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7818U -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7818U
CN201887818U CN2010206734896U CN201020673489U CN201887818U CN 201887818 U CN201887818 U CN 201887818U CN 2010206734896 U CN2010206734896 U CN 2010206734896U CN 201020673489 U CN201020673489 U CN 201020673489U CN 201887818 U CN201887818 U CN 201887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screen
transparent panel
mobile pho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734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lan Mobile Communication Parts (beijing) Co Ltd
Lovepac Conver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lan Mobile Communication Parts (beijing) Co Ltd
Lovepac Convert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lan Mobile Communication Parts (beijing) Co Ltd, Lovepac Converting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lan Mobile Communication Part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734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87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7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78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外壳框架(10)以及一个触摸屏透明面板(32),所述外壳框架(10)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所述外壳框架(10)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具有一个结合部(5),该结合部(5)由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斜向契入所述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摸式手机外壳,由于其外壳框架(10)与触摸屏透明面板(32)构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其表面平整,没有缝隙,并且由于结合部采用了契入的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视觉效果及使用手感,并可防污。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该触摸式手机外壳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视觉效果及使用手感,并可防污。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通信工具,越来越普及,手机外观的美感和手感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手机功能的丰富和信息量的增大,特别是随着大屏幕触摸式手机成为手机发展的一种趋势,手机的显示区域面积也越来越大。
如图4所示,其显示的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的横截面视图,该触摸式手机外壳1包括边框2和由所述边框2所包围的显示区3,所述显示区3通常用于安装触摸屏30,在触摸屏的下方再安装显示屏。图中触摸屏30虽然整体上表示为一个单独的部件,但是其实际上是一种夹层结构(图中未示出),从内到外依次为:触摸屏基板、触摸屏电路层、触摸屏透明面板。
从图4中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幕显示区3,势必要缩小边框2的大小,而为了保证触摸屏的稳定性和触摸式手机外壳的强度,边框2又需要保持一定的宽度,因此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另外,由于边框2和触摸屏30为两个部件,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结构缝隙,使得该触摸式手机外壳表面在视觉上会存在高低落差,或者手感上不平滑;而且由于边框2与触摸屏30需要依靠胶沾粘,所以其结构强度势必存在缺陷,有可能随着使用过程中胶的粘性减弱,在外力作用下使边框2与触摸屏30脱离;同时由于缝隙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淤积污染物,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所述触摸式手机外壳不存在结构缝隙,并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视觉效果和使用手感优异,并可防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外壳框架以及一个触摸屏透明面板,所述外壳框架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所述外壳框架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具有一个结合部,该结合部由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的上表面斜向契入所述外壳框架的下表面;所述结合部包括一个由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的上表面斜向所述外壳框架的下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一结合部、一个由所述外壳框架的下表面斜向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的上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结合部、以及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斜向结合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斜向结合部之间具有一个弧形结合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框架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一个平滑的外壳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表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的下表面的夹角为82-87度。
优选地,所述弧形结合部的弧面半径为36-50微米,所述弧形结合部表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表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斜向结合部表面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的下表面的夹角为20-24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由于其外壳框架与触摸屏透明面板构成整体,因此该触摸式手机外壳表面平整、光滑,并且本触摸式手机外壳的外壳框架与触摸屏透明面板两部分具有上述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解决外壳框架与触摸屏分离的缺陷。当然由于外壳不存在缝隙,该触摸式手机外壳在视觉上不存在凹凸感,手感平滑;此外由于不存在间隙,因而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淤积污染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摸式手机外壳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触摸式手机外壳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普通触摸式手机外壳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图中以三轴垂直坐标系作为参考,其中,z轴垂直于所述触摸式手机外壳,沿坐标轴z向为该触摸式手机外壳的外侧方向,沿坐标轴z向相反的反向为该触摸式手机外壳的内侧方向;y轴平行于所述触摸式手机外壳纵向方向,x轴平行于所述触摸式手机外壳横向方向。
具体来说,图1中所示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为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前盖该触摸式手机外壳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表示。图2为图1所示触摸式手机外壳的A-A截面示意图,其中,触摸式手机外壳1至少包括一个外壳框架10以及一个触摸屏30,所述触摸屏30至少具有一个触摸屏基板31、一个触摸屏透明面板32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摸屏基板31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之间的电路层33,其中,所述外壳框架10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构成为一个整体。
亦即参照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式手机外壳1的外壳框架10和触摸屏透明面板32构成了一个平滑的外壳表面4,在外壳表面4中有一块透明的显示区域,该透明的显示区域位置即为触摸屏30所在的位置,透明的显示区域表面即为触摸屏透明面板32,透明的显示区域之外的部分为不透明的外壳框架10。
图中,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外壳框架10虽然是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但是实际上触摸屏透明面板32和外壳框架10是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二者一起构成了外壳1的外壳表面4,并且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外壳框架10除了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别之外,二者表面并无高度差别,因此获得了平滑的外壳表面4。
图2所示横截面视图中,为表现清楚,构成该触摸式手机外壳1的各层并非按比例绘制,其中触摸屏电路层33的厚度进行了明显放大处理,该触摸式手机外壳1从内到外依次为:触摸屏基板31、触摸屏电路层33、触摸屏面板32,触摸屏面板32与手机外壳框架10是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
由于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所述外壳框架10一体成型为一个整体,因此该触摸式手机外壳表面不会存在任何缝隙,并且外壳的强度相对粘接结构而言也要高很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触摸屏透明面板32和不透明的外壳框架10可以通过双色注塑工艺来获得。
双色注塑(又叫双料注塑)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特殊塑料注塑成型方法,它可以成型出由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塑料(如一种硬质塑料,一种软质塑料)组成的制品,实际上是一种模内组装或模内焊接的“嵌件成型”工艺方法。其成型原理是将两种不同的塑料在两个料筒内分别塑化,再注入模具型腔,成型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结构。但是,现有双色注塑产品中,两种塑料的结合部通常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因而此结构的熔接强度存在隐患,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造成两种塑料结构发生脱离或者易于出现裂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框架10为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成,触摸屏透明面板32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它们可以通过双色注塑方法制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外壳的透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部分即可作为触摸屏透明面板32,在其内侧依次装配触摸屏电路层33、触摸屏基板31即可实现触摸屏功能。
图3为图2所示触摸式手机外壳的B部局部放大图,其详细表示出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触摸式手机外壳的两种不同塑料的结合部的结构。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中放大显示了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外壳框架10的结合情况,具体如图2-3所示,外壳框架10与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外壳框架10和触摸屏透明面板32具有一个结合部5,该结合部5由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斜向契入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中,由于结合部5采用了契入的形式,增大了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外壳框架10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增加两种材料的熔接强度。
另外,结合部5包括一个由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斜向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方向延伸的第一结合部321、一个由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斜向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方向延伸的第二结合部324、以及一个连接第一结合部321和第二结合部324的斜向结合部323。
另外,第一结合部321与斜向结合部323之间具有一个弧形结合部322。
为清楚简化标识,图3中虽然显示的是剖面结构,但是省略了剖面线,而且触摸屏透明面板32和外壳框架10以分离的形式进行了表示。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32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部324的表面平行,第二结合部324与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下表面9的夹角α为82-87度。这种结构形式下,由于第一结合部32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部324的表面平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双色注塑所用模具的制造难度。另外,由于第二结合部324与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下表面9的夹角α为近似垂直的锐角,使双色注塑工艺过程中第一次注射后便于脱模,降低工艺难度,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结合部322的半径R为36-50微米,所述弧形结合部322表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部321表面相切。弧形的采用能够进一步增大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外壳框架10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两种材料之间的熔接应力,可以有效增加两种材料的熔接强度。同时弧形与表面相切的结构能够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双色注塑所用模具的制造难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斜向结合部323表面与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下表面9的夹角β为20-24度。
应当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第一结合部321、一个弧形结合部322、一个斜向结合部323以及一个第二结合部324的位置参数,经过充分的实验与摸索,确定了上述位置参数的数值范围。所述位置参数数值范围能够保证使用不同材料的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与触摸式手机外壳框架10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外壳构件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由于其外壳框架与触摸屏透明面板构成整体,因此该触摸式手机外壳表面平整、光滑,并且本触摸式手机外壳的外壳框架与触摸屏透明面板两部分具有上述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解决外壳框架与触摸屏分离的缺陷。当然由于外壳不存在缝隙,触摸式手机外壳在视觉上不存在凹凸感,手感平滑;此外由于不存在间隙,因而不会再使用过程中淤积污染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外壳框架(10)以及一个触摸屏透明面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框架(10)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所述外壳框架(10)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具有一个结合部(5),该结合部(5)由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斜向契入所述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所述结合部(5)包括一个由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斜向所述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方向延伸的第一结合部(321)、一个由所述外壳框架(10)的下表面(9′)斜向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上表面(8)方向延伸的第二结合部(324)、以及一个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321)和所述第二结合部(324)的斜向结合部(3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321)与所述斜向结合部(323)之间具有一个弧形结合部(322)。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框架(10)和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一个平滑的外壳表面(4)。
4.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32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部(324)的表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324)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下表面(9)的夹角(α)为82-87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合部(322)的弧面半径(R)为36-50微米,所述弧形结合部(322)表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部(321)表面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触摸式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结合部(323)表面与所述触摸屏透明面板(32)的下表面(9)的夹角(β)为20-24度。
CN2010206734896U 2010-12-22 2010-12-22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7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34896U CN201887818U (zh) 2010-12-22 2010-12-22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34896U CN201887818U (zh) 2010-12-22 2010-12-22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7818U true CN201887818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7348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7818U (zh) 2010-12-22 2010-12-22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878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7802A (zh) * 2013-04-15 2013-07-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触摸屏的前壳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85325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屏幕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325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屏幕组件
CN103197802A (zh) * 2013-04-15 2013-07-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触摸屏的前壳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197802B (zh) * 2013-04-15 2016-06-29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触摸屏的前壳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7817U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手机外壳
TWI470489B (zh) Surface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30774B1 (ko) 유리 복합체, 유리 복합체를 사용한 전자 기기, 및 입력 장치, 그리고 유리 복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4879154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一体型樹脂成形体
CN201910832U (zh) 一种手机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手机
CN201887816U (zh) 触摸式手机的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手机
TWI459274B (zh) 觸控模組及其製備方法
US20100284132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1497975U (zh) 电容式触控模组
CN104935699A (zh) 无边框移动终端
CN102196686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1887818U (zh) 一种触摸式手机外壳
JPWO2013018698A1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201200266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20120077185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윈도우일체형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96217B2 (ja) ガラス複合体、ガラス複合体を用いた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080741B2 (ja) 便器
CN101178630A (zh) 触控面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8740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전면 커버 제조금형
US9902026B2 (en) Cover,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933881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9862723B (zh) 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和终端设备
CN202970278U (zh) 一种冷柜和酒柜用门体
CN201919046U (zh) 手机外壳
KR20140128854A (ko) 일체형 플립커버를 가진 모바일기기용 보호케이스 및 그 제조금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