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6169U -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46169U
CN202346169U CN2011203551544U CN201120355154U CN202346169U CN 202346169 U CN202346169 U CN 202346169U CN 2011203551544 U CN2011203551544 U CN 2011203551544U CN 201120355154 U CN201120355154 U CN 201120355154U CN 202346169 U CN202346169 U CN 202346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inlet
catalyst module
packing chest
stereoty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55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伟
刘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ongyuan Cataly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ongyuan Cataly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ongyuan Cataly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ongyuan Cataly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55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46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46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461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包括由两片端板及两片侧板构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开口内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固定的网格状的入口及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按矩形阵列方式放置直立的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以及所述催化剂模块阵列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两端固定有入口及出口,将催化剂模块的包装箱与后续的安装容器进行整合,使包装箱成为产品的一部分,简化了催化剂模块的安装作业;在催化剂模块之间及其外围设置有缓冲层,减少了催化剂模块的碰撞损伤。

Description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硝催化剂模块,具体地说是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背景技术                                                               
回首二十世纪,全球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也在大大提高。但是,在步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十年内,人们对拥有一个良好环境的述求也越来越重,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在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再被提倡,长期的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之处也更加明显。而大气环境的污染的现状更应值得我们深思,根据相关统计,对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分析统计,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1)燃料的燃烧,(2)工业生产过程,3)交通运输等,而在这其中的燃料燃烧主要指煤的燃烧,其主要排放的烟尘、SO2、NOX、和CO2等。在这之中SO2的治理已经颇具成效,接下来的重点将是NOX的治理。
目前,在脱硝行业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作为主流被应用。在SCR技术中,脱硝蜂窝陶瓷催化剂模块是整个技术的核心。现有技术中,脱硝催化剂模块生产出来后,使用普通包装箱采用单根包装方式包装后运输到安装现场;在现场,由于逐根安装催化剂模块到大的反应器中是不现实的,因此单根产品的外包装拆除后,需要将多根催化剂模块集中放置在容器中,然后再将容器安装到反应器中。
上述包装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脱硝催化剂模块是易碎品,采用普通包装容易碰撞产生破碎;采用单根包装,单件产品小、总数量多造成清点不便;安装时需拆除包装箱再集中放置在容器中,安装作业繁琐,工艺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该包装箱可简化催化剂模块的安装作业,减少催化剂模块的碰撞损伤。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包括由两片端板及两片侧板构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开口内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固定的网格状的入口及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按矩形阵列方式放置直立的催化剂模块,所述催化剂模块之间以及所述催化剂模块阵列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层。
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垫板。所述入口及所述出口分别有两片,分别并列排列。所述两片入口之间以及所述两片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的所述两片侧板上。
所述入口由两块相对的入口横向边条及两块相对的入口纵向边条构成矩形入口框架,所述入口框架内由多块入口横向肋条及多块入口纵向肋条构成入口网格,所述入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入口螺栓组装孔。所述入口上设置有吊耳。所述入口上固定有网丝。
所述出口由两块相对的出口横向边条及两块相对的出口纵向边条构成矩形出口框架,所述出口框架内由多块出口横向肋条及多块出口纵向肋条构成出口网格,所述出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出口螺栓组装孔。所述出口横向肋条与所述出口纵向肋条的交点处设置有托圈。
所述端板包括竖向的端板平板,所述端板平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板垂直角钢边条,其底侧设置有端板水平角钢边条,所述端板平板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端板螺栓组装孔;所述侧板包括竖向的侧板平板,所述侧板平板的底侧设置有侧板水平角钢边条,所述侧板平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两片所述端板的所述端板垂直角钢边条内,所述侧板平板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侧板螺栓组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两端固定有入口及出口,将催化剂模块的包装箱与后续的安装容器进行整合,使包装箱成为产品的一部分,简化了催化剂模块的安装作业;在催化剂模块之间及其外围设置有缓冲层,减少了催化剂模块的碰撞损伤;采用模块化组装设计,包装作业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
图6为图1中的D-D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网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13中,包括出口横向边条1、出口纵向边条2、出口纵向肋条3、出口横向肋条4、出口斜拉支撑5、托圈6、出口螺栓组装孔7、入口横向边条8、入口横向肋条9、入口纵向肋条10、入口纵向边条11、吊耳12、入口螺栓组装孔13、网丝14、吊耳安装缺口15、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端板水平角钢边条17、端板平板18、端板垂直肋条19、端板螺栓组装孔20、垫板21、侧板平板22、侧板水平角钢边条23、侧板垂直肋条24、塞焊孔25、侧板螺栓组装孔26、隔板27、隔板螺栓组装孔28、出口29、入口30、侧板31、端板32、催化剂模块33、缓冲带34、石棉毯35、螺栓36、螺母37、垫圈38等。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采用模块化组装设计,共分成16件7个种类的零件,分别是:两片端板32、两片侧板31、两片入口30、两片出口29、两片网丝14、两片隔板27及四块垫板21。
两片端板32与两片侧板31构成上下开口的箱体,箱体的上下开口内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36固定的网格状的入口30及出口29,入口30及出口29分别有两片,分别并列排列。两片入口30之间以及两片出口29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27,隔板2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片侧板31上,如图13所示,隔板27上开有隔板螺栓组装孔28,通过螺栓36与入口30或出口29相连接,隔板27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在两片入口30之上安装有两片网丝14,其作用是方便以后催化剂检查时在其上行走。每片入口30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一对吊耳12,方便吊装。箱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垫板21,垫板21的形状如图11所示,垫板21固定在出口29上,以增加安装后的整体稳定性。
在入口30与出口29之间按矩形阵列方式放置直立的催化剂模块33,本实施例中催化剂模块33按12×6方式排列。催化剂模块33本身属于特种蜂窝陶瓷,容易在发生碰撞后损伤甚至碎裂,并且其使用环境为高温环境,因此在催化剂模块33之间以及催化剂模块33阵列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层。具体为:在催化剂模块333之间设置有柔软物质耐高温纤维毯的缓冲带34,在催化剂模块33与箱体之间设置有柔软物质耐高温石棉毯35,缓冲层的设置不仅可防止催化剂模块33碰撞破碎,而且还可起到调节催化剂模块33间距的作用,使单根催化剂模块33牢牢固定在箱体内。
如图7所示,出口29由两块相对的出口横向边条1及两块相对的出口纵向边条2构成矩形出口框架,出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出口螺栓组装孔7。出口框架内由多块出口横向肋条4及多块出口纵向肋条3构成出口网格,出口横向肋条4与出口纵向肋条3的交点处设置有托圈6,起到防止催化剂模块33掉落的作用。出口框架内还设置有起加强作用的出口斜拉支撑5。出口横向边条1、出口纵向边条2、出口纵向肋条3、出口斜拉支撑5,均由扁钢制成;出口横向肋条4由圆钢制成。
如图8所示,入口30由两块相对的入口横向边条8及两块相对的入口纵向边条11构成矩形入口框架,入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入口螺栓组装孔13。入口框架内由多块入口横向肋条9及多块入口纵向肋条10构成入口网格,当中的一块入口纵向肋条10上焊接有两个吊耳12。入口横向边条8、入口纵向肋条10、入口纵向边条11,均由扁钢制成;入口横向肋条9由圆钢制成。
如图9所示,网丝14采用方孔网丝,其上开有与吊耳12位置相对应的吊耳安装缺口15。
如图10所示,端板32包括竖向的端板平板18。端板平板1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其底侧设置有端板水平角钢边条17,端板平板18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端板螺栓组装孔20。端板平板18上还焊接有由扁钢制成的起加强作用的端板垂直肋条19。
如图12所示,侧板31包括竖向的侧板平板22,侧板平板22的底侧设置有侧板水平角钢边条23,组装时,侧板平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两片端板32的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内,侧板平板22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侧板螺栓组装孔26。侧板平板22上还焊接有由扁钢制成的起加强作用的侧板垂直肋条24,当中的一块侧板垂直肋条24上设置有用来焊接隔板27的塞焊孔25。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侧板31平放在包装工位上,再将两片出口29通过其上的出口螺栓组装孔7与侧板31上的侧板螺栓组装孔26如图4所示用螺栓36、螺母37及垫圈38安装在侧板31的一侧,先不将螺栓36拧紧;然后,将隔板27如图6所示安装在两片出口29中,用螺栓36将两片出口29上的出口螺栓组装孔7与隔板27上的隔板螺栓组装孔28穿在一起并将此组螺栓拧紧,此时可将两件出口29与侧板31间的螺栓拧紧,如图4所示;接着,将耐高温石棉毯35铺在侧板31一边顺着底版一直铺到与隔板27交接处,再顺着隔板27垂直向上铺设后,再向下顺着隔板27另一边到底,在与侧板31接触处再平铺到整个侧板31上,保证所有与催化剂模块33有接触的箱体都设置耐高温石棉缓冲带,防止碰撞造成催化剂模块33的破损;在铺完耐高温石棉毯33后就可以开始装填催化剂模块33了,先将催化剂模块33用耐高温胶粘贴一圈耐高温纤维毯,作为缓冲带34,此处设置一圈耐高温纤维毯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让每个催化剂模块33之间不直接有接触,而是通过其包裹在外圈的耐高温纤维毯互相接触,这样就避免了特种陶瓷催化剂模块33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磕碰等损伤,其二,当所有催化剂模块33按照12×6的布置方式装填完成后,如图3所示,间隙间的耐高温纤维毯起到调节总长与总高的作用;当将粘贴完耐高温纤维毯的催化剂模块33装填完成后,在侧板31的另一边侧板螺栓组装孔26处组装两片入口30,通过入口螺栓组装孔13与隔板螺栓组装孔28将隔板27安装在两片入口30之中,再通过入口螺栓组装孔13与侧板31上的侧板螺栓组装孔26将其固定在侧板31另一侧如图2所示;此时在装填好的催化剂模块33上再铺盖一层耐高温石棉毯35并使石棉毯35两端一直垂落到与侧板31边缘接触处,此设置是为了确保后面需要安装的上盖板与两侧板31与催化剂模块33间有缓冲带,避免与催化剂模块33碰撞造成破损;此时可将另一件侧板31覆盖在催化剂模块33上,此时将两片出口29上的出口螺栓组装孔7,两片入口30上的入口螺栓组装孔13与侧板31上的侧板螺栓组装孔26用螺栓穿过并紧固;最后将两片端板32上的端板螺栓组装孔20分别与两边各自靠近的出口29的出口螺栓组装孔7与入口30的入口螺栓组装孔13用螺栓拧紧,使端板32上的两片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的角钢完全卡进侧板31上侧板平板22的边缘;最后将垫板21如图4所示中的四边角处将其焊接在出口29、侧板31和端板32的交接处作为垫脚,另一边将两片网丝14分别覆盖在入口30上将吊耳安装缺口15卡在入口30的吊耳12上后将其均匀点焊上,在侧板31与端板32的交接处将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与其焊接在一起,通过侧板31上的塞焊孔25与隔板27的边缘焊接在一起,至此整个催化剂包装箱包装作业完成。
本实用新型将多根零散的催化剂模块33组成一个包装单元,将催化剂模块33要使用的进出口功能段留出,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整合到一起,做成一个整体,包装箱本身也变成了产品的一部分,方便安装和运输作业,一次就将容易碰撞产生破碎、包装后安装时再拆除、单件产品小总数量多造成清点等诸多不便全部解决。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组装安装,将包装箱分割成多个模块,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用螺栓将多个模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最后将其附属零件统一焊接好即可,而在此过程中,进行催化剂模块33添装时不需要进行除固定螺栓外的其他工艺,将焊接放到最后集中处理,杜绝了传统工艺的交叉作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将产品包装箱整合为产品的一部分,减少包装后再整合过程;2、将多个催化剂模块单元包装成一个整体进行安装,将烦琐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3、采用模块化的零件组装,使包装作业变得更加简单;4、添装催化剂模块时只进行拧螺栓作业,将焊接集中放到最后处理,使同件产品上的不同工艺集中进行;5、在催化剂模块之间及其外围设置有缓冲层,减少了运输、安装等过程中的碰撞损伤。

Claims (10)

1.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包括由两片端板(32)及两片侧板(31)构成的上下开口的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上下开口内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36)固定的网格状的入口(30)及出口(29),所述入口(30)与所述出口(29)之间按矩形阵列方式放置直立的催化剂模块(33),所述催化剂模块(33)之间以及所述催化剂模块(33)阵列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垫板(2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入口(30)及所述出口(29)分别有两片,分别并列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两片入口(30)之间以及所述两片出口(29)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的所述两片侧板(31)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入口(30)由两块相对的入口横向边条(8)及两块相对的入口纵向边条(11)构成矩形入口框架,所述入口框架内由多块入口横向肋条(9)及多块入口纵向肋条(10)构成入口网格,所述入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入口螺栓组装孔(1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入口(30)上设置有吊耳(1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入口(30)上固定有网丝(14)。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出口(29)由两块相对的出口横向边条(1)及两块相对的出口纵向边条(2)构成矩形出口框架,所述出口框架内由多块出口横向肋条(4)及多块出口纵向肋条(3)构成出口网格,所述出口框架的侧壁上开有出口螺栓组装孔(7)。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出口横向肋条(4)与所述出口纵向肋条(3)的交点处设置有托圈(6)。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端板(32)包括竖向的端板平板(18),所述端板平板(1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其底侧设置有端板水平角钢边条(17),所述端板平板(18)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端板螺栓组装孔(20);所述侧板(31)包括竖向的侧板平板(22),所述侧板平板(22)的底侧设置有侧板水平角钢边条(23),所述侧板平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两片所述端板(32)的所述端板垂直角钢边条(16)内,所述侧板平板(22)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开有侧板螺栓组装孔(26)。
CN2011203551544U 2011-09-21 2011-09-21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6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51544U CN202346169U (zh) 2011-09-21 2011-09-21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51544U CN202346169U (zh) 2011-09-21 2011-09-21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46169U true CN202346169U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3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515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6169U (zh) 2011-09-21 2011-09-21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46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7378A (zh) * 2015-09-22 2015-12-02 易能(马鞍山)大气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模块箱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7378A (zh) * 2015-09-22 2015-12-02 易能(马鞍山)大气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模块箱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7378B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模块箱及组装方法
CN202346169U (zh) 脱硝催化剂模块包装箱
CN206013306U (zh) 一种组装式全纸承重箱
CN200974688Y (zh) 平板玻璃组合式包装架
CN20617116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CN201587521U (zh) 船体建造中用于搁置焊机的舷侧悬挂式平台装置
CN202823812U (zh) 电池封盖点胶机送料装置
CN205323540U (zh) 蜂窝状scr催化剂的中空安装模块
CN201595076U (zh) 巢蜜盒
CN203529106U (zh) 圆底烧瓶运输包装衬垫
CN204952668U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模块箱
CN201106819Y (zh) Led支架盒
CN106887535A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7165633U (zh) 方形电池模组
CN207607826U (zh) 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包装装置
CN205186794U (zh) 火车刹车盘包装箱
CN202438220U (zh) 一种压型板高温除尘器
CN203079038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7483183U (zh) 一种吹风干燥机构
CN202609211U (zh) 立式包装箱
CN213832481U (zh) 一种乘用车后消声器包装框
CN201842395U (zh) 玻璃包装组合结构
CN220282249U (zh) 一种bipv太阳能组件专用包装箱
CN220130860U (zh) 一种连杆包装箱及组合式包装结构
CN201010226Y (zh) 玻璃包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