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4154U -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24154U
CN202224154U CN2011203095791U CN201120309579U CN202224154U CN 202224154 U CN202224154 U CN 202224154U CN 2011203095791 U CN2011203095791 U CN 2011203095791U CN 201120309579 U CN201120309579 U CN 201120309579U CN 202224154 U CN202224154 U CN 202224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reactor
guide shell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095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云
万金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ihe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ih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ihe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ih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095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24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24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241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该装置由反应器和搅拌器组成,反应器外筒体(1)内安装导流筒(2),导流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安装换热器(3),反应器外筒体上设气体进料口(8)和液体进料口(7),液体进料口(7)贯通导流筒(2)内,反应器外筒体(1)的中心安装上部开有进气孔(13)的空心搅拌轴(11),位于导流筒(2)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搅拌叶。本实用新型将换热与搅拌搭配,增加了换热面积和液体循环量,改善了传热效果,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设备产量,适用于强放热的气液反应,能使气液接触良好、气泡分布均匀、传质效率高。

Description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特别涉及气液两相反应的化工生产或后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许多的气体吸收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且气体吸收常需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国内企业通常采用填料吸收塔或板式塔,塔内置设密集的冷却管,不但制作成本高,维修难度大,而且气液物料的混合不易均匀,吸收效果差,尾气排放量大,单位时间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将换热与搅拌搭配,增加换热面积和液体循环量,改善传热效果,提高产品收率和设备产量,能使气液接触良好、气泡分布均匀、传质效率高,
特别适用于气液两相反应的化工生产,比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制硝酸、用硝硫混酸吸收二氧化硫制亚硝酰硫酸等放热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装置由反应器和搅拌器组成,反应器外筒体内安装导流筒,导流筒与反应器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安装列管式换热器,反应器外筒体上设气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液体进料口贯通导流筒内,反应器外筒体的中心安装一根上部开有进气孔的空心搅拌轴,位于导流筒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搅拌叶。
其中,导流筒的截面积与列管式换热器列管总截面积的比例为1:1~3。
其中,导流筒内设有防涡挡板,导流筒的上、下端面均突出列管式换热器端板10~200mm。
其中,搅拌轴上安装两个搅拌叶,上部为涡轮式搅拌叶,下部为推进式搅拌叶。
其中,搅拌轴的进气孔位于液面以上形成空心进气通道,搅拌轴的空心进气通道延至涡轮式搅拌叶的叶片未端。
其中,搅拌器的转速为200~1000rpm。
其中,换热器上设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根据反应情况不同通冷或热介质。
工作时,液体在导流筒内被涡轮式搅拌叶搅拌循环,气体由进气孔自吸进入液体内参与反应,同时推进式搅拌叶使液体在导流筒和换热器之间进行快速循环换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与气体外循环或液体外循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节约了气体或液体输送设备及附件,相应地节约投资和能源,及设备维护费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强放热的气液反应,能使气液接触良好、气泡分布均匀、界面更新快、传质效率高、反应更加完全。
3、换热与搅拌搭配,增加了换热面积、增大了液体循环量、改善了传热效果,从而显著提高产品收率和设备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液体在导流筒内被涡轮式搅拌叶搅拌循环,气体由进气孔自吸进入液体内参与反应,气体被分割成很小直径的气泡溶在液体中,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反应,另一方面也使液体的密度变小有利于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外筒体,2导流筒,3换热器,4出料口,5换热介质进口,6换热介质出口,7液体进口,8气体进口,9涡轮式搅拌叶,10推进式搅拌叶,11搅拌轴,12换热器顶板,13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不能理解为这些实施例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基础上的变动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反应器和搅拌器组成,反应器外筒体1内安装导流筒2,导流筒2与反应器外筒体1的内壁之间安装列管式换热器3,反应器外筒体1上设气体进料口8和液体进料口7,液体进料口7贯通导流筒2内,反应器外筒体1的中心安装一根上部开有进气孔13的空心搅拌轴11,位于导流筒2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搅拌叶。
其中,导流筒2的截面积与列管式换热器3列管总截面积的比例为1:1~3。
其中,导流筒2内设有防涡挡板,导流筒2的上、下端面均突出列管式换热器端板12外10~200mm。
其中,搅拌轴11上安装两个搅拌叶,上部为涡轮式搅拌叶9,下部为推进式搅拌叶10。
其中,搅拌轴11的进气孔13位于液面以上形成空心进气通道,搅拌轴的空心进气通道延至涡轮式搅拌叶9的叶片未端。
其中,搅拌器的转速为200~1000rpm。
其中,换热器3上设换热介质进口5和换热介质出口6,根据反应情况不同,通冷或热介质。
工作时,液体在导流筒2内被涡轮式搅拌叶9搅拌循环,气体由进气孔13自吸进入液体内参与反应,同时推进式搅拌叶10使液体在导流筒2和换热器3之间进行快速循环换热。
实施例1:采用图1 所示的装置,由两台串联,从气体进口8通入按规定比例的二氧化氮和氧气,液体进口7按规定比例的量连续进水,搅拌转速为700rpm,维持压力在0.9~1.2MPa,温度控制在35~45℃,反应产物直接流入产品贮槽。结果表明产品硝酸浓度在58%~62%,尾气内氧化氮含量小于200mg/Nm3
实施例2:采用图1 所示装置,由两台串联,从气体进口8通入按规定比例的二氧化氮和氧气,液体进口7按规定比例的量连续进水,搅拌转速为700rpm,维持压力在0.04~0.1MPa,温度控制在35~45℃,反应产物直接流入产品贮槽。结果表明产品硝酸浓度在40%~45%,尾气内氧化氮含量小于650mg/Nm3
实施例3:采用图1 所示装置,由两台串联,从气体进口8通入二氧化硫,一定比例的硝硫混酸液体从液体进口7按规定比例的量连续进入,搅拌转速为500rpm,维持压力在0.04~0.1MPa,温度控制在85~100℃,反应产物直接流入产品贮槽。结果表明产品亚硝酰硫酸的浓度在40%~43%,尾气内二氧化硫含量小于960mg/Nm3
实施例4:采用图1 所示装置,由两台串联,从气体进口8通入二氧化硫,一定比例的硝硫混酸液体从液体进口7按规定比例的量连续进入,搅拌转速为500rpm,维持压力在0.1~0.3MPa,温度控制在85~100℃,反应产物直接流入产品贮槽。结果表明产品亚硝酰硫酸的浓度在55%~60%,尾气内二氧化硫含量小于960mg/Nm3

Claims (4)

1.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反应器和搅拌器组成,反应器外筒体(1)内安装导流筒(2),导流筒(2)与反应器外筒体(1)的内壁之间安装列管式换热器(3),反应器外筒体(1)上设气体进料口(8)和液体进料口(7),液体进料口(7)贯通导流筒(2)内,反应器外筒体(1)的中心安装一根上部开有进气孔(13)的空心搅拌轴(11),位于导流筒(2)内的搅拌轴上安装搅拌叶。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筒(2)的截面积与列管式换热器(3)列管总截面积的比例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筒(2)内设有防涡挡板,导流筒(2)的上、下端面均突出列管式换热器端板(12)1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轴(11)上安装两个搅拌叶,上部为涡轮式搅拌叶(9),下部为推进式搅拌叶(10)。
CN2011203095791U 2011-08-24 2011-08-24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4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95791U CN202224154U (zh) 2011-08-24 2011-08-24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95791U CN202224154U (zh) 2011-08-24 2011-08-24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24154U true CN202224154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0957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24154U (zh) 2011-08-24 2011-08-24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2415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8318A (zh) * 2013-08-09 2013-12-04 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 芳烃类连续催化硝化的反应装置
CN103623761A (zh) * 2013-12-11 2014-03-12 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丁基橡胶聚合反应器
CN104705423A (zh) * 2015-03-27 2015-06-17 吉首大学 一种尾热回收炼油锅
CN104726194A (zh) * 2015-03-27 2015-06-24 湖南省香味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能高效回收炼油锅
CN104815605A (zh) * 2015-04-14 2015-08-05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硅氧烷裂解集成反应系统
CN109395673A (zh) * 2018-12-01 2019-03-01 昌邑市龙港无机硅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液相反应器以及利用该反应器生产液体硅酸钠的工艺方法
CN114307935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自吸曝气结构的新型气升式反应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8318A (zh) * 2013-08-09 2013-12-04 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 芳烃类连续催化硝化的反应装置
CN103623761A (zh) * 2013-12-11 2014-03-12 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丁基橡胶聚合反应器
CN104705423A (zh) * 2015-03-27 2015-06-17 吉首大学 一种尾热回收炼油锅
CN104726194A (zh) * 2015-03-27 2015-06-24 湖南省香味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能高效回收炼油锅
CN104705423B (zh) * 2015-03-27 2017-11-28 扬州奥巴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尾热回收炼油锅
CN104726194B (zh) * 2015-03-27 2017-12-05 湖南省香味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能高效回收炼油锅
CN104815605A (zh) * 2015-04-14 2015-08-05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硅氧烷裂解集成反应系统
CN104815605B (zh) * 2015-04-14 2016-06-29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硅氧烷裂解集成反应系统
CN109395673A (zh) * 2018-12-01 2019-03-01 昌邑市龙港无机硅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液相反应器以及利用该反应器生产液体硅酸钠的工艺方法
CN109395673B (zh) * 2018-12-01 2021-08-10 山东龙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液相反应器以及利用该反应器生产液体硅酸钠的工艺方法
CN114307935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自吸曝气结构的新型气升式反应器
CN114307935B (zh) * 2022-01-06 2023-03-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自吸曝气结构的气升式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4154U (zh) 气液连续混合反应及移热装置
CN200984501Y (zh) 内循环式中和反应釜
CN201704080U (zh) 一种碱性蚀刻液蒸氨及氨吸收系统
CN202107697U (zh) 一种旋流气升式发酵罐
CN202558654U (zh) 热解重镁水制取碱式碳酸镁的装置
CN201300057Y (zh)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
CN102796650A (zh) 一种旋流气升式发酵罐
CN202207593U (zh) 氧化反应釜
CN103285755B (zh) 一种盘管式氨水制备一体机
CN207786544U (zh) 一种锂盐生产装置
CN201148379Y (zh) 一种厌氧反应塔布水器
CN105597651A (zh) 一种硝基甲烷连续反应器
CN215251247U (zh) 一种电解铜箔的溶铜系统
CN203227493U (zh) 一种气液混合反应器
CN203307250U (zh) 三氧化硫磺化装置
CN201330250Y (zh) 气升式循环复合发酵反应器
CN105561896A (zh) 一种高效的气液反应装置
CN201074965Y (zh) 浸入式汽水混合加热器
CN202447088U (zh) 一种适用于混酸间歇硝化的反应釜
CN113830791A (zh) 一种常规尿素水解制氨撬块装置
CN112569871A (zh) 一种用于co2羰基化反应的气液均布的列管式反应器
CN202387465U (zh) 大型己二酸反应器
CN207271223U (zh) 气液接触反应釜
CN201510870U (zh) 单泵循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CN203610133U (zh) 新型糠醛加氢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