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58827U -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58827U
CN202358827U CN2011204417805U CN201120441780U CN202358827U CN 202358827 U CN202358827 U CN 202358827U CN 2011204417805 U CN2011204417805 U CN 2011204417805U CN 201120441780 U CN201120441780 U CN 201120441780U CN 202358827 U CN202358827 U CN 202358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spension hook
framing member
use location
fold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41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琢
赵波
余钦伟
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120441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58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58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588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钩以及设置有该吊钩的起重机。该吊钩包括钩头、支撑架以及结构件、第一位置锁定结构和/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钩头可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支撑架绕第一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结构件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支撑架绕第二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该起重机包括上述吊钩。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小了钩头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而且还减小了结构件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进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为有效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吊钩的高度尺寸太大,不便于运输以及穿绳操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钩以及设置该吊钩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履带起重机是一种大型的起重设备,具有重量重、体积大的特点,所以运输时履带起重机内的主要部件尤其是吊钩经常会超过国家规定的运输宽度(简称超宽),运输宽度通常为用于运输机械设备的火车或卡车车厢的宽度。随着履带起重机吨位越来越大,滑轮固定架内滑轮的个数的增多,吊钩的高度尺寸越来越大。
如图1所示,现有的吊钩包括钩头(或称钩头总成)1、支撑架2、滑轮固定框3以及固定于滑轮固定框3内的多个滑轮或滑轮组(滑轮组是指多个滑轮共同构成的组件),钩头1、支撑架2以及滑轮固定框3互相固定连接。滑轮固定框3内滑轮的个数增多时,滑轮固定框3乃至吊钩的总体宽度及高度也会随之增大,吊钩的高度尺寸为吊钩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处于工作位置的钩头1的底部至处于工作位置的滑轮固定框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由于运输过程中,吊钩的高度方向通常与运输机械设备的火车或卡车车厢的宽度方向是一致的,所以随着滑轮组的个数的增多,吊钩很容易就会超宽。
由于现有技术中吊钩内如图1所示的钩头1与支撑架2、滑轮固定框3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处于使用位置的钩头1、支撑架2以及滑轮固定框3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所以为了减小吊钩的高度尺寸以便于对吊钩进行运输,需要将吊钩拆卸成几部分,然后分块进行运输,而将吊钩的钩头1拆卸掉之后,吊钩剩余的部分的高度尺寸h比完整的吊钩有所减小,所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吊钩超宽的问题,但是,将吊钩拆卸成的几部分运抵目的地之后,要使用吊钩,还需要再将拆卸成的几部分重新组装为完整的吊钩,可见,这种方法不仅拆卸、安装很浪费时间,效率低,而且使用、运输也都不方便;
此外,现有技术中拆分吊钩的方法所能压缩的高度尺寸的值非常有限,随着起重机吨位的增加,滑轮以及如图1所示滑轮固定框3的高度也在增加,滑轮的高度较高时,穿绳(通常为钢丝绳)操作需要使用登高设备才能进行,穿绳操作不仅不方便,而且还存在安全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吊钩以及设置该吊钩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吊钩的高度尺寸太大,不便于运输以及穿绳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吊钩,包括钩头、支撑架以及结构件,还包括第一位置锁定结构和/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其中:
所述钩头与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相连;
所述钩头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绕第一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所述结构件与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相连;
所述结构件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绕第二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处于使用位置的所述钩头、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结构件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
所述第一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结构件的位置锁定于折叠位置或锁定于使用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钩头的位置锁定于折叠位置或锁定于使用位置。
该起重机,包括臂头、绳带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其中:
所述吊钩内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臂头固定连接;
所述吊钩内的所述结构件为滑轮固定框,所述绳带缠绕于所述滑轮固定框内的滑轮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钩中,钩头以及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均可以从其使用位置转动至其折叠位置,从而将钩头或结构件折叠起来,或者,可以从其折叠位置转动至其使用位置,从而将折叠后的钩头或结构件重新复原;
当钩头以及结构件均位于使用位置时,处于使用位置的钩头以及结构件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所以为了减小吊钩的高度尺寸,进而方便对吊钩进行运输或穿绳操作,在进行运输或穿绳操作之前可以通过将钩头或结构件从其使用位置转动至其折叠位置的方式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当把吊钩运输至目的地后或穿绳操作完成后,可以将钩头或结构件再次从其折叠位置转动至其使用位置,使得折叠后的吊钩重新复原,以便于正常使用钩头来起吊物品;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钩可以根据需要转动钩头或结构件,改变其各自所处的位置,进而可以在运输以及穿绳操作时,减小吊钩的高度尺寸,避免吊钩高度尺寸太大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吊钩所采用的转动操作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拆卸下来再安装的方法而言会更为省时、省力,而且不仅减小了钩头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而且还减小了结构件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进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为有效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吊钩的高度尺寸太大,不便于运输以及穿绳操作的技术问题;
第一位置锁定结构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可以在运输或穿绳操作的过程中或者在吊钩的使用过程中增强钩头或结构件的稳定性,避免钩头或结构件发生摆动或自动回复原位,进而保证运输、穿绳操作或者吊钩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吊钩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中钩头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滑轮固定框相对于连接架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的过程的一张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滑轮固定框相对于连接架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的过程的又一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吊钩中钩头以及滑轮固定框均处于折叠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处于折叠位置的吊钩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吊钩中钩头以及滑轮固定框均处于折叠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的起重机中臂头与吊钩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便于运输的吊钩以及设置该吊钩的起重机。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包括钩头1、支撑架2以及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其中:
钩头1与支撑架2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41相连;
钩头1可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41相对于支撑架2绕第一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结构件与支撑架2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42相连;
结构件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42相对于支撑架2绕第二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处于使用位置的钩头1、支撑架2以及结构件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吊钩还包括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和/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图中未示出),其中:
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用于将如图5所示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下文均以滑轮固定框3为例说明结构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的位置锁定于结构件的折叠位置或锁定于结构件的使用位置;
第二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将钩头1的位置锁定于钩头1的折叠位置或锁定于钩头1的使用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钩中,钩头1以及结构件均可以从其使用位置转动至其折叠位置,从而将钩头1或结构件折叠起来,或者,可以从其折叠位置转动至其使用位置,从而将折叠后的钩头1或结构件重新复原;
当钩头1以及结构件均位于使用位置时,处于使用位置的钩头1以及结构件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也就是说结构件以及钩头1的存在增加了吊钩处于使用状态时的高度尺寸,所以为了减小吊钩的高度尺寸,进而方便对吊钩进行运输或穿绳操作,在进行运输或穿绳操作之前可以通过将钩头1或结构件从其使用位置转动至其折叠位置的方式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当把吊钩运输至目的地后或穿绳操作完成后,可以将钩头1或结构件再次从其折叠位置转动至其使用位置,使得折叠后的吊钩重新复原,以便于正常使用钩头1来起吊物品;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钩可以根据需要转动钩头1或结构件,改变其各自所处的位置,进而可以在运输以及穿绳操作时,减小吊钩的高度尺寸,避免吊钩高度尺寸太大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吊钩所采用的转动操作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拆卸下来再安装的方法而言会更为省时、省力,而且不仅减小了钩头1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而且还减小了结构件的高度尺寸对吊钩总的高度尺寸的影响,进而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为有效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吊钩的高度尺寸太大,不便于运输以及穿绳操作的技术问题。
如图4所示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可以将如图2或图5所示钩头1和/或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锁定住,将上述部件的折叠位置锁定住可以增强上述部件的稳定性,进而避免在运输或穿绳操作的过程中上述部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摆动或者自动回复原位,影响运输或穿绳操作的进行;将上述部件使用位置锁定住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上述部件出现摆动而影响正常的起吊工作,进而保证了运输、穿绳操作或者吊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结构件优选为滑轮固定框3,滑轮固定框3内至少固设有一个滑轮5。滑轮固定框3内可以固定一个滑轮5或者由两个以上滑轮5构成的滑轮组。
由于滑轮固定框3处于使用位置时在吊钩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最大且位置也最高,所以对滑轮固定框3进行折叠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
当然,结构件也可以为滑轮固定框3之外的其他部件,例如可以为滑轮固定框3与支撑架2之间起到连接并增大滑轮固定框3处于使用位置时在吊钩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的部件,比如结构件也可以为图4所示的连接架423。
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7所示钩头1的使用位置与钩头1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60~120°;和/或,结构件(例如如图4所示滑轮固定框3)的使用位置与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60~120°。
夹角的范围为以上数值时,钩头1以及滑轮固定框3从其各自的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过程中,转动角度并不是太大,所以不会太费力,同时,由于将钩头1以及滑轮固定框3位于吊钩的高度方向的部分转动到了与吊钩高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了,所以可以有效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当然,以上夹角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钩头1周围空间的充裕程度适当的增大或减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7所示钩头1的使用位置与钩头1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90°;和/或,结构件(例如如图4所示滑轮固定框3)的使用位置与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90°。
夹角为90°时,可以在转动角度不太大的情况下,更为有效的降低吊钩的高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在与其两者均平行的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垂直。
这种结构中钩头1的转动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滑轮固定框3的转动方向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所以可以在充分利用吊钩周围的空间的同时,不会造成吊钩高度方向之外其他另一方向尺寸太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连接结构41包括开设于支撑架2上的第一通孔、开设于钩头1上的第二通孔以及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一转轴412,其中:
第一转轴412的轴心线与第一轴线相重合;
钩头1可绕第一转轴412从钩头1的使用位置转动至钩头1的折叠位置或者从钩头1的折叠位置转动至钩头1的使用位置。
第一转轴412可以相对于支撑架2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及钩头1上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均转动,也可以仅相对于支撑架2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及钩头1上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其中之一转动,此时,第一转轴412可以与支撑架2或钩头1其中之一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动连接结构42包括连接架423、开设于连接架423上的第三通孔、开设于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上的第四通孔以及贯穿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第二转轴422,其中:
连接架423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或者,连接架423与支撑架2为一体式结构;当滑轮固定框3内固定有多个滑轮5时,连接架423也被称为滑轮组下固定架;
第二转轴422的轴心线与第二轴线相重合;
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可绕第二转轴422从滑轮固定框3的使用位置转动至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或者从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转动至滑轮固定框3的使用位置。
连接架423具有延长、扩展支撑架2上的安装空间的作用,同时还为处于折叠位置的滑轮固定框3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2安装空间充裕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连接架423,此时,也可以视为连接架423与支撑架2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架423可以为单独的一个部件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由多个部件互相固定连接而构成的一个组件。如图7所示,连接架423的形状可以根据强度的需要设计为与如图6所示连接架423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如图4所示第二转轴422与如图6所示第一转轴412同理,第二转轴422可以相对于连接架423上第三通孔的内壁以及滑轮固定框3上的第四通孔的内壁均转动,也可以仅相对于连接架423上第三通孔的内壁以及滑轮固定框3上的第四通孔的内壁其中之一转动,此时,第二转轴422可以与连接架423或滑轮固定框3其中之一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61、开设于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上或连接架423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定位通孔62以及开设于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上或连接架423其中另一上的至少两个限位通孔(图4中限位通孔与定位通孔62重合);其中:
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处于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时,至少一个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上的定位通孔62与连接架423或支撑架2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定位销61嵌于彼此位置相对的定位通孔62以及限位通孔内。
上述结构中在位置相对的定位通孔62以及限位通孔插入定位销61便可以将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的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锁定于连接架423上,反之,拔出定位销61便可以解除定位销61对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的锁定,进而可以切换结构件(例如滑轮固定框3)的位置。
当然,由于连接架423与如图2所示支撑架2为相对静止的,所以定位通孔62或限位通孔也可以开设于支撑架2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优选为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61、开设于结构件(优选为滑轮固定框3)上的至少两个定通孔62(优选为三个定位通孔62)以及开设于连接架423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通孔(图4中限位通孔与定位通孔62重合),其中:
滑轮固定框3处于折叠位置时,其中一个定位通孔62与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滑轮固定框3处于使用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滑轮固定框3上的定位通孔62与连接架423或支撑架2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滑轮固定框3可以存在多个折叠位置,也就是说滑轮固定框3除了使用位置之外,可以在多个位置被锁定住。
当然,上述如图4所示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也可以应用于对钩头1进行锁定,此时,第二位置锁定结构优选为与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相似,当然,第一位置锁定结构6和/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也可以为上述结构之外的其他连接结构,例如绳带捆绑结构、框架限位结构(使用框架通过将钩头1或结构件框住或罩住的方式进行锁定),另外,钩头1或结构件的折叠位置均也可以设置两个乃至更多个。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臂头7、绳带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其中:
吊钩内如图7所示的支撑架2与臂头7固定连接;
结构件优选为滑轮固定框3,绳带缠绕于滑轮固定框3内的滑轮5上。
绳带优选为钢丝绳,由于钢丝绳具有很高的强度,适宜应用于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中以承担较大的载荷。
当然,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吊钩也可以应用于起重机之外的其他起重设备或设置有吊钩结构的装置上。绳带也可以为钢丝绳之外的其他强度较高的绳子或带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头、支撑架以及结构件,还包括第一位置锁定结构和/或第二位置锁定结构,其中:
所述钩头与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相连;
所述钩头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绕第一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所述结构件与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相连;
所述结构件可通过第二活动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绕第二轴线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处于使用位置的所述钩头、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结构件均占据吊钩的部分高度尺寸;
所述第一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结构件的位置锁定于折叠位置或锁定于使用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钩头的位置锁定于折叠位置或锁定于使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滑轮固定框,所述滑轮固定框内至少固设有一个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和/或所述滑轮固定框的使用位置与其各自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6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和/或所述滑轮固定框的使用位置与其各自的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与其两者均平行的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钩头上的第二通孔以及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转轴,其中:
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重合; 
所述钩头可绕所述第一转轴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架、开设于所述连接架上的第三通孔、开设于所述结构件上的第四通孔以及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第二转轴,其中:
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重合;
所述结构件可绕所述第二转轴从使用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或者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锁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开设于所述结构件上或所述连接架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定位通孔以及开设于所述结构件上或所述连接架其中另一上的至少两个限位通孔;其中:
所述结构件处于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时,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所述定位销嵌于彼此位置相对的所述定位通孔以及所述限位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锁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销、开设于所述结构件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通孔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架上的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通孔,其中:
所述结构件处于折叠位置时,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所述结构件处于使用位置时,其中另一个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限位通孔彼此位置相对。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臂头、绳带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吊钩,其中:
所述吊钩内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臂头固定连接;
所述吊钩内的所述结构件为滑轮固定框,所述绳带缠绕于所述滑轮固定框内的滑轮上。 
CN2011204417805U 2011-11-10 2011-11-10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58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17805U CN202358827U (zh) 2011-11-10 2011-11-10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17805U CN202358827U (zh) 2011-11-10 2011-11-10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58827U true CN202358827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7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4178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58827U (zh) 2011-11-10 2011-11-10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58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347A (zh) * 2014-07-10 2014-11-19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吊钩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347A (zh) * 2014-07-10 2014-11-19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吊钩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839B (zh) 伸缩臂起重机及其单缸插销式伸缩臂
CN201272662Y (zh) 伸缩臂起重机及其单缸插销式伸缩臂
CN101618840B (zh) 伸缩臂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106395645A (zh) 风电臂翻转方法及起重机
CN103466473B (zh) 同步伸缩机构和汽车起重机
CN202358827U (zh) 吊钩以及设置有这种吊钩的起重机
CN102674167B (zh) 一种整体式臂架及设有该臂架的起重机
CN103011033B (zh) 高空平台系统及包含该高空平台系统的工程机械
CN104326376A (zh) 一种可防暴风并可利用机构设计倾倒转移的港口移动吊机
CN202414949U (zh) 一种伸缩式集装箱吊具
CN206336951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可折叠式底架结构
CN102530582A (zh) 用于大型装船机整机上岸的方法
CN112249921A (zh) 一种具有大承载力的集装箱化模块式组合臂架
CN108545590A (zh) 大跨距折叠式伞状吊装装置
CN102381643A (zh) 塔式起重机
CN106218820B (zh) 一种具有双驱动交叉折叠分支的并联稳定接货平台
CN203485813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组件的辅助运输装置
CN103193152B (zh) 链斗式卸船机的吊装装置及方法
CN206088955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及高空作业平台
CN102001592B (zh) 移动式起重机及其平衡重连接装置
CN102050377B (zh) 一种组合吊机及采油平台钻井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03641000A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3715125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202671027U (zh) 平衡重锁止装置及起重机
CN201580368U (zh) 移动式工程机械及其支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