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8725U - 线圈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圈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8725U
CN202258725U CN2011203808750U CN201120380875U CN202258725U CN 202258725 U CN202258725 U CN 202258725U CN 2011203808750 U CN2011203808750 U CN 2011203808750U CN 201120380875 U CN201120380875 U CN 201120380875U CN 202258725 U CN202258725 U CN 202258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il holder
holder structure
cross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808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808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8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8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87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圈架结构,是由两半体构成,于每一半体内具有一供铁芯组置放的置放部,其外具有一可供线材缠绕的绕线部。各半体该绕线部两端分别沿伸出一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的连接端具有一跨线部,该两半体的该跨线部相对并排接合,形成一引导该线材跨越该两半体并缠绕于该两半体的该绕线部的跨线通道。通过此跨线部的结构,可仅以一条线材缠绕该两半体的跨线部,不需靠焊锡方式形成电性通路,避免因焊锡不完全而影响其电路特性。

Description

线圈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圈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变压器、电抗器、扼流圈或其它等效组件的线圈架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运用于变压器、抗流线圈、电感等电子零件上的线圈架的结构设计具有供线材缠绕的绕线部与供铁芯组放置的放置部,其中该线圈架的线圈是由两条线材分别缠绕于两绕线部上构成,故该线圈架具有二入线端以及二出线端,该两条线材由该两出线端出线,并且以焊锡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通路达成良好电性连接。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第200915359号“封装型线圈组”,该前案是一种封装型线圈组,包括有至少一中空绕线管,一装设于该绕线管内的铁芯组以及一由填充料一体射出成形的封装体,该绕线管具有一供线材缠绕的绕线部,以及一供该线材的出线端装设的端子座,该铁芯组包含一第一铁芯与一第二铁芯,该第一铁芯与该第二铁芯形成至少一通过该绕线管内部的封闭磁回路,而该封装体至少包覆于该端子座与该出线端连接的位置,令该出线端稳固装设于该端子座。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939264号“多方向定位的线圈座”,该专利是一种多方向定位的线圈座,该线圈座上具备至少一绕线部及一通过于该绕线部的磁芯穿设部,并于该线圈座上设有固设该线圈座于电子装置上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具有至少两相互垂直的固定孔得以令固定组件以不同方向装设该线圈座。上述专利都是以两条线材缠绕线圈座,并由两出线端出线。
另外又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243772号“线圈座的定位构造”、第M309194号“异质电力线的电性共接架构”、第I254330号“抗流线圈可弹性调整的结构”、公告号第562224号“硅钢片的定位座”等专利,均以如此线圈架结构为基础而做变化及改良。而以此结构缠绕需要两条线材,需要靠焊锡将两条线材的连接在一起,若该两条线材未焊接完全,容易有脱落的现象,影响该通路的电路特性,故已知的线圈架仍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线圈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需以焊锡的加工流程,将两条线材连接形成一通路,而有焊接未完全该两线材有脱落现象,进而影响该通路的电路特性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架结构,是由两半体构成,于每一半体内具有一供铁芯组置放的置放部,其外具有一可供线材缠绕的绕线部,其特征在于:各半体该绕线部两端分别沿伸出一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的连接端具有一跨线部,该两半体的该跨线部相对并排接合形成一引导该线材跨越该两半体并缠绕于该两半体的该绕线部的跨线通道。
进一步地,该第一隔板具有一散热孔。
进一步地,该第二隔板上具有至少一导线部。
进一步地,该导线部设于第二隔板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该导线部上具有一导线凹槽。
进一步地,该两半体的该两跨线部并排接合。
进一步地,该第一隔板具有至少一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线圈架结构可仅使用一条线材缠绕该两半体的该两绕线部,其中通过该两跨线部所形成的跨线通道,导引该线材由一半体越至另一半体并缠绕于另一半体的绕线部。因此只需用一条线材缠绕该线圈架结构即可。相较于现有使用两条线材缠绕的技术,该线圈架结构一线缠绕到底可省去焊锡的加工步骤,无需担心因焊锡不完全而导致线材连接处脱落,进而导致影响该通路的电路特性的情形,且更可省去该焊锡加工步骤的成本与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第一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第二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及组装示意图(一),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线圈架结构,是由两半体1、2构成,于每一半体1、2内具有一供一铁芯组5置放的置放部11、21,其外具有一可供一线材3缠绕的绕线部12、22,其特征在于:各半体1、2该绕线部12、22两端分别沿伸出一第一隔板13、23与第二隔板14、24,该第一隔板13、23的连接端具有一跨线部131、231,该两半体1、2的该跨线部131、231相对并排接合形成一引导该线材3跨越该两半体1、2并缠绕于该两半体1、2的该绕线部12、22的跨线通道121。
另外,该第一隔板13、23上具有一散热孔132、232以及至少一供该线材3由该绕线部12、22穿过该第一隔板13、23至该跨线部131、231的穿线孔133、233,该第二隔板14、24上具有至少一令该线圈架结构与一电路板(图未示)相接的导线部15、16、25、26,该导线部15、25上具有一导线凹槽151、251,其中该导线部16、26设于该第二隔板14、24的连接端并具有一导线部161、262。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线圈架结构以该导线凹槽151做为供一线材3入线的路径,该线材3通过该导线凹槽151沿该绕线部12表面缠绕该半体1。当该线材3缠绕完预设匝数后,该线材3穿过该半体1的该穿线孔133至该跨线部13,沿着该跨线部13与另一半体2的该跨线部23所形成的跨线通道121跨越至该半体2,且该线材3穿过该穿线孔233至该绕线部22,沿着该绕线部22表面缠绕于该半体2。而该线材3缠绕完预设匝数后,该线材3沿着设于该两第二隔板14、24连接端的该两导线部16、26上的该两导线凹槽161、261开口相对并相互抵靠形成的通道出线。其中该线材3可依不同的出线角度需求,而自该两导线凹槽151、251以及由设于该第二隔板14、24连接端的该两导线部16、26上的该两导线凹槽161、261所形成的通道组合中,选择合适的入线与出线路径,其中该线材3的出线及入线两端是焊接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考虑到该线圈架结构架设于该电路板(图未示)上的稳定性,该线材3与该电路板(图未示)的焊接点通常位于该线圈架结构对称的两侧,例如该线材3可以该导线凹槽151为入线端,缠绕完该两绕线部12、22后,以另一侧的该导线凹槽251做为出线端出线,或可以分别设于该两第二隔板14、24一侧的该两导线部16、26上的该两导线凹槽161、261所形成的通道为入线端,缠绕完该两绕线部12、22后,以相对于该两导线凹槽161、261所形成的通道的另一侧相同结构的通道作为出线端出线,并不以图2实施状态为限。如此一来,该线圈架结构设置于该电路板(图未示)的支点即位于该线圈架结构的对称两侧,可防止该线圈架结构受到晃动时因受力不均而有向一边倾倒的状况。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线圈架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各半部1、2的绕线部12、22缠绕完该线材3后,将该线材3的表面贴上绝缘胶布4,再将该两半体1、2组接后,于该两半体1、2的置放部11、21组接该铁芯组5,令该两半体1、2结合在一起,而完成线圈架的制作;其中该铁芯组5可为硅钢片或可以其它磁性物替换,其组合方式可为UU、LL、UI任一种。另外,该散热孔132、232在本实用新型作用时,可协助散出因电流流过该线材3产生的热能。
通过本实用新型线圈架结构可仅使用一条线材缠绕该两半体1、2的该两绕线部12、22,其中通过该两跨线部131、231所形成的跨线通道121,导引该线材3由一半体1跨越至另一半体2并缠绕于另一半体2的绕线部22。因此只需用一条线材3缠绕该线圈架结构即可。相较于习现有技术使用两条线材缠绕的技术,该线圈架结构一线缠绕到底可省去焊锡的加工步骤,无需担心因焊锡不完全而导致线材连接处脱落,进而导致影响该通路的电路特性的情形,且更可省去该焊锡加工步骤的成本与人力。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线圈架结构,是由对称相应的两半体构成,于每一半体内具有一供铁芯组置放的置放部,其外具有一可供线材缠绕的绕线部,其特征在于:
各半体该绕线部两端分别沿伸出一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该第一隔板的连接端具有一跨线部,该两半体的该跨线部相对形成一引导该线材跨越该两半体并缠绕于该两半体的该绕线部的跨线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具有一散热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隔板上具有至少一导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线部设于第二隔板的连接端。
5.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的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线部上具有一导线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半体的所述两跨线部并排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隔板具有至少一穿线孔。 
CN2011203808750U 2011-09-29 2011-09-29 线圈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8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08750U CN202258725U (zh) 2011-09-29 2011-09-29 线圈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08750U CN202258725U (zh) 2011-09-29 2011-09-29 线圈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8725U true CN202258725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808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8725U (zh) 2011-09-29 2011-09-29 线圈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8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208A (zh) * 2015-10-12 2017-04-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结构
CN109696786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拍摄用光学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208A (zh) * 2015-10-12 2017-04-1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结构
CN109696786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拍摄用光学装置
CN109696786B (zh) * 2017-10-20 2021-05-2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拍摄用光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8142B (zh) 多路并联的谐振变换器、电感集成磁性元件和变压器集成磁性元件
KR101557750B1 (ko) 고주파 변압기
CN204808997U (zh) 磁性组件及其适用的电源系统
CN107437456B (zh) 磁芯结构及磁性元件
CN102132364B (zh) 三相高频变压器
US9899144B2 (en) Resonant high current density transformer
CN103930958A (zh) 用于分裂铁芯构造的缠绕式铁芯制造方法
EP2933803A1 (en) Magnetic element with multiple air gaps
US9978503B2 (en) Transformer winding, transformer hav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2258725U (zh) 线圈架结构
US20110148556A1 (en)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WO2019033879A1 (zh) 一种变压器
JP2014053453A (ja) 電磁誘導器
CN203338941U (zh) 一种ee型变压器
CN216054211U (zh) 一种并联变压器
EP2137744B1 (en) High efficiency gas ligh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a cooking range
CN219497523U (zh) 变压器及变压器骨架
JP2005236026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複合コイルユニット
CN213459379U (zh) 一种具有骨架气隙的变压器
CN219497525U (zh) 骨架及变压器
CN216482901U (zh) 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线圈绝缘结构
CN216597252U (zh) 一种变压器绕制结构
CN220543729U (zh) 一种一体式大电流共模电感
CN212230221U (zh) 一种变压器和电感器的一体线圈
JP7268289B2 (ja) コイル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