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802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8021U
CN202068021U CN2011201317824U CN201120131782U CN202068021U CN 202068021 U CN202068021 U CN 202068021U CN 2011201317824 U CN2011201317824 U CN 2011201317824U CN 201120131782 U CN201120131782 U CN 201120131782U CN 202068021 U CN202068021 U CN 202068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bar
electric connector
sides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17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17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8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8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80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一侧和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第一侧两侧分别邻接第二侧;一连接件,位于绝缘本体的第一侧外围;一压板,位于绝缘本体上,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一抵接部,且抵接部分别对应位于第二侧;一压杆,其具有一定位杆位于第一侧并枢接于连接件,且定位杆与压板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自定位杆两端分别沿第二侧延伸一压制部压制于抵接部,自二压制部分别延伸一扣合部;至少一扣合件,扣合扣合部,使压板盖合固定于绝缘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一抵接部,使得压杆成对称方式压制压板,因而芯片模块受力均衡,保证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可靠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上,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多个导电端子、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四周的一加强件以及分别枢接于所述加强件前后两端的一压板和一拨动件。所述加强片的前端设有一卡口,所述加强片的后端设有一收容部,所述加强片的侧边设有一凸部。所述压板设有扣合于所述芯片模块上方的基部,所述基部设有朝向所述绝缘本体凸伸的两接合点,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所述基部一端延伸形成一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与所述加强片的卡口相卡合以将所述压板枢接于所述加强件上,所述基部另一端延伸形成一舌部。所述拨动件包括一固持部及与所述固持部大致垂直相连的一作动部,所述固持部结合所述加强片的收容部使得所述拨动件枢接于所述加强件上,所述固持部于其中部凸设有一施压部,用以压制所述舌部,所述作动部于其末端设有向外弯折的一手柄,扣合于所述凸部下。
使用时,先将所述拨动件摇至使其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加强片的凸部位置,打开所述压板,将所述芯片模块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使所述芯片模块底面的导电片与所述导电端子位置对应;然后将所述压板转动至闭合位置;接着转动所述拨动件,使所述施压部转至水平位置,所述施压部向下挤压所述压板的舌部,从而使得所述压板通过所述接合点向下挤所述压芯片模块,使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导电端子紧密弹性抵接;再将所述拨动件的所述作动部扣合于所述加强片设置的所述凸部之下,将所述施压部锁固至水平位置,即将所述芯片模块锁固至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稳固弹性导接的状态。所述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芯片模块的所述导电片的电性导接而与所述芯片模块实现电性连接,再通过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而与所述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最终实现所述芯片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然而,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植入所述芯片模块后扣合所述压板,由于所述压板的所述扣持部与所述加强片的卡口相卡合而将所述压板枢接于所述加强件上,使得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加强片倾斜形成一夹角。随着产品小型化的发展,当所述加强片和所述压板的长度变小时,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植入所述芯片模块后扣合所述压板,所述压板压制所述芯片模块的接合点相对前移,使得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加强片倾斜形成的所述夹角增大,从而造成所述拨动件的施压部无法按压所述压板的舌部,使得芯片模块不能与所述导电端子紧密弹性抵接,进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性导通。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专利号为201020632591.1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上,其包括一电连接座、位于所述电连接座一侧的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电连接座另两相对侧的二扣合件、盖设于所述电连接座上的一压板以及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的一摇杆。所述摇杆具有一主体部和于所述主体部两末端弯折延伸的两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分别对应卡扣于所述扣合件,所述主体部枢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所述压板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延伸有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枢接,所述压板另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部,所述操作部定位于所述定位部,以使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压板一起运动。
由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未形成夹角。另,由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枢接部相枢接,所述操作部定位于所述定位部,使得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压板一起运动,因而于所述电连接座内植入所述芯片模块后扣合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摇杆也未形成夹角,故所述摇杆能够轻易压住所述压板,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良好的电性导通功能。因此,能在更矮更小的产品上使用,满足了产品朝向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但是,由于所述摇杆的二操作部和主体部成不对称方式压制所述压板进而压制所述芯片模块,使得所述芯片模块受力不均衡而偏移,致使所述电连接座中的导电端子与所述芯片模块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的电性导接。
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模块均衡受力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一侧和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两侧分别邻接所述一第二侧;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外围;一压板,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一抵接部,且两侧的所述抵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二第二侧;一压杆,其具有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侧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板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自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沿所述二第二侧延伸一压制部压制于所述抵接部,自所述二压制部分别延伸一扣合部;至少一扣合件,扣合所述扣合部,使所述压板盖合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一所述抵接部,且两侧的所述抵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二第二侧,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板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且自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沿所述二第二侧延伸一所述压制部压制于所述抵接部,使得所述压杆成对称方式压制所述压板,从而使所述压板对称方式向下挤压所述芯片模块,因而所述芯片模块受力均衡,保证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芯片模块可靠接触,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的可靠电性导接。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组合图(压板处于开启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组合图(压板处于闭合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与芯片模块及电路板配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与芯片模块及电路板配合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芯片模块  6          电路板        7          绝缘本体      1
第一侧    11         第二侧        12         第三侧        13
导电区    14         定位柱        15         压板          2
主体部    21         侧壁          22         框口          210
平板部    211        通孔          212        凸包          213
抵接部    220        连接件        3          基板          31
螺栓      8          垫圈          9          固持部        32
缺口      320        扣合钩        33         压杆          4
定位杆    41         压制部        42         扣合部        43,43’
第一杆    421        第二杆        422        扣合件        5
固定件    51         摇杆          52         基部          511
结合孔    512        卡扣部        513        延伸部        514
凹槽      515        固持杆        521        作动部        522
施压部    5210       手柄          5220
扣合件    5’        卡勾          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6至一电路板7,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多个导电端子(未图示)、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用以抵压所述芯片模块6的一压板2、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一侧的一连接件3、枢接于所述连接件3的一压杆4以及扣合所述压杆4的一扣合件5(当然,扣合件5也可设置为二个)。
请参照图1,所述绝缘本体1大致呈矩形,其具有一第一侧11、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12及一第三侧13,所述第三侧13与所述第一侧11相对设置,所述二第二侧1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11和所述第三侧13,所述第一侧11、所述二第二侧12、所述第三侧13围成一导电区14,以承接所述芯片模块6,所述导电区14开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未图示)。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二第二侧12分别设有用来定位所述芯片模块6的一定位柱15,防止所述芯片模块6误装。
所述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突出于所述导电区14的表面,所述导电端子一端与所述芯片模块6电性连接,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7上。所述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导电端子实现所述芯片模块6与所述电路板7的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1,所述压板2为一金属片体拉伸成型,大致为中空框体构造。所述压板2包括一主体部21及自所述主体部21四周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一侧壁22。
请参照图1和图6,所述主体部21覆盖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其中央位置设有一框口210,使所述芯片模块6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后其顶部能凸出于所述压板2,以更好地散热。所述主体部21于所述框口210四周设有抵压所述芯片模块6的一平板部211。所述平板部211对应所述定位柱15分别设有一通孔212,以避开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用以与所述芯片模块6配合的所述定位柱15。所述主体部21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凸包213,以加强所述压板2的强度。所述主体部21上除了所述凸包213外,其余部分即所述平板部211呈一平面。
请参照图1和图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二侧12的所述二侧壁22分别对称设有一抵接部220(当然,也可分别对称设有二或三或四等多个所述抵接部220),且两侧的所述抵接部220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二第二侧12,所述抵接部220自所述侧壁22的底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
请参照图1和图6,所述连接件3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形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一侧11外围,且与所述压板2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所述连接件3具有呈平板状的一基板31,所述基板31设有二穿孔(未图示),用以供锁固件(本实施例为螺栓8)穿过将所述连接件3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上。所述基板31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侧向上且朝远离所述绝缘本体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对固持部32,所述固持部32的上部中间处设有一缺口320。所述基板31另一侧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扣合钩33。
请参照图1和图3,所述压杆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11外围的一定位杆41、自所述定位杆41两端分别沿所述二第二侧12延伸一压制部42及自所述二压制部42分别朝所述第三侧13弯折延伸形成一扣合部43。
请参照图3和图6,所述定位杆41结合所述连接件3的所述固持部32使得所述压杆4枢接于所述连接件3上,且所述定位杆41与所述压板2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所述压制部42位于所述第二侧12外围,包括与所述定位杆41相连的一第一杆421,自所述第一杆421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杆421呈一定夹角向上延伸的一第二杆422,所述压板2的抵接部220固定于所述第一杆421的与所述第二杆422连接的末端,使得所述压板2固定于所述压杆4,从而使得所述压杆4带动所述压板2一起运动。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所述扣合部43位于所述第三侧13外围。所述扣合部43自所述第二杆422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杆422呈一定夹角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扣合部43末端上部切除一部分而使所述扣合部43末端上表面呈一平面,以方便与所述扣合件5相扣合。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扣合件5包括一固定件51和枢接于所述固定件51的一摇杆52。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固定件51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形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三侧13外围,且与所述压板2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所述固定件51包括大致呈平板状的一基部511,所述基部511设有两结合孔512,用以供锁固件(本实施例为螺栓8)穿过将所述固定件5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上。所述基部511远离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侧向上且朝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二卡扣部513。所述固定件51另两相对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一延伸部514,所述延伸部514的上端设有一凹槽515。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螺栓8通过一垫圈9而结合于所述固定件51和所述连接件3上。
请参照图1、图3和图6,所述摇杆52包括一固持杆521及与所述固持杆521大致垂直相连的一作动部522。所述固持杆521结合所述固定件51的所述卡扣部513使得所述摇杆52枢接于所述固定件51上,且所述固持杆521的两端搭置于所述凹槽515上,所述固持杆521于其中部朝所述绝缘本体1凸设有一施压部5210,对应扣合所述二扣合部43,使所述压板2盖合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作动部522于其末端设有向内弯折的一手柄5220,所述手柄5220扣合于所述连接件3的所述扣合钩33下方。
组装时:请参阅图1至图6,首先,将装有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绝缘本体1放置于所述电路板7的既定位置,通过将所述导电端子焊接于所述电路板7上以使所述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上。
其次,请参阅图2,将所述固定件51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三侧13外围,将所述螺栓8穿过所述固定件51的所述二结合孔512以将所述固定件5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上。
接着,请参阅图1至图3,将所述固持杆521的两端搭置于所述凹槽515上,且将所述二卡扣部513与所述固持杆521配合,使得所述摇杆52枢接于所述固定件51上。
然后,请参阅图1至图3,将所述连接件3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第一侧11外围,使得所述扣合钩33对应于所述摇杆52的所述作动部522的位置,再将所述螺栓8穿过所述二穿孔以将所述连接件3固定于所述电路板7上。
再,请参阅图1至图3,将所述压板2的所述抵接部220固定于所述第一杆421的与所述第二杆422连接的末端,使得所述压板2固定于所述压杆4。
最后,请参阅图1至图3,将所述连接件3的所述固持部32结合所述压杆4的所述定位杆41,使得所述压杆4枢接于所述连接件3上。
使用时,请参阅图2,先将所述摇杆52摇至使其所述手柄5220远离所述连接件3的所述扣合钩33位置,此时其所述施压部5210未阻挡所述压杆4的所述扣合部43,打开所述压杆4带动所述压板2也随着打开,将所述芯片模块6放到所述绝缘本体1上,使所述芯片模块6底面的导电片与所述导电端子位置对应;然后,请参阅图3,将所述压杆4转动到水平位置,同时带动所述压板2一起动作,转动所述摇杆52,使其所述施压部5210转至水平位置,所述施压部5210向下扣合所述二扣合部43末端,使得所述压制部42下压所述压板2的所述抵接部220,进而使所述压板2向下挤压所述芯片模块6,使其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导电端子紧密弹性抵接;接着,请参阅图6,将所述摇杆52的所述作动部522压入所述扣合钩33之下,将所述施压部5210锁固至水平位置,即将所述芯片模块6锁固至与所述导电端子稳定弹性导接的状态。
请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扣合件5’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形成。所述扣合件5’两相对侧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卡勾51’,所述压杆4的扣合部43’对应扣合于所述卡勾51’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省去了所述摇杆52,从而减少了成本及电连接器占用所述电路板7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所述抵接部,且两侧的所述抵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二第二侧,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板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且自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沿所述二第二侧延伸一所述压制部压制于所述抵接部,使得所述压杆成对称方式压制所述压板,从而使所述压板对称方式向下挤压所述芯片模块,因而所述芯片模块受力均衡,保证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芯片模块可靠接触,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芯片模块的可靠电性导接。
2.由于所述压板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压杆的所述压制部相固定,所述压杆打开和闭合时,所述压板会跟随所述压杆一起动作。在装取所述芯片模块时只需打开所述压杆就可以进行所述芯片模块的装取,减少了打开所述压杆时还需再打开所述压板的这一动作。另,只需用手操作所述压杆,便能轻易将所述压板打开和扣合,可防止手动打开和扣合所述压板时碰撞到所述导电端子突出于所述导电区表面的部分,从而避免所述导电端子的位置发生变动或碰伤所述导电端子。
3.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植入所述芯片模块后扣合所述压板,由于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扣合件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且所述压板跟随所述压杆一起运动,故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压杆、所述连接件及所述扣合件未形成夹角,因而所述压杆能够轻易压住所述压板,所述扣合件也能轻易扣合所述压杆,从而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良好的电性导通功能。因此,能在更矮更小的产品上使用,满足了产品朝向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4.由于所述压板设有一所述平板部抵压于所述芯片模块,使得所述压板与挤压所述芯片模块为面接触,使得所述芯片模块受力更为均衡,从而保证所述芯片模块与所述电连接器良好的电性导接。
5.由于所述抵接部自所述压板的底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从而可减少所述压板的厚度。
6.由于所述压杆的所述二扣合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同一侧,因而所述二扣合部之间的距离较短,所述二扣合部可同时被扣合(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施压部扣合所述二扣合部来达到所述二扣合部同时被扣合,第二实施例中通过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同时将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扣合件的卡勾下来达到所述二扣合部同时被扣合),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扣合力更为均衡,从而保证所述芯片模块与所述电连接器良好的电性导接。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一侧和相对设置的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两侧分别邻接所述一第二侧;
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
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外围;
一压板,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压板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至少一抵接部,且两侧的所述抵接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二第二侧;
一压杆,其具有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侧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板之间保持非接触关系,自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沿所述二第二侧延伸一压制部压制于所述抵接部,自所述二压制部分别延伸一扣合部;
至少一扣合件,扣合所述扣合部,使所述压板盖合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自所述压板的底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压制部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设有一平板部抵压于所述芯片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部包括与所述定位杆相连的一第一杆及自所述第一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杆呈一定夹角向上延伸的一第二杆,所述扣合部自所述第二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杆呈一定夹角向上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与所述第二杆连接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一第三侧,所述二扣合部自所述压制部朝所述第三侧弯折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三侧外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三侧的一固定件和枢接于所述固定件的一摇杆,所述摇杆对应所述二扣合部凸设有一施压部,所述施压部扣合于所述二扣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扣合于所述连接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由一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形成,且位于所述第三侧外围,所述扣合部扣合于同一所述扣合件。
CN2011201317824U 2011-04-28 2011-04-28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68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17824U CN202068021U (zh) 2011-04-28 2011-04-2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17824U CN202068021U (zh) 2011-04-28 2011-04-2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8021U true CN202068021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61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178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68021U (zh) 2011-04-28 2011-04-2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8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262B (zh) 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盒
CN291702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0448117C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
CN201029193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86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695865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230107Y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07U (zh) 具有弹片保护功能的接线端子
CN202068021U (zh) 电连接器
CN209691835U (zh) 二次电池
CN104425962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066537B1 (en) Probe connector
CN201117872Y (zh) Sim卡连接器
CN104868270B (zh) 一种夹线座及其制作方法
CN2938202Y (zh) 螺孔接触弹片的改良结构
CN201360342Y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接线装置
CN202034585U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714Y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565U (zh) 电连接器
CN201319727Y (zh) 扣具及使用该扣具的散热装置组合
CN201252193Y (zh) 电连接器
CN201946834U (zh) 电连接器
CN201178221Y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164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7595Y (zh) 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