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7176U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弃物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7176U
CN202097176U CN2011201436880U CN201120143688U CN202097176U CN 202097176 U CN202097176 U CN 202097176U CN 2011201436880 U CN2011201436880 U CN 2011201436880U CN 201120143688 U CN201120143688 U CN 201120143688U CN 202097176 U CN202097176 U CN 202097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illation
discarded object
container
separator
scra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36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谷省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436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7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7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71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提供能够容易而且准确地将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同时能够使废弃物中残留的有害物质的量显著减少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解决的手段是,废弃物处理系统(2)具备:对投入其中的废弃物进行粉碎的碎渣机(3)、配设于该碎渣机(3)的下游,将所述粉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的分离装置(100)、以及配设于该分离装置(100)的下游侧,对分离装置(100)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4),在分离装置(100)的排出口与碎渣机(3)之间,设置使从该分离装置(100)排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3)的流路(6)。在烘干装置(4)上连接使从该烘干装置(4)排出的固体成分氧化的臭氧处理装置(5)。

Description

废弃物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食物等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对液体成分进行再生利用,只废弃固体成分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船舶搭载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向来,在食品等的废弃物不能够原封不动废弃的情况下,使用碎渣机(disposer)对废弃物进行粉碎,在该粉碎状态下废弃。图11是表示一般的碎渣机3的正视图(参照专利文献1),该构件安装于水槽(流し台)30的洗涤盆(sink)31底部。碎渣机3是上面开口的有底筒状构件,在内部空间中配备将切割刀刃33朝上设置的旋转圆板32构成。旋转圆板32利用在该旋转圆板32的下侧配备的马达34,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从碎渣机3的上面的开口投入废弃物时,利用马达34使旋转圆板32旋转,该旋转圆板32上的切割刀刃33对废弃物进行粉碎。该被粉碎的废弃物通过设置于碎渣机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的输出管35,废弃于水槽30的外部。该碎渣机3不仅是在一般家庭的厨房,而且在往来于外国的船舶的厨房中也使用,用船舶内的碎渣机3粉碎了的废弃物被投入海洋中。
专利文献1  日本国实用新案登录第3091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搭载碎渣机的船舶,如上所述航行于海外航路,航行目的地之一的中国,批准了以防止海洋污染为目的的MARPOL公约,从2010年1月起根据该MARPOL公约公布了关于废弃物的新规定。该规定对废弃物的有害物质残留量、例如氢离子浓度、科学的氧要求量、浮游物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够像以往那样把从碎渣机排出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原封不动地投入海洋。从而,在MARPOL公约被批准后要把废弃物投入海洋中就要对来自碎渣机的废弃物进一步加以处理。具体地说,有必要将废弃物的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加以分离,进一步减少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而且准确地将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同时能够使废弃物内残留的有害物质的量显著减少的废弃物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具备:对投入其中的废弃物进行粉碎的碎渣机(disposer)、配设于该碎渣机的下游,将所述粉碎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的分离装置、以及配设于该分离装置的下游侧,对分离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装置、在分离装置的排出口与碎渣机之间,设置使从该分离装置排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的流路。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被碎渣机粉碎的废弃物被分离装置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用烘干装置将该固体成分烘干。即存在于废弃物内的有害成分中,被加热气化的成分利用烘干装置去除。而且通过烘干粉碎了的废弃物,也能够防止细菌等的繁殖。
从而,对于废弃物中的固体成分,使其在去除有害成分的状态下从烘干装置排出,因此可以不再进行任何处理就将该固体成分废弃。特别是在海上航行的船舶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固体成分不再进行任何处理就废弃在海洋中,该成分可以成为海洋生物、特别是鱼类的饵料。而且从分离装置排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被使用于废弃物的粉碎,因此不将该液体成分投入海洋,也能够防止水质污染。
又在烘干装置上连接使从该烘干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氧化的臭氧处理装置。
可以利用该臭氧处理装置对烘干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加以消毒、除臭,因此还可以丢弃于海洋。
又,废弃物处理系统内的分离装置,具备:设置能够开闭的废弃物导入口和残渣排出口,能够关闭该导入口和排出口,使内部能够保持减压状态的,作为蒸馏釜的主体的蒸馏用容器、将从所述废弃物导入口导入所述蒸馏用容器内部的废弃物在该蒸馏用容器的内部用搅拌翼进行搅拌的废弃物搅拌机构、安装所述废弃物搅拌机构的搅拌翼的搅拌轴的驱动机构、对向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导入的废弃物进行加热的热源、通过热交换使从向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导入的废弃物蒸发的气体凝集为液体成分的冷凝器、以及至少减小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的压力的泵,形成在所述蒸馏釜的设置状态下,所述驱动机构的搅拌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结构。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提供可容易而且准确地将从碎渣机排出的粉碎了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同时能够安全地将包含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分离装置。而且由于形成能够在所述蒸馏釜的设置状态下,驱动机构的搅拌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结构,所以能够将从热源向导入蒸馏用容器内部的废弃物传热的传热面积设计得大。借助于此,能够实现蒸馏釜的小型化,因此能够使分离装置小型化。
所述废弃物搅拌机构具备能够在所述蒸馏用容器内部对所述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在该内表面上滑动以刮取所述蒸馏用容器内表面上的残渣的作为搅拌翼的刮板。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可以用刮板逐步刮取蒸馏用容器内表面上的残渣,以防止蒸馏用容器内部发生残渣。
又所述刮板在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部由所述刮板的支持构件支持,同时也可以被该支持构件和弹性构件按压在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刮板由支持构件支持,而且被弹性构件按压在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因此能够可靠地刮取蒸馏用容器内表面上的残渣。借助于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蒸馏用容器内部发生残渣。
又,在上述情况下,所述刮板也可以相对于该残渣的移送方向倾斜,以将从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刮取的所述残渣逐步向所述残渣排出口移送。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刮板相对于该残渣的移送方向倾斜,因此通过在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滑动刮取的残渣借助于刮板能够自动向残渣排出口移送。借助于此,能够实现分离装置的批量连续运行。
又所述分离装置还可以具备贮存所述气体利用所述冷凝器进行热交换而凝集得到的液体的贮存槽。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分离装置中,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的内部压力利用泵减压时,从废弃物中蒸发出的气体借助于冷凝器的热交换作用凝集为液体成分。又在分离装置中,利用冷凝器得到的液体被贮存于贮存槽。借助于此,能够根据需要使贮存槽中贮存的液体返回碎渣机。
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则在用分离装置将碎渣机粉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后,通过用烘干装置将该固体成分烘干,可以就这样将该固体成分废弃。而且由于用臭氧处理装置对固体成分进行氧化、消毒、除臭,更容易将其废弃。来自分离装置的液体成分由于返回碎渣机,不将该液体成分丢弃于海洋,也能够防止水质污染。
又,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则由于蒸馏釜具有能够有效地防止固体成分的残渣的发生的结构,能够得到可以准确地将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效果。
又,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则由于蒸馏釜具有自动排出残渣用的结构,所以具有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将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效果。
而且,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则在蒸馏釜内还具备贮存气体借助于冷凝器的热交换作用而凝集得到的液体的贮存槽,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根据需要使贮存槽中贮存的液体返回碎渣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a)是表示图1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内的分离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方框图,图2(b)表示该分离装置的变形例中变形的地方;
图3是表示分离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分离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分离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方框图;
图6(a)是表示蒸馏釜的第1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剖面图,图6(b)是表示该图6(a)的蒸馏釜具备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沿图6(b)的IIa-IIa线的剖面上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剖面图,图7(b)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蒸馏釜具备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8(a)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蒸馏釜具备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该蒸馏釜具备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烘干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臭氧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一般的碎渣机的正视图。
符号说明:
2       废弃物处理系统;
3       碎渣机;
4       烘干装置;
5       臭氧处理装置;
6       流路;
10        废弃物导入口;
11        残渣排出口;
12        蒸馏用容器;
12a       内部空间;
12b       内表面;
13        废弃物搅拌机构;
13a       搅拌翼;
13b       支持构件;
13c       刮板;
13d       刮板安装构件;
13e       支持棒;
13f       制动器;
13g       弹性构件;
13h       安装用零件;
13i       螺栓;
13j       安装用零件;
13k       刮板;
14        驱动机构;
14a       马达;
14b       马达轴;
14c        搅拌轴;
15         轴承;
16         加热部;
16a        蒸汽用空间;
17         蒸汽供给口;
18         蒸汽排出口;
100~400   分离装置;
101        蒸馏釜;
102        捕雾器;
103        冷凝器;
104        观察孔;
105        真空泵;
106        缓冲容器;
107        输液泵;
108        计量器;
109        计量器;
110        水密封式真空泵;
111        喷射器;
112        输液泵;
113        阀门;
114        控制装置;
a         突起部;
b         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不采用过滤等固液分离手段,而且不实施过多的加热处理,借助于蒸馏或减压蒸馏,将食物等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使固体成分成为无害物质,而且对液体成分进行再利用而不丢弃。特别有用于在海洋中航行的船舶。
废弃物处理系统2具备:对投入其中的废弃物进行粉碎的碎渣机3、配设于该碎渣机3的下游,将所述粉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然后排出的分离装置100、以及配设于该分离装置100的下游侧,对分离装置100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装置4、以及对从烘干装置4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氧化、消毒、除臭的臭氧处理装置5,在分离装置100的排出口与碎渣机3之间,设置使从该分离装置100排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3的流路6。碎渣机3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已有技术具有相同的结构,用旋转刀刃对投入的废弃物进行粉碎。还有,在废弃物为块状时,不易粉碎,因此在碎渣机3内加入水等液体,将废弃物解离,就容易进行粉碎。分离装置100是将碎渣机3送来的粉碎了的包含液体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装置,其结构分开记载于下述几个实施形态中。
利用分离装置100分离的废弃物的液体成分,作为回收的水通过流路6返回碎渣机3。如上所述,通过将液体加入碎渣机3内,使得废弃物容易粉碎。而且不将该液体成分丢弃于海洋,也能够防止水质污染。
用碎渣机3粉碎了的废弃物被分离装置100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该固体成分由烘干装置4烘干。即废弃物内存在的有害成分中被加热气化的成分借助于烘干装置4去除。又,通过将粉碎了的废弃物烘干,也能够防止细菌的繁殖。
从而,在废弃物中,固体成分以去除有害物体的状态从烘干装置4排出,而且用臭氧处理装置5进行消毒、除臭,因此可以就这样将该固体成分丢弃。特别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2被用于在海上航行的船舶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进行其他处理就将该固体成分丢弃于海洋。如果利用碎渣机3粉碎的废弃物是食物,则用烘干装置4烘干的该固体成分可以成为海洋生物、特别是鱼的饵料。
分离装置的第1形态
图2(a)是表示分离装置100的第1形态的方框图。分离装置100具备设置成通加热蒸汽的加热部16,导入由碎渣机3粉碎后的废弃物的蒸馏釜101、捕捉从蒸馏釜101排出的雾的捕雾器102、通过使被引入蒸馏釜101内的废弃物中蒸发出的气体成分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其凝集为液体成分的冷凝器103、观察从冷凝器103流出的液体成分的流出状态用的观察孔104、贮存气体成分利用冷凝器103进行热交换而凝集得到的液体成分的缓冲容器106、至少减小蒸馏釜101的内部压力的真空泵105、用于将缓冲容器106贮存的液体送出的输液泵107、对提供给蒸馏釜101的废弃物的供给量进行计量用的计量器108、以及对分离装置100的动作进行适当的控制的控制装置114。
在这里,计量器108是为向蒸馏釜101内提供适量的废弃物而设置的。还有,在图2(a)中,例示了分离装置100具备输液泵107的形态,但是不限于该形态。例如也可以在分离装置100中只设置回收水的排出口,代替输液泵107。在这种情况下,回收水的排出口在分离装置100内设置于合适的位置,以便贮存于缓冲容器106的回收水能够借助于自重排出。
又,在图2(a)中,分离装置100具有观察孔104,但是也可以如图2(b)所示,在分离装置100设置计量器109,以代替观察孔104。在这种情况下,计量器109设置于将冷凝器103与真空泵105加以连接的配管上的规定的位置上。该计量器109对从冷凝器103向缓冲容器106流动的液体成分的流量进行计量。在这种情况下,计量器109是为检测分离装置100发生异常等情况而设置的,也就是为进行运行管理而设置的。
这样的分离装置100,为了在对包含废液等的废弃物进行加热的同时将蒸馏釜101的内部维持于减压状态,向蒸馏釜101的加热部16通入蒸汽,同时驱动真空泵105。这时在蒸馏釜101内对废弃物进行搅拌。又,为了使从被导入蒸馏釜101内部的废弃物中蒸发出的气体成分通过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凝集为液体成分,向冷凝器103通入作为热介质的冷却水。借助于此,将废弃物中包含的液体成分从冷凝器103向缓冲容器106排出。另一方面,贮存于缓冲容器106的液体借助于输液泵107,作为回收水返回碎渣机3。
分离装置100在运行中有误异常发生等,可利用计量器108和计量器109这2台计量器准确地进行检测。这些分离装置100的各动作可利用控制装置114适当进行控制。
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的分离装置100,则仅利用真空泵105就能够使蒸馏釜101的内部处于减压状态,因此分离装置100的结构可以简化。因此能够提供维修保养容易的分离装置100。
分离装置的第2形态
图3是表示分离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的方框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200与图2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情况相同,具有蒸馏釜101、捕雾器102、冷凝器103、观察孔104、缓冲容器106、输液泵107、以及计量器108。
而且,该分离装置200具备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取代图2(a)所示的真空泵105。该水密封式真空泵110通过利用在缓冲容器106中贮存的液体成分,至少可以有效地减小蒸馏釜101内部的压力。为此,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与缓冲容器106利用从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一侧向缓冲容器106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1配管110a和从缓冲容器106一侧向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2配管110b这两条配管相互连接。
还有,在实施形态2也例示了具备输液泵107的分离装置200,但是与实施形态1的分离装置一样,也可以仅设置回收水的排出口,取代输液泵107。又,在实施形态2中,也可以分离装置200具备计量器109(参照图2),取代观察孔104。
在这样的分离装置200中,为了对包含废液等的废弃物进行加热,同时使蒸馏釜101的内部维持于减压状态,对蒸馏釜101的加热部16通入蒸汽,同时驱动水密封式真空泵110。这样,通过使用作为减压手段的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可以得到更大的负压。借助于此,能够更有效地使蒸馏釜101的内部减压。又,通过使用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即使是废弃物中包含的液体成分的蒸气压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更大的负压,因此能够将该废弃物准确地分离为液体成分和固体成分。还有,其他情况与实施形态1的分离装置相同。
分离装置的第3形态
图4是表示分离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的方框图。
本实施形态的分离装置300也与实施形态1和实施形态2的情况相同,具备蒸馏釜101、捕雾器102、冷凝器103、观察孔104、缓冲容器106、输液泵107、以及计量器108。而且该分离装置300具备输液泵112,取代图2(a)所示的真空泵105和图3所示的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又,该分离装置300还具备喷射器111。喷射器111通过利用贮存于缓冲容器106的液体成分,至少能够有效地减小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压力。在这里,缓冲容器106中贮存的液体成分借助于输液泵112被提供给喷射器111。为此,缓冲容器106、输液泵112、喷射器111借助于从缓冲容器106一侧向输液泵112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1配管106a、从输液泵112一侧向喷射器111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2配管112a、从喷射器111一侧向缓冲容器106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3配管111a这3条配管相互连接。
这样的分离装置300,为了对包含废液等的废弃物进行加热,同时使蒸馏釜101的内部维持于减压状态,使蒸汽通入蒸馏釜101的加热部16,同时驱动输液泵112。于是,该分离装置300开始从缓冲容器106向喷射器111提供液体成分。借助于此,在分离装置300中,喷射器111开始使蒸馏釜101的内部减压。这样,通过使用作为减压手段的喷射器111以及输液泵112,也能够得到负压。借助于此,能够与实施形态1的分离装置一样,减小蒸馏釜101的内部压力。
还有,其他方面与实施形态1和实施形态2的分离装置一样。
分离装置的第4形态
图5是表示具备具有实施形态1~3中的任一实施形态的特征的蒸馏釜的分离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400也与实施形态1~3的情况相同,具备蒸馏釜101、捕雾器102、冷凝器103、观察孔104、缓冲容器106、输液泵107、以及计量器108。而且,该分离装置400与实施形态2的情况相同,具备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又,该分离装置400与实施形态3的情况相同,具备喷射器111。还有,该分离装置400具备阀门113。
在本实施形态中,喷射器111利用水密封式真空泵110通过喷射器111吸引大气的情况,直接使蒸馏釜101的内部减压。在这里,水密封式真空泵110通过喷射器111吸引大气的吸引量利用阀门113调节。又,水密封式真空泵110借助于利用在缓冲容器106中贮存的液体成分,一边通过喷射器111吸引大气,一边至少间接地减小蒸馏釜101的内部压力。为此,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与缓冲容器106,与实施形态3的情况相同,利用从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一侧向缓冲容器106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1配管110a、以及从缓冲容器106一侧向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一侧输送液体成分用的第2配管106a这两条配管相互连接。又,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与喷射器111利用第3配管111a相互连接。而且喷射器111是,通过阀门113连接通向大气的第4配管113a。
在这样的分离装置400中,为了对废液等废弃物加热同时使蒸馏釜101的内部维持减压状态,向蒸馏釜101的加热部16通入蒸汽,同时驱动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于是,在该分离装置400,根据阀门113的开闭度,开始对喷射器111提供大气。借助于此,在分离装置400中,喷射器111开始使蒸馏釜101的内部压力减小。这样,作为减压手段,通过使用水密封式真空泵110以及喷射器111这两种减压手段,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负压。借助于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蒸馏釜101的内部压力。又,借助于此,使分离装置400能够处理更多种类的废弃物。
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与实施形态1~3的分离装置相同。
分离装置蒸馏釜详细结构
图6(a)是表示实施形态1~4的分离装置中使用的蒸馏釜的第1实施形态的结构的剖面图。在图6(a)中,只将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结构拿出来加以说明,对于其他结构则在图示中省略。
如图6(a)所示,蒸馏釜101具备作为其主体的蒸馏用容器12,该蒸馏用容器12具备用于将食物等废弃物引入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空间的12a的废弃物导入口10、以及将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残渣向该容器12的外部排出用的残渣排出口11。废弃物导入口10与残渣排出口11都设置为能够开闭,蒸馏用容器12在废弃物导入口10与残渣排出口11分别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将其内部保持于减压状态。
该蒸馏釜101在蒸馏用容器12内具备对从废弃物导入口10导入的废弃物进行搅拌的废弃物搅拌机构13,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在作为中心轴的搅拌轴14c的周围设置搅拌翼13a构成。搅拌翼13a与搅拌轴14c借助于支持构件13b连结。
该搅拌轴14c利用配设于蒸馏用容器12的外侧的驱动机构14进行旋转驱动。驱动机构14具备可旋转地支持搅拌轴14c的轴承15、与搅拌轴14c同轴连结的马达轴14b、以及使该马达轴14b旋转的马达14a。还有,马达14a利用规定的固定手段(未图示)固定于蒸馏釜101内的规定的位置上。
又如图6(a)所示,蒸馏釜101具备对被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废弃物进行加热的热源。在本实施形态中,蒸馏釜101具备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对食物等废弃物进行加热用的蒸汽加热用夹层结构(jacket structure)。具体地说,在蒸馏釜101内,在蒸馏用容器12的下方,形成蒸汽用空间16a,而且具备利用向该蒸汽用空间16a通入的蒸汽,对蒸馏用容器12内的废弃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6。在这里,在加热部16设置用于对蒸汽用空间16a提供蒸汽的蒸汽供给口17、以及用于排出对蒸馏用容器12进行加热后的蒸汽的蒸汽排出口18。
还有,在图6(a)中,示出蒸馏釜101具备蒸汽加热用夹层结构的形态,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利用蒸汽的加热形态。例如也可以蒸馏釜101不形成蒸汽供给口17以及蒸汽排出口18,而代之以在蒸汽用空间16a的内部具备电热器和加热用油。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电热器对充填于蒸汽用空間16a内部的油进行电气加热,利用加热过的油对被引入蒸馏用容器12内的废弃物进行加热。
又,蒸馏釜101横向设置,驱动机构14的搅拌轴14c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这样,通过将蒸馏釜101横向配置,能够将从加热部16向蒸馏用容器12内的废弃物传热的面积设定得较大。这样就可以使蒸馏釜101小型化,因此能够使上述分离装置100~400小型化。
而且如图6(a)所示,蒸馏釜101的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在蒸馏用容器12内部对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在内表面12b上滑动,以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的刮板13c。在本实施形态中,废弃物搅拌机构13除了上述搅拌翼13a外,还具备与搅拌翼13a一起,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对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在该内表面12b上滑动,以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的刮板13c。在这里,在图6(a)中,例示了除了搅拌翼13a外,还具备刮板13c的形态,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废弃物搅拌机构13也可以只具备搅拌翼13a。或废弃物搅拌机构13只具备刮板13c。
图6(b)是表示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立体图。还有,图中只表示出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结构,对其他结构的图示省略。
如图6(b)所示,刮板13c为平板状刮板,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直接安装刮板13c的刮板安装构件13d。而且,刮板13c通过使用安装用零件13h以及螺栓13i,在刮板安装构件13d的一侧(图6(b)中的下侧)可装卸自如地安装。
还有,在图6(a)中,虽然例示了利用安装用零件13h以及螺栓13i的形态,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刮板安装构件13d的下表面上形成规定的凹部,将刮板13c插入该凹部,利用螺栓等加以固定的形态。又,也可以不需要在刮板安装构件13d上装卸自如地安装刮板13c的情况下,而利用任意固定手段(例如粘接等固定手段)将刮板13c固定在刮板安装构件13d上即可。
又,一对支持棒13e、13e从刮板安装构件13d的另一侧(图6(a)中的上侧)的规定的位置延伸出。这一对支持棒13e、13e分别贯通在支持构件13b上开设的贯通孔b、b。在这里,在各贯通孔b、b,支持构件13b与一对支持棒13e、13e没有利用特定的固定手段(例如焊接等固定手段)相互固定。一对支持棒13e、13e分别贯通贯通孔b、b,但是能够分别相对支持构件13b相对位移。
又如图6(b)所示,废弃物搅拌机构13在刮板安装构件13d与支持构件13b之间具备弹簧等筒状弹性构件13g、13g。在这里,弹簧等弹性构件13g、13g伸缩自如地分别嵌在一对支持棒13e、13e上。又,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为了限制弹性构件13g、13g使刮板13移动的距离,分别在一对支持棒13e、13e上安装制动器13f、13f。这样,废弃物搅拌机构13形成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利用支持构件13b支持刮板13c,同时该刮板被该支持构件13b与弹性构件13g、13g按压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的结构。
这样,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支持构件13b直接支持搅拌翼13a,同时通过一对支持棒13e、13e以及刮板安装构件13d对刮板13c予以间接支持。而且在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中,支持构件13b与一对支持棒13e、13e不利用任意固定手段相互固定,而是一对支持棒13e、13e滑动自如地插通支持构件13b。又,在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中,在刮板安装构件13d与支持构件13b之间设置弹性构件13g、13g。借助于此,用与弹性构件13g、13g的特性相应的压力,将刮板13c按压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
还有,在图6(b)中,例示出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支持构件13b通过一对支持棒13e、13e以及刮板安装构件13d支持刮板13c的形态,但是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如果刮板13c可以与搅拌翼13a一起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搅拌废液等废弃物,而且能够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滑动,刮取蒸馏用容器12内表面12b上的残渣,则不管用怎么样的支持结构加以支持都可以。
图7(a)是表示沿图6(b)IIa-IIa线的断面上的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的剖面图。又,图7(b)是表示刮板及其近旁的结构图的平面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中,刮板安装构件13d具备从其一个面平板状突出的突起部a。另一方面,废弃物搅拌机构13,在这里,具备平板状的安装零件13h和螺栓13i。而且如图7(a)和图7(b)所示,刮板13c被突起部a和安装零件13h夹着,在该状态下,螺栓13i贯通安装零件13h和刮板13c拧在突起部a上,以此装卸自如地固定于刮板安装构件13d上。
又如图7(b)所示,刮板13c相对于刮板安装构件13d以所希望的角度倾斜安装,突起部a相对于残渣的移送方向D倾斜。借助于此,将用刮板13c从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刮取的残渣向残渣排出口11逐步移送。这样,在本实用新型中,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刮板13c在该内表面12b上滑动,以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同时自动地将该刮取的残渣逐步向残渣排出口11移送。还有,刮板13c相对刮板安装构件13d的倾斜角度只要考虑残渣排出口11的残渣的排出量等情况适当设定即可。又,刮板13c的材质、刮板13c在刮板安装构件13d上的安装形态只要考虑残渣的种类和状态、硬度等适当设定即可。
蒸馏釜101,通过废弃物导入口10将食物等的废弃物导入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同时通过蒸汽供给口17以及蒸汽排出口18,将蒸汽通入加热部16的蒸汽用空间16a时,蒸馏釜101的温度上升,对被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废弃物进行加热。这时,温度上升的废弃物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由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搅拌翼13a以及刮板13c搅拌。这时,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压力,借助于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废弃物导入口10利用真空泵105(参照图2)排出而实现减压。于是,从导入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的废弃物蒸发例如水蒸汽。在这里,在蒸馏釜101中发生的水蒸汽被真空泵105所吸引,被引入冷凝器103(参照图2)。被导入该冷凝器的水蒸汽被例如冷却水所冷却,凝集为水后,贮存于缓冲容器106(参照图2)。
又,在蒸馏釜101中,水蒸汽从废弃物中蒸发出,因此,在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生成来自烘干状态的废弃物的固体成分、也就是残渣。然后,该残渣被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刮板13c逐步刮下。而且在向蒸馏用容器12中导入利用碎渣机3粉碎了的废弃物,因此利用刮板13c刮取的残渣通常形成为粉末。因此,从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刮取的残渣利用以所希望的角度倾斜安装的刮板13c逐步移送,从蒸馏釜101的残渣排出口11连续排出。
在蒸馏釜101中,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刮板13c对被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逐步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借助于此,即使是将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加热到高温,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发生固体成分的残渣,也能够不使被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废弃物与被提供给加热部16的蒸汽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具体地说,即使是向蒸馏用容器12内部导入包含高浓度废液的粉碎了的废弃物,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发生残渣,蒸馏釜101的热交换效率也不降低。也就是说,能够对包含高浓度废液的废弃物进行充分加热。从而,能够合适地处理包含高浓度废液的废弃物,能够恰当地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
又,刮板13c被与弹性构件13g、13g的特性相应的压力按压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因此能够高效率而且可靠地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这样,即使是向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引入高浓度废液或难于处理的废液,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发生大量残渣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充分确保蒸馏釜101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如果采用蒸馏釜101的结构,就能够可靠地、充分地对含有高浓度废液的废弃物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更合适地处理废弃物。
而且,如果采用蒸馏釜101的结构,则废弃物搅拌机构13的刮板13c相对于残渣的移送方向D倾斜,以能够自动将刮取的残渣向残渣排出口11移送,因此能够一边刮取蒸馏用容器12内表面12b上的残渣,一边自动将该刮取的残渣向残渣排出口11输送。借助于此,在具备蒸馏釜101的分离装置100~400中,能够进行批量连续运行(不是将废液等废弃物连续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而是在被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一定量的废弃物处理完成时,自动地将接着的一定量的废弃物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利用刮板13c刮取的残渣是粉末状残渣,也能够将该粉末状残渣依序自动送入残渣排出口11。总之,刮取的残渣从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自动向其外部排出。从而,在这样的分离装置100~400中,不必为消除圆盘过滤器等过滤器的过滤孔的堵塞而定期停止其动作,能够长时间实施批量连续运行。借助于此,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将包含废液的食物等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
蒸发釜的刮板的另一形态
作为蒸发釜的刮板的另一形态,也考虑图8(a)、(b)所示的形态。
图8(a)是表示另一形态的蒸馏釜具备的刮板以及其近旁的结构的立体图。又,图8(b)是表示该蒸馏釜具备的刮板以及其近旁的结构的平面图。图8(a)、(b)的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中,沿着蒸馏残渣的移送方向设置2把刮板13c、13c,各刮板13c、13c相对于蒸馏残渣的移送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安装于刮板安装构件13d。
又,与此相应,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一对安装零件13j、13j。又如图8(b)所示,相应于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一对刮板13k、13k,刮板安装构件13d的突起部a也设置2个。而且在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中,刮板13k、13k分别利用安装零件13j、13j、以及多个螺栓13i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刮板安装构件13d,同时利用弹性构件13g、13g的弹力,以规定的压力将其按压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
又如图8(b)所示,刮板13k、13k分别相对于残渣移送方向D倾斜,安装于刮板安装构件13d。借助于此,刮板13k、13k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滑动,以刮取蒸馏用容器12内表面12b上的残渣,同时自动将该刮取的残渣向残渣排出口11移送。还有,如图8(b)所示,为了使刮板13k、13k相对于残渣的移送方向D倾斜安装,刮板安装构件13d的突起部a、a分别以规定的角度倾斜。
即使是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高效率地可靠地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的残渣。借助于此,能够更合适地对含有高浓度废液的食物等的废弃物进行处理,能够提供对残渣处理能力强的蒸馏釜。
又,刮板13k、13k由于相对于残渣的移动方向D倾斜,以能够将刮取的残渣向残渣排出口11移送,因此能够自动将从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12b上刮取的残渣送入残渣排出口11。这样,即使是具备本实施形态的蒸馏釜的分离装置,也能够实现批量连续运行。这样,如果采用具备本实施形态的蒸馏釜的分离装置,则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将废液等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3,如上所述。
又,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则刮板13k、13k分别利用安装零件13j、13j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刮板安装构件13d。因此可以根据废液等废弃物的种类和残渣等的种类分别适当选择刮板13k、13k的种类,将该选择的刮板自由地安装于刮板安装构件13d。借助于此,能够提供对残渣处理能力强的蒸馏釜以及具备该蒸馏釜的分离装置。
烘干装置
对烘干装置4考虑采用各种结构,图9是表示其一例子的侧面剖面图。这种装置具备投入从分离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的料斗40、连接于该料斗40的下端的通路41、以及配设于该通路41的下方的热源42。在通路41的端部配设电扇43,从料斗40落下的固体成分借助于电扇43来的风在通路41内流过,但这时由于热源42的加热,水分蒸发。烘干了的固体成分从通路41的出口44排出。
臭氧处理装置
对臭氧处理装置5也可考虑各种结构,图10是表示其一例子的剖面图。这与日本国专利第3224402号公开的结构相同,对在臭氧处理装置5的装置主体50内的内部空间,从配设于装置主体50的外侧的氧气瓶51提供氧。在装置主体50内,配置容纳从烘干装置4排出的固体成分的托盘52,在装置主体50内,在托盘52的上方,设置发生波长为185nm的紫外线的紫外灯53。从氧气瓶51来的氧气,被波长为185nm的紫外线所吸收,发生臭氧。所发生的臭氧将托盘52中的固体成分氧化,对其进行消毒、除臭。臭氧在从装置主体50内排出之后,用排臭氧处理装置(未图示),利用波长254nm的紫外线形成为氧气,向大气中排放。
还可以将紫外线杀菌装置等与臭氧处理装置组合使用。
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分析数据
为了确认废弃物在处理前与处理后的有害物质去除效果,申请人利用图1所示的废弃物处理系统2进行分析。具体地说,将投入当初的废弃物记为[1];将从分离装置100排出的回收水记为[2];将从分离装置100排出的固体成分记为[3];将从烘干装置4排出的固体成分记为[4],对[1]、[2]、[3]、[4]各阶段的有害物质的浓度、量等进行分析。各[1]、[2]、[3]、[4]阶段的测定结果记于下表中。分析项目是残留的氢离子浓度pH、化学上的氧要求量CODcr(单位:mg/l)、生物化学上的氧要求量BOD5(单位:mg/l)、浮游物质SS(单位:mg/l)、n-HEX(单位:mg/l)、大肠杆菌群数(单位:MPN/l)、含水率(单位:%)。
分析项目﹨样品    [1]   [2]    [3]   [4]
氢离子的浓度      pH        4.6     8.3    -   -
化学上的氧要求量  CODcr    (mg/l) 26900      52    -   -
生物化学上的氧要求量BOD5  (mg/l) 10740      11    -   -
浮游物质          SS       (mg/l) 284     ﹤4    -   -
n-HEX                      (mg/l) 545 ﹤10    -   -
大肠杆菌群数                (MPN/l) 230000 ﹤20    -   -
含水率                        (%)    41.7 1.1
在这里,所谓化学上的氧要求量,是用氧化剂将试样、即废弃物中的被氧化性物质氧化,从那时候使用的氧化剂的量求出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后换算得出的量。而所谓化学上的氧要求量CODcr的cr,是指在该氧化剂中使用重铬酸钾(ニクロム酸カリウム)的情况。又,生物化学上的氧要求量BOD5,是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的量在其氧化分解时微生物需要的氧的量以mg/l为单位表示的结果,BOD5的5意味着培养微生物需要约5天。浮游物质的SS是Suspended Solid(悬浮固体)的缩写。
n-HEX是指「正己烷提取物」,是将在有机溶剂正己烷中溶解的物质的量数值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表示废弃物中包含的油份的量的就是「n-HEX」。
在上表中,氢离子浓度在[3]、[4]为“―”,是丢弃也不成问题的水平,即非酸性。含水率在[1]、[2]为“―”,表示测定也没有意义。具体地说,废弃物在[1]的阶段含有液体成分是当然的,而在[2]的阶段,排出的是回收水,因此含水率当然是100%。对于其他项目,“―”表示测定界限以下,指废弃也不成问题的水平。
根据上表可以判定,在从分离装置100排出的废弃物[3]、利用烘干装置4烘干的[4]的阶段,固体成分中几乎不存在有害物质,处于就这样废弃也不会造成问题的水平。从而,将本废弃物处理系统使用于海上航行的船舶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固体成分不进一步处理就丢弃于海洋。该固体成分就成为海洋生物、特别是鱼类的饵料。
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效果
本废弃物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所述效果。
1. 对于废弃物中的固体成分,在去除有害物质的状态下从烘干装置4排出后,可以不再进一步处理就将该固体成分丢弃。特别是在将废弃物处理系统2使用于海上航行的船舶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固体成分不进一步处理就丢弃于海洋,该固体成分可成为海洋生物的饵料。又使从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使用于废弃物粉碎,因此该液体成分不丢弃于海洋,也能够防止水质污染。而且利用臭氧处理装置对从烘干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消毒、除臭后,丢弃于海洋中更是可以的。
2. 利用分离装置能够容易而且准确地将从碎渣机3来的粉碎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同时能够将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安全地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又,在设置蒸馏釜101的状态下,驱动机构14的搅拌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从热源导入蒸馏用容器12内部的将热传递给废弃物的传热面积可以设定得较大。借助于此,能够实现蒸馏釜101的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分离装置的小型化。
3. 分离装置具备废弃物搅拌机构13,该废弃物搅拌机构13具备在蒸馏用容器12内部对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在上述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上滑动,以刮取该内表面上的残渣的刮板13c。利用刮板13c,逐步刮取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上的残渣,能够防止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发生残渣。
4. 刮板13c相对于残渣的移送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利用刮板13c,将在蒸馏用容器12的内表面上滑动时刮取的残渣自动向残渣排出口移送。从而能够利用分离装置实现批量连续运行。
5. 上述分离装置还具备贮存利用冷凝器103的热交换作用使从废弃物中蒸发出的气体凝集得到的液体的缓冲容器106。采用这样的结构时,在分离装置中,利用泵使蒸馏釜101的蒸馏用容器12的内部压力减小时,从废弃物中蒸发出的气体由于冷凝器103的热交换作用而凝集为液体成分。又,在分离装置中,利用冷凝器103得到的液体被贮存于缓冲容器106。借助于此,能够根据需要使容器106中贮存的液体返回碎渣机3。
工业应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能够将包含废液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而且能够再利用液体成分而不将其向外部丢弃,作为这样的废弃物处理系统,是有用的废弃物处理系统。
又,本实用新型的废弃物处理系统,作为能够长时间连续地将包含废液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的废弃物处理系统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对投入其中的废弃物进行粉碎的碎渣机、
配设于该碎渣机的下游,将所述粉碎后的废弃物分离为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的分离装置、以及
配设于该分离装置的下游侧,对分离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进行加热、烘干的烘干装置,在分离装置的排出口与碎渣机之间,设置使从该分离装置排出的液体成分返回碎渣机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烘干装置上连接使从该烘干装置排出的固体成分氧化的臭氧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装置具备
作为蒸馏釜的主体的蒸馏用容器,所述蒸馏用容器设置能够开闭的废弃物导入口和残渣排出口,能够关闭该导入口和排出口,使内部保持减压状态、
将从所述废弃物导入口导入所述蒸馏用容器内部的废弃物在该蒸馏用容器的内部用搅拌翼进行搅拌的废弃物搅拌机构、
安装所述废弃物搅拌机构的搅拌翼的搅拌轴的驱动机构、
对向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导入的废弃物进行加热的热源、
通过热交换使从向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导入的废弃物蒸发出的气体凝集为液体的冷凝器、以及
至少减小所述蒸馏釜的蒸馏用容器内部的压力的泵,
形成在所述蒸馏釜的设置状态下,所述驱动机构的搅拌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搅拌机构具备作为搅拌翼的刮板,所述刮板在所述蒸馏用容器内部对所述废弃物进行搅拌,同时在所述蒸馏用容器内表面上滑动以刮取所述蒸馏用容器内表面上的残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在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部由所述刮板的支持构件支持,同时被该支持构件和弹性构件按压在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相对于该残渣的移送方向倾斜,以将从所述蒸馏用容器的内表面上刮取的所述残渣逐步向所述残渣排出口移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还具备贮存所述气体利用所述冷凝器进行热交换而凝集得到的液体的贮存槽。
CN2011201436880U 2011-05-09 2011-05-09 废弃物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7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36880U CN202097176U (zh) 2011-05-09 2011-05-09 废弃物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36880U CN202097176U (zh) 2011-05-09 2011-05-09 废弃物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7176U true CN202097176U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8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368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7176U (zh) 2011-05-09 2011-05-09 废弃物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717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2786B (zh) * 2014-11-26 2016-06-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可延长垃圾存放时间的海上平台垃圾处理装置
CN108213047A (zh) * 2018-01-13 2018-06-29 佛山市淇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处理储存系统
CN108453116A (zh) * 2018-01-31 2018-08-28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09534426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大井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废弃物处理装置的蒸馏装置
CN109534427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大井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物处理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2786B (zh) * 2014-11-26 2016-06-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可延长垃圾存放时间的海上平台垃圾处理装置
CN108213047A (zh) * 2018-01-13 2018-06-29 佛山市淇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处理储存系统
CN108453116A (zh) * 2018-01-31 2018-08-28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08453116B (zh) * 2018-01-31 2021-07-06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09534426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大井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废弃物处理装置的蒸馏装置
CN109534427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大井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物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3330U (zh) 减压脱水干燥装置
CN202097176U (zh) 废弃物处理系统
KR101767246B1 (ko) 폐기물 처리장치
Howes et al.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grinding fluids
JP6260071B1 (ja)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システム
KR20130129611A (ko) 폐수 응집 처리장치
KR20150056429A (ko) 용매 추출을 이용한 슬러지와 폐수를 포함하는 하수의 처리방법
KR20100112430A (ko) 스컴제거 장치, 스컴제거 장치가 설치된 혐기소화조 및 혐기소화 시스템
JP2005514198A5 (zh)
US20090300937A1 (en) Indirect drying method using two temperature zones
CA2893668C (en) A reaction pump and system for hydrocarbon conversion
US117729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functional slurry processing
KR102023513B1 (ko) 혐기소화조의 스컴제거장치 및 스컴제거방법
JP2012518690A (ja) 事前調整スラリー様残余物からの触媒オイリング反応を行うための油圧ガスケットを備えた油反応真空ポンプ及びその方法
JP5545637B2 (ja) 食用廃油からバイオ燃料を生産するバイオ燃料生産方法およびバイオ燃料生産装置、ならびに混合燃料生産装置。
CN204958651U (zh) 含油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CN108793531B (zh) 一种高含油废水的多重过滤处理机构
CN210393994U (zh) 劣质煤气化废水预处理装置
JP2003266091A (ja) 油脂を含んだ排水の浄化装置
CN111960867A (zh)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Karg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for zinc (II) ion biosorption onto powdered waste sludge (PWS) in a fed–batch system
JP2010005558A (ja) 水処理装置
JP5385840B2 (ja) 廃棄物処理装置及び廃棄物処理方法
EP4310170A2 (en) Anaerobic waste digestion system
WO2023074769A1 (ja) ガス処理装置、ガス処理方法及びメタン発酵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