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05530U -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 Google Patents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05530U
CN201905530U CN2010206120485U CN201020612048U CN201905530U CN 201905530 U CN201905530 U CN 201905530U CN 2010206120485 U CN2010206120485 U CN 2010206120485U CN 201020612048 U CN201020612048 U CN 201020612048U CN 201905530 U CN201905530 U CN 201905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outer tube
resets
sea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20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YANG YOUCHENG
Original Assignee
OUYANG YOUC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YANG YOUCHENG filed Critical OUYANG YOUCHENG
Priority to CN2010206120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05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05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055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管和活塞杆;活塞杆一部分位于外管内,且该部分上滑动设置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将外管内部分隔有升降气腔和复位气腔;升降气腔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复位气腔内设置有复位机构;其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导向槽管;导向槽管套设在活塞杆外,其上端与隔离组件固定连接,表面至少轴向设置有一组径向相对的导向槽;活塞杆对应两导向槽设置有导向销轴,导向销轴延伸至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复位机构内的导向槽管表面轴向设置有径响相对的两条导向槽,并使导向槽与转动和滑动设在活塞杆上的销轴两端滚动配合,大大提高导向槽管在复位运行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背景技术
本人在中国专利文献号CN2909960于2007年6月13日公开一种座椅用双复位气动杆,包括具有升降作用的气动组件和具有复位作用的凸轮组件,双复位气动杆上设置有方向复位机构,该方向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套管,套管套设在支撑杆上,设置在外管内侧的上Y型密封圈和下Y型密封圈,上Y型密封圈和下Y型密封圈分别紧密套接在套管外壁的上下两端,下Y型密封圈压接在隔套上,隔套压接在上凸轮上,外管内壁、套管外壁、上Y型密封圈和下Y型密封圈共同围成气腔。双复位气动杆上还设置有高度复位机构,该高度复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和活塞杆,套设在内管和活塞杆之间的活塞。该结构存在着零部件加工麻烦、装配效率不高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零部件加工容易、组装方便、性能优越、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连接牢靠、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同时,具有升降、旋转以及方向复位功能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管和活塞杆;活塞杆一部分位于外管内,且该部分上滑动设置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将外管内部分隔有升降气腔和复位气腔;升降气腔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复位气腔内设置有复位机构;其结构特征是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导向槽管、上复位凸轮和下复位凸轮;导向槽管套设在活塞杆外,其上端与隔离组件固定连接,表面至少轴向设置有一组径向相对的导向槽;活塞杆对应两导向槽设置有导向销轴,导向销轴延伸至导向槽内。
所述活塞杆对应导向槽管的导向槽径向设置有通孔;导向销轴设置有一条,并穿过活塞杆的通孔,导向销轴两端伸入导向槽内。所述导向销轴中部与活塞杆的通孔转动配合,两端与导向槽的侧边滚动配合。
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上的隔离密封座;隔离密封座下端与导向槽管的上端固定连接,隔离密封座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e与外管内壁密封连接,隔离密封座内壁通过两个一正一反放置的Y型密封圈B和Y型密封圈C与活塞杆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导向槽管的上端通过弹性销与隔离密封座紧密连接。
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上复位凸轮和下复位凸轮,上复位凸轮与下复位凸轮相对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旋斜面;上复位凸轮与导向槽管下端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位于上复位凸轮下方,与外管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下方还依次设置有Y型密封圈D和压紧环;
其中,Y型密封圈C、隔离密封座和Y型密封圈D围成复位气腔;上复位凸轮一部分套入导向槽管上端内,导向槽管外壁设有压入上复位凸轮的凸点;外管外壁设有压入下复位凸轮的凸点。导向槽管和外管分别通过压凸点的方式与上、下复位凸轮连接,确保连接牢固之余,又提高安装效率。
所述升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下滑动的启动杆、阀门座、有充气和密封作用的阀体组件、内管和通气支座;阀体组件包括阀体、隔离套和阀针;阀体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中部设置有充气腔;隔离套设置在充气腔内,上下两端设置有O型密封圈a;阀针上端设置有限位介子,中部设置有缩颈,下端从阀体中心孔上端并经过隔离套中心穿出阀体底面。
所述阀体顶部通过Y型密封圈A与阀门座相接,上部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b与外管外壁密封连接,中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气槽,下端通过O型密封圈c与内管上端内壁密封连接;第一通气槽外端通向阀体外,内端通向其中心孔的充气腔内;第一通气槽顶部还设置有通向Y型密封圈A的第一旁通槽;隔离套对应第一通气槽内端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一侧设置有通向阀针缩颈的第二旁通槽。
所述通气支座设置有第二中心孔,并空套在活塞杆上,通气支座上端与内管下端连接;第二中心孔旁侧设置有延伸至通气支座外壁的第三旁通槽;Y型密封圈A、隔离密封座和Y型密封圈B围成升降气腔。
所述活塞杆上端设置有活塞,下端呈扁圆状;活塞位于内管内,表面通过O型密封圈d与内管壁密封连接;活塞杆下端伸出外管外,并通过开口销与立筒固定连接;立筒套设在外管外,内底部对应外管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复位机构内的导向槽管表面轴向设置有径响相对的两条导向槽,并使导向槽与转动和滑动设在活塞杆上的销轴两端滚动配合,大大提高导向槽管在复位运行时的稳定性。复位机构和升降机构设置在同一外管内;同时,通过隔离密封座及其上的两个Y型密封圈和O型密封圈,将复位机构中的组件和升降机构中的组件分开,形成复位气腔和升降气腔,两个气腔有各自的充气通道,互不干扰。复位气腔的压力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空,以达到复位性能的最佳效果。升降气腔的充气与现有气动杆的充气位置不同,本实用新型是在气动杆顶部进行充气;升降气腔的阀体也与普通气动杆的阀体不同,本阀体有充气和密封双重功能,阀体上装有Y型密封圈,并在Y型密封圈内设置充气通道,可以进行充气;阀体的阀针也与普通气动杆的阀针不同,本阀针安装方向相反,阀针的限位介子在阀体顶部(而不是阀体底部且方向向外),该设置可防止充气时阀针压进内管。其结构简单合理、零部件加工容易、组装方便、性能优越、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连接牢靠、使用寿命长,同时,具有升降、旋转以及方向复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管20和活塞杆30;活塞杆一部分位于外管内,且该部分上滑动设置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将外管内部分隔有升降气腔和复位气腔;升降气腔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复位气腔内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导向槽管22、上复位凸轮23和下复位凸轮24;导向槽管套设在活塞杆外,其上端与隔离组件固定连接,表面至少轴向设置有一组径向相对的导向槽21;活塞杆对应两导向槽设置有导向销轴19,导向销轴延伸至导向槽内。活塞杆30对应导向槽管22的导向槽21径向设置有通孔;导向销轴19设置有一条,并穿过活塞杆的通孔,导向销轴两端伸入导向槽内。导向销轴19中部与活塞杆30的通孔转动配合,两端与导向槽21的侧边滚动配合。
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30上的隔离密封座16;隔离密封座下端与导向槽管22的上端固定连接,隔离密封座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e17与外管20内壁密封连接,隔离密封座内壁通过两个一正一反放置的Y型密封圈B14和Y型密封圈C15与活塞杆表面密封连接。导向槽管22的上端通过弹性销18与隔离密封座16紧密连接。
上复位凸轮23与下复位凸轮24相对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旋斜面;上复位凸轮与导向槽管22下端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位于上复位凸轮下方,与外管20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下方还依次设置有Y型密封圈D25和压紧环26。Y型密封圈C15、隔离密封座16和Y型密封圈D25围成复位气腔;上复位凸轮23一部分套入导向槽管22上端内,导向槽管外壁设有压入上复位凸轮的凸点;外管20外壁设有压入下复位凸轮的凸点。
升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下滑动的启动杆1、阀门座2、有充气和密封作用的阀体组件、内管12和通气支座13;阀体组件包括阀体7、隔离套6和阀针9;阀体设有中心孔7.3,中心孔中部设有充气腔7.4;隔离套设置在充气腔内,上下两端设有O型密封圈a4;阀针上端设有限位介子9.1,中部设有缩颈9.2,下端从阀体中心孔上端并经过隔离套中心穿出阀体底面。阀体7的中心孔7.3上端对应阀针9的限位介子9.1设置有限位台阶7.5。
阀体7顶部通过Y型密封圈A3与阀门座2相接,上部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b5与外管20外壁密封连接,中部一侧设有第一通气槽7.1,下端通过O型密封圈c8与内管12上端内壁密封连接。第一通气槽7.1外端通向阀体7外,内端通向其中心孔7.3的充气腔7.4内;第一通气槽顶部还设有通向Y型密封圈A3的第一旁通槽7.2。隔离套6对应第一通气槽7.1内端设有环形凹槽6.1,环形凹槽一侧设有通向阀针9缩颈9.2的第二旁通槽6.2。
通气支座13设有第二中心孔13.1,并空套在活塞杆30上,通气支座上端与内管12下端连接;第二中心孔旁侧设有延伸至通气支座外壁的第三旁通槽13.2;Y型密封圈A3、隔离密封座16和Y型密封圈B14围成升降气腔。
活塞杆30上端设置有活塞11,下端呈扁圆状;活塞位于内管12内,表面通过O型密封圈d10与内管壁密封连接;活塞杆下端伸出外管20外,并通过开口销29与立筒27固定连接;立筒套设在外管外,内底部对应外管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圈28。
其工作原理是:当外管20受到外力转动时,带动下复位凸轮24转动,由于下复位凸轮的螺旋斜面运动,迫使上复位凸轮23沿活塞杆30的轴线方向向上移动,此时,导向销轴19的位置不变,导向槽管22与导向销轴相对移动,当外管的外力取消时,上复位凸轮23在气压的作用下沿活塞杆轴线方向向下移动,由于上复位凸轮的螺旋斜面运动,迫使下复位凸轮24转动,下复位凸轮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复位动作。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包括外管(20)和活塞杆(30);活塞杆一部分位于外管内,且该部分上滑动设置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将外管内部分隔有升降气腔和复位气腔;升降气腔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复位气腔内设置有复位机构;其特征是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管内的导向槽管(22);导向槽管套设在活塞杆外,其上端与隔离组件固定连接,表面至少轴向设置有一组径向相对的导向槽(21);活塞杆对应两导向槽设置有导向销轴(19),导向销轴延伸至导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30)对应导向槽管(22)的导向槽(21)径向设置有通孔;导向销轴(19)设置有一条,并穿过活塞杆的通孔,导向销轴两端伸入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导向销轴(19)中部与活塞杆(30)的通孔转动配合,两端与导向槽(21)的侧边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30)上的隔离密封座(16);隔离密封座下端与导向槽管(22)的上端固定连接,隔离密封座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e(17)与外管(20)内壁密封连接,隔离密封座内壁通过两个一正一反放置的Y型密封圈B(14)和Y型密封圈C(15)与活塞杆表面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槽管(22)的上端通过弹性销(18)与隔离密封座(16)紧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上复位凸轮(23)和下复位凸轮(24),上复位凸轮与下复位凸轮相对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旋斜面;上复位凸轮与导向槽管(22)下端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位于上复位凸轮下方,与外管(20)固定连接;下复位凸轮下方还依次设置有Y型密封圈D(25)和压紧环(26);
其中,Y型密封圈C(15)、隔离密封座(16)和Y型密封圈D(25)围成复位气腔;上复位凸轮(23)一部分套入导向槽管(22)上端内,导向槽管外壁设有压入上复位凸轮的凸点;外管(20)外壁设有压入下复位凸轮的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下滑动的启动杆(1)、阀门座(2)、有充气和密封作用的阀体组件、内管(12)和通气支座(13);阀体组件包括阀体(7)、隔离套(6)和阀针(9);阀体设置有中心孔(7.3),中心孔中部设置有充气腔(7.4);隔离套设置在充气腔内,上下两端设置有O型密封圈a(4);阀针上端设置有限位介子(9.1),中部设置有缩颈(9.2),下端从阀体中心孔上端并经过隔离套中心穿出阀体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阀体(7)顶部通过Y型密封圈A(3)与阀门座(2)相接,上部外壁通过O型密封圈b(5)与外管(20)外壁密封连接,中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通气槽(7.1),下端通过O型密封圈c(8)与内管(12)上端内壁密封连接;
第一通气槽(7.1)外端通向阀体(7)外,内端通向其中心孔(7.3)的充气腔(7.4)内;第一通气槽顶部还设置有通向Y型密封圈A(3)的第一旁通槽(7.2);
隔离套(6)对应第一通气槽(7.1)内端设置有环形凹槽(6.1),环形凹槽一侧设置有通向阀针(9)缩颈(9.2)的第二旁通槽(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通气支座(13)设置有第二中心孔(13.1),并空套在活塞杆(30)上,通气支座上端与内管(12)下端连接;第二中心孔旁侧设置有延伸至通气支座外壁的第三旁通槽(13.2);Y型密封圈A(3)、隔离密封座(16)和Y型密封圈B(14)围成升降气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30)上端设置有活塞(11),下端呈扁圆状;活塞位于内管(12)内,表面通过O型密封圈d(10)与内管壁密封连接;活塞杆下端伸出外管(20)外,并通过开口销(29)与立筒(27)固定连接;立筒套设在外管外,内底部对应外管下端设置有缓冲垫圈(28)。
CN2010206120485U 2010-11-18 2010-11-18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5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20485U CN201905530U (zh) 2010-11-18 2010-11-18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20485U CN201905530U (zh) 2010-11-18 2010-11-18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05530U true CN201905530U (zh) 2011-07-27

Family

ID=44297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204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05530U (zh) 2010-11-18 2010-11-18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0553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7821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常州市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自动回旋、升高气压棒
CN107049319A (zh) * 2017-05-14 2017-08-18 广东明路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点阵式足底压力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7969836A (zh) * 2018-02-07 2018-05-01 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内循环式坐具
CN108610555A (zh) * 2018-05-09 2018-10-02 台山市恒嘉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气动杆内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8966A (zh) * 2017-07-07 2019-01-15 苏斯帕有限公司 柱塞-汽缸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7821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常州市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自动回旋、升高气压棒
CN107049319A (zh) * 2017-05-14 2017-08-18 广东明路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点阵式足底压力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198966A (zh) * 2017-07-07 2019-01-15 苏斯帕有限公司 柱塞-汽缸装置
CN107969836A (zh) * 2018-02-07 2018-05-01 无锡南理工新能源电动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内循环式坐具
CN108610555A (zh) * 2018-05-09 2018-10-02 台山市恒嘉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气动杆内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5530U (zh) 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
CN101817484A (zh) 万向手动液压千斤顶
CN103925188B (zh) 一种三级半高压打气泵
CN209654344U (zh) 一种自锁油缸
CN204592532U (zh) 一种阀门轴用密封结构
CN102852878B (zh) 旋转下压气缸
CN201388758Y (zh) 气压棒
CN203363310U (zh) 一种双向自动密封气阀
CN215171771U (zh) 一种气弹簧及气弹簧充气装置
CN2909960Y (zh) 座椅用双复位气动杆
CN105034551B (zh)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横向套色机构
CN205370075U (zh) 一种多重密封的防转型气动升降桅杆
CN102828936B (zh) 一种多功能的打气筒气嘴组件
CN211565901U (zh) 内导向气动轴向驱动器
CN216343139U (zh) 一种自卸车辆双级双作用气缸
CN104014653A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内筒生产的涨模定位机构
CN204624904U (zh) 一种新型气动电梯装置
CN103291982B (zh) 一种双向自动密封气阀
CN210340161U (zh) 一种绞盘离合器
CN207957086U (zh) 一种气动搬砖设备上的控制机构
CN201968192U (zh) 一种气动杆总成
CN205260487U (zh) 一种低转动阻力单动转角缸
CN117345730B (zh) 一种双重自锁式液压缸
CN216895140U (zh) 回旋夹紧气缸
CN204936429U (zh)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横向套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