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7855U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7855U
CN202307855U CN2011203672820U CN201120367282U CN202307855U CN 202307855 U CN202307855 U CN 202307855U CN 2011203672820 U CN2011203672820 U CN 2011203672820U CN 201120367282 U CN201120367282 U CN 201120367282U CN 202307855 U CN202307855 U CN 20230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nned paragraph
heat abstractor
line style
styl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672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雪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er Master Co Ltd
Cooler Master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ler Mas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er Mas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ler Mas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672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7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装置,以对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线型扣具及散热鳍片组,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沟槽,线型扣具包含固定段及自固定段弯折延伸的扣合段,固定段设置在沟槽中,扣合段延伸在底座外,并固定在电路板上,散热鳍片组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组成,散热鳍片组结合在底座上并压掣固定段,以令固定段夹掣在散热鳍片组及底座之间,如此利用线型扣具将散热鳍片组结合在电路板上,并提高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指一种具线型扣具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大为提升后,其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更是大幅地增加,为此,大多电子元件均需配设散热器,以控制工作温度而维持正常运作。
传统上,散热器与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是利用扣具来实现,凭借扣具而使散热器与电子元件之间保持良好的热导接,其中,线型扣具是设置上较为简单的一种扣具,其具体实施方式是在散热器上设置沟槽,再将具有扣勾的线型紧迫结合在沟槽中,由于该线型扣具由金属条所弯折成型,故可产生弹性变形,压掣线型扣具时,利用线型扣具的弹性变形将扣勾扣合在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上,如此,将散热器紧密地贴接在电子元件上。
现今线型扣具大多是用在铝挤型的散热器上,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79978号所揭示的散热模块,其散热鳍片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而直接成型在散热板上,故在散热板上设置沟槽并结合线型扣具后,可直接将散热器固定在电子元件上,实施上非常方便。
然而,在电子元件的热大幅增加后,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势必也需随着提高,因此,另一种冲压式鳍片所组成的散热器已逐渐取代铝挤型散热器。如图1所示,是显示现有冲压式鳍片组的散热器;散热器100包含多数平行排列的冲压式鳍片101,该复数冲压式鳍片101是先相互扣合后再结合于散热板102上,由于冲压式鳍片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现已广泛被采用在各型散热装置上。
然而,由于冲压式鳍片组非如铝挤型散热片一体成型在散热板上,因此,在不变更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的设计的前提下,如何将线型扣具结合在冲压式鳍片的散热器上,进而将该散热器100结合在发热元件上,即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的研究动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为达到上述目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利用线型扣具将散热鳍片组结合在电路板上,并提高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装置,以对电路板上的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一个底座,其一个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沟槽;
一个线型扣具,包含一个固定段及自该固定段弯折延伸的一个扣合段,该固定段设置在该沟槽中,该扣合段延伸在该底座外,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以及
一散热鳍片组,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所组成,该散热鳍片组结合在该底座上并压掣该固定段,以令该固定段夹掣在散热鳍片组及该底座之间。
该底座设有复数沟槽,该复数沟槽纵横交错地设置在该底座的表面。
该线型扣具具有两个扣合段,该两个扣合段自该固定段两端朝反向弯折延伸。
该固定段包含一衔接部及自该衔接部反向延伸的两个抵压部。
该复数冲压鳍片分别具有贴接该底座的一抵掣片及用于相互扣合的复数扣合片,任意两个相邻的冲压鳍片以所述的这些抵掣片而相互抵接,并形成有一散热通道。
该衔接部对应位在所述的这些扣合部之间,该两个抵压部则分别延伸在所述的这些扣合部的外侧。
各该扣合段包含一扣臂及成型在该扣臂末端的一扣勾,该扣臂自该固定段的末端斜向朝上延伸,该扣勾朝该线型扣具的内侧方向弯折。
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扣环,该扣合段勾扣在电路板的扣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装置,以对电路板上的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一底座,其一表面开设有复数沟槽;
一对线型扣具,每一线型扣具包含一固定段及自该固定段分别弯折延伸的一扣合段,该对线型扣具的固定段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这些沟槽中,各该扣合段延伸在该底座外;以及
一散热鳍片组,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所组成,该散热鳍片组结合在该底座上并压掣所述的这些固定段,以令所述的这些固定段夹掣在散热鳍片组及该底座之间。
该线型扣具的固定段包含一U型衔接部及自该U型衔接部两端反向垂直延伸的两个抵压部。
各该线型扣具的两个扣合段自该固定段两端朝同向弯折延伸。
各该扣合段包含一扣臂及成型在该扣臂末端的一扣勾,该扣臂自该固定段的末端斜向朝上延伸,该扣勾朝该线型扣具的内侧方向弯折。
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侧分别具有复数扣环,该对线型扣具的扣合段分别勾扣在该复数扣环上。
相较于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组由复数冲压鳍片组成,并与底座分离设置,为了达到利用线型扣具将底座及散热鳍片组结合在发热元件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底座表面开设沟槽,并将线型扣具置于沟槽中,再将相互扣合的散热鳍片组结合在底座上,如此将线型扣具夹置定位在散热鳍片组及底座之间。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变更电子元件与电路板设计的前提下,可将冲压式的散热鳍片组直接取代现有的铝挤型散热器,进而提高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率,更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冲压式鳍片的散热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与发热元件的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与发热元件结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型扣具的另一样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与发热元件结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散热器;101冲压式鳍片;102散热板;1散热装置;2发热元件;3电路板;4扣环;10底座;11沟槽;20线型扣具;21固定段;211衔接部;212抵压部;22扣合段;221扣臂;222扣勾;30散热鳍片组;31冲压鳍片;310散热通道;311抵掣片;312扣合片;1a散热装置;2a发热元件;3a电路板;4a扣环;10a底座;11a沟槽;20a线型扣具;20a’线型扣具;21a固定段;21a’固定段;211aU型衔接部;212a抵压部;22a扣合段;22a’扣合段;30a散热鳍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1包括一底座10、一线型扣具20、及一散热鳍片组30。
该底座10的一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沟槽11,于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设有复数沟槽11,该复数沟槽11是纵横交错地设置在该底座10的表面。
该线型扣具20由一金属条所弯折成型者。该线型扣具20包含一固定段21及自该固定段21弯折延伸的一扣合段22,该固定段21设置在该沟槽11中,该扣合段22是延伸在该底座10外。
本实施例中,该线型扣具20具有两个扣合段22,该两个扣合段22是自该固定段21两端朝反向弯折延伸,此外,该固定段21包含一衔接部211及自该衔接部211两端反向延伸的两个抵压部212。各该扣合段22包含一扣臂221及成型在该扣臂221末端的一扣勾222,该扣臂221是自该固定段21的末端斜向朝上延伸,该扣勾222是朝该线型扣具20的内侧方向弯折。
散热鳍片组30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31所组成,该散热鳍片组30结合在该底座10上并压掣该固定段21,以令该固定段21夹掣在散热鳍片组30及该底座10之间。该复数冲压鳍片31分别具有贴接该底座10的一抵掣片311及用于相互扣合的复数扣合片312,任意两个相邻的冲压鳍片31是以所述的这些抵掣片311而相互抵接,并形成有一散热通道310。
更详细来说,该散热装置1组设时,先将该线型扣具20放置在该底座10的沟槽中,再利用焊接等结合方式将该散热鳍片组30固定在该底座10上,此时,该线型扣具20的衔接部211是对应位在所述的这些冲压鳍片31的扣合部312之间,该线型扣具20的两个抵压部212则分别延伸在所述的这些扣合部312的外侧,据此将该线型扣具20稳固地夹掣在散热鳍片组30及该底座10之间。
请续参照图4及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与发热元件的结合示意图及结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1是用以对一发热元件2进行散热,该发热元件2设置在一电路板3上,且该电路板3在该发热元件2的邻处设置有至少一扣环4。
使用时,先将该散热装置1是放置在该发热元件2上,再施力于该线型扣具20的扣臂221,并使扣合段22固定在该电路板3上;本实施例中,该线型扣具20的扣勾222勾扣在该电路板3的扣环4上,以将该底座10及该散热鳍片组30稳固地结合在该电路板3上,并使该底座10紧密地贴接该电子元件2。
请再参照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及使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a除了底座10a、一对线型扣具20a、20’、及散热鳍片组30a外。
该底座10a的表面是开设有复数沟槽11a。每一线型扣具20a、20a’包含一固定段21a、21a’及自该固定段21a、21a’二侧分别弯折延伸的两个扣合段22a、22a’,该对线型扣具20a、20’的固定段21a、21a’设置在所述的这些沟槽11a中,各该扣合段22a、22a’是延伸在该底座10a外。
同样地,散热装置1a是对一发热元件2a进行散热,该发热元件2a设置在一电路板3a上,且该电路板3a的相对侧分别具有复数扣环4a。该两个线型扣具20a、20a’的扣合段22a、22a’分别勾扣在该复数扣环4a上。
本实施例是以线型扣具20a来作详细的结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线型扣具20a的固定段21a包含一U型衔接部211a及自该U型衔接部211a两端反向延伸的两个抵压部212a,此外,该线型扣具20a的两个扣合段22a是自该固定段21a两端朝同向弯折延伸。
同前述组设方式,将该两个线型扣具20a、20a’放置在所述的这些沟槽11a中后,再将该散热鳍片组30a结合在该底座10a,以将两个线型扣具20a、20a’稳固地夹掣在散热鳍片组30a及底座10a之间,最后将两个线型扣具20a、20a’对应勾扣在该复数扣环4a上,如此将底座10a及散热鳍片组30a结合在该发热元件2a上。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散热装置,以对电路板上的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一个底座,其一个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沟槽;
一个线型扣具,包含一个固定段及自该固定段弯折延伸的一个扣合段,该固定段设置在该沟槽中,该扣合段延伸在该底座外,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以及
一散热鳍片组,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所组成,该散热鳍片组结合在该底座上并压掣该固定段,以令该固定段夹掣在散热鳍片组及该底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设有复数沟槽,该复数沟槽纵横交错地设置在该底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型扣具具有两个扣合段,该两个扣合段自该固定段两端朝反向弯折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段包含一衔接部及自该衔接部反向延伸的两个抵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冲压鳍片分别具有贴接该底座的一抵掣片及用于相互扣合的复数扣合片,任意两个相邻的冲压鳍片以所述的这些抵掣片而相互抵接,并形成有一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对应位在所述的这些扣合部之间,该两个抵压部则分别延伸在所述的这些扣合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扣合段包含一扣臂及成型在该扣臂末端的一扣勾,该扣臂自该固定段的末端斜向朝上延伸,该扣勾朝该线型扣具的内侧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扣环,该扣合段勾扣在电路板的扣环上。
9.一种散热装置,以对电路板上的一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括:
一底座,其一表面开设有复数沟槽;
一对线型扣具,每一线型扣具包含一固定段及自该固定段分别弯折延伸的一扣合段,该对线型扣具的固定段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这些沟槽中,各该扣合段延伸在该底座外;以及
一散热鳍片组,由相互扣合的复数冲压鳍片所组成,该散热鳍片组结合在该底座上并压掣所述的这些固定段,以令所述的这些固定段夹掣在散热鳍片组及该底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型扣具的固定段包含一U型衔接部及自该U型衔接部两端反向垂直延伸的两个抵压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线型扣具的两个扣合段自该固定段两端朝同向弯折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扣合段包含一扣臂及成型在该扣臂末端的一扣勾,该扣臂自该固定段的末端斜向朝上延伸,该扣勾朝该线型扣具的内侧方向弯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侧分别具有复数扣环,该对线型扣具的扣合段分别勾扣在该复数扣环上。
CN2011203672820U 2011-09-30 2011-09-30 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72820U CN202307855U (zh) 2011-09-30 2011-09-30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72820U CN202307855U (zh) 2011-09-30 2011-09-30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7855U true CN202307855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6728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7855U (zh) 2011-09-30 2011-09-30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7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372A (zh) * 2019-05-27 2020-11-27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372A (zh) * 2019-05-27 2020-11-27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2292B (zh) 散热装置
CN102856274A (zh) 散热器扣具
CN202307855U (zh) 散热装置
CN103208469B (zh) 散热夹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6903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2310422U (zh) 散热装置
CN100518473C (zh) 散热装置
CN202713646U (zh) 一种高效发热装置
CN200996805Y (zh) 新型扣合式散热片
CN207744325U (zh) 一种散热片连接结构及使用该散热片的散热器
CN2938716Y (zh) 新型散热装置
CN202487560U (zh) 散热夹及使用该散热夹的记忆体装置
CN2517017Y (zh) 组合式散热鳍片
CN202134528U (zh) 鳍片组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散热器
CN201135005Y (zh) 具有扣合结构的散热鳍片
CN202601607U (zh) 散热装置
CN201115141Y (zh) 散热片扣接结构
CN207637496U (zh) 固态硬碟模块及其散热装置
CN2447938Y (zh) 叠置式电子元件散热器
CN101304644A (zh) 散热器扣合装置
CN203219685U (zh) 散热模组结合结构
CN205071565U (zh) 滑扣式散热装置
CN201754403U (zh) 散热器
CN202799527U (zh) 组合式散热器
CN201044562Y (zh) 固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OOLER MASTER INTERNATION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XUNKAI INTERNATIONAL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Patentee after: Cooler Master Internation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oler Mas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Patentee before: Xunkai International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ooler Master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