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1111U -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31111U
CN202131111U CN201120197585U CN201120197585U CN202131111U CN 202131111 U CN202131111 U CN 202131111U CN 201120197585 U CN201120197585 U CN 201120197585U CN 201120197585 U CN201120197585 U CN 201120197585U CN 202131111 U CN202131111 U CN 202131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ustic soda
interchanger
flue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9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CHU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CHU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CHU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CHU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9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31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31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311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包括碱液储罐、带有炉腔的燃烧炉、下半部分置入炉腔中的反应容器、与炉腔相连通的烟道、喷雾物干燥塔以及位于喷雾物干燥塔下方的储罐,所述的储罐外壁设有保温盘管,所述的烟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与保温盘管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位于喷雾物干燥塔底部的热空气入口连通,所述的碱液储罐放置在烟道顶面。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在烧碱浓缩系统的烟道内设置了两套换热器用于向烧碱干燥工序提供热能,并利用烟道顶面的散热进行原料的预热,可降低整个烧碱生产流程的能耗以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烧碱生产的设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烧碱浓缩系统余热进行烧碱生产的系统。
背景技术
烧碱生产的过程一般是以浓度略低的烧碱溶液为原料,在反应容器内进行加热浓缩,浓缩至预定固含量后,通过喷雾干燥得到温度较高的烧碱,经冷却后得到常温状态的成品烧碱。
在加热浓缩过程中,烧碱浓缩系统包括有燃烧炉,盛有烧碱溶液的反应容器的下半部分置入燃烧炉的炉腔中,燃气通过管路输送至炉腔内并进行燃烧,同时加热反应容器的下半部分,使烧碱溶液升温浓缩,燃气燃烧后的尾气依次经过烟道和烟囱排放。
由于燃气一般是采用相对清洁的煤气,因此燃烧后的尾气一般是直接排放或经过简单的除尘处理再排放,而尾气的温度较高,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直接排放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另外烧碱浓缩后再进行喷雾干燥时需要使用大量热空气,干燥后落入干燥塔下方储罐的烧碱需要保温,否则会凝成大块,不易向下一工序输送。而喷雾干燥和保温需要消耗很多热能。在烧碱浓缩前需要进行原料的预热,这一过程也需要消耗很多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对燃烧尾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向喷雾干燥和原料预热工序提供热能的烧碱生产系统,可降低整个工艺流程的能耗和成本。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包括碱液储罐、带有炉腔的燃烧炉、下半部分置入炉腔中的反应容器、与炉腔相连通的烟道、喷雾物干燥塔以及位于喷雾物干燥塔下方的储罐,所述的储罐外壁设有保温盘管,所述的烟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具有延伸出烟道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其中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保温盘管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位于喷雾物干燥塔底部的热空气入口连通,所述的碱液储罐放置在烟道顶面。
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迂回布置在烟道内的换热管,换热介质位于换热管内。
所述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管路接有鼓风机。用于向第二换热器内补充空气。
用于连通第一换热器和保温盘管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以利于换热介质(水)的循环。
碱液储罐承装的是烧碱浓缩系统的原料,即浓度相对较低的碱液,浓缩时需要升温而耗费热量,将碱液储罐安装在可以与烟道内的热空气接触换热的地方,使其能够吸收燃烧尾气的余热,预先升温,然后再转入浓缩反应器进一步加热浓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分别为水和空气,温度较低的水和空气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后吸收烟道内燃烧尾气的余热而升温,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排出,即得到了温度较高的热水和热空气,该热水和热空气分别用于储罐保温和喷雾干燥,以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在烧碱浓缩系统的烟道内设置了两套换热器,改变了现有的单一换热模式,得到的高温换热介质是一种清洁能源,用于烧碱干燥,并利用烟道顶面的散热进行原料的预热,可降低整个烧碱生产流程的能耗以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碱生产系统中烧碱浓缩以原料预热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烧碱生产系统中烧碱干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烧碱生产系统包括带有炉腔1的燃烧炉,反应容器3的下半部分置入炉腔1中,炉腔1带有燃气入口2,反应容器3顶部带有蒸汽排出管路4,烟道5与炉腔1相连通。
碱液储罐7放置在烟道5顶面,碱液储罐7承装的是烧碱浓缩系统的原料,即浓度相对较低的碱液,浓缩时需要升温而耗费热量,将碱液储罐7安装烟道5顶面,使其能够吸收燃烧尾气的余热,预先升温,然后再转入反应容器3进一步加热浓缩。
烧碱干燥工序包括喷雾物干燥塔11以及位于喷雾物干燥塔11下方的储罐9,储罐9外壁设有保温盘管10,喷雾物干燥塔11顶部具有原料入口,底部具有热空气入口。
烟道5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器8和第二换热器6,第一换热器8和第二换热器6为迂回布置在烟道5内的换热管,换热介质位于换热管内。
第一换热器8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保温盘管10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连通,第二换热器6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位于喷雾物干燥塔11底部的热空气入口连通。
燃气进入炉腔1中,燃烧时对反应容器3的下半部分加热,反应容器3内的碱液受热后被浓缩。尾气进入烟道5,对第一换热器8和第二换热器6内的换热介质加热(分别为水和空气)。
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进入第二换热器6,受热后成为温度较高的空气排出第二换热器6,通过管路进入喷雾物干燥塔11,与浓缩后的湿碱相遇,浓缩后的湿碱受热后被干燥落入储罐9内。
温度相对较低的水进入第一换热器8,受热后成为温度较高的水排出第一换热器8,通过管路进入保温盘管10,对储罐9内的物料保温。而干燥的烧碱逐渐从储罐9的底部排出,经冷却成为产品烧碱。

Claims (4)

1.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包括碱液储罐、带有炉腔的燃烧炉、下半部分置入炉腔中的反应容器、与炉腔相连通的烟道、喷雾物干燥塔以及位于喷雾物干燥塔下方的储罐,所述的储罐外壁设有保温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具有延伸出烟道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其中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保温盘管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连通,所述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位于喷雾物干燥塔底部的热空气入口连通,所述的碱液储罐放置在烟道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迂回布置在烟道内的换热管,换热介质位于换热管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管路接有鼓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连通第一换热器和保温盘管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CN201120197585U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1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7585U CN202131111U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7585U CN202131111U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31111U true CN202131111U (zh) 2012-02-01

Family

ID=45519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97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1111U (zh) 2011-06-13 2011-06-13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31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5962U (zh) 一种火电厂脱硫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3642636U (zh) 粉体两级烘干系统
CN202442318U (zh) 真空管换热器
CN107684817A (zh) 一种烟气脱硫工艺系统
CN202131111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烧碱生产系统
CN202131110U (zh) 一种可利用烧碱浓缩系统余热的烧碱干燥系统
CN208546991U (zh) 一种废气处理热力利用系统
CN203131855U (zh) 粉状固体燃料锅炉及干法净化工艺系统
CN201867020U (zh) 流化床干燥系统
CN202131109U (zh) 一种可进行余热回收的烧碱浓缩系统
CN203052616U (zh) 三聚磷酸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07962704U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的热风系统
CN103672942B (zh) 粉状固体燃料锅炉及干法净化工艺系统
CN102313454A (zh) 焙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1906603U (zh) 一种夹套式的中和桶
KR100533841B1 (ko) 나선형 날개관을 갖는 열교환 장치를 이용한 온수기
CN213514927U (zh) 一种余热回收的喷雾干燥系统
CN206018671U (zh) 一种应用于焚烧装置的废气处理结构
CN103913048A (zh) 纸模制品烘干设备
CN202129068U (zh) 一种可利用烧碱浓缩系统余热的碱液预热系统
CN216557198U (zh) 一种制氮机含氧尾气回收系统
CN215524119U (zh) 一种零水偏硅酸钠生产过程中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04266208A (zh) 一种余热回收式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
CN104096370A (zh) 一种利用空气对含盐水进行蒸发处理的多级蒸发塔
CN216281475U (zh) 一种湿法脱硫尾气的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