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9183U -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9183U
CN202099183U CN2011200115806U CN201120011580U CN202099183U CN 202099183 U CN202099183 U CN 202099183U CN 2011200115806 U CN2011200115806 U CN 2011200115806U CN 201120011580 U CN201120011580 U CN 201120011580U CN 202099183 U CN202099183 U CN 202099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housing
dimensional glass
dimensional
mould
process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115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仁君
黄东浩
陈识守
李士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ch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tc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ch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tc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115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9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9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91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用以制造薄形且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包括有一成型加热炉具有一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一模具可移动地位于该成型加热炉内,该模具具有一成型面相同于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该成型面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面相同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周围的弧状部;一加压上模可垂直移动地设置于该成型加热炉内以压抵该玻璃壳体;及一扱取装置以扱取该玻璃壳体并置于该模具的该成型面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本实用新型能制造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以供包覆电子产品的顶面并延伸至电子产品周围的局部侧面。

Description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一种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制造装置用以制造薄形且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并可应用于电子产品,将上述立体玻璃壳体设于电子产品的顶面。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子产品其表面通常设有一玻璃壳体。由于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进步,已广泛的应用触控功能。然而目前玻璃壳体大部分都还是平板的形状,而在电子产品的上表面周围仍不免存在接缝。另一面,平板状的玻璃壳体最外围仍要保留一定的宽度以固定于电子产品,因此也影响可设置触控功能的区域。
关于将玻璃弯曲成型可见于其他领域,例如汽车挡风玻璃,此种为厚型的玻璃,其精准度的要求不如应用于手持式电子产品来得高。当针对薄型的立体玻璃壳体成型时,特别是应用于电子产品时,立体玻璃壳体的精准度就需要考量以与电子装置精密配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进,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能制造具有弧状周围的立体玻璃壳体,以供包覆电子产品的顶面并延伸至电子产品周围的局部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其设有上述立体玻璃壳体于其顶面。
为达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有一成型加热炉具有一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一模具可移动地位于该成型加热炉内,该模具具有一成型面相同于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该成型面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面相同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周围的弧状部;一加压上模可垂直移动地设置于该成型加热炉内以压抵该玻璃壳体;及一扱取装置以扱取该玻璃壳体并置于该模具的该成型面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预热加热炉,该预热加热炉具有一电阻式加热器,该模具可移动地置于该预热加热炉及该成型加热炉内。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成型面相同于厚度为1mm以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预热加热炉及一输送台,该输送台设于该预热加热炉及该成型加热炉之间以输送该模具,该预热加热炉具有一电阻式加热器或红外线式加热器,该模具可移动地置于该预热加热炉及该成型加热炉内。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模具具有连通至该成型面的至少一真空吸取管道以及位于该成型面下方的至少一加热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定位机构以定位该模具于该加压上模的下方,其中该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块,该模具形成有对应于该定位块的一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成型加热炉还包括用以提供保护气体于该成型加热炉内部的一气体通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扱取装置呈U型。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优选的,该扱取装置具有一对可分开且呈U型的扱取臂。
为达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包括有一立体玻璃壳体设置于其顶面,其中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部,弧状部局部包覆于电子产品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优选的,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弧状部的内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快速加热玻璃壳体,通过吸热快而缩短制造时间,且使玻璃壳体与模具之间造成温差而容易脱模;模具以真空吸引的辅助加压方式加速玻璃壳体成型,成型快速,通过扱取装置,玻璃壳体可快速脱模,以确保玻璃壳体成型后表面的质量。此外,立体玻璃壳体可应用于手持式电子产品,其弧状部局部包覆于电子产品的侧边,加大触控面积,顶面光滑平整无接缝。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举例并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制造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与玻璃壳体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C,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以成型立体玻璃壳体的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定位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定位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扱取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扱取装置第三实施例立体图。
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的立体玻璃壳体的立体图。
图9,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的立体玻璃壳体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预热加热炉……………F1
预热加热器……………H1
成型加热炉……………F2
成型加热器……………H2
模具……………………10
加热管道………………101
成型面…………………102
真空吸取管道…………103
扱取装置………………12、12c
扱取臂…………………12a、12b
置放槽…………………120、120a、120b、120c
玻璃壳体………………G
加压上模………………20
成型底面………………202
柄杆……………………22
定位机构………………30
定位槽…………………105
接收装置………………107
发射装置………………207
电子产品………………100
天线……………………T
输送台…………………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制造装置的主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有具有一预热加热器H1的一预热加热炉F1、具有一成型加热器H2的一成型加热炉F2、一模具10、一扱取装置12以扱取一玻璃壳体G并置于该模具10上。其中上述预热加热器H1可以是电阻式加热器或红外线加热器;上述成型加热器H2可以是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薄型的玻璃,其厚度可以是0.5mm,1mm,或2mm,较佳可适用于1mm以下。
关于模具10,请进一步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与玻璃壳体的立体图。上述模具10具有相同于立体玻璃壳体G的欲成型表面轮廓的一成型面102,成型面102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面相同于立体玻璃壳体G的欲成型表面轮廓周围的弧状部。其中模具10较佳具有至少一真空吸取管道103连通至该成型面102、及至少一加热管道101位于该成型面102下方。其作用容后再述。模具10的材质可以使用热膨胀系数相近或是略低于玻璃壳体者。扱取装置12具有一置放槽120以供承载并定位玻璃壳体G。扱取装置12的内部空间对应于模具10的上半部。
请参考图3A至图3C,其为利用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以成型立体玻璃壳体的步骤示意图。首先,将玻璃壳体G置于该模具10的顶面上,亦即置于成型面102上。此步骤可利用扱取装置12来扱取玻璃壳体G;接着,加热玻璃壳体G,加热的范围可在玻璃的成型粘度之间。较佳可以加热到玻璃的软化点(softening point),达到该软化点的温度视不同材质的玻璃而定,通常约为摄氏700度以上。
上述加热的阶段,可以通过同一加热炉完成,亦即单由成型加热炉F2完成。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加热的阶段可分为两段式,预热加热炉F1及成型加热炉F2,两者之间设有输送台40。在玻璃壳体G置放于模具10的顶面以后,通过输送台40以输送模具10进入预热加热炉F1内,通过预热加热器H1加热该玻璃壳体G。直到加热到预设的程度,例如接近软化点的温度。上述预热加热炉可以是采用一电阻式加热器或红外线式加热器。
然后,将模具10移至该成型加热炉F2内,并接着以成型加热器H2加热,本实施例中,较佳是用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并且针对玻璃壳体G的周围加热。此时,模具10进一步可以由真空吸取管道103吸取真空,吸取真空时将产生负压于玻璃壳体G,使之向下贴合于模具10的成型面102,辅助加压于玻璃壳体G以加速成型。当玻璃壳体G成型后,也可以反过来,利用真空吸取管道103吹气,帮助玻璃壳体G加速离开模具10。模具10的加热管道101可协助用以加热。
本实用新型上述分为预热段及成型段,有助于连续式量产工艺。一种实施方式是,预热段的预热加热器H1是采用电阻式加热器加热,再输送至成型区,成型区的成型加热器H2则采用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并加压该玻璃壳体G成型。两段式加热的优点在于,电阻式加热方式提升整体温度较为快速,短波长红外线是针对玻璃特性,玻璃吸热快速。借此可缩短成型的循环时间(cycle time),加快制造的速度。此外,利用玻璃吸收短波长红外线比模具来得快速,两者之间形成加热差异,借此造成模具与玻璃温差,达成无须脱模角的脱模设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一加压上模20,加压上模20可垂直移动地置于该成型加热炉F2内,加压上模20的顶面连接一柄杆22。该加压上模20用以加压该玻璃壳体G的顶面,如图3B所示。上述加压上模20具有一成型底面202,成型底面202相同于玻璃壳体G欲成型的表面轮廓。加压上模20可以是定压式加压或渐进式加压,其重量视玻璃壳体G的厚度而调整。
本实用新型特点之一在于利用玻璃与模具间的温差所产生的热胀冷缩而产生离模作用。过程描述如下,利用可垂直移动地设置于该成型加热炉F2内的加压上模20,加压于该玻璃壳体G上以贴合于该模具10的该成型面102。
之后,停止该加压上模20于该玻璃壳体G的加压一预定的时间,直到该玻璃壳体G的热量部分传导至该模具10上,然后移开该加压上模20。上述预定的时间视热量传导情形而定,可以约为一分钟。
等候玻璃壳体G因降温而收缩,模具10因升温而膨胀,直到玻璃壳体G产生刚性并局部地脱离模具10。此时即可利用扱取装置12扱取已成型的玻璃壳体G的边缘离开模具10。
关于本实用新型施力于玻璃壳体G的方式,可以择一实施,可以实施两种方式,例如以加压上模20为主要的,真空吸取管道103吸附方式为附加的。
如图3C所示,待成型后,移开加压上模20。本实用新型优点之一,可通过扱取装置12支撑已成型的立体玻璃壳体G的边缘,将立体玻璃壳体G移开模具10,借此达到快速脱模,不使立体玻璃壳体G与模具10表面接触过久。接着,使已成型的立体玻璃壳体G进入退火阶段或下一工艺,进入退火阶段是为着消除玻璃的内应力。
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为确定该模具10与加压上模20能正确定位,进一步包括一定位机构以定位该模具于该加压上模20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定位机构可以是机构式,例如包括一可垂直移动而呈楔形状的定位块30,其中该模具10形成一定位槽105对应于上述定位块30。上述加压上模20也可以形成一定位槽以配合定位块30。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中该定位机构可以是光学式或电子式,由一接收装置107及一发射装置207所组成,例如以红外线的方式。上述发射、接收装置的位置可以互换。
为保护玻璃壳体G表面的质量,避免模具或炉体表面因氧化而影响玻璃壳体G表面,本实用新型中该成型加热炉F2还可以包括一气体通入装置,例如由上述真空吸取管道103通入惰性气体,或氮气以提供保护气体于其内部,借此可保护模具或炉体表面在高温下不致于氧化。
请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扱取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图。此实施例的扱取装置具有一对分开且呈U型的扱取臂12a、12b,扱取臂12a、12b各形成有一置放槽120a、120b。图7则显示本实用新型中扱取装置第三实施例立体图。此实施例中具有一略呈U型的扱取装置12c,其形成有一置放槽120c。
请参考图8及图9,为本实用新型完成的立体玻璃壳体的立体图,以及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立体图。将完成的立体玻璃壳体G切除边缘部分后,周围即形成一弧状部,可完全包覆电子产品100,如手机、手提式电脑、触控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立体玻璃壳体G的弧状部位可局部包覆电子产品100的侧边。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G可使电子产品100的触控范围变广,顶面没有接缝,整体更为美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玻璃壳体G内表面的弧状部进一步还可以设置电子产品的天线T。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点至少在于,利用两段式加热,并利用短波长红外线加热玻璃壳体,玻璃壳体吸热快速,且使玻璃壳体与模具之间造成温差而容易脱模;模具以加压方式加速玻璃壳体成型,此外,提供定位机构,以提升玻璃壳体准确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扱取装置可以使玻璃壳体快速脱模,以确保玻璃壳体成型后表面的质量。此外,立体玻璃壳体可应用于手持式电子产品,其弧状部局部包覆于电子产品的侧边,加大触控面积,顶面光滑平整无接缝。
以上所揭示者,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Claims (10)

1.一种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成型加热炉,具有一短波长红外线加热器;
一模具,可移动地位于该成型加热炉内,该模具具有一成型面,该成型面相同于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该成型面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面相同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周围的弧状部;
一加压上模,可垂直移动地设置于该成型加热炉内以压抵该玻璃壳体;及
一扱取装置,以扱取该玻璃壳体并置于该模具的该成型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型面相同于厚度为1mm以下的立体玻璃壳体的欲成型表面轮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预热加热炉及一输送台,该输送台设于该预热加热炉及该成型加热炉之间以输送该模具,该预热加热炉具有一电阻式加热器或红外线式加热器,该模具可移动地置于该预热加热炉及该成型加热炉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具有连通至该成型面的至少一真空吸取管道以及位于该成型面下方的至少一加热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定位机构以定位该模具于该加压上模的下方,其中该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块,该模具形成有对应于该定位块的一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型加热炉还包括用以提供保护气体于该成型加热炉内部的一气体通入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扱取装置呈U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扱取装置具有一对可分开且呈U型的扱取臂。
9.一种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立体玻璃壳体,该立体玻璃壳体设置于该电子产品的顶面,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周围形成一弧状部,该弧状部局部包覆于电子产品的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该立体玻璃壳体的弧状部的内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天线。
CN2011200115806U 2011-01-12 2011-01-12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9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15806U CN202099183U (zh) 2011-01-12 2011-01-12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15806U CN202099183U (zh) 2011-01-12 2011-01-12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9183U true CN202099183U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8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115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9183U (zh) 2011-01-12 2011-01-12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91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402A (zh) * 2014-10-30 2017-09-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模制玻璃的装置和用于模制的方法
CN107365057A (zh) * 2016-05-12 2017-11-21 Daeho 科技株式会社 大型玻璃成型物成型装置
KR20170129819A (ko) * 2015-03-24 2017-11-27 록툴 유리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CN107840563A (zh) * 2016-09-21 2018-03-27 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玻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8811496A (zh) * 2017-03-06 2018-11-13 阿格拉斯有限公司 曲面板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402A (zh) * 2014-10-30 2017-09-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模制玻璃的装置和用于模制的方法
US10427966B2 (en) 2014-10-30 2019-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70129819A (ko) * 2015-03-24 2017-11-27 록툴 유리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CN107592856A (zh) * 2015-03-24 2018-01-16 罗图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和方法
JP2018509374A (ja) * 2015-03-24 2018-04-05 ロックツール ガラス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7592856B (zh) * 2015-03-24 2021-02-09 罗图公司 玻璃成型设备和方法
KR102491898B1 (ko) * 2015-03-24 2023-01-25 록툴 유리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CN107365057A (zh) * 2016-05-12 2017-11-21 Daeho 科技株式会社 大型玻璃成型物成型装置
CN107840563A (zh) * 2016-09-21 2018-03-27 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玻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8811496A (zh) * 2017-03-06 2018-11-13 阿格拉斯有限公司 曲面板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9183U (zh)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装置及具有立体玻璃壳体的电子产品
TWI406826B (zh) 立體玻璃殼體的製造方法
CN108285263A (zh) 曲面玻璃的制造方法
CN205735968U (zh) 一种用于热弯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机
JPH03131539A (ja) 曲げ成型用プレス型と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80037486A1 (en) Glass housin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664996B (zh) 一种塑料件平板压弯工艺方法
CN103420566A (zh) 立体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95045C (zh) 模内镶件注塑膜片的拉胀复合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CN206396056U (zh) 一种手机曲面玻璃屏加工系统
CN103252957B (zh) 表面具有立体纹路的碳纤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12612A (zh) 一种3d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02583962B (zh) 立体玻璃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5328855U (zh) 立体模造玻璃连续成型装置
CN207330729U (zh) 模造立体玻璃模具
TWI641565B (zh) Molded three-dimensional glass mold and mold forming method
CN112079555B (zh) 3d玻璃成型模具及3d玻璃成型系统
TWM545272U (zh) 氣密式連續熱壓成型裝置
CN207862171U (zh) 一种模具
TWM560387U (zh) 氣密式連續熱壓成型裝置之支撐裝置
CN209098503U (zh) 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
CN109177423A (zh) 终端曲面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17169727U (zh) 车载中控显示器背板整形装置
JPS62212237A (ja) ガラス製品の成形方法
CN219174407U (zh) 一种单模多穴玻璃热弯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