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3748U -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3748U
CN202163748U CN2011202200517U CN201120220051U CN202163748U CN 202163748 U CN202163748 U CN 202163748U CN 2011202200517 U CN2011202200517 U CN 2011202200517U CN 201120220051 U CN201120220051 U CN 201120220051U CN 202163748 U CN202163748 U CN 202163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lid
strut bar
side plat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200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200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63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3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37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箱体、盖体与底板,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侧壁可以弯折,箱体上端一边连接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底板置入箱体内的底部,箱体的内壁面邻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将第一与第二支撑杆竖立,由第一固定元件将第一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第一与第二支撑杆支承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

Description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座椅与收纳物品功能的收纳箱,尤其涉及一种做为座椅的盖体更佳支承强度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让体积可以缩小以便于收藏的理由,目前现有的可折收式收纳盒种类已很多;例如,有些设计是采用软质布料制成矩形箱体,并在矩形箱体上端四边分别设置一上水平杆,而箱体下端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一下水平杆,箱体的四个垂直边分别设置一立杆;且该相邻的上水平杆端部之间、相邻的下水平杆端部之间,以及立杆与上、下水平杆的端部之间保持有适当距离;该箱体的各个垂直壁面并形成有呈对角交叉的折线;借由此结构,使该软质的的箱体可借由该些立杆、上水平杆与下水平杆支撑成可供放置物品的置物箱,并可将其扭转后而折叠成平扁状。
所述现有箱体是以软质的布所制成,虽然各角端设有杆件来支撑,但是箱体各面仍然是柔软的,所以无法做为座椅使用。
后来的改进式收纳箱,则设计为可兼做为座椅使用,其结构是在收纳箱的箱体上覆设一盖体,盖体的四周具有用来包覆箱体周围外侧面的侧板,箱体内的各角端则设置直立的支撑杆,借由支撑杆支承盖体的四个角端而能做为座椅使用。
由于元件成本与使用方便性的考虑,后来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则进一步改进为盖体一边与箱体连接,未连接的其它边则设有侧板;当盖体覆盖于箱体后,虽然各侧板可以包覆箱体外围,但因为其连接边对于箱体的包覆力不足,以致于该边的承重能力较低,体重较重者坐于盖体上时,往往会从箱体与盖体的连接边倾斜损坏。针对此间题而改进的现有收纳箱,则在箱体另外设置补强杆,但此举将增加成本,且补强杆容易遗失,不易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且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使盖体未包覆箱体的一边获得良好的承重能力,当不使用收纳箱时,则可以很方便地将支撑杆活动而平放于底板上便于储存,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有一箱体、一盖体与一底板,该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该侧壁可以弯折,该箱体上端一边连接所述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该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与一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置入该箱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邻接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所述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该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得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并由该第一固定元件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支承所述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
前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中第一侧板形成为从其与盖体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使该盖体覆盖于箱体时,所述第一侧板得以紧密包覆箱体外围。
前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中底板另外二个角端位置进一步活动连接有一第三支撑杆与一第四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钩毡做为前述的固定元件,以及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毛毡做为前述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甚至可以在底板的四个角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支撑杆,使得各支撑杆竖立时,可以支承于盖体四个角端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在于让一边连接有盖体而具备座椅功能的收纳箱,具有更佳的承重能力,且使用及收纳更为方便,在一底板上活动连接两支撑杆,当底板置入收纳箱的箱体内底面后,可将支撑杆竖立起来支承于和箱体连接的盖体一边两侧底面,使盖体未包覆箱体的一边获得良好的承重能力;当不使用收纳箱时,则可以很方便地将支撑杆活动而平放于底板上便于储存,除了箱体与盖体连接的连接边外,其余各边分别设置一侧板,其中相对于该连接边的第一侧板从其与盖体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使得盖体覆盖于箱体后,利用该倾斜角度可以使第一侧板更紧密地包覆住箱体,从而加强箱体的承重能力。
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较现有可做为座椅的折叠式收纳箱结构更为精简,制造成本更低,使用更为方便,结构强度更佳,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进步性,且未见于现有同类产品,因而具有新颖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组合关系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底板置入箱体内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置入箱体内的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后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盖体覆盖于箱体的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将盖体覆盖于箱体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将收纳箱折叠成扁平状,且底板置于盖体内侧以便于收纳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在底板的四角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支撑杆,并使支撑杆支承于盖体底面四角端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收纳箱
11……箱体
111……折线
112……固定元件
113……连接部
114……底面
12……盖体
121……第一侧板
122……第二侧板
123……第三侧板
13……底板
131……第一支撑杆
1311……第一固定结构
1312……第一连接端
132……第二支撑杆
1321……第二固定结构
1322……第二连接端
133……第三支撑杆
134……第四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箱1包含有一箱体11、一盖体12与一底板13;其中,箱体11的较佳实施例为立方体或长方体,其底面114四边分别往上方延伸有侧壁,其中相对两侧壁为硬质不可弯折,另外相对两侧壁为硬质但具有在垂直方向延伸的折线111而可以使侧壁弯折,相邻的侧壁之间也可以弯折;箱体11的内壁面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112;所述固定元件112可以采用粘贴毡中的黏扣钩毡。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具备适当硬度的材料制成箱体的四个侧壁,再以软性的布材(例如帆布、塑胶布等材料)包覆在硬质的侧壁外面,而侧壁与侧壁之间保持适当间隙,并且以该软性布材连接,借以使侧壁与侧壁之间自然地形成折线而可以弯折。为了使箱体11能顺利地被折叠,箱体11的底面114最好采用软性的布材制造。
所述盖体12的一边连接于箱体11上端一边而形成连接边113,使盖体12可以相对于箱体11活动,俾能覆盖于箱体11上端;该盖体12具有一顶面,该顶面除了连接边113以外的其它三边往下方延伸有相对于其连接边113的第一侧板121,以及位于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该盖体12同样可以采用具备适当硬度的材料制成盖体的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再以软性的布材(例如帆布、塑胶布等材料)包覆在硬质的该些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外面,而各侧板与侧板之间保持适当间隙,并且以该软性布材连接,借以使侧板与侧板之间自然地形成折线而可以弯折。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第一侧板121是从其与顶板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θ(参阅图4所示),借此,当盖体12覆盖于箱体11上端后,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与第三侧板123能紧密包覆箱体11外围。
为了使箱体11在撑开后得以定位,前述底板13设为对应箱体11底面的硬质板体,借由将底板13置入箱体11的底面,而使底板13的各边抵掣于箱体11内径的各面,从而使箱体撑立(如图2所示)。底板13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以第一连接端1312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1311的第一支撑杆131,以及以第二连接端1322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1321的第二支撑杆132;将底板13置入箱体11内后,得以将第一支撑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32竖立,并由第一固定元件112将第一固定结构1311及第二固定结构1321固定,进而利用第一支撑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32的上端支承盖体12接近其连接边113的两侧底面(如图3所示)。
借由前述的元件与结构,其欲做为座椅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底板13放入箱体11内部的底面114上,使底板13各边抵掣于箱体内径的各面,且将底板13上的第一支撑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32竖立起来固定于箱体11邻接连接边113的两端部,然后将盖体12覆盖于箱体11上方(如图4与图5所示),借由盖体12提供使用者坐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不使用而欲收合时,则可以将盖体12从箱体11掀起,且将底板13从箱体11内取出后,再将箱体11沿着折线111弯折,最后如图6所示地折叠成扁平状,底板13则可在第一支撑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32放置于底板13表面后,再置于箱体11上、下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如前所述在底板上设置二支撑杆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底板13的接近四个角端处分别设置一第一支撑杆131、一第二支撑杆132、一第三支撑杆133与一第四支撑杆134,使得底板13置入箱体11内并将各支撑杆竖立后,得以支承盖体12底面四个角端,借以支承更大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包括有一箱体、一盖体与一底板,该箱体的相对两侧壁设有折线而使该侧壁可以弯折,该箱体上端一边连接所述盖体的一边形成连接边,该盖体的其它边分别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与一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置入该箱体内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邻接该盖体的两角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元件,所述底板上的邻接两角端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具有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支撑杆,以及一具有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二支撑杆,该底板置入箱体内后,得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竖立,并由该第一固定元件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进而利用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支承所述盖体接近其连接边的两侧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是形成为从其与盖体的连接处往内侧方向倾斜一角度,使该盖体覆盖于箱体时,所述第一侧板得以紧密包覆箱体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另外二个角端位置进一步活动连接有一第三支撑杆与一第四支撑杆。
CN2011202200517U 2011-06-27 2011-06-27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3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00517U CN202163748U (zh) 2011-06-27 2011-06-27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00517U CN202163748U (zh) 2011-06-27 2011-06-27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3748U true CN202163748U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200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3748U (zh) 2011-06-27 2011-06-27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3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1185U (zh) 可折叠伞座
JP3139507U (ja) 物置枠
US20070045311A1 (en) Twist-collapsible storage box
CN202163748U (zh) 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装置
CN2914776Y (zh) 可作为座椅的折叠式收藏箱
CN201779951U (zh) 一种冰箱饮料瓶收纳支架
US20070056969A1 (en) Twist-collapsible storage container
CN201665338U (zh) 改进的可做为座椅的收纳箱结构
CN218588412U (zh) 一种行李箱
CN216154253U (zh) 组合饮品手提纸箱
CN201977259U (zh) 凳子
CN201201733Y (zh) 一种包装盒
CN201270889Y (zh) 可折叠收纳箱
CN201777464U (zh) 折叠盒
CN202624807U (zh) 旋转折叠式置物箱
CN202173071U (zh) 使用方便的折叠凳
JP3160270U (ja) 椅子として使用可能な収納箱の構造
CN202089327U (zh) 具有组立式支撑板的可折收式收纳箱
JP3121096U (ja) 座椅子となる折り畳み収納箱
CN204606484U (zh) 一种可拆卸十五内格的收纳盒
CN21605983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柜
JP3170448U (ja) 座椅子となる可能な収納箱
CN201220776Y (zh) 收纳折叠结构
CN209561714U (zh) 一种便携式插座箱
CN110433036A (zh) 一种改进支腿的简易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