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6393U - 一种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6393U
CN202066393U CN2011201376733U CN201120137673U CN202066393U CN 202066393 U CN202066393 U CN 202066393U CN 2011201376733 U CN2011201376733 U CN 2011201376733U CN 201120137673 U CN201120137673 U CN 201120137673U CN 202066393 U CN202066393 U CN 202066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heat exchanger
adpting flange
cavity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76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a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1201376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6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6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63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热交换器存在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热交换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在筒体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和返冷气口,所述的筒体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端盖一和端盖二,在端盖一内设有将端盖一内的腔体一分为二的隔板,在筒体的空腔内设有热交换芯组件,所述的热交换芯组件包括定位件一、定位件二和固定在两者之间的且与两者保持密封的若干根交换管,交换管的一端与端盖一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端盖二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定位件一固定在端盖一和筒体之间,所述的定位件二设置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变形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气冷式罗茨真空泵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将两种流体间进行热量交换而实现加热或冷却的装置。在罗茨泵行业中需要将冷气重新返还到泵腔内,这就涉及到热交换器,目前,现有的热交换器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热交换器(申请号:200720123477.4),包括保温层、壳体,空心内筒和管体,保温层包裹壳体,内筒置于壳体内,管体沿内筒轴向盘绕,管体两端头伸出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一密封的空心体,所述壳体内壁、筒体外壁和管体外壁之间间隙形成一个存贮空腔,壳体设有与存贮空腔相通的进口,内筒侧壁上设有与存贮空腔连通的连通口,有输送管其一端头位于内筒的底端,另一端头伸出保温层。
该专利公开的热交换器是通过冷却液在管体中流动,实现热量的交换,但是管体是固定不动,这样管体在热胀冷缩后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变形的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在筒体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和返冷气口,所述的筒体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端盖一和端盖二,在端盖一内设有将端盖一内的腔体一分为二的隔板,在端盖一上还设有与端盖一内的腔体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且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位于隔板的不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空腔内设有热交换芯组件,所述的热交换芯组件包括定位件一、定位件二和固定在两者之间的且与两者保持密封的若干根交换管,所述交换管的一端与端盖一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端盖二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定位件一固定在端盖一和筒体之间,所述的定位件二设置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
本热交换器是用来气冷式罗茨真空泵配套使用的,本热交换器的进气口是与罗茨泵的出气口相连的,热交换器的返冷气口是与罗茨泵的返冷气口相连的。外界的冷却液由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进口进入到端盖一的下腔体内,再通过交换管进入到端盖二的腔体内,随后再通过交换管回到端盖一的上腔体内,最后由热交换器的冷却液出口排出,进行一个冷却循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罗茨泵排出的具有热量的空气能得到有效的降温,保证罗茨泵泵腔内空气的热平衡。本热交换器中的定位件二是设置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的,而非固定的,因此,定位件二能随着交换管的热胀冷缩而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相对滑动,有效的防止因变形而引起的泄露,保证罗茨泵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定位件一和定位件二为两个连接法兰,即连接法兰一和连接法兰二,所述的连接法兰一固定在端盖一和筒体之间,且与两者保持密封,所述的连接法兰二设置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且与两者保持密封。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连接法兰一的外径大于连接法兰二的外径。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连接法兰二外还固定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能有效的保证连接法兰二和筒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连接法兰一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端盖一和筒体之间保持密封。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连接法兰二上开设有定位槽,上述的密封圈套设在该定位槽中。
在上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的交换管分别穿设在连接法兰一和连接法兰二的定位孔中,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法兰一和连接法兰二保持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热交换器中的连接法兰二是设置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的,而非固定的,因此,连接法兰二能随着交换管的热胀冷缩而在端盖二和筒体之间相对滑动,有效的防止因变形而引起的泄露,保证罗茨泵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热交换器的左视图。
图3是连接法兰一、连接法兰二以及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筒体;1a、进气口;1b、出气口;1c、返冷气口;2、端盖一;3、端盖二;3a、冷却液进口;3b、冷却液出口;4、隔板;5、连接法兰一;6、连接法兰二;6a、定位槽;7、密封圈;8、交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1,在筒体1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1a、出气口1b和返冷气口1c,所述的筒体1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端盖一2和端盖二3,在端盖一2内设有将端盖一2内的腔体一分为二的隔板4,在端盖一2上还设有与端盖一2内的腔体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3a和冷却液出口3b,且冷却液进口3a和冷却液出口3b位于隔板4的不同侧,所述的筒体1的空腔内设有热交换芯组件,所述的热交换芯组件包括定位件一、定位件二和固定在两者之间的且与两者保持密封的若干根交换管8。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一和定位件二为两个连接法兰,即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连接法兰一5的外径大于连接法兰二6的外径。具体的,连接法兰一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端盖一2和筒体1之间,且与两者保持密封;连接法兰二6设置在端盖二3和筒体1之间,在连接法兰二6外还固定有密封圈7,具体的,连接法兰二6上开设有定位槽6a,密封圈7套设在该定位槽6a中,通过密封圈7能有效的保证连接法兰二6和筒体1之间的密封性。
交换管8分别穿设在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的定位孔中,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保持密封,交换管8的一端与端盖一2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端盖二3的腔体相连通。
本热交换器是用来气冷式罗茨真空泵配套使用的,本热交换器的进气口1a是与罗茨泵的出气口1b相连的,热交换器的返冷气口1c是与罗茨泵的返冷气口1c相连的。外界的冷却液由热交换器的冷却液进口3a进入到端盖一2的下腔体内,再通过交换管8进入到端盖二3的腔体内,随后再通过交换管8回到端盖一2的上腔体内,最后由热交换器的冷却液出口3b排出,进行一个冷却循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罗茨泵排出的具有热量的空气能得到有效的降温,保证罗茨泵泵腔内空气的热平衡。本热交换器中的连接法兰二6是设置在端盖二3和筒体1之间的,而非固定的,因此,连接法兰二6能随着交换管8的热胀冷缩而在端盖二3和筒体1之间相对滑动,有效的防止因变形而引起的泄露,保证罗茨泵的正常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筒体;1a、进气口;1b、出气口;1c、返冷气口;2、端盖一;3、端盖二;3a、冷却液进口;3b、冷却液出口;4、隔板;5、连接法兰一;6、连接法兰二;6a、定位槽;7、密封圈;8、交换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1),在筒体(1)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1a)、出气口(1b)和返冷气口(1c),所述的筒体(1)两端分别密封固定有端盖一(2)和端盖二(3),在端盖一(2)内设有将端盖一(2)内的腔体一分为二的隔板(4),在端盖一(2)上还设有与端盖一(2)内的腔体相连通的冷却液进口(3a)和冷却液出口(3b),且冷却液进口(3a)和冷却液出口(3b)位于隔板(4)的不同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的空腔内设有热交换芯组件,所述的热交换芯组件包括定位件一、定位件二和固定在两者之间的且与两者保持密封的若干根交换管(8),所述交换管(8)的一端与端盖一(2)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端盖二(3)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定位件一固定在端盖一(2)和筒体(1)之间,所述的定位件二设置在端盖二(3)和筒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一和定位件二为两个连接法兰,即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所述的连接法兰一(5)固定在端盖一(2)和筒体(1)之间,且与两者保持密封,所述的连接法兰二(6)设置在端盖二(3)和筒体(1)之间,且与两者保持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一(5)的外径大于连接法兰二(6)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二(6)外还固定有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一(5)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端盖一(2)和筒体(1)之间保持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二(6)上开设有定位槽(6a),上述的密封圈(7)套设在该定位槽(6a)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换管(8)分别穿设在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的定位孔中,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法兰一(5)和连接法兰二(6)保持密封。
CN2011201376733U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6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76733U CN202066393U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76733U CN202066393U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6393U true CN202066393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6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767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6393U (zh) 2011-05-04 2011-05-04 一种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63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8322A (zh) * 2015-08-17 2017-03-01 天津海莱姆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式流体缓冲器
CN110500895A (zh) * 2019-07-01 2019-11-26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换热器
CN110714930A (zh) * 2019-10-09 2020-01-21 苏州格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式气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8322A (zh) * 2015-08-17 2017-03-01 天津海莱姆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式流体缓冲器
CN110500895A (zh) * 2019-07-01 2019-11-26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换热器
CN110714930A (zh) * 2019-10-09 2020-01-21 苏州格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冷却式漩涡式气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5373A (zh) 翅片—套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
CN202066393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3398398B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与过渡段的双密封连接结构
CN110553520A (zh) 一种小型螺旋缠绕弹性管式换热器
CN205940230U (zh)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CN105135911A (zh) 一种u型管换热器
CN201897234U (zh) 锅炉用空气预热器
CN211317023U (zh) 一种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103542742A (zh) 可抽芯换热器
CN210510718U (zh) 一种管道式高效冷凝装置
CN210638549U (zh) 一种小型螺旋缠绕弹性管式换热器
CN213120188U (zh) 一种u型管式热换器
CN203893711U (zh) 一种直接冷凝多管型换热装置
CN203224169U (zh) 一种螺旋形折流板
CN210952462U (zh) 一种蓄热式高效换热器
CN202547440U (zh) 一种盘管换热器
CN211874560U (zh) 一种冷油器及汽轮机
CN205897887U (zh) 一种全氟列管冷凝器
CN105779238A (zh) 酿酒系统
CN203687697U (zh) 高压液体冷却器
CN217155069U (zh) 一种能有效保温防漏的蚊香型集成高效换热器
CN218723476U (zh) 一种换热机组
CN211204517U (zh) 一种分级冷却的不锈钢冷凝器
CN219037688U (zh) 一种mvr换热器
CN213873920U (zh) 一种双壳程、双管程的螺旋盘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