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5504U - 制动分泵 - Google Patents

制动分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5504U
CN202115504U CN2011202491654U CN201120249165U CN202115504U CN 202115504 U CN202115504 U CN 202115504U CN 2011202491654 U CN2011202491654 U CN 2011202491654U CN 201120249165 U CN201120249165 U CN 201120249165U CN 202115504 U CN202115504 U CN 202115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ousing
brake cylinder
piston
inner chamb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491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一鸣
李明
蔡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qianchao (shanghai)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491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15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5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55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分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所述泵体设置有内腔,活塞可沿轴向在内腔内向内和向外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密封件结构简单,无疑减低了制造成本,从而带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阻挡件,可防止活塞移动时堵塞进油孔。阻挡件也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撑涨部件的部分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制动分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分泵。
背景技术
制动分泵也称为制动器分泵。鼓式制动器分泵的主要功能是将液压转化为推动制动蹄的推力实现制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制动分泵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泵体3、活塞1、油封4、撑涨部件5、防尘罩2、放气阀6等主要部件组成。泵体3设置内腔31。进油孔7与内腔31联通。防尘罩2安装于泵体3和活塞1上,用于防止灰尘从泵体3与活塞1之间进入泵体3的内腔31内。两个活塞1可在泵体1的内腔31内沿轴向往复移动。油封4为皮碗式。两个油封4相对设置,用于密封泵体3的整个内腔31,防止空气进入。两个油封4之间形成密封腔。两个油封4均不能向内腔31无限移动。两个油封4移动时,应始终使进油孔7位于两个油封4之间。如果任一油封4越过进油孔7,即进油孔7未位于两个油封4之间时,将导致泄漏,制动分泵将无法使用。撑涨部件5包括撑涨盘8和撑涨弹簧9。撑涨弹簧9设置在内腔31内,并位于两个油封4之间。撑涨弹簧9两端的撑涨盘8分别顶紧一个油封4。放气阀6设置于泵体3上,用于售后维修。
在对制动分泵注入制动液之前先要将内腔31抽真空,再向内腔31注入制动液。撑涨部件5的作用在抽真空时防止油封4越过进油孔7,同时撑涨盘8会对皮碗式油封4起到支撑作用,抵消由于抽真空导致的内外压差的影响。注入制动液是在整车装配过程时完成,因此撑涨部件5也仅是在抽真空时使用。注入制动液后,撑涨部件5就已不再需要。当内腔31内形成真空腔时,撑涨部件5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是防止油封4越过进油孔7,导致抽真空失效;第二是撑涨部件的撑涨盘8能够起到支撑皮碗式油封4的作用,使油封4密封更严。其不足之处是:一、抽真空时撑涨弹簧9容易发生并圈,导致部分空气残留在撑涨弹簧内部,使抽真空失效;二、由于设计的不足或是制造过程中的差异,导致撑涨盘8无法为皮碗式油封4提供很好的支撑,导致密封不严,无法达到抽真空的目的;三、撑涨盘8在整个制动分泵的使用过程中与皮碗式油封4紧密贴合,导致油封4的疲劳磨损,无法密封。四、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撑涨部件5仅仅作用于整车装配的抽真空过程,在实际制动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使用这样复杂的撑涨部件使得制动分泵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制动分泵。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制动分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所述泵体设置有内腔,活塞可沿轴向在内腔内向内和向外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是,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泵体内壁与活塞外周面之间。
优选地是,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优选地是,所述密封圈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是,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
优选地是,泵体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凹槽内。
优选地是,所述活塞设置有阻挡件;在活塞向内腔内移动时,所述阻挡件受到泵体的阻挡。
阻挡件受到泵体的阻挡,是在活塞向内移动一定的距离后受到阻挡。阻挡的目的是防止活塞越过进油孔。
优选地是,所述的阻挡件为台阶。
优选地是,所述台阶与泵体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斜面;所述内腔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适应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向泵体内移动时,受到第二斜面的阻挡。
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器分泵将弹性密封件定位安装于泵体及活塞之间,通过泵体及活塞对弹性密封件的挤压来达到密封效果,解决(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撑涨部件设计不足及制造缺陷带来的弹性密封件不能与泵体内腔紧密贴合的密封不良的问题。同时,由于定位安装在泵体的环形凹槽内,没有了撑涨部件对弹性密封件的疲劳磨损,从而降低了密封件的更换频次,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是,本实用新型密封件结构简单,无疑减低了制造成本,从而带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阻挡件,可防止活塞移动时堵塞进油孔。阻挡件也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撑涨部件的部分功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制动分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分泵外形轮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分泵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分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制动分泵,包括泵体3、活塞1及防尘罩2。泵体3设置有内腔31和进油孔7。进油孔7与内腔31联通。泵体3设置有放气阀6。
泵体3为圆柱形。内腔31为圆筒形。活塞1为圆柱形。活塞1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圆筒形的内腔31两端。活塞1可沿轴向移动,即沿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
防尘罩2安装于泵体3上,用于防止灰尘从泵体3与活塞1之间进入泵体3的内腔31内。
泵体3的内腔31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图中未示出)。密封圈11设置在环形槽内。如图5所示,密封圈11截面为矩形。密封圈11数目为两个,分别用于密封一个活塞1与泵体3之间的缝隙。通过活塞1和泵体3对密封圈11的挤压,使内腔3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活塞1端部设置有台阶13。如图5所示,台阶13与泵体3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斜面14。泵体3上设置有第二斜面15。第一斜面14与第二斜面15相配合,第一斜面14可与第二斜面15紧密贴合。
当通过进油孔7对内腔31内抽真空时,活塞1由于内外压差而向内腔内部移动。泵体3的环形槽限制了密封圈11的移动。当活塞1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斜面14与第二斜面15贴合在一起,活塞1肩部的限位台阶13受泵体3的阻挡,可阻止活塞1继续向内部移动。这样就可以防止活塞1越过进油孔7,使得进油孔7始终位于两个活塞1之间,可确保抽真空的顺利完成。
当行车制动时,活塞1和泵体3对密封圈4挤压依然有效,内腔31内依然是密闭空间,制动液很好的封闭在其中。当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时,制动液被挤压后形成对两个活塞1的推力,使其向外推动制动蹄,达到制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圈4可采用O型圈,也可以采用截面为矩形、正方形或梯形的密封圈。优选采用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圈。采用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圈时,既能够保证受挤压后密封效果,而且对活塞1的运动阻力小。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制动分泵,包括泵体和活塞,所述泵体设置有内腔,活塞可沿轴向在内腔内向内和向外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泵体内壁与活塞外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设置有阻挡件;在活塞向内腔内移动时,所述阻挡件受到泵体的阻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件为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与泵体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斜面;所述内腔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适应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向泵体内移动时,受到第二斜面的阻挡。
CN2011202491654U 2011-07-14 2011-07-14 制动分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5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491654U CN202115504U (zh) 2011-07-14 2011-07-14 制动分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491654U CN202115504U (zh) 2011-07-14 2011-07-14 制动分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5504U true CN202115504U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5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4916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5504U (zh) 2011-07-14 2011-07-14 制动分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15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23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分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231A (zh) * 2011-07-14 2013-01-16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制动分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2463U (zh) 一种径向柱塞泵
WO2016090757A1 (zh) 一种柱状式液压挺柱
CN202115504U (zh) 制动分泵
US8800733B2 (en) Guiding and sealing unit, in particular for a rod of a mono-tube shock absorber and annular sealing assembly therefore
CN201884362U (zh) 无泄漏、恒性能磨损补偿式液压缸
CN204082514U (zh) 抗磨损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206495840U (zh) 一种双出杆高压油缸
CN101531331A (zh) 一种新型液压千斤顶
CN102878231A (zh) 制动分泵
CN102606666A (zh) 汽车减震器
CN101555801A (zh) 液压支柱活塞
CN105673764A (zh) 一种充气式减震器浮动活塞密封结构
RU174522U1 (ru) Клапанный узел для насоса
CN103925259B (zh) 一种液气压缸活塞
CN210106605U (zh) 一种组合式密封装置
CN205401575U (zh) 一种充气式减震器浮动活塞密封结构
CN203335377U (zh) 一种自适应不漏失的柱塞泵轴封装置
CN203822756U (zh) 一种液气压缸活塞
CN201982550U (zh) 双重密封液压制动后分泵
CN202991960U (zh) 一种液压缸组合密封盘式制动器
JP6144833B2 (ja) 片方向減衰プランジャシリンダ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フォークリフト
CN102788109A (zh) 一种用于减振器的双弹簧油封
CN203348414U (zh) 减振器的新型组合密封结构
CN203770300U (zh) 气缸后盖缓冲密封结构
CN201925395U (zh) 减震器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