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7304U -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7304U
CN201997304U CN2011200202999U CN201120020299U CN201997304U CN 201997304 U CN201997304 U CN 201997304U CN 2011200202999 U CN2011200202999 U CN 2011200202999U CN 201120020299 U CN201120020299 U CN 201120020299U CN 201997304 U CN201997304 U CN 201997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stir
fries
revolving drum
urceo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202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克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ULAIM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ULAIM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ULAIM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ULAIM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202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7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7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73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筒造粒机,特别涉及一种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包括混合造粒的内筒,内筒一端为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内壁两端均设有一段导向螺旋,所述两端的导向螺旋之间设有用于翻炒的抄手,抄手为向筒内伸展的薄片状。本实用新型内筒设置抄手进行翻炒,物料混合更为充分;内筒端部的导向螺旋设计使物料不易在内筒的端部堆积。

Description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筒造粒机,特别涉及一种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技术背景
一些本身为颗粒状的物料,需要在物料表面包覆一层其他物质,一般采用转筒式造粒机进行喷浆造粒,将颗粒物料与包覆物充分翻炒混合,以求包覆均匀,颗粒度好,并在包覆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使包覆更加稳定。物料在转筒内混合翻炒的过程中,要与包覆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效果与转筒内部的翻炒输送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并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如中国专利局2009年7月29日公开的CN101492328A号专利申请文件,名称为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该装置机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旋转筒体,特征是,旋转筒体采用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形部分连接构成,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卸料箱。该装置内筒内采用螺旋结构进行翻炒输送,物料在内筒内的时间短,且各节螺旋之间物料难以沟通,混合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转筒造粒机内筒翻炒结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对物料进行反复翻炒的转筒造粒机内部翻炒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包括混合造粒的内筒,内筒一端为进料口,所述内筒的内壁两端均设有一段导向螺旋,所述两端的导向螺旋之间设有用于翻炒的抄手,抄手为向筒内伸展的薄片状。内筒滚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翻炒,导向螺旋的设置使物料不会再转筒的端部堆积,物料进入抄手区后,物料和包覆物被抄手抄起,并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随内筒旋转一定角度后从抄手两侧和前侧边滑落,使物料和包覆物在筒内反复运动、充分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抄手中部弯折,折线沿内筒轴线方向,抄手向内弯折的侧面为工作面。使抄手在抄起物料后能将物料兜住,不会直接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抄手的工作面向内筒输送方向倾斜。使抄手具有一定的向前输送作用,抄手将物料抄起后,由于抄手工作面的倾斜使大部分物料向前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抄手的工作面倾斜角度在5度到10度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抄手在内筒轴向交错排列。将物料交替抄起,分段抄起,使物料和包覆物在筒内相对运动更强,混合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进料一侧还设有干燥热风的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出风口。在包覆造粒的同时进行干燥,同时热风也起到一定输送和推动物料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之外还同轴设有外筒,内筒与进料口相对的一端与外筒连通,外筒内壁上还设有与内筒输送方向相反的反向螺旋。物料和包覆物在内筒混合包覆造粒后,在外筒反向输送的过程中进行整粒和冷却,使颗粒饱满圆润,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反方向输送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干燥热风散逸的热量进行二次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端部下面还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内筒的进料口位于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进料口还设有添加粘结剂的喷枪。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个,若干出料口沿外筒轴向分布,并沿外筒的输送方向在各出料口设置孔隙逐步增大的筛网。可以对出料的尺寸进行分选,由于物料进料时颗粒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分选按包覆物的厚度进行分类。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有与电机相配的齿圈,外筒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的滚圈和托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造粒过程中进行整粒、干燥,将多个工艺整合到一组机械内,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内筒设置抄手进行翻炒,物料混合更为充分;内筒端部的导向螺旋设计使物料不易在内筒的端部堆积;整粒在内外筒夹层中进行,对干燥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降低能耗,同时改善了外部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喷枪,3.外筒,4.内筒,5.齿圈,6.滚圈,7.出风口,8.螺旋叶片,9.抄手,10.进风口,11.导向螺旋,12.托轮,13.电机,14.减速器,15.驱动齿轮,16.出料口,16a.第一出料口,16b.第二出料口,16c.第三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在颗粒肥料外包覆炭层的转筒造粒机,如图1至图4所示。本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卧式的外筒3和内筒4,内筒4和外筒3同步转动,在内筒4的左端设有一个与内筒4连通的风室,风室还设有一个进风口10,风室的其他各处均封闭。内筒4的左端还设有进料口1和喷枪2,进料口1和喷枪2均穿过风室与外部连通,并在穿透处密封,进料口1用于向内筒4添加待包覆的颗粒肥料和炭粉混合物,喷枪2用于喷射粘结剂。
本装置内部的翻炒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内筒4内壁的左右两端部均设有引导物料的导向螺旋11,避免物料在内筒的端部堆积,内筒4内壁的中部沿轴向设置薄片状的抄手9,抄手9在内筒4内壁的环周上呈多列均匀设置,各列抄手9交错排列,抄手9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抄手9中部折弯,折线沿内筒轴线方向,抄手9的折弯内侧面为工作面,工作面输送方向倾斜,倾斜角度10度。
内筒4的右端为开口,外筒3的右端长度长于内筒4,使内筒4中的物料在右端自然落入外3筒中进行输送,外筒3的右端中心设有出风口7。外筒3的内壁设有与导向螺旋11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8,转动时螺旋叶片8将物料向左输送,外筒3左端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分别为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出料口16a、第二出料口16b、第三出料口16c,并在第一出料口16a和第二出料口16b处的外筒筒壁上设置筛网,第一出料口16a处的筛网孔隙小于第二出料口16b处的筛网孔隙。外筒3的左端在各出料口16的交界处形成筒径向左逐步增大的台阶。出料口16和风室之间相互隔离。
本装置的底部安装在台架上,本装置的动力装置如图1、图3所示,外筒3的外壁中部设有齿圈5,台架上与齿圈5对应的位置设有依次相连的电机13,减速器14,驱动齿轮15,驱动齿轮15与齿轮5啮合。如图1、图2所示,在齿圈5的两侧分别设有滚圈6,托架上设有托轮12,托轮12在滚圈6上滚动,为外筒3提供支撑。
工作时,电机13驱动外筒3和内筒4同步转动,通过进料口1向内筒4添加待包覆的颗粒肥料和炭粉混合物,并通过喷枪2添加粘结剂,颗粒肥料和炭粉混合物在内筒4中经过抄手9的翻炒均匀混合,并向右侧输送,到达内筒4右端时落入外筒3中,并通过外筒螺旋叶片8的作用沿外筒3和内筒4的夹层向左侧输送,并在外筒输送过程中进行整粒,使颗粒圆润饱满,完成包覆和整粒的肥料由于包覆层厚度的不同颗粒大小有差异,在到达外筒3的左端时通过各级出料口的筛网进行分选。在以上工序的过程中,同时从进风口吹入干燥热风,干燥热风通过内筒风道对包覆中的肥料进行干燥,并从出风口吹出。在外筒输送的过程中利用了通过内筒筒壁散发的余热进行二次干燥,充分利用了热量,并起到隔热的效果,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Claims (9)

1.一种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包括混合造粒的内筒,内筒一端为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内壁两端均设有一段导向螺旋,所述两端的导向螺旋之间设有用于翻炒的抄手,抄手为向筒内伸展的薄片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手中部弯折,折线沿内筒轴线方向,抄手向内弯折的侧面为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手的工作面向内筒输送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手的工作面倾斜角度在5度到1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手在内筒轴向交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进料一侧还设有干燥热风的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之外还同轴设有外筒,内筒与进料口相对的一端与外筒连通,外筒内壁上还设有与内筒输送方向相反的反向螺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端部下面还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内筒的进料口位于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进料口还设有添加粘结剂的喷枪。
CN2011200202999U 2011-01-21 2011-01-21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7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02999U CN201997304U (zh) 2011-01-21 2011-01-21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202999U CN201997304U (zh) 2011-01-21 2011-01-21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7304U true CN201997304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2029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7304U (zh) 2011-01-21 2011-01-21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7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160B (zh) 喷浆回转造粒机
CN102950046B (zh) 用于粉末冶金中的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
CN212375252U (zh) 一种转筒式摊粮机及粮糟摊凉系统
CN103134279B (zh) 一种回转型内穿流颗粒物料干燥机
CN110917995B (zh) 一种制粒机
CN102775255B (zh) 复混肥反击造粒机及使用该反击造粒机的复混肥生产线
CN201997303U (zh) 双层转筒造粒机分级出料结构
CN207401519U (zh) 一种高效化工颗粒原料粉碎研磨装置
CN210449302U (zh) 超微细碳酸钙粉末研磨装置
CN206569526U (zh) 一种物料防结块均化装置
CN109747038A (zh) 混料机
CN201997304U (zh) 转筒造粒机的内部翻炒结构
CN201997302U (zh) 喷浆回转造粒机
CN107348037B (zh) 一种茶叶加工装置
CN211098906U (zh) 一种造粒机
CN207373437U (zh) 混料机
CN107244788A (zh) 一种用于污泥破碎的装置及其工艺方法、污泥处理系统
CN104647609A (zh) 一种干粉砂浆的连续式混合设备
CN209188567U (zh) 一种高效淀粉混合机
CN208194278U (zh) 一种多元素肥生产装置
CN213791952U (zh) 环保型化妆品生产用磨粉机
CN101563153A (zh) 颗粒化装置
CN207745789U (zh) 药粉混合设备
CN106167957B (zh) 一种化学粘合法无纺毡的生产装置
CN100335855C (zh) 多筒自磨自筛回转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