高效的批量化布釉生产作业要求。

Description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釉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件由头部和与其连接的伞部组成为一体。所述的瓷件通常经过瓷泥制备、瓷泥坯件制备、瓷泥坯件布釉、高温烧结等系列工艺制造而成。其中瓷泥坯件上釉的工艺分为二种情况,一种为同一坯件头部与伞部内外所有表面布有同一种性质釉水层,另一种情况为坯件头部与伞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釉水层在有颜色或理化指标等方面存在明显性质区别。实际生产中前一种情况已经实现布釉采取整体一次浸没的工艺方式,并在实际生产中实现了批量机械化或自动化作业,后一种情况由于坯件头部一般为近似“∩”形平底管形状,“∩”形上部呈封闭状使液状釉水无法通过,导致后一种情况的坯件头部内外表面布釉过程的难度和复杂性。
实际生产中后一种情况的坯件伞部内外所有表面布釉可以依靠现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置来完成,而坯件头部内外表面布釉需要通过人工涂刷先完成“∩”形内侧所有表面的布釉,“∩”形倒置后再涂刷完成“∩”形外侧所有表面的布釉,上釉工艺过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因釉层均匀性难以保证影响高温烧结后的瓷件质量的合格率低,不利于批量生产的连续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的坯件头部与伞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釉水层在有颜色或理化指标等方面存在明显性质区别的情况下,提供一种通过电气控制的自动化机械布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为: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和控制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头部内孔注釉装置配合作业的电气控制柜。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由“U”形叉工位、转轴、承座这三部分依次构成,所述“U”形叉工位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且所述转轴由承座支撑,所述的可旋转工位平台还包括一驱动转轴旋转的转轴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U”形叉工位包括复数个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工位单元;所述转轴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后带动所有“U”形叉工位作整体水平旋转动作。
优选地,所述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由浸釉缸体和缸体升降装置构成,且设于某一“U”形叉工位下方;所述缸体升降装置设有托住缸体并带动缸体升降的缸体托架,所述缸体升起后可浸没所述瓷泥坯件头部外周,缸体下降后可使所述瓷泥坯件完成头部浸釉后顺利向下一工位旋转。
优选地,所述头部内孔注釉装置由注釉罐、罐体支架、注吸釉泵、釉浆输送管、气动升缩泵构成;所述注釉罐的罐体和注吸釉泵固定在罐体支架上,气动升缩泵固定于支架前方并位于某一“U”形叉工位上方,气动升缩泵所作升缩动作将釉浆输送管送入或退出某一瓷泥坯件头部内孔来完成注入并及时吸出釉水的过程。
优选地,瓷泥坯件倒置安放在“U”形叉工位的工位单元上,即瓷泥坯件的伞部在上方、头部在下方。
优选地,所述“U”形叉工位包括4-8个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工位单元。
一种电气控制的自动化机械布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 将所述瓷泥坯件倒置放置在可旋转工位平台的工位单元上,至少其中一瓷泥坯件下方对应着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的浸釉缸;
②. 缸体升降装置升起使瓷泥坯件的头部外周全部浸入缸体,缸体升降装置降下缸体后缸体远离瓷泥坯件的头部,即完成对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
③. 旋转工位平台启动进行旋转,所述至少一个瓷泥坯件进入头部内孔注釉罐下部,气动升缩泵将釉浆输送管推入头部内孔底部后通过注吸釉泵将罐体内的釉水注入头部内孔限定位置,釉水注入停止后的数秒时间内注吸釉泵进一步将所注釉水由头部内孔抽回罐体后气动升缩泵将釉浆输送管缩离瓷泥坯件即完成头部内孔的上釉;
④. 旋转工位平台启动进行旋转,继续进行后续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上釉及头部内孔的上釉。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③和步骤④先后顺序可以调换。
所述头部上釉工艺装置包括4个技术要点:
所述“U”形叉工位由多个构成,并沿转轴呈360°阵列布置在同一平面;所述头部在布釉过程中“∩”形始终倒置安放;所述伞部在布釉过程中始终放置在“U”形叉工位;所述头部外周表面浸釉缸的缸体位于“U”形叉工位下方,缸体升起后可浸没所述头部外周,缸体下降后可使所述瓷泥坯件顺利旋转至下一工位处;所述头部内孔注釉罐设有釉水注入和釉水吸出的双重功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瓷泥坯件“∩”形头部的倒置安放在一旋转平台工位上,藉助电气控制旋转360°进程中经二次延时停顿过程,实现了按步骤连续完成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和内孔布釉的工艺方式,上釉工艺过程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满足了高效的批量化布釉生产作业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取坯件外周表面直接浸没和不通透坯件内孔表面注浸没的布釉方式,保证了所布坯件表面釉层的均匀性,避免了釉层不均匀对瓷件质量造成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在不通透坯件内孔表面实施自动注浸没布釉后另设有自动吸釉功能,避免多余的釉水任意流挂或堆积现象,提高了釉层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旋转工位平台;11“U”形叉工位;111工位单元;12转轴;13转轴驱动装置;14承座;
2浸釉缸;21缸体;22缸体升降装置;23缸体托架;
3头部内孔注釉罐;31罐体;32罐体支架;33注吸釉泵;34、釉浆输送管;35气动升缩泵;
4电气控制柜;
5瓷泥坯件;51头部;52伞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5的可旋转工位平台1、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和控制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1、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头部内孔注釉装置配合作业的电气控制柜4。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1由“U”形叉工位11、转轴12、承座14这三部分依次构成,所述“U”形叉工位11连接在所述的转轴12上,且所述转轴由承座14支撑,所述的可旋转工位平台1还包括一驱动转轴12旋转的转轴驱动装置13,且所设转轴驱动装置13安装于承座14边侧。
所述“U”形叉工位11包括复数个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工位单元111;所述转轴驱动装置13驱动转轴12转动后带动“U”形叉工位11作整体水平旋转动作。所述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由浸釉缸体2和缸体升降装置22构成,且设于某一“U”形叉工位11下方;所述缸体升降装置22设有托住缸体21并带动缸体21升降的缸体托架23,所述缸体21升起后可浸没所述瓷泥坯件头部外周,缸体21下降后可使所述瓷泥坯件完成头部浸釉后顺利向下一工位旋转。
所述头部内孔注釉装置由注釉罐3、罐体支架32、注吸釉泵33、釉浆输送管34、气动升缩泵35构成;所述注釉罐3的罐体31和注吸釉泵33固定在罐体支架32上,气动升缩泵35固定于支架前方并位于某一“U”形叉工位11上方,气动升缩泵35所作升缩动作将釉浆输送管34送入或退出某一瓷泥坯件头部内孔来完成注入并及时吸出釉水的过程。
瓷泥坯件5倒置安放在“U”形叉工位11的工位单元111上,即瓷泥坯件5伞部52在上方、头部51在下方。如图1-2所示,至少一瓷泥坯件5下方对应着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的浸釉缸2,至少另一瓷泥坯件5上方对应着头部内孔注釉罐2的釉浆输送管34。
一种电气控制的自动化机械布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 将所述瓷泥坯件(5)倒置放置在可旋转工位平台的工位单元(111)上,至少其中一瓷泥坯件下方对应着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的浸釉缸(2);
②. 缸体升降装置(22)升起使瓷泥坯件的头部(51)外周全部浸入缸体,缸体升降装置(22)降下缸体后缸体(21)远离瓷泥坯件的头部,即完成对头部外周表面的上釉,
③. 旋转工位平台(1)启动进行旋转,所述至少一个倒置的瓷泥坯件进入头部内孔注釉罐(3)下部,气动升缩泵(35)将釉浆输送管(34)推入头部内孔底部后通过注吸釉泵(33)将罐体内的釉水注入头部内孔限定位置,釉水注入停止后的数秒时间内注吸釉泵(33)进一步将所注釉水由头部内孔抽回罐体后气动升缩泵(35)将釉浆输送管(34)缩离瓷泥坯件即完成头部内孔的上釉;
④. 旋转工位平台(1)启动进行旋转,继续进行后续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上釉及头部内孔的上釉。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B和步骤C先后顺序可以调换,至少其中一瓷泥坯件(5)上方对应着头部内孔注釉装置的注釉罐(3);先进行瓷泥坯件(5)的头部(51)内孔的上釉,再进行头部(51)外周表面的上釉。
倒置的瓷泥坯件(5)放置在“U”形叉工位(11)的各个工位单元111上后,无需人工搬运周转和过程控制,启动电源开启后自行完成所述瓷泥坯件头部外周表面和内孔的上釉工艺。
如图2所示,可旋转工位平台1上设有六个“U”形叉工位11,“U”形叉工位11、转轴12、承座14自上而下垂直布置,转轴驱动装置13驱动转轴12转动后带动所有“U”形叉工位11作整体水平旋转动作,满足了批量生产的连续生产作业需要。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放置倒置瓷泥坯件的可旋转工位平台(1)、为瓷泥坯件的外周表面布釉的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为瓷泥坯件的内表面布釉的头部内孔注釉装置,和控制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1)、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头部内孔注釉装置配合作业的电气控制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工位平台(1)由“U”形叉工位(11)、转轴(12)、承座(14)这三部分依次构成,所述“U”形叉工位(11)连接在所述的转轴(12)上,且所述转轴由承座(14)支撑,所述的可旋转工位平台(1)还包括一驱动转轴(12)旋转的转轴驱动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叉工位(11)包括复数个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工位单元;所述转轴驱动装置(13)驱动转轴(12)转动后带动所有“U”形叉工位(11)作整体水平旋转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外周表面浸釉装置由浸釉缸体(2)和缸体升降装置(22)构成,且设于某一“U”形叉工位(11)下方;所述缸体升降装置(22)设有托住缸体(21)并带动缸体(21)升降的缸体托架(23),所述缸体(21)升起后可浸没所述瓷泥坯件头部外周,缸体(21)下降后可使所述瓷泥坯件完成头部浸釉后顺利向下一工位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内孔注釉装置由注釉罐(3)、罐体支架(32)、注吸釉泵(33)、釉浆输送管(34)、气动升缩泵(35)构成;所述注釉罐(3)的罐体(31)和注吸釉泵(33)固定在罐体支架(32)上,气动升缩泵(35)固定于支架前方并位于某一“U”形叉工位(11)上方,气动升缩泵(35)所作升缩动作将釉浆输送管(34)送入或退出某一瓷泥坯件头部内孔来完成注入并及时吸出釉水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瓷泥坯件(5)倒置安放在“U”形叉工位(11)的工位单元上,即瓷泥坯件(5)伞部(52)在上方、头部(51)在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叉工位(11)包括4-8个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工位单元。
CN2011205607578U 2011-12-29 2011-12-29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73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07578U CN202373397U (zh) 2011-12-29 2011-12-29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07578U CN202373397U (zh) 2011-12-29 2011-12-29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73397U true CN202373397U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9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075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73397U (zh) 2011-12-29 2011-12-29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73397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878A (zh) * 2011-12-29 2012-05-02 苏州电瓷厂有限公司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及其布釉方法
CN104130029A (zh) * 2014-07-31 2014-11-05 广西北流仲礼瓷业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外表面浸釉装置
CN104637636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成都拓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伞、钟罩状绝缘子防污闪rtv涂料的涂装方法
CN107186869A (zh) * 2017-05-17 2017-09-22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釉装置
CN108453874A (zh) * 2018-04-25 2018-08-28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式流转自动浸釉装置
CN108481530A (zh) * 2018-05-18 2018-09-04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盘式倾转施釉装置
CN108582436A (zh) * 2018-05-18 2018-09-28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式全角度喷釉装置
CN110561601A (zh) * 2019-10-15 2019-12-13 佛山市帝星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瓶浸釉生产线
CN114773088A (zh) * 2022-04-02 2022-07-22 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坯体的自动上釉上砂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878A (zh) * 2011-12-29 2012-05-02 苏州电瓷厂有限公司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及其布釉方法
CN104130029A (zh) * 2014-07-31 2014-11-05 广西北流仲礼瓷业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外表面浸釉装置
CN104637636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成都拓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伞、钟罩状绝缘子防污闪rtv涂料的涂装方法
CN107186869A (zh) * 2017-05-17 2017-09-22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釉装置
CN108453874A (zh) * 2018-04-25 2018-08-28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式流转自动浸釉装置
CN108481530A (zh) * 2018-05-18 2018-09-04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盘式倾转施釉装置
CN108582436A (zh) * 2018-05-18 2018-09-28 广西联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夹持式全角度喷釉装置
CN110561601A (zh) * 2019-10-15 2019-12-13 佛山市帝星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瓶浸釉生产线
CN114773088A (zh) * 2022-04-02 2022-07-22 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坯体的自动上釉上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3397U (zh)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
CN102436878B (zh)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瓷泥坯件头部上釉装置及其布釉方法
CN103172407A (zh) 一种日用陶瓷制品自动浸釉机
CN104086229A (zh) 立式转盘自动浸釉装置
CN204039274U (zh) 抽屉式批量浸釉装置
CN108247821B (zh) 一种自动供液抹釉装置
CN111204564A (zh) 一种覆层浸涂装置及其应用
CN204779378U (zh) 一种陶瓷碗坯自动浸釉装置
CN204874317U (zh) 日用陶瓷自动上釉机
CN114467685A (zh) 一种栽培基质用高温沤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223289U (zh) 一种铝合金固熔炉系统
CN106316467A (zh) 一种悬式瓷绝缘子头部釉的制作设备及工艺
CN201301334Y (zh) 自动上下产品镀锡机
CN103496596A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
CN219405082U (zh) 一种乳胶气球生产设备
CN203653449U (zh) 一种日用陶瓷制品自动浸釉机
CN206967708U (zh) 一种上釉装置
CN103600051B (zh) 一种旋转式四工位半固态加工自动生产线
CN212150508U (zh) 一种覆层浸涂装置
CN104119107A (zh) 一种流动式自动浸釉装置
CN204597735U (zh) 一种大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转子加热炉
CN204080032U (zh) 一种潜水泵轴卧式淬火机床
CN203976646U (zh) 一种流动式自动浸釉装置
CN103521734B (zh) 一种旋转式四工位洁净取注浆机
CN109385787B (zh) 一种设有翻转机构的染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3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