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5269U - 健身矫正器 - Google Patents

健身矫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5269U
CN202015269U CN2010202651767U CN201020265176U CN202015269U CN 202015269 U CN202015269 U CN 202015269U CN 2010202651767 U CN2010202651767 U CN 2010202651767U CN 201020265176 U CN201020265176 U CN 201020265176U CN 202015269 U CN202015269 U CN 202015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pad
support
bearing
croo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51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丰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651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5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5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52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健身矫正器,包括支座,还包含设置于支座上的弹性弯曲垫、以及与所述支架铰接并调节所述弯曲垫弯曲角度的把手,所述弯曲垫包含与所述支架一端铰接的铰接端和与所述支架另一端移动连接的移动端。上述的健身矫正器的矫正器在支座设置弯曲垫,使用者可直接坐在支座上,不用坐在地上,且弯曲垫为具有弹性,使用者锻炼时可提供一个弹性缓冲力,避免运动过大时或不小心操作时震荡受伤。

Description

健身矫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健身矫正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由于工作时间保持坐姿,长时间的坐着以及坐姿不良容易使得脊椎弯曲或生骨刺,从而导致身体不正。
传统的健身矫正器是直立式的,设置有直立式的弯曲垫,使用者需要坐在地面上,双手握住两边的把手,然后向上拉起,弯曲垫随之转动,转动的弯曲垫的弧形面将使用者的腰部顶起,使身体产生自然伸直来作矫正及防治骨刺等。但由于使用者此时头部向下贴在头枕上,随弯曲垫的转动而转动,而当把手拉至最高点时头枕落地,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小心的拉起把手,控制整个健身矫正器的转动速度,以免头部快速的着地,发生碰撞,造成损伤。这样的健身矫正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时极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健身矫正器。
一种健身矫正器,包括支座,还包含设置于支座上的弹性弯曲垫、以及与所述支架铰接并调节所述弯曲垫弯曲角度的把手,所述弯曲垫包含与所述支架一端铰接的铰接端和与所述支架另一端移动连接的移动端。
优选地,所述弯曲垫包括两侧的条形板以及横跨两侧条形板之间的横杆,所述条形板包含依次铰接的多个弹性片状条形板。
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弯曲拐状的操作杆,以及与所述操作杆铰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弯曲垫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曲垫连接,所述操作杆于拐角处与支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座在与所述弯曲垫铰接的一端在所述弯曲垫的下方设有支板。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支脚及设置在所述支脚上并受所述支脚支撑的水平支撑面,所述弯曲垫跨设于所述水平支撑面两端。
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撑面包括设于两侧的支撑横杆,所述支板设置于两侧支撑横杆之间并与在靠近所述弯曲垫中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铰接,所述支座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板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滑动连接且调节所述支板相对所述支撑横杆的相对旋转角度的支撑条。
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撑面的两端在所述弯曲垫的两端外相对设置有头垫及座垫,且所述头垫设置在所述支板上。
优选地,所述弯曲垫在所述移动端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另一端绕回后连接所述弯曲垫的弹性件。
优选地,还包括腿部运动组件,所述腿部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座上的脚蹬支撑横梁、设置在脚蹬支撑横梁上的脚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脚支撑杆上的脚踏、与所述脚支撑杆连接的脚蹬弹性件及连接脚蹬弹性件的另一端并调节脚蹬弹性件的松紧的张紧调节轮。
优选地,所述脚支撑杆包括与脚蹬弹性件连接的活动管及可伸缩收容于所述活动管中的调节管,所述活动管上设置有调节并固定调节管于不同位置的调节孔。
上述的健身矫正器的矫正器在支座设置弯曲垫,使用者可直接坐在支座上,不用坐在地上,且弯曲垫为具有弹性,使用者锻炼时可提供一个弹性缓冲力,避免运动过大时或不小心操作时震荡受伤。且本实施例的支座是固定不动的,只是弯曲垫可由两端相对向中间部分弯曲拱起而形成的跨设于支座上的弧形,以顶住使用者的腰部,供使用者锻炼矫正,不像传统的直立式健身矫正器整个翻转顶住腰部,避免健身矫正器由于整体翻转导致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急速着地发生碰撞的可能,使用安全。且可通过把手对弯曲垫的弯曲角度或弧度进行调节,方便使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不带弯曲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的腿运动部件展开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的腿运动部件与主体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的弯曲垫为平卧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支板向上翻转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的弯曲垫向中间位置弯曲顶起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弯曲垫的条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弯曲垫的条形板之间的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100,包括支座20、设置于支座20上并可弯曲跨设于支座20两端的弹性弯曲垫40、与支座20铰接并调节弯曲垫40的弯曲角度的把手60。
如图1及图5至图7所示,弯曲垫40包含移动端43和铰接端45。铰接端45与支座20一端铰接。移动端43与支座20另一端移动连接,以容许弯曲垫40的中间向上弯曲拱起成弧形。
如图1至图8所示,弯曲垫40包括相对设置于两侧的条形板42及跨设于两侧条形板42之间的横杆44。每个条形板42包含依次铰接的多个片状条形板42。条形板42为弹性条形板,通过弹性变形弯曲而使条形板依次连接而拱起。如图8至图9所示,两相邻的片状条形板42之间通过铰接件46铰接以方便整条的条形板42弯曲变形。铰接件46设置为突包状。
如图6所示,把手60包括操作杆64以及驱动部62。驱动部62一段弯曲垫40中部的片状条形板42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杆64铰接。
操作杆64包含操作部640及与驱动部62铰接的连接部642。操作部640与驱动部62的连接处呈弯曲拐状,操作杆64于拐角处与支座20铰接。在对操作部640施加作用力时,操作杆64以支座20为支撑,于驱动部62与弯曲垫40连接处顶起弯曲垫40。作用力的大小决定弯曲垫40的拱起高度。
如图1及图4所示,支座20包括支脚22及设置在支脚22上并受支脚22支撑的水平支撑面24。弯曲垫40设于水平支撑面24上并可弯曲拱起而跨设于水平支撑面24两端。
水平支撑面24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支撑横杆240、连接两支撑横杆240端部的连接条243,设于靠近弯曲垫40铰接端并置于两侧支撑横杆240之间支板242、设置支板242端部上弯曲垫40铰接端外的头垫244、及弯曲垫40移动端外的座垫246。连接条243连接两支撑横杆240的底面,支板242包含设于支撑横杆240内侧并与所述支撑横杆240铰接的两侧条2422,弯曲垫40铰接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侧条2422的内侧铰接,两侧条2422的另一端搁置在支座20端部的连接条243上。头垫244连接两侧条2422的端部。支板242在远离支座20端部的一端与支撑横杆240铰接,当支板242绕该铰接处转动时,弯曲垫40的铰接端可随之抬起。头垫244设置两侧条2422上,位于铰接端外靠近支座20的端部处。
如图6所示,支座20还包括一端与支板2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杆240滑动连接,支撑并固支板242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支撑条28。
支板242往上升起时可作坐椅使用,同时亦可作胸部及背部的运动。此时操作杆64在最下端时向中间拉起,可借使健身器的弹力来作背部及胸部的健身用。一实施例中,健身矫正器100作为坐椅使用时,因为操作杆64可向前下方调整,从而使得运动者上半身向前屈,将操作杆64向后拉起时可作胸部、背部以及腹部的运动。
为了保证支座20的稳定性,支座20还包括于支脚22与支撑横杆240之间倾斜设置的固定条26,固定条26与支脚22与支撑横杆240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100还包括与弯曲垫40移动端连接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垂直设于支撑横杆240下方的挂管800、弹性件802、弹性件传动轮804及支撑弹性件传动轮804的弹性件支撑横梁806。弹性件支撑横梁806设于两固定条26之间,弹性件支撑横梁806上设有弹性件传动轮804。弹性件802优选为弹簧。挂管800之间设有固定杆,弹性件802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另一端绕过弹性件传动轮804与弯曲垫40移动端连接。弹性件802的存在容许弯曲垫40的移动端伸缩。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100还包括腿部运动组件。腿部运动组件设于座垫246所在的一端。腿部运动组件包括脚支撑杆、及设于脚支撑杆一端的脚踏900。
为了便于适应不同人使用,本实施例的脚支撑杆包括活动管902及可伸缩收容于所述活动管902中的调节管904。活动管902上设置有不同的调节孔907,可根据需要调节调节管904在活动管902中的位置并进行固定。脚踏900设置垂直在调节管904远离活动管902的一端。
为了便于调节不同的放置角度需求,腿部运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脚踏900后的脚踏调节件906。脚踏调节件906垂直在调节管904上,脚踏900与。脚踏调节件906平行设置并枢接,脚踏900绕与脚踏调节件906连接的枢接轴转动而将脚踏900调整到不同的角度位置。
腿部运动组件还包括支撑脚支撑杆的脚蹬支撑横梁908、套设在脚蹬支撑横梁908上脚蹬导轮909、张紧调节轮903及脚蹬弹性件905。脚蹬弹性件905优选为弹簧。
脚蹬支撑横梁908连接支座20同一端的两支脚22。脚蹬支撑横梁908上套设脚蹬导轮909。活动管902远离调节管904的一端放置在脚蹬导轮909上。脚蹬弹性件905一端与活动管902连接,另一端绕过张紧调节轮903连接到支座20上。张紧调节轮903调节脚蹬弹性件905的松紧。
本实施例的把手60可由手来操动,也可采用脚的踩踏而达到运动功能。
采用弹性件802、或脚蹬弹性件905的弹性传动方式也可通过气压棒等方式进行传动。也可通过其他其它的传动方式例如链条,齿轮,皮带,马达,油压,气压或绳索等等。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100,将支板242设有头垫244的一端抬起,可作为长椅使用。将设置在支座20两侧的两把手60转动到相对使用者的使用前方时,与弯曲垫40移动端连接的弹性件802弹性拉住弯曲垫40,弯曲垫40不发生拱起,继续前推把手60可用来做胸部运动。支板242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头垫244翻转到与支撑横杆240相对成水平位置时,将相对设置在两侧的把手60向靠近头垫244的方向转动,把手60以支座20为支点,将弯曲垫40的中部顶起,移动端向中间部位移动,弯曲垫40拱起弯曲成孤状,将使用者的腰部往上顶起,作矫正及防治骨刺之用。再将把手60向靠近座垫246即远离头垫244方向转动时,可恢复至初始的平坦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健身矫正器100,不仅为收纳方便,且可作为多功能使用运动,且由于弯曲垫40设置在水平支撑面24上,在运动健身时不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及不安全的动作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健身矫正器,包括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支座上的弹性弯曲垫、以及与所述支架铰接并调节所述弯曲垫弯曲角度的把手,所述弯曲垫包含与所述支架一端铰接的铰接端和与所述支架另一端移动连接的移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垫包括两侧的条形板以及横跨两侧条形板之间的横杆,所述条形板包含依次铰接的多个弹性片状条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弯曲拐状的操作杆,以及与所述操作杆铰接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弯曲垫的下方,并与所述弯曲垫连接,所述操作杆于拐角处与支座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在与所述弯曲垫铰接的一端在所述弯曲垫的下方设有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支脚及设置在所述支脚上并受所述支脚支撑的水平支撑面,所述弯曲垫跨设于所述水平支撑面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面包括设于两侧的支撑横杆,所述支板设置于两侧支撑横杆之间并与在靠近所述弯曲垫中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铰接,所述支座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板底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滑动连接且调节所述支板相对所述支撑横杆的相对旋转角度的支撑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面的两端在所述弯曲垫的两端外相对设置有头垫及座垫,且所述头垫设置在所述支板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垫在所述移动端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含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另一端绕回后连接所述弯曲垫的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腿部运动组件,所述腿部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支座上的脚蹬支撑横梁、设置在脚蹬支撑横梁上的脚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脚支撑杆上的脚踏、与所述脚支撑杆连接的脚蹬弹性件及连接脚蹬弹性件的另一端并调节脚蹬弹性件的松紧的张紧调节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身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支撑杆包括与脚蹬弹性件连接的活动管及可伸缩收容于所述活动管中的调节管,所述活动管上设置有调节并固定调节管于不同位置的调节孔。 
CN2010202651767U 2010-07-20 2010-07-20 健身矫正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5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1767U CN202015269U (zh) 2010-07-20 2010-07-20 健身矫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1767U CN202015269U (zh) 2010-07-20 2010-07-20 健身矫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5269U true CN202015269U (zh) 2011-10-26

Family

ID=4480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517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5269U (zh) 2010-07-20 2010-07-20 健身矫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52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389A (zh) * 2016-10-28 2017-02-08 孙广汉 腰椎舒展器
CN110151489A (zh) * 2019-04-16 2019-08-23 河南工学院 一种脊椎矫正健身器及利用该健身器的训练方法
CN113633482A (zh) * 2021-09-02 2021-11-12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的便携式折叠医疗床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389A (zh) * 2016-10-28 2017-02-08 孙广汉 腰椎舒展器
CN110151489A (zh) * 2019-04-16 2019-08-23 河南工学院 一种脊椎矫正健身器及利用该健身器的训练方法
CN110151489B (zh) * 2019-04-16 2021-08-31 河南工学院 一种脊椎矫正健身器及利用该健身器的训练方法
CN113633482A (zh) * 2021-09-02 2021-11-12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的便携式折叠医疗床
CN113633482B (zh) * 2021-09-02 2023-04-07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的便携式折叠医疗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81572T3 (es) Aparato de ejercicio con apoyapiés elástico
US7846073B2 (en) Leg exerciser device
CN101678225B (zh) 具有可调节坡道的椭圆训练机
JP5314596B2 (ja) 腹部運動装置
US7648473B1 (en) Traction extension table
US20130123081A1 (en) Push-up aid apparatus
US20110275499A1 (en) Push-up and dip assist exercise apparatus
CN105709373B (zh) 一种手脚两用式健身器
CN209714163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体育分腿器
JP2010511425A5 (zh)
WO2016154565A1 (en) Exercise device
US20120100973A1 (en) Sliding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CN202015269U (zh) 健身矫正器
CN206995715U (zh) 一种医疗护理移动康复训练装置
CN106807036B (zh) 蹲立健身器
CN107344000A (zh) 仰卧起坐板
JP3202923U (ja) スクワット・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
CN201375585Y (zh) 可调式脊椎复健装置
KR101392056B1 (ko) 체중을 이용한 복합 운동기구
CN205323106U (zh) 腰腹运动健身器
CN208145325U (zh)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装置
CN205412070U (zh) 蹲立健身器
CN206526241U (zh) 康复健身用折叠式自重力牵引器
KR20200136529A (ko) 스쿼트 운동 보조 기구
CN213285507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仰卧起坐锻炼用腿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