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3716U -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3716U
CN201913716U CN2011200018219U CN201120001821U CN201913716U CN 201913716 U CN201913716 U CN 201913716U CN 2011200018219 U CN2011200018219 U CN 2011200018219U CN 201120001821 U CN201120001821 U CN 201120001821U CN 201913716 U CN201913716 U CN 201913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wire
lead
angle pulley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18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
陈世波
朱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RIE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RIE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RIE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RIE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18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3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3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37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加工辊一侧的框架;设置在框架上与加工辊的轴线平行在加工辊轴向错位设置的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第一引线滑轮对应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从加工辊出来的位置,第二引线滑轮对应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进入加工辊的位置;设置在框架上的轴线均垂直于加工辊的轴线的分别与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对应的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槽底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槽底所形成的圆分别与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的轮槽的槽底所在的圆相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灵活、断线后处理时间短并且硅棒的损失较少。

Description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硅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多线切割过程中出现断线情况时的一种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和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硅材料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切割是硅材料加工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其加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加工效率和成品率。多线切割是通过一根钢线(直径0.12~0.16mm,长度600~800km)的高速往复运动把磨料带入加工区域进行研磨,将待切割硅材料一次性同时切割成数百或数千片薄片的创新性切片工艺。
如图1所示,多线切割机主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工辊1、2,分别设置与加工辊1和加工辊2两侧下方的放线轮3和收线轮4(当然放线轮和收线轮的位置可以互换)。开始时所有的钢线10全部缠绕在放线轮3上,通过一系列导向轮5缠绕到两个加工辊1和2上,这两个加工辊1和2上按切割宽度要求平行刻有一定深度的螺纹状的沟槽,钢线10缠绕在这些沟槽上形成一排数百或数千按一定间隔排列的线网,沟槽在加工过程中保证了钢线10始终保持平行而不会跑偏,这样两个加工辊1和2之间缠绕的钢线10组成了用于切割硅棒的切割面,钢线10再通过一系列导向轮6回到收线轮4,两个加工辊1和2通过两个交流伺服电机拖动,根据给定的速度指令,该加工辊正反向交替运转,从而使钢线往复运行,逐渐将钢线10从放线轮3转移到收线轮4上。同时根据给定的位置和速度指令,控制硅棒7由上往下运动,完成硅棒的切割。
在上述的硅棒的切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钢线的断线。现在断线后的处理方式是利用从断线位置向收线方向的加工辊上的钢线进行切割的硅棒全部放弃。但如果硅棒切割的深度较深时基本上无法挽救。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辅材及运行设备等制造成本的浪费。另外,断线后为了挽救部分硅棒,需要将硅棒抬起后冲洗,冲洗对作为切割用的钢线以及产品的质量影响都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断线损失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所述多线切割机包括一对缠绕用于切割工件的钢线的平行设置的加工辊,所述断线处理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一对加工辊中的一个加工辊一侧的框架;
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的轴线均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从所述加工辊出来的位置,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进入所述加工辊的位置;
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对应所述第一引线滑轮,所述第二换向滑轮对应所述第二引线滑轮,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位于同一平面即第一平面内;
从所述加工辊出来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绕过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后,经过所述第一换向滑轮换向后进入所述第二换向滑轮,所述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由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垂直的第二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的所述第一平面内运动,经所述第二换向滑轮再次换向后绕过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后从另外一个轴向位置重新进入所述加工辊,所述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由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垂直的第三平面内运动,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切,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三平面相切;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以及第二引线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均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在所述框架上的设置位置能够分别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在所述框架上的设置位置能够分别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之间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上还设有调节所述钢线张力的至少一个张力滑轮,所述张力滑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张力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内。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包括位于两端的档杆和位于两个所述档杆之间的至少四根横杆,所述横杆平行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装设于最外侧的两个横杆上,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分别装设于除最外侧的两根横杆外的其余横杆上,所述张力滑轮装设于部分所述横杆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对应的固定基座及支撑杆,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最外侧的两个横杆上,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所述张力滑轮分别对应的固定基座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所述张力滑轮分别通过支撑杆安装于相应的固定基座上,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及第二换向滑轮分别对应的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除最外侧的两根横杆外的其余横杆上,与所述张力滑轮分别对应的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部分所述横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或张力滑轮的轮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V型。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方形,用于分别安装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张力滑轮的固定基座均包括两块方形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具有相对应的直角缺口,两块所述连接块相对接后形成与所述横杆的形状相适配的槽孔,两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横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引线轮的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角度可调。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一换向滑轮的第一基座和用于设置第二引线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一换向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个相邻的并且相互垂直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个相邻的并且相互垂直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张力滑轮均包括轮体、轮轴、轴承和轴承腔盖,所述轮体中部具有一端开口的轴承腔,所述轮轴通过所述轴承装设在所述轴承腔内且具有伸出所述轴承腔的伸出端,所述轴承腔盖套设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轴承腔盖的外圆周与所述轴承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轮轴的伸出端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轮轴的伸出端的端面上开有盲孔,所述盲孔通过开设在所述轮轴上的多个气孔与所述轴承腔连通,所述气孔的出口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腔盖之间,所述盲孔连接压缩空气管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灵活,不需对原有多线切割机进行改造。
2、断线后处理时间短,只需将断头进行焊接,并将钢线绕到各个滑轮上,便能继续进行切割作业。
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断线后硅棒的损失较少,只需将钢线损坏的部分的硅棒放弃,其他部分基本无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线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引线滑轮与固定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换向滑轮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纵向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第一引线滑轮的上设置有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第一引线滑轮与气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钢线            100-框架
11-第一加工辊      12-第二加工辊
13-第一引线滑轮    14-第二引线滑轮
15-第一换向滑轮    16-第二换向滑轮
17-张力滑轮        18-档杆
19-外侧横杆        20-中间横杆
21-固定基座        22-支撑杆
23-连接块          24-槽孔
25-连接孔          26-螺栓
27-轮槽            28-气嘴
29-压缩空气管路    30-轮轴
31-轴承            32-轮体
33-轴承腔盖        34-轴承腔
35-盲孔            36-气孔
37-伸出端          38-第一基座
39-第二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一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所述多线切割机包括一对缠绕用于切割工件的钢线10的平行设置的第一加工辊11和第二加工辊12,所述断线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框架100、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
框架100设置在第一加工辊11和第二加工辊12中的其中一个加工辊的一侧:在实际应用中,框架100应设置朝向多线切割机外侧的一个加工辊上。本实施例中以框架100设置在第一加工辊11的外侧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的轴线均与第一加工辊11和第二加工辊12的轴线平行(由于第一加工辊11和第二加工辊12为相对平行设置,下面均以第一加工辊11为参照进行描述)。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沿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其中第一引线滑轮13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从第一加工辊11出来的位置,第二引线滑轮14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进入第一加工辊11的位置。
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设置在框架100上,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第一换向滑轮15对应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换向滑轮16对应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位于同一平面即第一平面内。即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轮槽的槽底能防止钢线10在所述第一换向滑轮15或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轴线方向上发生较大的位移。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轮槽的槽底位于第一平面内,从而保证在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之间的钢线10位于第一平面内。
如图3所示,从第一加工辊11出来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绕过第一引线滑轮13后,经过第一换向滑轮换15向后进入第二换向滑轮16,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由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垂直的第二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经第二换向滑轮16再次换向后绕过第二引线滑轮14后从第一加工辊11的另外一个轴向位置重新进入第一加工辊11。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由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垂直的第三平面内运动。即钢线10从第一加工辊出来后首先在第二平面内运动,然后经第一换向轮15换向后进入第一平面内运动,最后经第二换向轮16再次换向后进入第三平面内运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且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平行。第一换向滑轮15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切,第二换向滑轮16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三平面相切;第一引线滑轮13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以及第二引线滑轮14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均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在框架100上的设置位置能够分别沿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方向调整。从而使第一引线滑轮13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从第一加工辊11出来的位置,第二引线滑轮14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进入第一加工辊11的位置。为了使第一换向滑轮15与第一引线滑轮13相对应,第二换向滑轮16与第二引线滑轮14相对应,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在框架100上的设置位置也能够分别沿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方向调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框架100包括位于两端的档杆18和位于两个档杆18之间的四根横杆,其中位于上下两侧的两根为外侧横杆19,位于两个外侧横杆19之间的两根为中间横杆20,外侧横杆19和中间横杆20均平行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第一引线滑轮13装设于位于上方的外侧横杆19上,第二引线滑轮14装设于下方的外侧横杆19上,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分别装设于两根中间横赶20上,即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向滑轮15装设于上方的中间横杆20上,而第二换向滑轮16则装设于位于下方的中间横杆20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第一引线滑轮与固定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在框架100上的位置可调节的:
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均通过固定基座21及支撑杆22分别装设于两个外侧横杆19上,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外侧横杆19上,支撑杆22安装在固定基座21上,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二引线滑轮14分别安装在一个支撑杆22上。
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均安装于固定基座21上,固定基座21可拆卸式安装于中间横杆20上。
框架100的外侧横杆19和中间横杆20的结构完全相同,其横截面形状均为方形。如图4所示,用于安装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固定基座21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两块方形的连接块23,每个连接块23的中部具有相对应的直角缺口,两块连接块23相对接后形成与横杆(包括外侧横杆19和中间横杆20)的形状相适配的槽孔24,两块连接块23上分别具有两个位于槽孔两侧的相对应的连接孔25,连接孔25内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块23进而将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分别安装在横杆上的螺栓。当需要调节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时,只需要将螺栓松开,固定基座21便能沿横杆移动至其需要的位置,然后再将螺栓固定即可。
另外,为了使从第一引线滑轮13出来的断线接好后的钢线10顺利进入到第一换向滑轮15换向,第一引线滑轮13的支撑杆22与固定基座21之间的角度可调。即支撑杆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固定基座21上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或螺钉将支撑杆22的一端装设在固定基座21上。第一引线滑轮13装设在支撑杆22的另一端。当需要调节第一引线滑轮13在框架100上的高度位置时,只需松开螺栓或螺钉,支撑杆22便能绕着螺纹孔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旋紧螺栓或螺钉边疆支撑杆22固定住。第二引线滑轮14与支撑杆22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因此也能实现在框架100上的高度位置的可调。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中的第一换向滑轮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钢线10的定位,即只能使其在引线滑轮和换向滑轮上滑动,而不会发生相对应第一加工辊11的轴向的偏移,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结构相同,其轮槽27的横截面形状均为V型。
另外,由于在钢线10切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向钢线10喷射切割浆料,浆料会进入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轮滑15、第二换向滑轮16和张力滑轮17的轴承内,使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轮滑15、第二换向滑轮16和张力滑轮17的轴承及轴很容易损坏。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第一引线滑轮的上设置有气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第一引线滑轮与气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它各滑轮的结构与第一引线滑轮13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轮滑15、第二换向滑轮16和张力滑轮17均包括轮体32、轮轴30、轴承31和轴承腔盖33,轮体32中部具有一端开口的轴承腔34,轮轴30通过轴承31装设在轴承腔34内且具有伸出轴承腔34的伸出端38,轴承腔盖33套设于轮轴30上用于封闭轴承腔34,轴承腔盖33能随轮轴30的一起旋转,轴承腔盖33朝向轴承腔34的一端抵在轴承31的内侧。轴承腔盖33的外圆周与轴承腔3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轮轴30的伸出端37固定在相对应的支撑杆上,轮轴30的伸出端的端面上开有盲孔35,盲孔35通过开设在轮轴30上的多个气孔36与轴承腔34连通,气孔36的出口位于轴承31与轴承腔盖33之间,盲孔35连接压缩空气管路29。本实施例中盲孔35是通过连接在盲孔35内的气嘴28与压缩空气管路29连接的。并且盲孔35内设置内螺纹,气嘴28的连接端开设有与盲孔35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盲孔35与气嘴28通过螺纹连接。压缩空气管路29通过气嘴28为盲孔35提供保护气体。
从压缩空气管路29输送至气嘴28内的保护气体经盲孔35及气孔36进入轴承腔34,最后经轴承腔盖33与轴承腔3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出,向轴承腔34通入保护气体,能防止磨料碳化硅进入轴承31内,从而保证轴承31及轮轴30在高速旋转中不会受到磨料碳化硅的侵蚀磨损而损伤。提供了滑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增设了张力滑轮17,本实施例二中的张力滑轮17为两个,当然张力滑轮17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多个,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张力滑轮17的数量。同时本实施例二的框架100的横杆的数量为六根,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两根外侧横杆19和位于两根外侧横杆19之间的四根中间横杆20。第一引线滑轮13装设于位于上方的外侧横杆19上,第二引线滑轮14装设于下方的外侧横杆19上,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分别装设于靠近外侧横杆19的两根中间横赶20上。两个张力滑轮17设置在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之间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上,用于调节钢线10的张力,以便钢线10能用于切割硅棒。两个张力滑轮17分别设置在位于中间的两根中间横杆20上。张力滑轮17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张力滑轮17的轮槽的用于限定钢线10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位于第一平面内。当然,张力滑轮17并不局限于设置在中间的两根中间横杆20上,其也可以设置在外侧横杆19上,只要能实现从一个换向滑轮引出的钢线10顺利进入张力滑轮17后经张力滑轮17实现张力的调节,并进入另一个换向滑轮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二的一种优选方案,张力滑轮17的轮槽的横截面形状也为V型。
张力滑轮17也安装于固定基座上,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中间横杆20上。张力滑轮17的固定基座与第一引线滑轮13、第二引线滑轮14、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固定基座21的结构也完全相同,并且也采用相同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实现在中间横杆20上的位置可调。通过调节张力滑轮17位置的调节以调整钢线10的张力。
实施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张力滑轮17的设置数量不同,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三的张力滑轮17为一个。同时框架100仅包括五根横杆,张力滑轮17设置在最中间的一根中间横杆20上。位于第一换向滑轮15和第二换向滑轮16之间的钢线10绕过张力滑轮17,由张力轮17调节张力。钢线10从第一换向滑轮15出来后进入张力滑轮17,经张力滑轮17后钢线10再进入第二换向滑轮并由第二引线滑轮14进入第一加工辊11。
实施例四: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一换向滑轮15为制作成一体的组合轮。第二引线滑轮14和第二换向滑轮16也为制作成一体的组合轮。具体结构为: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一换向滑轮15通过一个第一基座38连接在外侧横杆19上。而第二引线滑轮14和第二换向滑轮16通过一个第二基座39连接在另一个外侧横杆19上。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一换向滑轮15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座38的两个相邻并且相互垂直的的侧面上,第二引线滑轮14和第二换向滑轮16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座39的两个相邻并且相互垂直的的侧面上。一体设置的方式便于调节和固定第一引线滑轮13和第一换向滑轮15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使钢线10顺利的由第一引线滑轮13进入第一换向滑轮15。同理,第二引线滑轮14和第二换向滑轮16的一体设置也便于调节两者的位置关系。
下面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多线切割机的断线处理装置的框架安装在多线切割机原有挡板的位置,当缠绕在第一加工辊11和第二加工辊12之间的钢线10由于各种原因断线后,钢线10会存在两个断头,并且加工辊上断头附件的钢线10会从加工辊上滑落,将两个断头焊接在一起,但从加工辊上脱落的钢线10不可能再缠绕到加工辊上,因此钢线10松弛。所以从第一加工辊11出来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绕过第一引线滑轮13后,进入第一换向滑轮15,经过第一换向滑轮15换向后进入第二换向滑轮16,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由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垂直的第二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经第二换向滑轮16再次换向后绕过第二引线滑轮13后从另外一个轴向位置重新进入第一加工辊11,所述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10由在与第一加工辊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第一加工辊11的轴线垂直的第三平面内运动。也就是将上述因断线而产生的多余的钢线10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滑轮后又绷紧,使切割能继续进行。但断线附件处的硅棒将由于钢线10断了而不能继续切割而会损失掉。
当接合后钢线较长时,则需要增加张力滑轮17,通过调整张力滑轮17在框架100上的位置,即左右位置,以拉紧钢线10,即调整钢线10的张力,以便继续进行切割。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所述多线切割机包括一对缠绕用于切割工件的钢线的平行设置的加工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处理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一对加工辊中的一个加工辊一侧的框架;
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的轴线均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从所述加工辊出来的位置,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对应于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进入所述加工辊的位置;
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对应所述第一引线滑轮,所述第二换向滑轮对应所述第二引线滑轮,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位于同一平面即第一平面内;
从所述加工辊出来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绕过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后,经过所述第一换向滑轮换向后进入所述第二换向滑轮,所述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由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垂直的第二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的所述第一平面内运动,经所述第二换向滑轮再次换向后绕过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后从另外一个轴向位置重新进入所述加工辊,所述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由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平面内运动换向为在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垂直的第三平面内运动,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切,所述第二换向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与所述第三平面相切;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以及第二引线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均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在所述框架上的设置位置能够分别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在所述框架上的设置位置能够分别沿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方向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之间的断线后接合好的钢线上还设有调节所述钢线张力的至少一个张力滑轮,所述张力滑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张力滑轮的轮槽的用于限定所述钢线的轴向位置的槽底形成的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位于两端的档杆和位于两个所述档杆之间的至少四根横杆,所述横杆平行于所述加工辊的轴线,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装设于最外侧的两个横杆上,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及第二换向滑轮分别装设于除最外侧的两根横杆外的其余横杆上,所述张力滑轮装设于部分所述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对应的固定基座及支撑杆,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最外侧的两个横杆上,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二引线滑轮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支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所述张力滑轮分别对应的固定基座及支撑杆,所述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所述张力滑轮分别通过支撑杆安装于相应的固定基座上,与所述第一换向滑轮及第二换向滑轮分别对应的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除最外侧的两根横杆外的其余横杆上,与所述张力滑轮分别对应的所述固定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部分所述横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或张力滑轮的轮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V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方形,用于分别安装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张力滑轮的固定基座均包括两块方形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具有相对应的直角缺口,两块所述连接块相对接后形成与所述横杆的形状相适配的槽孔,两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横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轮、第二引线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张力滑轮的支撑杆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角度可调。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一换向滑轮的第一基座和用于设置第二引线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引线滑轮和第一换向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个相邻的并且相互垂直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引线滑轮和第二换向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个相邻的并且相互垂直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滑轮、第二引线滑轮、第一换向滑轮、第二换向滑轮和张力滑轮均包括轮体、轮轴、轴承和轴承腔盖,所述轮体中部具有一端开口的轴承腔,所述轮轴通过所述轴承装设在所述轴承腔内且具有伸出所述轴承腔的伸出端,所述轴承腔盖套设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轴承腔盖的外圆周与所述轴承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轮轴的伸出端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轮轴的伸出端的端面上开有盲孔,所述盲孔通过开设在所述轮轴上的多个气孔与所述轴承腔连通,所述气孔的出口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腔盖之间,所述盲孔连接压缩空气管路。
CN2011200018219U 2011-01-05 2011-01-05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3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18219U CN201913716U (zh) 2011-01-05 2011-01-05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18219U CN201913716U (zh) 2011-01-05 2011-01-05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3716U true CN201913716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1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182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3716U (zh) 2011-01-05 2011-01-05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37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3777A (zh) * 2011-01-05 2011-07-27 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N103286864A (zh) * 2013-02-01 2013-09-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多线切割机
CN103407007A (zh) * 2013-07-19 2013-11-27 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工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3777A (zh) * 2011-01-05 2011-07-27 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N102133777B (zh) * 2011-01-05 2013-11-20 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N103286864A (zh) * 2013-02-01 2013-09-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一种多线切割机
CN103407007A (zh) * 2013-07-19 2013-11-27 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3777B (zh)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N201913716U (zh) 多线切割机断线处理装置
CN201500839U (zh) 数控多晶硅硅芯多线切割机床的导轮组件
CN107364017A (zh) 一种可调节式墙面切槽机
CN209665747U (zh) 一种切割去皮装置
CN20570268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圆盘锯
CN203792548U (zh) 一种多线切割机砂浆分布循环装置
CN202805362U (zh) 竹片挤压平展机
CN2645763Y (zh) 高效破碎机新型齿辊
CN203792547U (zh) 一种多线切割机主辊喷砂装置
CN106733781A (zh) 螺纹丝杆快速清理机
CN206277528U (zh) 一种多线锯滑轮横移装置
CN202129705U (zh) 一种新型滚压切片机的刷耳装置
CN207678806U (zh) 一种脱皮机
CN103406923B (zh) 独头萝卜条机
CN206334611U (zh) 一种油漆原料分散机旋转搅拌装置
CN212174007U (zh) 一种收卷机用导向装置
CN208645010U (zh) 一种低磨损型导轮
CN209615127U (zh) 一种除锈工具
CN206780080U (zh) 一种双磨头双摆动抛光机
CN206981655U (zh) 一种电缆切割机
CN208434641U (zh) 一种制作沙琪玛能量棒的全自动机器
CN207176298U (zh) 一种可调控纤维编织件大小的车床
CN201587041U (zh) 铣平定厚机
CN201049313Y (zh) 一种橡胶粗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