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3325U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43325U CN202243325U CN2011203443249U CN201120344324U CN202243325U CN 202243325 U CN202243325 U CN 202243325U CN 2011203443249 U CN2011203443249 U CN 2011203443249U CN 201120344324 U CN201120344324 U CN 201120344324U CN 202243325 U CN202243325 U CN 2022433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estrian protection
- energy
- automobile
- prevention girders
- collision preven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前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安装在汽车水箱横梁上的大腿防撞梁;所述大腿防撞梁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与所述汽车水箱横梁安装连接的连接部构成。该装置的采用使得在汽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行人腿部同时接触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大腿防撞梁,大腿防撞梁前端具有溃缩功能,在碰撞时,两者同时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腿部碰撞能量,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的保护不再局限于保护车内的乘客,而是扩大到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行人,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通常都是车身直接与行人腿部发生接触,对行人腿部造成伤害,难以满足国标GB/T 24550-2009的要求。
同时现有的汽车对大腿保护这一块没有将碰撞防护与支撑蒙皮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一种将碰撞防护与支撑汽车蒙皮结合在一起的行人保护装置,以更好的保护行人安全又能保证汽车蒙皮不下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碰撞时可以减小对行人腿部伤害的行人保护装置,该装置在保护行人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汽车蒙皮不下垂。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前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安装在汽车水箱横梁上的大腿防撞梁;所述大腿防撞梁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与所述汽车水箱横梁安装连接的连接部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泡沫的外侧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或凸棱,内侧端形成向内凹陷的敞口式结构;所述吸能泡沫经所述敞口式结构的敞口两端与所述汽车前防撞梁安装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泡沫为45倍EPP发泡泡沫,密度为20g/l,壁厚为20mm至25mm。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吸能泡沫上开设有蒙皮卡扣避让孔,其开设位与汽车蒙皮卡扣位相对应,防止在碰撞过程中卡扣插入蒙皮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蒙皮卡扣避让孔为长方孔,该长方孔大小相对于所述汽车蒙皮卡扣尺寸大小的上下余量分别为5mm,左右余量分别为7.5mm。
此外,所述吸能泡沫下端面离地高度在50~60cm之间。
另外,所述吸能泡沫与所述汽车前防撞梁可以粘接在一起,并经定位销进一步固定。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腿防撞梁的吸能部经多个叉筋筋板分割形成多个缓冲吸能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叉筋筋板包括高叉筋筋板和低叉筋筋板两种,所述高叉筋筋板和低叉筋筋板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高叉筋筋板共有4处,起到支撑蒙皮作用。
另外,相邻两个所述的高叉筋筋板的间距可以为150mm。
此外,所述大腿防撞梁下端面离地高度为65~70cm;优选70cm。
同样,所述大腿防撞梁的吸能部的进深尺寸可以为75mm。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腿防撞梁为一体成型的PP-EPDM-T30材料。
其中,所述大腿防撞梁的连接部包括用来与所述汽车水箱横梁连接安装的安装定位孔。
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泡沫与所述大腿防撞梁的最前端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在汽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行人腿部同时接触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大腿防撞梁,大腿防撞梁前端具有溃缩功能,在碰撞时,两者同时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腿部碰撞能量,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吸能泡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能泡沫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能泡沫沿图1中A A线的纵向断面图;
图4为大腿防撞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大腿防撞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大腿防撞梁与汽车蒙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9为碰撞时蒙皮卡扣运动示意图;
图中:1——前防撞梁2——支架3——定位销4——吸能泡沫41——吸能泡沫上部42——吸能泡沫下部43——敞口431——上端432——下端44——粘结位45——凸棱5——避让孔6——上横梁8——支架9——支架10——汽车蒙皮101——蒙皮卡扣11——大腿防撞梁111——叉筋结构1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主要针对城市SUV底盘较高的车,其目的为减小碰撞后对行人腿部伤害的汽车行人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前端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安装在汽车水箱横梁上的大腿防撞梁,两者前端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吸能泡沫4经两个定位销3固定安装在前防撞梁1上,前防撞梁1的背面凸台外置(粘结位44)涂有3M胶以进一步加强吸能泡沫与前防撞梁1的连接牢固度;这是因为吸能泡沫在发生溃缩褶皱时会提供反向的支撑力,如果吸能泡沫与前防撞梁发生滑移,就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力,所以在泡沫的背面需要与前防撞梁用3M胶粘接。
吸能泡沫4的材料为EPP45倍发泡,密度为20g/l,壁厚为20mm至25mm,中部挖空,成凸字形,正面为向外凸出的凸棱45,背面为向内凹陷的敞开式的敞口43,敞开43的上下两端(上端431和下端432)位置设有多个粘结位44,并通过胶水粘于前防撞梁1上。吸能泡沫4能够很好的在碰撞过程中发生溃缩变形,同时背面的3M胶也能防止其产生滑移,在吸能泡沫4的凸台(凸棱45)上端开有40mmX15mm的长方形避让孔5,避让蒙皮卡扣,防止在碰撞过程中蒙皮卡扣插入泡沫中;其位置与汽车蒙皮卡扣位置相对应。其吸能泡沫下端面离地高度50厘米至60厘米之间。由于蒙皮卡扣尺寸为25mmX5mm,为了使蒙皮卡扣在碰撞过程中准确的插入吸能泡沫(图9所示),将泡沫内的长方形避让孔的开孔尺寸设计为40mm×15mm,即左右两端各留7.5mm余量,上下两端各留5mm。
如图9所示,图中箭头B的方向即为碰撞发生后蒙皮卡扣101的运动方向,吸能泡沫上部41和吸能泡沫下部42中间的间隙就是避让孔5所处的位置,蒙皮卡扣101正好可以穿越避让孔5。
大腿防撞梁11设有吸能区域、加强区域和安装区域三部分;以加强区域为主体,加强区域的前端为由若干个叉筋结构111组成的吸能区域,加强区域的另一端为安装结构,包括背面的六个安装孔112,用于将大腿防撞梁固定于汽车水箱横梁前端。
大腿防撞梁前端吸能结构内有高低不同的两种由筋板形成的吸能叉筋结构间隔分布,共有4处高起的叉筋结构,每两个高的叉筋中间存在150mm的间隔,如此分布高低叉筋能有效的支撑蒙皮,且不会在蒙皮上产生顶痕。
如图7和图8所示,支架2与汽车水箱左右横梁连接,支架9与汽车水箱上横梁连接6,支架8与汽车前防撞梁1连接。
该大腿防撞梁11用于吸收大腿部的碰撞能量,可以采用塑料PP-EPDM-T30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其结构能够降低行人保护中法规要求的加速度值,同时对汽车蒙皮起到了支撑作用。
大腿防撞梁11前端的叉筋结构111,在碰撞过程中可以溃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该吸能结构(即大腿防撞梁的吸能区域)整体尺寸为X向75mm,Y向960mm,Z向高30mm。前端叉筋结构111有四处叉筋结构向上抬起,支撑汽车蒙皮10,防止汽车蒙皮10发生下垂。其中大腿防撞梁11的下端面离地高度在65厘米至70厘米之间,优选70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行人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对于底盘较高的汽车能够有效的减少碰撞时对行人小腿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Claims (17)
1.一种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前防撞梁上的吸能泡沫以及安装在汽车水箱横梁上的大腿防撞梁;所述大腿防撞梁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与所述汽车水箱横梁安装连接的连接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泡沫的外侧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或凸棱,内侧端形成向内凹陷的敞口式结构;所述吸能泡沫经所述敞口式结构的敞口两端与所述汽车前防撞梁安装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泡沫为45倍EPP发泡泡沫,密度为20g/l,壁厚为20mm至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泡沫上开设有蒙皮卡扣避让孔,其开设位与汽车蒙皮卡扣位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卡扣避让孔为长方孔,该长方孔大小相对于所述汽车蒙皮卡扣尺寸大小的上下余量分别为5mm,左右余量分别为7.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泡沫下端面离地高度在50~6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泡沫与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粘接在一起,并经定位销进一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的吸能部经多个叉筋筋板分割形成多个缓冲吸能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筋筋板包括高叉筋筋板和低叉筋筋板两种,所述高叉筋筋板和低叉筋筋板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叉筋筋板共有4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的高叉筋筋板的间距为15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下端面离地高度为65~70c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下端面离地高度为70cm。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的吸能部的进深尺寸为7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由PP-EPDM-T30材料一体成型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防撞梁的连接部包括用来与所述汽车水箱横梁连接安装的安装定位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泡沫与所述大腿防撞梁的最前端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443249U CN202243325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443249U CN202243325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43325U true CN202243325U (zh) | 2012-05-30 |
Family
ID=4610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4432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3325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4332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137A (zh) * | 2011-09-14 | 2013-01-30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CN103786682A (zh) * | 2014-02-24 | 2014-05-1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及其被动行人保护装置 |
CN103832387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行人腿部保护系统及汽车 |
CN106114441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车辆前保险杠安装结构、车辆前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US9932004B1 (en) | 2017-03-02 | 2018-04-03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energy absorption system |
-
2011
- 2011-09-14 CN CN2011203443249U patent/CN2022433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137A (zh) * | 2011-09-14 | 2013-01-30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CN102897137B (zh) * | 2011-09-14 | 2015-01-07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CN103832387A (zh) * | 2012-11-27 | 2014-06-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行人腿部保护系统及汽车 |
CN103786682A (zh) * | 2014-02-24 | 2014-05-1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及其被动行人保护装置 |
CN106114441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车辆前保险杠安装结构、车辆前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US9932004B1 (en) | 2017-03-02 | 2018-04-03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energy absorption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69769C (zh) | 用于机动车的防护板支架 | |
KR101448745B1 (ko) | 차량용 충격흡수장치 | |
CN202243325U (zh)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
CN105984509B (zh) | 汽车车身 | |
CN202389321U (zh) | 车辆保险杠总成及安装在保险杠横梁前方的能量吸收部件 | |
CN104044550A (zh) | 用于机动车辆前端的对行人有益的结构 | |
CN202557460U (zh) | 一种前保险杠装置 | |
KR102557313B1 (ko) |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 |
CN202686508U (zh) | 用于车辆立柱的面板以及车辆立柱 | |
CN110606044A (zh) | 前端集成的行人保护腿型防护结构 | |
CN102361781B (zh) | 用于汽车的包括增强的中央部分的前部保护性模制件 | |
CN202764910U (zh)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
CN102897137B (zh) |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
CN201472302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 |
CN203294056U (zh) |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 |
CN201980169U (zh) | 一种汽车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 |
CN205365520U (zh) | 一种降低行人腿部伤害的缓冲结构 | |
CN203078455U (zh) |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保护装置及车辆 | |
CN216805599U (zh) | 防撞前纵梁组件 | |
CN202783428U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的连接件 | |
CN215706156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
CN203186285U (zh) | 汽车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 |
CN202827434U (zh) | 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 | |
CN205396229U (zh) | 翼子板安装支架和车辆翼子板安装总成 | |
CN202847636U (zh) | 车辆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