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9502U -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9502U
CN202119502U CN2011201360129U CN201120136012U CN202119502U CN 202119502 U CN202119502 U CN 202119502U CN 2011201360129 U CN2011201360129 U CN 2011201360129U CN 201120136012 U CN201120136012 U CN 201120136012U CN 202119502 U CN202119502 U CN 202119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level sensor
liquid level
ring seal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60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60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19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9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95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包括有液位传感器固定座和接头,对应该接头于该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设置有孔口,该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且该接头通过固定片安装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藉此,通过将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并通过固定片使得接头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取代了传统之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固定连通的方式,使得接头和孔口的制作加工简单,不会因为螺纹问题造成安装不良,安装方便、快捷,利于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箱液位传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以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废气排放在世界各地的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较高的氮氧化物排放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燃油(气)汽车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推动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实现国Ⅳ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有SCR(尿素选择性催还原处理)、EGR+DPF(尾气再循环+颗粒捕集器)、LNT(氮氧吸附器)、CRT(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等,其中以SCR催化还原技术占主导地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家也大多选择了这一技术路线,它是利用机内净化降低碳烟,然后利用SCR系统来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商业上用的尿素水溶液称为AdBlue,它无毒、洁净、不易着火、无爆炸危险,其用于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作为尿素水溶液的盛放容器称为尿素箱,现有技术中的尿素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的固定座上设置有多个孔口,该孔口用于与外部接头连通,现有技术中的外部接头通常系直接利用接头的前端,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合锁紧的方式将外部接头与对应的孔口固定连通。
上述现有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固定连通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
一、由于外部接头与孔口之间采用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连通,使得外部接头与孔口的制作加工复杂,而且会因为螺距不同的原因,会使得同步得不到保障,造成安装不便。
二、在安装密封圈时,容易受螺牙的损坏,不能保证密封圈的完整性,从而影响接头与孔口之间的密封性,容易使得安装连接达不到密封性要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制作加工复杂、连接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达不到密封性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包括有液位传感器固定座和接头,对应该接头于该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设置有孔口,该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且该接头通过固定片安装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包括有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前述孔口包括有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该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均采用无螺纹结构,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对应与前述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对插密封式连通,且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两两配对并通过前述固定片安装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片包括有第一导热固定片和第二导热固定片;该第一导热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出液接头和进水接头卡合固定,且该第一导热固定片通过一第一螺丝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该第二导热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卡合固定,且该第二导热固定片通过一第二螺丝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液孔和进水孔位于回液孔和出水孔的上方,该出液孔和进水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对应该第一导热固定片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前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与一螺母螺合而将第一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该回液孔和出水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孔,对应该第二导热固定片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孔,前述第二螺丝穿过第四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一螺母螺合而将第二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对应地该第一导热固定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第二导热固定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该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分别对应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卡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为中空圆柱体,对应该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呈圆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外分别套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对应地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外均径向内凹设置有固定槽,该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嵌于对应的固定槽中,并且,该第一密封圈夹紧于出液接头的外壁面和出液孔的内壁面之间,该第二密封圈夹紧于进水接头外壁面和进水孔内壁面之间,该第三密封圈夹紧于回液接头外壁面和回液孔内壁面之间,该第四密封圈夹紧于出水接头外壁面和出水孔内壁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并使并通过固定片将接头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取代了传统之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固定连通的方式,使得各接头和各孔口的制作加工简单,不会因为螺纹问题造成安装不良,安装更方便、快捷,利于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
二、通过利用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卡合固定,并利用该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将第一导热固定片和第二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结构简单,更有利用实现快速安装的效果。
三、通过于各接头上设置有固定槽,各密封圈嵌装于对应的固定槽中,有效保护了各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使其不会任意移动,同时,不会受到螺牙的损坏,能够保障其完整性,使得各接头与孔口之间连通的密封性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证,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性。
四、通过将各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设计成中空圆柱体,可实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任意方向的安装,安装角度不受限制。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正面视图;
图6是图5中M-M位置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液位传感器固定座                     11、出液孔
12、进水孔                               13、回液孔
14、出水孔                               15、第一固定孔
16、第三固定孔                           20、出液接头
21、第一密封圈                           22、第一卡槽
30、进水接头                             31、第二密封圈
32、第二卡槽                             40、回液接头
41、第三密封圈                           42、第三卡槽
50、出水接头                             51、第四密封圈
52、第四卡槽                             60、第一导热固定片
61、第一弯臂                             62、第二弯臂
63、第二固定孔                           64、第一螺丝
65、螺母                                 70、第二导热固定片
71、第三弯臂                             72、第四弯臂
73、第四固定孔                           74、第二螺丝
75、螺母                                 10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
其中,该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设置有出液孔11、进水孔12、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该出液孔11、进水孔12、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均采用无螺纹结构,全部均为光孔,制作加工更加方便,快捷;该出液孔11和进水孔12位于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的上方,且该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5和第三固定孔16,该第一固定孔15位于前述出液孔11和进水孔12之间,该第三固定孔16位于前述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之间。
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均呈中空圆柱体,它们均采用无螺纹结构,加工简单,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外分别套装有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31、第三密封圈41和第四密封圈51,对应的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外均径向内凹形成有固定槽101,该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31、第三密封圈41和第四密封圈51分别嵌于对应的固定槽101中。以及,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上分别对应有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32、第三卡槽42和第四卡槽52,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32、第三卡槽42和第四卡槽52均位于前述对应固定槽101的后侧。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分别对应与前述出液孔11、进水孔12、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对插,并使得前述第一密封圈21夹紧于出液接头20的外壁面和出液孔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前述第二密封圈31夹紧于进水接头30外壁面和进水孔12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前述第三密封圈41夹紧于回液接头40外壁面和回液孔13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前述第四密封圈51夹紧于出水接头50外壁面和出水孔14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
以及,该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两两配对并通过固定片安装固定于前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片包括有第一导热固定片60和第二导热固定片70,该第一导热固定片60和第二导热固定片70具有导热功能,其中,第一导热固定片60上设置有第一弯臂61、第二弯臂62和第二固定孔63,第二固定孔63位于第一弯臂61和第二弯臂62之间,该第一弯臂61和第二弯臂62均为圆弧形,它们分别与前述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32扣合固定,使得出液接头20和进水接头30均固定于第一导热固定片60上,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使进水接头30的热量传递到出液接头20上,以达到导热效果,一第一螺丝64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63和前述第一固定孔15与一螺母65螺合,以此使得第一导热固定片60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该第二导热固定片70上设置有第三弯臂71、第四弯臂72和第四固定孔73,该第四固定孔73位于第三弯臂71和第四弯臂72之间,该第三弯臂71和第四弯臂72均呈圆弧形,它们分别与前述第三卡槽42和第四卡槽52扣合固定,使得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均固定于第二导热固定片70上,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使出水接头50的热量传递到回液接头40上,以达到导热效果,一第二螺丝74依次穿过第四固定孔73和前述第三固定孔16与一螺母75螺合,以此使得第二导热固定片70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本实施例中采用出液接头20与进水接头30配对以及回液接头40与出水接头50配对的方式,当然亦可采用其他两两配对的方式,不以为限,并且也不局限于两两配对,也可以系三个配对或四个配对。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组装时,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将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31、第三密封圈41和第四密封圈51分别嵌于对应的固定槽101中,使得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31、第三密封圈41和第四密封圈51分别对应套装固定于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外;同时,将第一导热固定片60的第一弯臂61和第二弯臂61分别对应与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32卡合固定,以使得出液接头20和进水接头30配对固定于第一导热固定片60上,以及,将第二导热固定片70的第三弯臂71和第四弯臂72分别对应与第三卡槽42和第四卡槽52卡合固定,以使得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配对固定于第二导热固定片70上。
接着,如图4至图6所示,将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分别与出液孔11和进水孔12位于回液孔13和出水孔14对插,而使得第一密封圈21夹紧于出液接头20的外壁面和出液孔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第二密封圈31夹紧于进水接头30外壁面和进水孔12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第三密封圈41夹紧于回液接头40外壁面和回液孔13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第四密封圈51夹紧于出水接头50外壁面和出水孔14内壁面之间形成密封式连通(如图6)。
接着,通过第一螺丝64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63和第一固定孔15与螺母65螺合而使得第一导热固定片60锁紧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通过第二螺丝74依次穿过第四固定孔73和第三固定孔16与螺母75螺合而使得第二导热固定片70锁紧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10上,组装完毕。
拆卸时,只需将第一螺丝64和第二螺丝74松开,然后将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沿对应孔口方向拔出即可,当然亦可将第一螺丝64松开和第二螺丝74松开,然后将第一导热固定片60和第二导热固定片70取下可将出液接头20、进水接头30、回液接头40和出水接头50分别单独取下,实现快速拆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将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并使并通过固定片将接头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取代了传统之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固定连通的方式,使得各接头和各孔口的制作加工简单,不会因为螺纹问题造成安装不良,安装更方便、快捷,利于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其次,通过利用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与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卡合固定,并利用该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将第一导热固定片和第二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结构简单,更有利于实现快速安装的效果。再者,通过于各接头上设置有固定槽,各密封圈嵌装于对应的固定槽中,有效保护了各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使其不会任意移动,同时,不会受到螺牙的损坏,能够保障其完整性,使得各接头与孔口之间连通的密封性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证,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液位传感器固定座和接头,对应该接头于该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设置有孔口,该接头与孔口对插密封式连通,且该接头通过固定片安装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有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前述孔口包括有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该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均采用无螺纹结构,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对应与前述出液孔、进水孔、回液孔和出水孔对插密封式连通,且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两两配对并通过前述固定片安装固定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包括有第一导热固定片和第二导热固定片;该第一导热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出液接头和进水接头卡合固定,且该第一导热固定片通过一第一螺丝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该第二导热固定片的两端分别与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卡合固定,且该第二导热固定片通过一第二螺丝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和进水孔位于回液孔和出水孔的上方,该出液孔和进水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对应该第一导热固定片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前述第一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与一螺母螺合而将第一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该回液孔和出水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孔,对应该第二导热固定片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孔,前述第二螺丝穿过第四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一螺母螺合而将第二导热固定片锁固于液位传感器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对应地该第一导热固定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第二导热固定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该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分别对应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卡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为中空圆柱体,对应该第一弯臂、第二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呈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外分别套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对应地该出液接头、进水接头、回液接头和出水接头外均径向内凹设置有固定槽,该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嵌于对应的固定槽中,并且,该第一密封圈夹紧于出液接头的外壁面和出液孔的内壁面之间,该第二密封圈夹紧于进水接头外壁面和进水孔内壁面之间,该第三密封圈夹紧于回液接头外壁面和回液孔内壁面之间,该第四密封圈夹紧于出水接头外壁面和出水孔内壁面之间。
CN2011201360129U 2011-05-03 2011-05-03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9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60129U CN202119502U (zh) 2011-05-03 2011-05-03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60129U CN202119502U (zh) 2011-05-03 2011-05-03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9502U true CN202119502U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6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601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9502U (zh) 2011-05-03 2011-05-03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195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290A (zh) * 2015-11-18 2016-01-27 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固定尿素传感器塑胶头和加热水管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9029622A (zh) * 2018-05-28 2018-12-18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尿素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290A (zh) * 2015-11-18 2016-01-27 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固定尿素传感器塑胶头和加热水管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5276290B (zh) * 2015-11-18 2017-07-14 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固定尿素传感器塑胶头和加热水管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9029622A (zh) * 2018-05-28 2018-12-18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尿素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476A (zh)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
CN202119502U (zh)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安装结构
CN104564258A (zh) 一种箱体液位传感器
JP2012021507A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2645779U (zh)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混合器
CN104632325A (zh) 尿素罐总成、scr后处理系统以及车辆
CN203685420U (zh) 可催化燃油的减排节油装置
CN207033568U (zh) 隔热罩、催化器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2048950U (zh) 车用尿素液位传感器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11059571U (zh) 一种egr管路中使用的三通管连接结构
CN211666828U (zh) 燃油热节器
CN203614188U (zh) 一种机动车用scr消声器的结构总成
CN202119501U (zh) 尿素液位传感器及其安装固定结构
CN202926445U (zh)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CN102505979B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集成式scr催化消声器
CN105715341A (zh)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混合扰流器
CN202153143U (zh) 液位传感器及其安装固定结构
CN202284492U (zh) 一种发电机组的湿式排烟二级消音器
CN204327324U (zh) 一种egr冷却器
JP5567920B2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5047286U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的结构
CN215057848U (zh) 一种喷油器安装用固定夹紧装置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107676198B (zh) 一种发动机的燃气喷射阀安装结构
CN203547867U (zh) 一种汽车排气岐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