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1329U -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1329U
CN202031329U CN201120075843XU CN201120075843U CN202031329U CN 202031329 U CN202031329 U CN 202031329U CN 201120075843X U CN201120075843X U CN 201120075843XU CN 201120075843 U CN201120075843 U CN 201120075843U CN 202031329 U CN202031329 U CN 202031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umulator
hydraulic accumulator
runing rest
turning cylind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58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盛
李涛
张爱武
胡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netec Development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758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1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1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13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固定元件,还包括旋转支架,该旋转支架上设有转动轴和装配孔;该固定底座与该转动轴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该转动轴穿设在该固定孔内;而该固定元件与所述装配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不仅利于整车的空间布置,还大幅降低维护蓄能器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瓶类液压容器的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载液压蓄能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泵送设备或重型载重机械的蓄能器通常采取一次性的固定安装方式,即蓄能器安装板与车体之间为不可调节式刚性固定连接。由于需要充分考虑维护及安装的可操作性,因此一般需要在开阔的空间或预留较大空间的位置安装蓄能器。如果在空间受限位置安装了蓄能器,在需要进行充气或更换内部皮囊等维护工作时,则必须通过拆卸蓄能器才能实现维护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考虑到蓄能器固定安装后的维护问题,在整车布置以及零部件选型上(例如只能选用体积小的蓄能器),都存在困难。
以现有技术中装载蓄能器的混凝土泵车为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蓄能器3通常安装在走台板1下方和车轮7右侧空间位置,并由固定元件钢带总成4和缓冲垫5将其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由于考虑到蓄能器充气及拆装空间需求,因此蓄能器3的安装空间宽度尺寸A1较大,蓄能器3距离走台板高尺寸B1也较大,进而造成蓄能器3离地高尺寸H1较小。但是混凝土泵车一般在工地等恶劣环境使用,要求蓄能器3的离地高尺寸H1较大。显而易见,蓄能器固定安装的现有技术不仅给蓄能器的选型及整车布置带来了困难,还大幅增加了装拆或维护蓄能器时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不仅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蓄能器选型、利于整车的空间布置,还大幅降低维护蓄能器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固定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该旋转支架上设有转动轴和装配孔;该固定底座与该转动轴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该转动轴穿设在该固定孔内;而该固定元件与所述装配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该固定孔内设有与该转动轴相配合的轴承或轴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该转动轴的紧固元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元件;且该旋转支架上至少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圆弧上的第一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该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均位于该转动轴下方,且间隔预定弧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元件;且该旋转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该定位孔相对应的圆弧定位槽。
进一步地,该旋转支架上设有两个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圆弧定位槽,其中该圆弧定位槽的弧长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弧长相同。
进一步地,该转动轴设置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该蓄能器重心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该固定元件为钢带总成。
进一步地,该旋转支架下端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适用性强,便于蓄能器的选型及整车的安装布置。
2)采用旋转结构,扳动时用力较小,操作简便。
3)在蓄能器维护维修时,不需要拆卸,同时蓄能器转出后操作空间大,既减少操作时油液污染,又增强了液压系统可靠性。
4)不需拆卸液压胶管即可维护蓄能器,既能避免油液污染地面和设备,又能减少油液流失,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蓄能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沿C方向的俯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蓄能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C为图2B中D-D的剖面图;
图2D为图2A中沿E方向蓄能器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E为图2A中沿E方向蓄能器处于维修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A为图2A中旋转支架的主视图;
图3B为图3A的左视图;
图3C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蓄能器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I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C为图4B中D’-D’的剖面图;
图4D为图4A中沿E方向蓄能器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E为图4A中沿E方向蓄能器处于维修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A为图4A中旋转支架的主视图;
图5B为图5A的左视图;
图5C为图5A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A至图2E和图3A至图3C所示,蓄能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9、钢带总成10和旋转支架11。其中固定底座9垂直固定在走台板1下方和车轮7右侧;旋转支架11上设有一转动轴20,而固定底座2与转动轴20的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内设有轴套14。转动轴20穿设安装在轴套14中,并用螺钉组件将转动轴20相对于轴套14固定。
旋转支架11下方的托架上开设有蓄能器底部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上配设有缓冲垫5,这样,在安装固定蓄能器3时,蓄能器3的底部位于缓冲垫5上,可以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对蓄能器3的振动影响。液压胶管12穿过底部安装孔111与蓄能器3连接。此外,旋转支架11还设有装配孔41、42,而钢带总成10环绕蓄能器3的瓶体部分,其两末端则固定于旋转支架11的装配孔41、42内。进而通过钢带总成10将蓄能器3稳定的固定在旋转支架11上。
另外,旋转支架11的垂直板面上设有转动轴20和位于同一圆弧上的第一定位孔21、22和23,其中第一定位孔22位于转动轴20的正下方,第一定位孔21与第一定位孔23对称设置在22的两侧。同时,固定底座9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1、22和23分别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32和33。
如图2D所示,在工作状态下,第一定位孔21、22和23分别与第二定位孔31、32和33对齐,并通过三个螺钉组件固定连接,此时蓄能器3处于垂直状态的工作位置。
如图2E所示,当蓄能器3需要维护或维修时,先将转动轴20处的螺钉组件旋松,再将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孔21、22、23和第二定位孔31、32、33内的螺钉组件分别拆卸下来,然后用手扳动3蓄能器顶部维修帽盖绕转动轴20旋转,当旋转支架11的第一定位孔23与第二定位孔32对齐时,再将螺钉组件穿入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32中并固定,以使旋转支架11固定在与其工作位置呈一预定角度的倾斜位置,即蓄能器3处于维修位置。此时,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冲外,无需拆卸蓄能器3,即可对其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方便。
维修完毕后,再将螺钉组件从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32中拆卸下来,并用手扳动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使之绕转动轴20旋转,当旋转支架11上的第一定位孔21、22和23分别与固定底座9上的第二定位孔31、32和33对齐时,将螺钉组件将各定位孔分别固定,再将螺钉组件锁紧该转动轴20。此时,蓄能器3垂直于地面,处于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旋转支架11,无需拆卸蓄能器3即可对其进行维修或维护,因此,在整车布置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能器固定装置,可使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与走台板1之间的距离B2远小于现有技术中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与走台板1之间的距离B1,同时,蓄能器3离地高尺寸H2也大于现有技术中蓄能器3离地高尺寸H1,因此,满足了装载有液压蓄能器的工程机械在工地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对蓄能器离地高度的要求。另外,蓄能器3安装空间宽度尺寸A2也小于现有技术中蓄能器的安装空间宽度尺寸A1,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适用性强等优点。
当然,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并不局限于分别设置三个,也不局限于对称设置,可根据蓄能器3维修时所需偏转角度的需要设置。例如,可以在旋转支架11上设置两个位于同一圆弧上的两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一个设置在转动轴20的正下方,而在固定底座9上设置一个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当第二定位孔与位于转动轴20的正下方的第一定位孔对齐并通过螺钉组件固定后,此时蓄能器3垂直,处于工作位置。需要维修或维护时,则将另一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固定即可,此时蓄能器3倾斜,处于维修位置。
优选地,转动轴20在旋转支架11上设置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蓄能器3重心的水平高度,这样在在蓄能器3维修或维护时所需的扳动力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劳动强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路采用软管,这样在旋转支架转动时,不需要拆卸蓄能器的连接管路,便于维护工作的开展。
如图4A至图4E,以及图5A至图5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蓄能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5、钢带总成10和旋转支架16。其中固定底座15垂直固定在走台板1下方和车轮7右侧;旋转支架16上设有一转动轴20,而固定底座15与转动轴20的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内设有轴承17。转动轴20穿设安装在轴承17中,并用螺钉组件将转动轴20相对于轴承17固定。
旋转支架16下方的托架上开设有蓄能器底部安装孔161,安装孔161上配设有缓冲垫5;钢带总成10环绕蓄能器3的瓶体部分,其两末端则固定于旋转支架16的装配孔41、42内。进而通过钢带总成10将蓄能器3稳定的固定在旋转支架16上。其安装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旋转支架16的垂直板面上设有转动轴20和位于同一圆弧上的定位孔24和25;同时,固定底座15上设有与定位孔24和25分别对应的两个圆弧定位槽34和35。
如图4D所示,在工作状态下,定位孔24、25分别与圆弧定位槽34、35的一端通过螺钉组件锁紧连接,此时蓄能器3处于垂直状态的工作位置。
如图4E所示,当蓄能器3需要维护或维修时,先将转动轴20处的螺钉组件旋松,再将锁紧连接在定位孔24、25分别与圆弧定位槽34、35内的螺钉组件分别拆卸下来,然后用手扳动3蓄能器顶部维修帽盖绕转动轴20旋转,当旋转支架16的定位孔24、25分别与固定底座15的圆弧定位槽34、35的另一端对齐时,再将螺钉组件穿入第一定位孔23和第二定位孔32中并锁紧,以使旋转支架16固定在与其工作位置呈一预定角度的倾斜位置,即蓄能器3处于维修位置。此时,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冲外,无需拆卸蓄能器3,即可对其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方便。
维修完毕后,再将螺钉组件从定位孔和圆弧定位槽中拆卸下来,并用手扳动蓄能器3的顶部维修帽盖,使之绕转动轴20反向旋转,当旋转支架16上的定位孔24、25分别与固定底座15的圆弧定位槽34、35的一端对齐时,用螺钉组件再次固定,然后再将螺钉组件锁紧该转动轴20。
当然固定元件不限于螺钉组件,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固定元件均可代替螺钉组件。此外,也不局限于有两定位孔和两个圆弧定位槽。例如,可在旋转支架16上设有一杆式固定件,而在固定底座15上设有一个圆弧定位槽,其中该圆弧定位槽中至少有一点位于与转动轴20配合的轴承17的正下方。杆式固定件可在该圆弧定位槽中滑动。当蓄能器3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杆式固定件滑至轴承17正下方位置,并锁紧固定,一是蓄能器3处于垂直状态;当蓄能器3需要进行维修时,旋松杆式固定件,并滑动至一角度,旋转支架16带动蓄能器3倾斜。这个实施方案的优点是,不必将固定件拆卸下来,只通过旋松或旋紧固定件,并扳动蓄能器3顶部维修帽盖,即可调整蓄能器3到一适当的角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旋转支架16上设置位于同一圆弧上的两个定位销,在固定底座15上设置位于同一圆弧上的两个圆弧定位槽,且该圆弧定位槽的弧长与两定位销之间的相等。当蓄能器3处于工作状态时,两个定位销卡接在一个圆弧定位槽的两端;当蓄能器3需要维修时,先抽回两定位销,再旋转该旋转支架16,以使两定位销与另一圆弧定位槽的两端对齐后,再插入两定位销,即使得旋转支架16处于一倾斜状态。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使旋转支架16相对于固定底座15更加稳固,不易产生相对滑动。显而易见,在旋转支架16和固定底座15之间设置可相互配合的定位装置的方式是可以互换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固定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该旋转支架上设有转动轴和装配孔;该固定底座与该转动轴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且该转动轴穿设在该固定孔内;而该固定元件与所述装配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孔内设有与该转动轴相配合的轴承或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该转动轴的紧固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元件;且该旋转支架上至少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圆弧上的第一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该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均位于该转动轴下方,且间隔预定弧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元件;且该旋转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一个与该定位孔相对应的圆弧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支架上设有两个定位孔;该固定底座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圆弧定位槽,其中该圆弧定位槽的弧长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弧长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轴设置的水平高度大于等于该蓄能器重心的水平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为钢带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支架下端设有缓冲垫。
CN201120075843XU 2011-03-21 2011-03-21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1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5843XU CN202031329U (zh) 2011-03-21 2011-03-21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5843XU CN202031329U (zh) 2011-03-21 2011-03-21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1329U true CN202031329U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9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584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1329U (zh) 2011-03-21 2011-03-21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1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2866A (zh) * 2013-10-22 2014-01-22 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2866A (zh) * 2013-10-22 2014-01-22 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安装结构
CN103522866B (zh) * 2013-10-22 2016-02-24 苏州友邦汽车底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6252U (zh) 一种轮式万向旋转钻机
CN203186472U (zh) 履带式底盘及履带式工程机械
CN104234625A (zh) 一种可行走万向旋转钻机
CN202031329U (zh) 一种液压蓄能器固定装置
CN108284966B (zh) 一种小型航空发动机液压装配车架
CN103395409B (zh) 可调式支柱
CN105888545A (zh) 一种面向低矮巷道的天井钻机
CN204627640U (zh) 一种用于拆卸单体液压支架的装置
CN101832451B (zh) 一种移动式行走车架
CN204081999U (zh) 一种可行走万向旋转钻机
CN202528849U (zh) 一种可调整式仪表安装装置
CN201960484U (zh) 组装翻转胎
CN103831605A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立轴拆装一体机
CN102146674A (zh) 斜撑机构和具有该斜撑机构的桩机或旋挖钻机
CN108457305A (zh) 一种易拆安全市政井盖及拆卸工具和拆装方法
CN214614062U (zh) 一种适用于桩工机械的机身回转固定装置
KR101418971B1 (ko) 차량 일반도 레일 겸용 운행장치
CN101225735B (zh) 架柱支撑气动钻机
CN203601235U (zh) 可调式支柱
CN206538118U (zh) 副臂的辅助安装装置、起重机臂架以及起重机
CN217623853U (zh) 一种tbm后配套台车的行走轮装配工装
CN218991512U (zh) 一种新型锚杆钻机支护装置
CN221066090U (zh) 叶轮拆装工具
CN204279615U (zh) 平地机及其前轮倾斜锁止机构
CN103557018A (zh) 多功能岩石隧道掘进机锚杆钻机回转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30

Address after: 201202, No. 6999, Chuansha Road, Shanghai, 13, 18A,, 18B

Patentee after: Marinetec Development (Shanghai)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