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5412U -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5412U
CN202085412U CN2011201118093U CN201120111809U CN202085412U CN 202085412 U CN202085412 U CN 202085412U CN 2011201118093 U CN2011201118093 U CN 2011201118093U CN 201120111809 U CN201120111809 U CN 201120111809U CN 202085412 U CN202085412 U CN 202085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eochemical structure
structure glass
main part
glass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18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 S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 S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 S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 S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118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5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5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54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从而使立体结构玻璃的外形能够实现多样化,易于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

Description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该立体结构玻璃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例如作为具有显示装置产品的屏幕保护玻璃、或者产品的外壳、或者产品的盖板等外观件、或者触控装置、或者产品的功能按键、或者触控面板等。
背景技术
热弯玻璃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其软化点,并通过各种特定的模具使玻璃成为具有非平面形状的产品。现有采用热弯制程加工的曲面玻璃制品,例如使用于汽车挡风玻璃或建筑用的曲面玻璃等,此种在玻璃加热达到可塑型温度后,采自身重力作用、气压式辅助、或机械式辅助的下垂弯曲成型,其玻璃本身需要有一定的重量,并且厚度在5mm至19mm间。一般来说,此种制程进行加工的玻璃其最小曲率半径约在1000mm。现有采用热弯制程加工的曲面玻璃制品,其尺寸与弯曲度均无法准确控制。
现有采用浇铸制程成型的曲面玻璃制品,例如车灯外壳或厨卫用玻璃面盆等,为在常压下将高温液态玻璃注入模具内,经聚合而固化成型,形成与模具内腔形状相同的制品。现有采用浇铸制程成型的曲面玻璃制品,其需要有一定的厚度,且表面较为粗糙、内部会形成气泡。
现有采用吹制制程成型的曲面玻璃制品,例如玻璃工艺品,主要是以液态玻璃来成型,将玻璃高温融熔成为液态后,再以吹管沾取液态玻璃进行吹制与成型。现有采用吹制制程成型的曲面玻璃制品,其需要有一定的厚度,且其尺寸无法精确控制、其表面较为粗糙、内部会形成气泡。
现有具有显示装置产品的保护玻璃、外壳、盖板或触控面板玻璃,主要采用平板玻璃,无立体结构的外形。
现有采用机械加工成型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结构为一凹面顶面及一平面底面,其中顶面包括中间的平面以及边缘的曲面。现有采用机械加工成型的立体结构玻璃板,其制造过程繁复,且结构单一,无复杂的外形设计。
现有采用模造制程加工成型的曲面玻璃制品,如光学元件,其结构单一,且为轴对称的设计。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改进结构的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的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结构玻璃,其具有薄型的截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厚度为0.1mm至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或者曲面、或者平面与曲面的组合,所述弯曲部的外表面及弯曲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及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由平面与曲面组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的外围分别延伸出来的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外表面及第一弯曲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第二弯曲部的外表面及第二弯曲部的内表面也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及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至少由两个曲面组合而成,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或者平面、或者平面与曲面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且主体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及自该弯曲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及延伸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弯曲部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其中所述延伸部与主体部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外围分别一体延伸出来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及主体部的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第二延伸部均为平板状且第一、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第一、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包括一个曲面与两个平面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相对且位于第一平面底部的第二平面、及连接第一、第二平面的第一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为两个平面与一个曲面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外缘一体延伸出来的若干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延伸部也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内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也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与主体部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为环状,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体部及分别从两侧连接这两个主体部的两个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连接部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内表面及连接部的内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外表面及连接部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是采用模造制程而制造出来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弓形、或自由造型、或以上形状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设有至少一个穿透孔洞,该穿透孔洞贯穿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可用作为具有显示装置产品的屏幕保护玻璃、或者产品的外壳、或者产品的盖板、或者触控装置、或者产品的功能按键、或者触控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固定的、或者为线性变化的、或者为非线性变化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或者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覆盖有表面膜层,所述表面膜层为非导电膜层或者导电膜层,所述非导电膜层为防爆膜、或者装饰膜、或者光学膜、或者防污膜、或者表面硬化膜;所述导电膜层为非透明导电膜或者透明导电膜;所述光学膜为抗炫光膜或者抗反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面的曲率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为线性变化曲率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置,其包括前述的立体结构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为立体结构玻璃外壳、或者立体结构玻璃盖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外观件、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功能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面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是采用模造制程而制造出来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弓形、或自由造型、或以上形状的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体结构玻璃设有至少一个穿透孔洞,该穿透孔洞贯穿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及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从而使立体结构玻璃的外形能够实现多样化,易于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1A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8(b)是图8(a)另一种变化方式的截面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截面图。
图9(b)是图9(a)另一种变化方式的截面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0(b)是图10(a)的俯视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1(b)是图11(a)的俯视图。
图12(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2(b)是图12(a)的俯视图。
图13(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3(b)是图13(a)的俯视图。
图14(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4(b)是图14(a)的俯视图。
图15(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5(b)是图15(a)的俯视图。
图16(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6(b)是图16(a)的俯视图。
图17(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7(b)是图17(a)的俯视图。
图18(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8(b)是图18(a)的俯视图。
图19(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19(b)是图19(a)的俯视图。
图20(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20(b)是图20(a)的截面图。
图21(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一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21(b)是图21(a)的截面图。
图22(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22(b)是图22(a)的截面图。
图22(c)是图22(a)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于另一种变化方式的立体图。
图23(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23(b)是图23(a)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4(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方式中立体结构玻璃的立体图。
图24(b)是图24(a)的截面图。
图24(c)是图24(a)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于另一种变化方式的立体图。
图24(d)是图24(c)的截面图。
图24(e)是图24(a)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于再一种变化方式的立体图。
图24(f)是图24(e)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请参照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1,其包括主体部101及与主体部101相连的弯曲部102。所述主体部101包括外表面112及内表面122,所述弯曲部102包括外表面113及内表面123。所述主体部101的外表面112与主体部101的内表面122均为平面,而弯曲部102的外表面113与弯曲部102的内表面123均为曲面。请参图1(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的截面1A为薄型形状,其中所述弯曲部102的外表面113及弯曲部102的内表面123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总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的外表面110及立体结构玻璃1的内表面120均由平面与曲面组合而成,从而易于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进行设计。
实施方式二: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一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2,其包括主体部200及自主体部200的周围分别延伸出来的第一弯曲部201及第二弯曲部202。所述第一弯曲部201及第二弯曲部202均与主体部200相连。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包括外表面21及内表面22,其中外表面21与内表面22均由三个曲面组合而成。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外表面21与内表面22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具体地,所述主体部200的外表面的曲率为R2’,主体部200的内表面的曲率为R2;所述第一弯曲部201的外表面的曲率为R3’,第一弯曲部201的内表面的曲率为R3;所述第二弯曲部202的外表面的曲率为R1’,第二弯曲部202的内表面的曲率为R1;从截面上看,立体结构玻璃2的外表面21分别由三个不为零的曲率组成,分别为R1’、R2’及R3’;立体结构玻璃2的内表面22分别由三个不为零的曲率组成,分别为R1、R2与R3。所述曲率R1、R2、R3、R1’、R2’、R3’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也可以设计为一个主体部200连接两个以上的弯曲部。
实施方式三: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三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二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3,其包括主体部300及自主体部300的两侧延伸出来的第一弯曲部301及第二弯曲部302。所述第一弯曲部301及第二弯曲部302均与主体部300相连。所述主体部300包括第一外表面312及第一内表面322;所述第一弯曲部301包括第二外表面311及第二内表面321;所述第二弯曲部302包括第三外表面313及第三内表面323;所述第一外表面312与第一内表面322均为平面,而第二、第三外表面311、313与第二、第三内表面321、323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3的截面为薄型形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弯曲部301、302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总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3包括由第一、第二、第三外表面312、311、313组合而成的外表面31、及由第一、第二、第三内表面322、321、323组合而成的内表面32,即所述外表面31及内表面32均由平面与曲面组合而成。从截面上看,第二外表面311与第二内表面321的曲率为正,第三外表面313与第三内表面323的曲率为负。
实施方式四:
请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四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二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4,其包括外表面41及内表面42,且所述外表面41与内表面42均为曲面。立体结构玻璃4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所述外表面41及内表面42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实施方式五:
请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五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二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5,其包括主体部500及与主体部500相连的第一弯曲部501及第二弯曲部502。立体结构玻璃5与立体结构玻璃2的差别仅在于:实施方式五中主体部5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平面,而实施方式二中主体部2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相应地,立体结构玻璃5的外表面51及内表面52均由一个平面与两个曲面的组合。
实施方式六:
请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六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五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6,其包括主体部600及与主体部600相连的第一弯折部601及第二弯折部602。所述主体部600、第一弯折部601及第二弯折部602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从截面上看,立体结构玻璃6包括外表面61及内表面62,所述外表面61与内表面62皆由三个平面所组成,相邻两个平面的连接处63、64分别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实施方式六的立体结构玻璃6的外表面61与内表面62也可以设计为由一个曲面与两个平面组合而成。
实施方式七:
请参照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七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六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7,其包括主体部700及与主体部700相连的弯折部701。立体结构玻璃7与立体结构玻璃6的差别仅在于缺少了第一弯折部601。实施方式七的立体结构玻璃7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也可以设计为由一个曲面与一个平面组合而成。
实施方式八:
请参照图8(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八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五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8,其包括主体部800、与主体部800相连的第一弯曲部801、自第一弯曲部80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802、与主体部800相连的第二弯曲部803、及自第二弯曲部803延伸的第二延伸部804。所述主体部800、第一延伸部802及第二延伸部804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一弯曲部801及第二弯曲部803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第二延伸部802、804垂直于主体部800。从截面上看,立体结构玻璃8包括外表面81与内表面82,所述外表面81与内表面82均由数个交替设置的曲面与平面所组成。
请参照图8(b)所示,作为立体结构玻璃8的另一种变化,所述第一、第二延伸部803、804也可以设置为不垂直于主体部800,而与主体部800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且不等于90度。
实施方式九:
请参照图9(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九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八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9,其包括主体部900、与主体部900相连的第一弯曲部901、及自第一弯曲部90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902。所述第一延伸部902垂直于主体部900。图9(a)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9与图8(a)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8的区别仅在于缺少了第二弯曲部803及第二延伸部804。
请参照图9(b)所示,作为立体结构玻璃9的另一种变化,图9(b)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9与图8(b)所示的立体结构玻璃8的区别仅在于缺少了第二弯曲部803及第二延伸部804。
实施方式十:
请参照图10(a)及图10(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10,其包括矩形的主体部1000及自主体部10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021、1022、1023、1024。所述主体部1000为平板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1021、1022、1023、1024为弯曲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整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0的外表面1001及内表面1002均由平面及若干曲面所组成。请参照图10(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0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四边形。立体结构玻璃10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实施方式十一:
请参照图11(a)及图1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一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1,其包括主体部1100及自主体部11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121、1122、1123、1124。所述主体部11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所述延伸部1121、1122、1123、1124为弯曲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整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1的外表面1101及内表面1102均由若干曲面所组成。请参照图11(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1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也为四边形。立体结构玻璃10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实施方式十二:
请参照图12(a)及图1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二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2,其包括主体部1200及自主体部12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221、1222、1223、1224。所述主体部12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1221、1222、1223、1224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1221、1222、1223、1224与主体部1200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整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2的外表面1201及内表面1202均由若干平面所组成。请参照图12(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2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也为四边形。实施方式十二的主体部12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也可为曲面。
实施方式十三:
请参照图13(a)及图1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三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3,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立体结构玻璃13在其矩形的主体部1300上开设了两个穿透孔洞1301、1302。穿透孔洞1301为狭槽状,而穿透孔洞1302为圆形。
实施方式十四:
请参照图14(a)及图1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四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14,其包括多边形的主体部1400、自主体部14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八个延伸部1421、1422、1423、1424、1425、1426、1427、1428。所述主体部1400为平板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1421、1422、1423、1424、1425、1426、1427、1428均为弯曲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整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4的外表面141及内表面142均由若干曲面所组成。请参照图14(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4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多边形。立体结构玻璃14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实施方式十四的延伸部1421、1422、1423、1424、1425、1426、1427、1428也可为平面。
实施方式十五:
请参照图15(a)及图15(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五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15,其包括主体部1500及自主体部1500的外缘一体延伸出的环状延伸部1521。所述延伸部1521可以理解为由若干个延伸部连接而成。所述主体部1500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可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延伸部1521的的内表面及外表面为曲面。立体结构玻璃15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请参照图15(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5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圆形。
实施方式十六:
请参照图16(a)及图16(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六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五类似立体结构玻璃16,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立体结构玻璃16的主体部1600为椭圆形,而立体结构玻璃15的主体部1500为圆形。请参照图16(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6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椭圆形。
实施方式十七:
请参照图17(a)及图17(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七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7,其包括主体部1700及自主体部17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721、1722、1723、1724。所述主体部17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延伸部1721、1722、1723、1724为弯曲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整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7的外表面171及内表面172由若干平面与曲面、或者均由曲面所组成。请参照图17(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7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非对称自由造型,从而易于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进行设计。
实施方式十八:
请参照图18(a)及图18(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八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七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8,其包括主体部1800及自主体部18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821、1822、1823、1824。所述主体部1800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延伸部1821、1822、1823、1824为弯曲状,其外表面及内表面均为曲面。请参照图18(b)所示,所述立体结构玻璃18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对称自由造型。
实施方式十九:
请参照图19(a)及图19(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十九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十八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19,其包括主体部1900及自主体部1900的四周一体延伸出来的四个延伸部1921、1922、1923、1924。至少一个延伸部1921、1922、1923、1924上设有缺口1925,从而使该延伸部为不规则形状。
实施方式二十:
请参照图20(a)及图20(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十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20,其包括主体部2012及自主体部2012的两侧分别一体延伸出来的第一、第二延伸部2011、2013。所述主体部2012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第二延伸部2011、2013均为平板状,其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0的截面为薄型形状,其中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总体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0包括由一个曲面与两个平面的组合而成的外表面201及由一个曲面与两个平面的组合而成的内表面202。
实施方式二十一:
请参照图21(a)及图2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十一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21,其边缘部分包括主体部2100及自主体部2100一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2101。立体结构玻璃21的边缘部分的截面为一薄型形状,其中,所述主体部2100的外表面2111及内表面2121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210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平面2114、与第一平面2114相对且位于第一平面2114底部的第二平面2113、及连接第一、第二平面2114、2113的第一曲面2112。所述延伸部2101的内表面为位于第一曲面2112内侧的第二曲面2122。请参照图21(b)所示,从截面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1的边缘部分包括外表面211与内表面212,所述外表面211为两个平面与一个曲面的组合,即为由外表面2111与第一曲面2112组合,再与第二平面2113组合;所述内表面212为一个平面与一个曲面的组合,即为由内表面2121与第二曲面2122的组合。所述外表面2111与第一平面2114共面。上述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当然,所述外表面2111及内表面2121也可以设置为曲面。
实施方式二十二:
请参照图22(a)及图2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十二揭示了一种与实施方式二十一类似的立体结构玻璃22,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将立体结构玻璃21的边缘部分的第二曲面2122替换成第二平面2222,即该区域是实心结构。
请参图22(c)所示,作为立体结构玻璃22的进一步改变,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2的边缘部分还可以设置自第二平面2222凹陷的开槽2231,即该区域是开槽结构。
实施方式二十三:
请参照图23(a)及图2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十三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23,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体部2311、2321及分别从两侧连接该主体部2311、2321的两个连接部2312、2322,从而使立体结构玻璃23的截面呈环状。所述主体部2311、2321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连接部2312、2322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从截面上看,所述立体结构玻璃23包括外表面231与内表面232,所述外表面231与内表面232均由两个平面与两个曲面的组合。上述曲面的曲率可以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可以为线性变化曲率(即自由曲面)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实施方式二十四:
请参照图24(a)及图2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十四揭示了一种立体结构玻璃24A,其包括外表面241与内表面242。所述外表面241与内表面242的间距T(即立体结构玻璃24A的厚度)为固定的。
请参照图24(c)及图24(d)所示,立体结构玻璃24B的厚度T为线性变化的厚度。
请参照图24(e)及图24(f)所示,立体结构玻璃24C的厚度为非线性变化的,即T1、T2、T3、T4为非线性变化的厚度。
当然,上述厚度变化特性也可用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中,即前述立体结构玻璃可为单一厚度或者为具有厚度变化的结构,从而可强化立体结构玻璃的结构,使其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的厚度可以为0.1mm至10mm,其曲率不受限制,可以为自由曲面,且依其形状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连结方式。因此,易于与最终产品形状相匹配且制造精度容易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前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玻璃均可在其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上覆盖表面膜层,使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具有防爆、装饰、抗炫光、抗反射、抗污、表面硬化、触控感测等功能,或上述功能的组合。所述表面膜层为非导电膜层或者导电膜层。所述非导电膜层为防爆膜、或者装饰膜、或者光学膜、或者防污膜、或者表面硬化膜。所述导电膜层为非透明导电膜或者透明导电膜。所述光学膜为抗炫光膜或者抗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是采用模造制程而制造出来的,即,将玻璃胚材放入成型模具中;将玻璃胚材与成型模具一起加热至玻璃胚材的可塑型温度;对成型模具加压进行玻璃胚材压造,以得到玻璃成品;对成型模具及玻璃成品进行冷却退火,以消除热应力;释放压力使玻璃成品与成型模具分离,并将玻璃成品取出,以得到立体结构玻璃。采用上述模造制程,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且立体结构区的曲率较现有技术小,且其曲率不受限制,可以为自由曲面。另外,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的厚度可以为0.1mm至10mm,且其形状各异,可配合产品所要求的外形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玻璃可以用于作为具有显示装置产品的屏幕保护玻璃(Cover Glass)、或者产品(如电脑、TV盒、键盘、滑鼠、耳机等)的外壳/外观组件、或者触控装置、或者产品的盖板、或者产品的功能按键、或者触控面板等。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前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玻璃的装置,该装置为立体结构玻璃外壳、或者立体结构玻璃盖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外观件、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功能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面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装置等。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立体结构玻璃,其具有薄型的截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为一个曲面、或者至少两个曲面的组合、或者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或者至少两个平面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厚度为0.1mm至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或者曲面、或者平面与曲面的组合,所述弯曲部的外表面及弯曲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及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由平面与曲面组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的外围分别延伸出来的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的外表面及第一弯曲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第二弯曲部的外表面及第二弯曲部的内表面也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及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至少由两个曲面组合而成,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或者平面、或者平面与曲面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且主体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与主体部相连且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及自该弯曲部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及延伸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弯曲部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其中所述延伸部与主体部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外围分别一体延伸出来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及主体部的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第二延伸部均为平板状且第一、第二延伸部的内表面及第一、第二延伸部的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均包括一个曲面与两个平面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一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相对且位于第一平面底部的第二平面、及连接第一、第二平面的第一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为两个平面与一个曲面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外缘一体延伸出来的若干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延伸部也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内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均为曲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及主体部的内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及延伸部的内表面也均为平面,所述延伸部与主体部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为环状,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体部及分别从两侧连接这两个主体部的两个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所述连接部的内、外表面均为曲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内表面及连接部的内表面,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包括主体部的外表面及连接部的外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是采用模造制程而制造出来的。
14.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弓形、或以上形状的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设有至少一个穿透孔洞,该穿透孔洞贯穿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可用作为具有显示装置产品的屏幕保护玻璃、或者产品的外壳、或者产品的盖板、或者触控装置、或者产品的功能按键、或者触控面板。
17.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固定的、或者为线性变化的、或者为非线性变化的。
18.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或者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覆盖有表面膜层,所述表面膜层为非导电膜层或者导电膜层,所述非导电膜层为防爆膜、或者装饰膜、或者光学膜、或者防污膜、或者表面硬化膜;所述导电膜层为非透明导电膜或者透明导电膜;所述光学膜为抗炫光膜或者抗反射膜。
19.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曲率为不为零的固定曲率或者连续变化的曲率,所述连续变化的曲率为线性变化曲率或者非线性变化曲率。
20.一种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结构玻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立体结构玻璃外壳、或者立体结构玻璃盖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外观件、或者立体结构玻璃功能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面板、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按键、或者立体结构玻璃触控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是采用模造制程而制造出来的。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的俯视图所呈现的几何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扇形、或弓形、或以上形状的组合。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结构玻璃设有至少一个穿透孔洞,该穿透孔洞贯穿立体结构玻璃的内表面与立体结构玻璃的外表面。
CN2011201118093U 2011-04-15 2011-04-15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5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18093U CN202085412U (zh) 2011-04-15 2011-04-15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18093U CN202085412U (zh) 2011-04-15 2011-04-15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5412U true CN202085412U (zh) 2011-12-21

Family

ID=4534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180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5412U (zh) 2011-04-15 2011-04-15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541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839A (zh) * 2012-10-19 2013-01-30 蒋兰波 一种电子产品屏幕保护玻璃贴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8028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正达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外壳及显示装置
CN10475489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7746A (zh) * 2015-07-30 2015-10-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玻璃盖板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6231829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玻璃外壳及其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10085120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垫和使用垫的膜附接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839A (zh) * 2012-10-19 2013-01-30 蒋兰波 一种电子产品屏幕保护玻璃贴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8028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正达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外壳及显示装置
CN10475489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7746A (zh) * 2015-07-30 2015-10-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玻璃盖板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77746B (zh) * 2015-07-30 2018-07-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玻璃盖板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6231829A (zh) * 2016-08-03 2016-12-14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玻璃外壳及其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10085120A (zh) * 2018-01-25 2019-08-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垫和使用垫的膜附接方法
US11376818B2 (en) 2018-01-25 2022-07-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ad and film attach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623A (zh) 立体结构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85412U (zh) 立体结构玻璃及装置
US20120288661A1 (en) Solid structure glas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2537816A1 (en)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uld for glass manufacture
TWI567414B (zh)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Glass Curved Plate with Anti - glare
CN104754897A (zh) 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87019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1244033B1 (ko) 박판 유리의 몰딩 방법 및 그 성형 거푸집
TWI574856B (zh) 造型殼體、模具總成與成型方法
KR20150140632A (ko) 곡면 형상을 갖는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곡면 형상을 갖는 유리판
CN102662549A (zh) 盖板玻璃及盖板玻璃表面转印技术
JP2015086501A5 (ja)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US20120287057A1 (en) Glass with sculpted area, touch sens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mol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1932258B1 (ko) 모바일기기의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화면 보호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105242A (ja) 成形同時加飾品の製造方法
CN102826738A (zh) 具有立体造型的玻璃及其模具、触控感应装置与制造方法
CN105587089A (zh) 建筑装饰用异型人造石的多彩拼接制造方法
CN207619264U (zh) 一种玻璃加热成型模具
CN202193714U (zh) 具有立体造型的玻璃及其模具、触控感应装置
JP2014085753A5 (zh)
CN105818509B (zh) 玻璃微珠薄膜及使用该薄膜的外壳和该外壳的制作工艺
CN109003540B (zh) 一种曲面盖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TWI447077B (zh) 具有立體造型之玻璃及其模具、觸控感應裝置與製造方法
CN204149693U (zh) 一种滚轮的微结构
JP6222207B2 (ja) 曲面形状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