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156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1565U
CN204441565U CN201520100435.3U CN201520100435U CN204441565U CN 204441565 U CN204441565 U CN 204441565U CN 201520100435 U CN201520100435 U CN 201520100435U CN 204441565 U CN204441565 U CN 204441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gear stop
insulating body
protuberanc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04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明
周彬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04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1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1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1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数端子位于绝缘本体中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一压盖盖设于绝缘本体,压盖后端设有间隔设置的一枢接部和一凸出部,压盖可绕着枢接部相对绝缘本体转动,一载体用于固定芯片模块且连接于压盖,使得芯片模块随压盖向下移动至绝缘本体,一底座位于绝缘本体外围,底座于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当压盖盖设于绝缘本体上时,凸出部低于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第一挡止部位于凸出部前面,第二挡止部位于凸出部后面,且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位于凸出部的运动轨迹上,使压盖转动过程中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挡止凸出部前后移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CN200820031469.1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1,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80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2、容设于绝缘本体2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框设于绝缘本体2外围的固持框3,以及枢接于固持框3侧边的拨动件4和压板5。压板5设有枢接于固持框3侧边的第一侧边51、与第一侧边51相对的第二侧边52,以及连接该第一、第二侧边51、52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53和第四侧边54,这四个侧边51、52、53、54共同围成一开口50,用于收容晶片模组80。第一侧边51在靠近开口50的内侧缘形成两个相对的弹性固持部511,该弹性固持部511包括与第一侧边51相连接并沿第一侧边51延伸方向伸展的臂部5111以及位于臂部5111自由端朝向开口50内突出的突起5112。两弹 性固持部511的臂部5111相对延伸。第二侧边52靠近开口50的内侧亦设有两个相对的弹性固持部521,该弹性固持部521结构与弹性固持部511相同,包括臂部 5211以及位于臂部5211末端的突起5212。晶片模组80对应压板5的弹性固持部511、521的突起5112、5212设有卡槽8022,通过突起5112、5212和卡槽8022的配合将晶片模组80稳固固持于压板5的开口50中。组装时,先将拨动件4和压板5分别枢接于固持框3的枢接部31和接收部32 上,将压板5置于打开位置,然后将绝缘本体2置于固持框3中,将晶片模组80压扣至压板5的开口50中,再下翻压板5使晶片模组80置于绝缘本体2的上面,使其导电片(未图示)与收容于绝缘本体2中的导电端子(未图示)位置相对应。但是,由于压板5在向下盖合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过程中会前后移动,所以固定于压板5上的晶片模组80无法与容设于绝缘本体2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正确对准接触,从而造成晶片模组80与导电端子接触不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制压盖转动过程中前后移动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数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芯片模块,一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压盖后端设有间隔设置的一枢接部和一凸出部,所述压盖可绕着所述枢接部相对所述绝缘本体转动,一载体,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载体连接于所述压盖,使得所述芯片模块随所述压盖向下移动至所述绝缘本体,一底座,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所述底座于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当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所述凸出部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第一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前面,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后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运动轨迹上,使所述压盖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挡止所述凸出部前后移动。
    进一步,所述压盖后端于枢接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臂部,自两个所述臂部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弯折形成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挡止部,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两个所述臂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凸出部低于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
    进一步,所述压盖设有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三挡止部,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两个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之间。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自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弯折形成。
    进一步,压盖后端于枢接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部,所述凸出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弯折形成,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上方。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一框体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及一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框体上,一摇杆枢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枢接部连接于所述摇杆使得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压盖转动,所述第一挡止部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挡止部设于所述框体。
    进一步,所述载体包括与所述压盖独立成型的一第一金属片和一第二金属片共同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压盖设有一开口用于收容所述芯片模块,所述压盖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具有一第一侧边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金属片固定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金属片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片设有一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第一侧边外表面,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第一卡扣部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第一金属片还设有一开孔由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扣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片设有一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内表面,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扣部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一导引部用于导引所述芯片模块进入所述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前面,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后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运动轨迹上,使得当所述压盖相对所述绝缘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限制所述凸出部前后移动,避免了所述压盖相对所述绝缘本体转动时的前后偏移情况,进而避免了所述芯片模块与所述端子无法正确对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压盖闭合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4的上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压盖闭合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压盖闭合后的上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压盖闭合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1、1' 压盖2、2' 底座3、3'  
开口20、 第一侧边21、 框体30、30' 第一金属片41
枢接部25、25' 第二侧边22、 第一固定架31、31' 第一卡扣部410
臂部26 第三侧边23、 第二固定架32、32' 第一固定部411
凸出部260、260' 第四侧边24、 第二挡止部300、300' 开孔412
舌部27、 压制面28、 第一挡止部310、310' 第二金属片42
连接部26' 第三挡止部312' 第一挂钩311 第二卡扣部420
第一摇杆5 第二摇杆6 第二挂钩320 第二固定部421
第一转轴50 第二转轴60 芯片模块7 导引部422
第一操作杆51 第二操作杆61    
配合部52 压制部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7与一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未图示)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一压盖2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一载体(未标号)连接于所述压盖2及一底座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
    如图1、图2及图4,所述压盖2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侧边21和一第二侧边22,沿着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第三侧边23和一第四侧边24,所述第一侧边21、所述第二侧边22、所述第三侧边23和所述第四侧边24分别相互相连,围成一开口20用于收容所述芯片模块7。所述第三侧边23凸设有一枢接部25,所述第三侧边23向后水平延伸两个臂部26分别位于所述枢接部25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枢接部25间隔设置,自两个所述臂部26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弯折形成两个所述凸出部26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26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四侧边24向前延伸形成一舌部27与所述枢接部25相对。所述第三侧边23与所述第四侧边24分别向所述开口20内水平延伸一压制面28用于压制所述芯片模块7。
    如图2、图4及图5,所述底座3包括一框体30、一第一固定架31及一第二固定架32。所述框体30呈中空的框状围设在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所述框体3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框体30对应所述凸出部260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一个第二挡止部30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止部300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挡止部300位于两个所述凸出部260后面,所述第二挡止部300大致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挡止部300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凸出部260的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架31及所述第二固定架32分别通过一锁固件(未标号)固定于所述框体3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架31相对于两个所述凸出部260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止部310。当所述压盖2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时,两个所述臂部26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310之间,使得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310挡止两个所述臂部26左右移动,而且,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31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凸出部260前面,所述凸出部260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第一挡止部310和第二挡止部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260低于所述第一挡止部310和第二挡止部300,所述第二挡止部300与所述第一挡止部310都位于所述凸出部260的运动轨迹上,以使所述压盖2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挡止部310和第二挡止部300挡止所述凸出部260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架31一端设有一第一挂钩311,所述第二固定架32一端设有一第二挂钩320,所述第二挂钩320与所述第一挂钩311位于所述框体30长度方向的不同侧。       
    如图1、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大致为L形的一第一摇杆5和一第二摇杆6。所述第一摇杆5包括一第一转轴50,所述第一转轴50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1上,所述第一转轴50的一端延伸形成一第一操作杆51用于扣合于所述第二挂钩320上。所述第一转轴50中间弯折形成一配合部52,所述枢接部25连接于所述配合部52,使得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杆51可使所述配合部52带动所述压盖2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转动。所述第二摇杆6包括一第二转轴60,所述第二转轴60的两端枢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2上,于所述第二转轴60中间设有一压制部62用于压制所述舌部27,自所述第二转轴60一端延伸一第二操作杆61,所述第二操作杆61与所述第一操作杆51位于所述框体30长度方向的不同侧,所述第二操作杆61扣合于所述第一挂钩311上。
    如图1、图2及图6,所述载体(未标号)连接于所述压盖2,所述载体由金属材质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可以为塑胶材质),所述载体包括与压盖2独立成型的一第一金属片41和一第二金属片42共同固定所述芯片模块7(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片41、所述第二金属片42与所述压盖2可以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金属片41包括一第一固定部41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侧边21的外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411可以不通过激光焊接而通过卡扣方式固定于所述压盖2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411向所述开口20内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扣部410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7。所述第一金属片41还包括一开孔41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411延伸到所述第一卡扣部410,使得所述第一金属片41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金属片42设有一第二固定部421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22的内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421可以不通过激光焊接而通过卡扣方式固定于所述压盖2上),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21上端向所述开口20内水平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扣部420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7,自所述第二固定部421相对两侧分别向所述开口20内延伸形成一导引部422,所述导引部422底边上下倾斜以导引所述芯片模块7自下向上进入所述开口20内。
    将所述芯片模块7自所述压盖2下方装入所述开口20时,所述芯片模块7挤压所述第一金属片41使其弹性形变,同时在所述导引部422的导引作用下,所述芯片模块7于是自下向上进入所述开口20,接着所述第一金属片41弹性回复,使得所述第一卡扣部410及所述第二卡扣部420共同固定所述芯片模块7,进而使得所述芯片模块7固定于所述压盖2上。
    如图7、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盖2'的所述第三侧边23'向后水平延伸两个连接部26'分别位于所述枢接部25'两侧,自所述连接部26'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凸出部260'。所述第一固定架31'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三挡止部312',自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31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弯折分别形成一第一挡止部310'。两个所述凸出部260'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312'之间,使得所述第三挡止部312'限制所述凸出部260'左右移动。当所述压盖2'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时,所述连接部26'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310'上方,所述凸出部260'低于所述第一挡止部3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当压盖2盖设于绝缘本体1上时,所述第一挡止部310位于所述凸出部260前面,所述第二挡止部300位于所述凸出部260后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310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00位于所述凸出部260运动轨迹上,使得当所述压盖2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转动时,所述第一挡止部310与所述第二挡止部300限制所述凸出部260前后移动,避免了所述压盖2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转动时的前后偏移情况,进而避免了所述芯片模块7与所述端子无法正确对准的情况。
    (2)所述第一金属片41固定于所述第一侧边21外表面,且设有所述开口20,以增加所述第一金属片41的长度,从而增加所述第一金属片41的弹性。所述第二金属片42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22的内表面,以减少所述第二金属片42的长度,从而增强所述第二金属片42的刚性强度。
    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多数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芯片模块;
    一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压盖后端设有间隔设置的一枢接部和一凸出部,     所述压盖可绕着所述枢接部相对所述绝缘本体转动;
    一载体,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载体连接于所述压盖,使得所述芯片模块随所述压盖向下移动至所述绝缘本体;
    一底座,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所述底座于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部和一第二挡止部,当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所述凸出部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第一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前面,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后面,且所述第一挡止部和所述第二挡止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运动轨迹上,使所述压盖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挡止所述凸出部前后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后端于枢接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臂部,自两个所述臂部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弯折形成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挡止部,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两个所述臂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低于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设有两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三挡止部,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两个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止部自两个所述第三挡止部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弯折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压盖后端于枢接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部,所述凸出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弯折形成,当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止部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框体围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及一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框体上,一摇杆枢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枢接部连接于所述摇杆使得所述摇杆带动所述压盖转动,所述第一挡止部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挡止部设于所述框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与所述压盖独立成型的一第一金属片和一第二金属片共同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压盖设有一开口用于收容所述芯片模块,所述压盖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具有一第一侧边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金属片固定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金属片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设有一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第一侧边外表面,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第一卡扣部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所述第一金属片还设有一开孔由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扣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片设有一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内表面,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扣部用于固定所述芯片模块,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所述开口延伸形成一导引部用于导引所述芯片模块进入所述开口。
CN201520100435.3U 2015-02-12 2015-02-12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441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0435.3U CN204441565U (zh) 2015-02-12 2015-02-1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0435.3U CN204441565U (zh) 2015-02-12 2015-02-1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1565U true CN204441565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9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0435.3U Active CN204441565U (zh) 2015-02-12 2015-02-1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1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401A (zh) * 2017-03-24 2017-08-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401A (zh) * 2017-03-24 2017-08-2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331A (zh) 连接器
CN202103182U (zh) 电连接器
CN202503139U (zh) 电连接器
CN201440492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503164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565U (zh) 电连接器
CN111129807A (zh) 电连接器
US8052445B2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and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CN203942119U (zh) 二合一电连接器
KR10071198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203026686U (zh) 弹片
CN204947179U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656Y (zh) 电连接器
CN107181102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件与端子组件的成型方法
CN209298388U (zh) 一种直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母端
CN208571022U (zh) 电连接器
CN205583233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件
CN210429710U (zh) 一种断路器接线端子
CN210429706U (zh) 一种动端子中的插接柱
CN201749972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809470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端子、电池连接器及终端
CN210429707U (zh) 一种静端子中的触片座
CN210429711U (zh) 断路器接线端子中的静端子
CN20408871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