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3439U -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 Google Patents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43439U
CN202243439U CN2011203254463U CN201120325446U CN202243439U CN 202243439 U CN202243439 U CN 202243439U CN 2011203254463 U CN2011203254463 U CN 2011203254463U CN 201120325446 U CN201120325446 U CN 201120325446U CN 202243439 U CN202243439 U CN 202243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valve
discharging device
sewage draining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54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洪
赵宇驰
丁治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54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43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43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434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包括设有进气通道出口和出气通道进口的阀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及排污口的冷却装置、与排污口连接的排污装置,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出口和出气通道进口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气通道出口内或进气通道出口与进气口之间或进气口内的进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排污装置正常工作,保证排污效果,而且能迅速冷却高温高压气体,对油水等杂质的沉聚分离和排除具有较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制动系统中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背景技术
现有卸载阀包括设有进气通道出口和出气通道进口的阀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及排污口的冷却装置、与排污口连接的排污装置,其中的冷却装置和排污装置是为了将进入阀体内的高温高压气体及时冷却、分离并排出油水等杂质,以避免阀体内及气路上的各橡胶件加速老化和金属件被腐蚀。但由于进入冷却装置中的气体会回流到阀体内,使得冷却装置中的气体的压力减小,进而使得依靠气体压力控制的排污装置的工作受到影响,不仅导致排污不彻底,而且还会因杂质停留在排污口而导致排污口关闭不彻底,并进而导致卸载阀无法向外输送高压气体。此外,由于现有冷却装置的结构复杂并且不合理,不仅不能迅速冷却高温高压气体,而且对油水等杂质的沉聚分离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进气通道出口和出气通道进口的阀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及排污口的冷却装置、与排污口连接的排污装置,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出口和出气通道进口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气通道出口内或进气通道出口与进气口之间或进气口内的进气单向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内设有往复式气体通道的冷却罐,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内还设有多根冷凝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内还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集污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为”弓”形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罐的外侧还设有散热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排污孔和中心通孔的排污外壳、一端设有排污阀门的拉杆、套在拉杆上的压紧弹簧,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中心通孔,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排污阀门的下表面和排污外壳的底侧内表面连接,所述排污阀门位于排污口的下方,所述排污外壳与冷却装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拉杆上的电磁阀线圈、带有电源的电磁阀控制器,所述电磁阀线圈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连接,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出气通道测压口,所述出气通道测压口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拉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中心通孔与拉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通道出口内或进气通道出口与进气口之间或进气口内设置进气单向阀,可防止冷却装置中的气体回流到阀体内,从而可保证冷却装置中的气体压力不会减小,不仅能使排污装置正常工作,而且能够保证排污效果。通过内设有往复式气体通道和冷凝柱及集污腔、外设有散热片的冷却罐,不仅能迅速冷却高温高压气体,而且对油水等杂质的沉聚分离和排除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气压传感器、电磁阀线圈和带有电源的电磁阀控制器可进行自动排污;而通过拉环还可进行手动排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进气通道出口、12-出气通道进口、13-进气通道、14-出气通道、15-上气体通道、16-下气体通道、17-第一连通气道、18-第二连通气道、19-第三连通气道、1a-上弹簧、1b-上活塞、1c-下弹簧、1d-下活塞、1e-底盖、1e1-气孔、1f-出气通道测压口、1g-气压传感器)、2-冷却装置(21-进气口、22-出气口、23-排污口、24-冷却罐、241-往复式气体通道、25-冷凝柱、26-集污腔、27-散热片)、3-排污装置(31-排污外壳、311-排污孔、312-中心通孔、32-拉杆、321-排污阀门、322-拉环、33-压紧弹簧、34-电磁阀线圈、35-电源、36-电磁阀控制器)、4-进气单向阀、5-出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冷却装置2、排污装置3、进气单向阀4和出气单向阀5。
所述阀体1设有进气通道出口11、出气通道进口12、进气通道13、出气通道14、上气体通道15、下气体通道16、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3和上气体通道15连通的第一连通气道17、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13和下气体通道16连通的第二连通气道18、两端分别与出气通道14和上气体通道15连通的第三连通气道19及出气通道测压口1f,还包括位于上气体通道15内的上弹簧1a和上活塞1b、一端穿过第二连通气道18并与下弹簧1c一起位于下气体通道16内的下活塞1d、设有气孔1e1的底盖1e,以及设置在出气通道测压口1f的气压传感器1g,所述下活塞1d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通气道17内。
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进气口21、出气口22、排污口23、内设有往复式气体通道241的冷却罐24、位于复式气体通道241内的多根冷凝柱25和集污腔26、固定在冷却罐24外侧的散热片27,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241为”弓”形通道,其两端分别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连通,所述集污腔26与排污口23连通。
所述排污装置3包括底部设有排污孔311和中心通孔312的排污外壳31、两端分别设有排污阀门321和拉环322的拉杆32、套在拉杆32上的压紧弹簧33、固定在拉杆32上的电磁阀线圈34、带有电源35的电磁阀控制器36,所述拉杆32的一端穿过中心通孔312与拉环322连接,所述压紧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排污阀门321的下表面和排污外壳31的底侧内表面连接,所述电磁阀线圈34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36连接。
所述进气通道出口11和出气通道进口12分别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连通,所述气压传感器1g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36连接,所述进气单向阀4位于进气通道出口11内(见图4所示,也可位于进气通道出口11与进气口21之间或进气口21内),出气单向阀5位于出气通道14内(见图3、图4所示),所述排污阀门321位于排污口23的下方,所述排污外壳31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冷却罐2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进气通道13,并依次通过进气通道出口11、进气单向阀4及进气口21进入冷却罐24的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由于冷却罐24本身、多根冷凝柱25和散热片27的散热作用,高温高压气体的温度会快速下降,即高温高压气体被迅速冷却,同时,气体还会产生多个涡流,将气体中的水分油污等杂物汇集、沉聚到集污腔26内。
(2)冷却后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口22和出气通道进口12进入出气通道14内,并进一步通过出气单向阀5将高压气体供给整车制动系统。当气压不断升高至设计要求的气压值时,高压气体通过第三连通气道19进入上气体通道15,并克服上弹簧1a的压力,将上活塞1b向上顶起,此时,第一连通气道17的上端被打开,高压气体进入第一连通气道17内,下活塞1d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下弹簧1c的弹力向下移动,第二连通气道18的下端被打开,进气通道13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直接进入下气体通道16,并通过底盖1e上的气孔1e1排入大气中。此过程中,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的气体的气压值为设计要求压力值,即为高压气体。
(3)同样在此过程中,气压传感器1g不断将出气通道14内的气压变化信号传至电磁阀控制器36,当电磁阀控制器36感知到气压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气压值时,通过电源35向电磁阀线圈34提供电能,通电后的电磁阀线圈34通过磁力将拉杆32向下拉动,使排污阀门321克服压紧弹簧33的弹力向下移动,排污口23被打开,汇集、沉聚在集污腔26内的水分、油污等杂物在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从排污孔311中喷出;当电磁阀控制器36断开电磁阀线圈34的电流后,电磁阀线圈34的磁力消失,排污阀门321在压紧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关闭排污口23。
当电磁阀线圈34无法正常工作时,可采用手动方式向下拉动拉环322,排污阀门321通过拉杆32克服压紧弹簧33的压力向下移动,排污口23被打开,汇集、沉聚在集污腔26内的水分、油污等杂物在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从排污孔311中喷出。
(4)当出气通道14内的高压气体因被使用而导致气压值低于设计要求压力值时,上气体通道15内的高压气体的气压亦同时下降,上活塞1b在上弹簧1a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第一连通气道17的上端关闭,此时,第一连通气道17内没有了高压气体,下活塞1d在下弹簧1c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连通气道18的下端被关闭。进气通道13内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进气通道出口11、进气单向阀4、进气口21、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出气口22和出气通道进口12进入出气通道14,并通过出气单向阀5向外供气。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包括设有进气通道出口(11)和出气通道进口(12)的阀体(1)、设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及排污口(23)的冷却装置(2)、与排污口(23)连接的排污装置(3),其中,所述进气通道出口(11)和出气通道进口(12)分别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气通道出口(11)内或进气通道出口(11)与进气口(21)之间或进气口(21)内的进气单向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内设有往复式气体通道(241)的冷却罐(24),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241)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还设有多根冷凝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241)内还设有与排污口(23)连通的集污腔(26)。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气体通道(241)为“弓”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24)的外侧还设有散热片(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24)的外侧还设有散热片(27)。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3)包括底部设有排污孔(311)和中心通孔(312)的排污外壳(31)、一端设有排污阀门(321)的拉杆(32)、套在拉杆(32)上的压紧弹簧(33),所述拉杆(32)的另一端穿过中心通孔(312),所述压紧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排污阀门(321)的下表面和排污外壳(31)的底侧内表面连接,所述排污阀门(321)位于排污口(23)的下方,所述排污外壳(31)与冷却装置(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3)还包括固定在拉杆(32)上的电磁阀线圈(34)、带有电源(35)的电磁阀控制器(36),所述电磁阀线圈(34)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36)连接,所述阀体(1)上还设有出气通道测压口(1f),所述出气通道测压口(1f)设有气压传感器(1g),所述气压传感器(1g)通过导线与电磁阀控制器(3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3)还包括拉环(322),所述拉杆(32)的另一端穿过中心通孔(312)与拉环(322)连接。
CN2011203254463U 2011-09-01 2011-09-01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3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54463U CN202243439U (zh) 2011-09-01 2011-09-01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54463U CN202243439U (zh) 2011-09-01 2011-09-01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43439U true CN202243439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0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544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3439U (zh) 2011-09-01 2011-09-01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434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998A (zh) * 2011-09-01 2011-12-28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108730573A (zh) * 2017-04-24 2018-11-0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卡钳放气螺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998A (zh) * 2011-09-01 2011-12-28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102294998B (zh) * 2011-09-01 2013-12-04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108730573A (zh) * 2017-04-24 2018-11-0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卡钳放气螺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3438U (zh) 带有冷却和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202243439U (zh)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204959727U (zh) 一种液位控制式水汽分离装置
CN102294998B (zh) 带有冷却和自动排污装置的卸载阀
CN101629560B (zh) 利用汽车行驶时对路的压力抽水的方法
CN201949797U (zh) 空气干燥器
CN201203133Y (zh) 正压钢珠吹灰系统
CN208229596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水汽分离装置
CN102886186A (zh) 一种气水分离自动排水、排污装置
CN202446863U (zh) 一种脱水排气净油装置
CN201679777U (zh) 在冲击阀正上方设置进水阀装置的水锤泵
CN2587793Y (zh) 变压器充氮装置
CN201030267Y (zh) 压缩空气脱水器
CN108661706B (zh) 气动排水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196453U (zh) 一种无油泵净油机
CN2818568Y (zh) 管网增压给水装置
CN219897268U (zh) 一种空压机冷冻干燥机的双向排水装置
CN210206182U (zh) 利用工艺余热的气体净化处理装置
CN219897397U (zh) 一种压风管道气水分离装置
CN202478812U (zh) 多级酸雾处理塔
CN202500638U (zh) 车辆尾气清洁装置
CN101590849B (zh) 冷凝器及采用该冷凝器的车辆气动制动系统
CN220360745U (zh) 一种全自动油水分离定位溢流器
CN202716866U (zh) 气控冷凝器
CN202673410U (zh) 汽车尾气pm2.5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