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1855U - 翻车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翻车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1855U
CN201961855U CN2011200714889U CN201120071488U CN201961855U CN 201961855 U CN201961855 U CN 201961855U CN 2011200714889 U CN2011200714889 U CN 2011200714889U CN 201120071488 U CN201120071488 U CN 201120071488U CN 201961855 U CN201961855 U CN 201961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ar dumper
connecting rod
counterweight guide
dump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14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彬
王立德
时百巨
李增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714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1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1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1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车机系统,包括车钩扶正装置,其包括配重导向件(1)、连杆传动机构和扶正杆(2),配重导向件枢接在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平台上,扶正杆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配重导向件连接,从而配重导向件转动时带动扶正杆沿该扶正杆轴向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扶正位置,在初始位置,扶正杆位于翻车机系统要翻转的火车的最低位置下方,在扶正位置,扶正杆位于火车的车钩的侧面。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在翻转过程中,扶正杆处于扶正位置,以支撑翻车系统要翻转的火车车厢的车钩,防止车钩在翻转过程中偏移,从而无需人工进行车钩扶正操作,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翻车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车机系统,具体地,涉及需摘钩作业的翻车机系统。
背景技术
翻车机系统是一种具有高度机械自动化的大型卸车作业的专用设备,可翻卸铁路敞车所载的散粒物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厂、港口、冶金、煤炭焦化等大型现代化企业。
翻车机系统通常分为摘钩作业和不摘钩作业两种,摘钩作业的翻车机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翻车机、推车机、定位车等。具体的作业流程通常为:定位车将整列火车向推车机接车位置牵引,中间完成摘钩作业,将待翻卸的火车与整列火车分离。然后定位车将待翻卸的火车牵引到推车机接车位置后,定位车与待翻卸火车脱钩、分离,然后推车机再将待翻卸的火车牵引至翻车机内部,同时将翻车机内上一个循环翻卸完毕的空车厢推出翻车机。然后翻车机固定待翻卸火车车厢并一同翻转,待翻转完毕后翻车机返回初始位置,推车机再将翻卸完毕后的空车厢推离翻车机,同时使该空车厢与上一个循环中推出的空车厢对接。
在翻车机翻转过程中,被翻转的火车车厢的车钩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会朝向翻车方向偏移,导致该火车车厢的车钩无法与推车机车钩或其他火车车厢的车钩顺利对接,需要人工对火车车钩进行扶正,这样既浪费了人力,还影响了翻卸作业的流畅性,造成作业效率低下。此外,工作人员每次进行车钩扶正操作时都需要小心翼翼,防止滑倒或被两节车厢之间的车钩夹住,因而缺乏安全感,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是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该翻车机系统能够自动地对火车车钩进行扶正,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其中,该翻车机系统包括车钩扶正装置,该车钩扶正装置包括配重导向件、连杆传动机构和扶正杆,所述配重导向件枢接在所述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平台上,所述扶正杆通过所述连杆传动机构与所述配重导向件连接,从而所述配重导向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扶正杆沿该扶正杆轴向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扶正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扶正杆位于所述翻车机系统要翻转的火车的最低位置下方,在所述扶正位置,所述扶正杆位于所述火车的车钩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导向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正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配重导向件包括配重部和安装部,所述配重导向件通过所述安装部枢接在所述翻车机平台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配重导向件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扶正杆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扶正杆移动的引导件。
优选地,所述引导件固定在所述翻车机平台上,并且所述引导件上形成有供所述扶正杆穿过的引导孔。
优选地,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扶正杆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接近开关。
优选地,所述翻车机平台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配重导向件枢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在翻转过程中,车钩扶正装置可以使得所述扶正杆处于扶正位置,以支撑翻车系统要翻转的火车车厢的车钩,防止车钩在翻转过程中偏移,从而无需人工进行车钩扶正操作,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翻车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翻车机系统在翻转160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翻车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的翻车机系统在翻转160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配重导向件      2    扶正杆
3    翻车机平台      4    车钩
51   第一拉索        52   第二拉索
53   第一滑轮        54   第二滑轮
55   第一连杆        56   第二连杆
11   重部            12   轻部
13   连接部          14   配重部
15   安装部            6    引导件
7    支撑架            8    接近开关
9    信号铁            31   主梁
10   第二支撑架        40   火车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翻车机系统,其中,该翻车机系统包括车钩扶正装置,该车钩扶正装置包括配重导向件1、传动机构和扶正杆2,所述配重导向件1枢接在所述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平台3上,所述扶正杆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配重导向件1连接,从而所述配重导向件1转动时带动所述扶正杆2沿该扶正杆2轴向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扶正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扶正杆2位于所述翻车机系统要翻转的火车车厢40的最低位置下方,在所述扶正位置,所述扶正杆2位于所述火车车厢40的车钩4的侧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在翻转过程中,车钩扶正装置可以使得所述扶正杆2处于扶正位置(如图2和图4所示),以支撑翻车系统要翻转的火车车厢40的车钩4,防止车钩4在翻转过程中偏移,从而无需人工进行车钩扶正操作,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所述配重引导件1可以枢接在翻车机平台4上的任何适当位置。如图1至图4所示,翻车机平台4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7,从而配重引导件1可以枢接在该第一支撑架7上。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为各种适当的传递方式,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可以为拉索传动机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拉索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例如翻车机平台3的主梁31)上的第一滑轮53和第二滑轮54,以及分别经过该第一滑轮53和第二滑轮54的第一拉索51和第二拉索52,第一拉索51的一端和第二拉索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扶正杆2上,第一拉索51的另一端和第二拉索5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导向件1上。从而,当翻车机翻转时,配重导向件1相对于翻车机平台3枢转,从而第二拉索52拉动扶正杆2沿其轴向移动,此时第一拉索51也释放同样的长度,使得扶正杆2移动至扶正位置(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滑轮53和第二滑轮52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固定在翻车机平台3的主梁31上,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梁31上可以固定有第二支撑架10,所述第一滑轮53和第二滑轮54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0上。
所述配重导向件1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作业需要而设计,第一拉索51和第二拉索52也可以固定在配重导向件的任何适当的位置上。在上述拉索传动机构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配重导向件1包括重部11、轻部12和位于该重部11与轻部12之间的连接部13,所述配重导向件1通过所述连接部13枢接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所述第一拉索51的另一端和第二拉索5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配重导向件1的重部11和轻部12上,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上述配重导向件1和拉索传动机构的功能。
所述传动机构还可以为连杆传动机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连杆55和第二连杆56,所述第一连杆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导向件1上,所述第一连杆5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56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56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正杆2固定连接。从而,当翻车机翻转时,配重导向件1相对于翻车机平台3枢转,从而第一连杆55也随之转动,带动第二连杆56运动,继而推动扶正杆2沿其轴向移动,使得扶正杆2移动至扶正位置(如图4所示)。
所述配重导向件1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作业需要而设计,第一连杆55和第二连杆56也可以固定在配重导向件1的任何适当的位置上。在上述连杆传动机构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配重导向件1可以包括配重部14和安装部15,所述配重导向件1通过所述安装部15枢接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所述第一连杆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部15上,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上述配重导向件1和拉索传动机构的功能。
所述第一连杆55可以与所述配重导向件1形成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杆56可以与所述扶正杆2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可以包括引导所述扶正杆2移动的引导件6。从而使得扶正杆2能够更方便而顺畅地沿着扶正杆2的轴向移动。
所述引导件6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导轨、滑道等。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引导件6可以为引导架的形式。该引导件6可以固定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例如固定在翻车机平台3的主梁31),并且所述引导件6上形成有供所述扶正杆2穿过的引导孔(图中未明显示出)。
在上述翻车机系统中,当翻车机返回到初始位置时,车钩扶正装置的配重引导件1也会在重力作用下返回到初始位置,以带动扶正杆2返回到位于火车最低部位下方的初始位置,从而不会妨碍翻车机系统的后续作业。然而优选地,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扶正杆2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从而,该位置检测单元可以将检测到的位置信号发送翻车机系统的控制系统,只有当确认扶正杆2已返回到初始位置时,翻车机系统才继续作业,以便进一步确保翻车机系统的作业安全。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该位置检测单元可以包括接近开关8,同时例如可以在扶正杆1的适当位置上安装相应的信号铁9,有关接近开关8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翻车机系统包括车钩扶正装置,该车钩扶正装置包括配重导向件(1)、连杆传动机构和扶正杆(2),所述配重导向件(1)枢接在所述翻车机系统的翻车机平台(3)上,所述扶正杆(2)通过所述连杆传动机构与所述配重导向件(1)连接,从而所述配重导向件(1)转动时带动所述扶正杆(2)沿该扶正杆(2)轴向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扶正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扶正杆(2)位于所述翻车机系统要翻转的火车的最低位置下方,在所述扶正位置,所述扶正杆(2)位于所述火车的车钩(4)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5)和第二连杆(56),所述第一连杆(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导向件(1)上,所述第一连杆(5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56)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56)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正杆(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导向件(1)包括配重部(14)和安装部(15),所述配重导向件(1)通过所述安装部(15)枢接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所述第一连杆(5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部(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5)与所述配重导向件(1)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6)与所述扶正杆(2)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包括引导所述扶正杆(2)移动的引导件(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6)固定在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并且所述引导件(6)上形成有供所述扶正杆(2)穿过的引导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扶正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扶正杆(2)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接近开关(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机平台(3)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7),所述配重导向件(1)枢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7)上。
CN2011200714889U 2011-03-17 2011-03-17 翻车机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1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14889U CN201961855U (zh) 2011-03-17 2011-03-17 翻车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14889U CN201961855U (zh) 2011-03-17 2011-03-17 翻车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1855U true CN201961855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148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1855U (zh) 2011-03-17 2011-03-17 翻车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1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625A (zh) * 2011-03-17 2011-07-2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翻车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625A (zh) * 2011-03-17 2011-07-2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翻车机系统
CN102126625B (zh) * 2011-03-17 2013-07-2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翻车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900B (zh)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
CN105036014B (zh) 铁路隧道多功能作业吊篮
CN206203297U (zh) 土石方传输装置
CN104527507A (zh) 可自动折叠的货车篷布
CN104149940B (zh) 一种工作艇自动收放装置
CN102126624B (zh) 翻车机系统
CN102601086A (zh) 一种双卷筒式管道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
CN203794252U (zh) 平车器
CN106945683A (zh) 一种电动伸缩式叉车上下火车车厢装置
CN203682381U (zh) 一种双链循环式提升装载机
CN102126505A (zh) 一种车钩开启装置
CN201961855U (zh) 翻车机系统
CN201961856U (zh) 翻车机系统
CN102126625B (zh) 翻车机系统
CN206691120U (zh) 一种电动伸缩式叉车上下火车车厢装置
CN1843872B (zh) 阳极炭块残渣的倾倒装置
CN107972686A (zh) 一种地铁轨道区间平板运输装置
CN102249097B (zh) 翻车机系统
CN202107351U (zh) 翻车机系统
CN202170122U (zh) 垃圾清扫车升降装置
CN204775285U (zh) 矿用多功能气动阻车器
CN202283934U (zh)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装设该车架的运输工具
CN2866240Y (zh) 底板双侧翻转自卸车
CN201971470U (zh) 翻车机系统
CN106744504B (zh) 一种隧道用模板翻转固定架及模板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