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6278U - 双面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双面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16278U
CN201816278U CN2010202851015U CN201020285101U CN201816278U CN 201816278 U CN201816278 U CN 201816278U CN 2010202851015 U CN2010202851015 U CN 2010202851015U CN 201020285101 U CN201020285101 U CN 201020285101U CN 201816278 U CN201816278 U CN 201816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paper
framework
pressing part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51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强滋
高涛
姜天信
王春涛
杨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51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16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1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162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打印机。该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组件,包括:第一打印头;第二压纸辊,与第一打印头相对设置,第二打印组件,包括:第二打印头;第一压纸辊,与第二打印头相对设置;抬起机构,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使不工作的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双面打印机的打印头的寿命。

Description

双面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打印机。 
背景技术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双面打印机包括支撑在第一臂130上的第一打印头150和第一压盘170,和支撑在第二臂140上的与第一打印头150相对的第二压盘180和与第一压盘170相对的第二打印头160。双面均设有热敏涂层的热敏纸10沿纸张输送方向从第一打印头150和第二压盘180之间、第二打印头160和第一压盘170之间穿过,第一打印头150与热敏纸10的正面3相对,第二打印头160与热敏纸10的反面4相对,当第一打印头150和第二打印160头分别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10的正反面打印出设定的图像或文字。这种双面打印机的问题在于,两个打印头一直压靠相对的压盘,因此,当仅需要使用一个打印头打印热敏纸的一面时,不需要工作的打印头与热敏纸之间的压力不仅给打印头带来了不必要的磨损,而且增加了纸张输送的负载。 
针对相关技术中双面打印机的打印头磨损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双面打印机的打印头磨损比较严重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打印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打印机。该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组件,包括:第一打印头;第二压纸部,与第一打印头相对设置,第二打印组件,包括:第二打印头;第一压纸部,与第二打印头相对设置,抬起机构,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使不工作的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框架,其中,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部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抬起机构设置于所述打印头与所述框架之间和/或所述压纸部与所述框架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框架可以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相配合;其中,第一打印头和第一压纸部设置于第一框架上,第二打印头和第二压纸部设置于第二框架上,抬起机构设置于打印头和/或压纸部与框架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可以框架包括:固定框架;第一可动框架,经由转轴与固定框架相枢接;第二可动框架,经由转轴与固定框架相枢接;其中,第一打印头设置于第一可动框架上,第一压纸部设置于第二可动框架上,第二打印头和第二压纸部设置于固定框架上。 
进一步地,打印头和压纸部中的一个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以使打印头和压纸部具有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其中,打印头包括第一打印头和第二打印头,压纸部包括第一压纸部和第二压纸部。 
进一步地,上述抬起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并与打印头相连接以使打印头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打印头与相对应的压纸部处于配合状态,在第二位置,打印头与相对应的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框架上,与第一调节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双面打印机还包括:弹性元件,设置于打印头和框架之间,提供打印头的发热面和压纸部之间的预紧力;支架,与第一调节件相连接;支撑轴,设置于框架上,支撑支架,其中,打印头固定于支架上,第一调节件经由支架使打印头绕支撑轴转动,以使打印头与压纸部具有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包括电机或扳手,其中,在第一驱动件为电机的情况下,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件相连接,在接收到双面打印机的打印指令之后,控制相应的驱动件启动。 
进一步地,上述抬起机构包括: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并与压纸部相连接以使打印头与压纸部具有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框架上,其中,第二调节件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包括电机或扳手,其中,在第二驱动件为电机的情况下,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接,在接收到双面打印机的打印指令之后,控制相应的驱动件启动。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件与压纸部的芯轴相连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调节件连接,驱动压纸部旋转以使压纸部和打印头具有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打印头和/或第二打印头为热敏打印头。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双面打印机,通过抬起机构使不工作的打印头和其相对的压纸部分离,使不工作的打印头和其相对的压纸部之间不受力,解决了双面打印机的打印头磨损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双面打印机的打印头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位于第一位置;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第一位置,第二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第二位置,第二调节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位于第一位置;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5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第二调节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打印机。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位于第一位置。 
如图2a所示,该双面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组件,用于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打印,该第一打印组件包括:第一打印头111;第二压纸部22,与第一打印头111相对设置,第二打印组件,用于在所述打印介质的第二面打印,该第二打印组件包括:第二打印头121;第一压纸部21,与第二打印头121相对设置,抬起机构,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使不工作的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在打印过程中,在执行双面打印的所述第一打印组件和所述第二打印组件中一个工作,另一个不工作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抬起机构,能够使得不工作的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而且在待机或者断电的情况下,即,两个打印组件均不工作时, 也可以通过抬起机构使得两个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板均处于分离状态。 
在上述的双面打印机执行单面打印时,通过设置抬起机构,使得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辊能够相分离,当单面打印时,即,某个打印组件在不工作,即,不执行打印时,通过抬起机构使不工作的打印头和其相对的压纸辊分离,从而使不工作的打印头和其相对的压纸部之间不受力,以减少纸张对打印头磨损及纸张输送的负载,进而减少打印头和压纸辊不必要的磨损。 
其中,上述的压纸部,第二压纸部22和/或第一压纸部21,或者称作打印支撑部,可以是转动的压纸辊,也可以为固定不动的垫板等。 
上述打印头和压纸部可以设置于框架上,抬起机构可以设置于打印头与框架之间和/或压纸部与框架之间。其中,框架可以包括多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可以是活动连接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可以设置在该框架的同一个部分上,也可以设置在该框架的不同部分上。图2a示出了框架包括两个部分的情况。 
如图2a所示,双面打印机还包括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其中,第一框架100和第二框架200相对配合,优选地,第一框架100可以通过转轴300与第二框架200相铰接或枢接,可以相对第二框架200打开或闭合。当第一框架100相对于第二框架200打开时,形成于第二框架200内的纸仓顶部敞开,可以更换打印用的卷纸P,在双面打印机为热敏打印机时,卷纸P可以是正面P1和背面P2均具有热敏表面的双面热敏纸,也可以是仅有一面具有热敏层的单面热敏纸。 
上述的第一打印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打印头组件和第二压纸辊,第二打印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打印头组件和第一压纸辊。第一打印头组件和第一压纸辊21设置在第一框架100上,第二打印头组件和第二压纸辊22设置在第二框架200上,其中,第一打印头组件和第二压纸辊22相对配合,第二打印头组件和第一压纸辊21相对配合。 
具体地,第一打印头组件包括第一打印头111、第一轴112和第一弹性元件114。第一轴112设置在第一框架100的主体上,支撑第一打印头111,并允许第一打印头111可以绕第一轴112转动。第一弹性元件114位于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一框架100的主体之间,以一定的预紧力将第一打印头111的发热面推向第二压纸辊22。 
第二打印头组件包第二打印头121、第二轴122和第一弹性元件124。第二轴122设置在第二框架200的主体上,支撑第二打印头121,并允许第二打印头121可以绕第二轴122转动。第一弹性元件124位于第二打印头121和第二框架200的主体之间,以一定的预紧力将第二打印头121的发热面推向第一压纸辊21。 
第一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100上,包括第一驱动件311和第一调节件312。其中,第一驱动件311固定在第一框架100的主体上,第一调节件312与第一驱动件31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调节件312与第一打印头111的支架113连接,可以改变第一打印头111与第二压纸辊22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调节件312旋转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打印头111在第一弹性元件114弹力作用下位于与第二压纸辊22压紧的工作位置;当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调节件312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打印头111克服第一弹性元件114弹力位于与第二压纸辊22分离的非工作位置。 
第二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二框架200上,包括第二驱动件321和第二调节件322。其中,第二驱动件321固定在第二框架200的主体上,第二调节件322与第二驱动件32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322与第二打印头121的支架123连接,可以改变第二打印头121与第一压纸辊21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二驱动件321驱动第二调节件322旋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二打印头121在第一弹性元件124弹力作用下位于与第一压纸辊21压紧的工作位置;当第二驱动件321驱动第二调节件322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打印头121克服第一弹性元件124弹力位于与第一压纸辊21分离的非工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311、第二驱动件321可以是电器元件,如电机,也可以是手动扳手。当第一驱动件311、第二驱动件321是电器元件时,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件311和第二驱动件321电连接,通过打印机接收到的指令控制第一调节件312和第二调节件322动作。当第一驱动件311、第二驱动件321是手动扳手时,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第一调节件312和第二调节件322至设定的位置。第一调节件312、第二调节件322可以是凸轮、偏心轮或压杆,分别由第一驱动件311、第二驱动件321驱动,具有改变打印头和压纸辊位置关系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12和第二调节件322为凸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二打印组件中之一为接触式打印组件或均为接触式打印组件,接触式打印组件为在非打印状态时存在或处于接触状态的打印组件。由于打印头和压纸部在接触时往往会造成打印头的磨损,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常见的接触式打印组件包括热敏打印组件(包括热敏打印头和压纸辊)、热转印打印组件等。 
下面以第一驱动件311和第二驱动件321为电机、以及打印组件包括热敏打印组件为例,简单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2a所示,双面热敏纸由纸仓被拉出,分别从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二压纸辊22之间、第二打印头121和第一压纸辊21之间穿过,经出口Q排出打印机外。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在热敏纸正反面打印的双面打印指令时,第一调节件312和第二调节件322均位于第一位置,因此,热敏纸正面P1被第二压纸辊22挤压到第一打印头111的发热表面,热敏纸背面P2被第一压纸辊21挤压到第二打印头121的发热表面,当第一打印头11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正面P1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当第二打印头12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背面P2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 
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在热敏纸一面打印的单面打印指令时,根据打印面控制第一调节件312或第二调节件322旋转,使两个打印头中的一个与其相对的压纸辊分离。 
比如,如图2b所示,当仅需要在热敏纸正面打印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件321旋转,使第二调节件322旋转至第二位置,从而使不需要工作的第二打印头121和第一压纸辊21分离,而热敏纸正面P1被第二压纸辊22挤压到第一打印头111的发热表面,当第一打印头11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正面P1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 
比如,如图2c所示,当仅需要在热敏纸背面打印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件311旋转,使第一调节件312旋转至第一位置,从而使不需要工作的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二压纸辊22分离,而热敏纸背面P2被第一压纸辊21挤压到第二打印头121的发热表面,当第二打印头12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背面P2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由于单面打印时,不需要工作的打印头与其相对的压纸辊分离,使打印头与热敏纸之间没有作用力,从而可以减少纸张对打印头磨损及纸张输送的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打印头和压纸辊中的一个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以使打印头和压纸辊具有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其中,打印头包括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二打印头121,压纸辊包括第一压纸辊21和第二压纸辊22。即,可以只有一个打印头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或者只有一个压纸辊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也可以两个打印头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或者两个压纸辊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框架上,也即,可以通过在框架上对打印头和/或压纸辊的活动设置,使得第一打印组件和/或第二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辊具有分离状态。 
具体地,为了节约打印机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套抬起机构与第一打印头或第二打印头中的一个连接。图3示意出了抬起机构与第二打印头121连接的情况,因此双面打印机可以实现在热敏纸双面打印和仅在热敏纸正面打印的功能。图4示意出了抬起机构与第一打印头111连接的情况,因此,双面打印机可以实现在热敏纸双面打印和仅在热敏纸背面打印的功能。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示意图。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的区别在于,抬起机构与压纸辊连接,用于驱动压纸辊和打印头分离或配合。 
如图所示,第一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二框架200上,包括第一驱动件411和第一调节件412。其中,第一驱动件411安装在第一框架的主体上,第一调节件412与第一驱动件411固定连接,第一调节件412与第二压纸辊22芯轴固定连接,可以调节改变第二压纸辊22与第一打印头111的相对位置。当第一驱动件411驱动第一调节件412旋转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压纸辊22位于与第一打印头111压紧的工作位置;当第一驱动件411驱动第一调节件412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压纸辊22向远离第一打印头111方向旋转,并位于与第一打印头111分离的非工作位置。 
第二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二框架上,包括第二驱动件421和第二调节件422。其中第二驱动件421安装在第二框架的主体上,第二调节件422与第二驱动件421固定连接,第二调节件422与第一压纸辊21芯轴固定连接,可以调节改变第一压纸辊21与第二打印头121的相对位置。当第二驱动件421驱动第二调节件422旋转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压纸辊21位于与第二打印头121压紧的工作位置;当第二驱动件421驱动第二调节件422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压纸辊21向远离第二打印头121方向旋转,并位于与第二打印头121分离的非工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421可以是电器元件,如电机、电磁铁,也可以是手动扳手。当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421是电器元件时,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件411和第二驱动件421电连接,通过打印机接收到的指令控制第一调节件412和第二调节件422动作。当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421是手动扳手时,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第一调节件412和第二调节件422至设定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412、第二调节件422可以是摆臂。 
如图5a所示,当需要双面打印时,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421分别驱动第一调节件412和第二调节件422位于第一位置,因此,热敏纸正面P1被第二压纸辊22挤压到第一打印头111的发热表面,热敏纸背面P2被第一压纸辊21挤压到第二打印头121的发热表面,当第一打印头11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正面P 1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当第二打印头121受控发热时,在热敏纸的背面P2打印设定的图像和文字。 
如图5b所示,当仅需要在热敏纸正面P1打印时,第二抬起机构的第二驱动件421驱动第二调节件422转动,使与第二打印头121相对的第一压纸辊21向远离第二打印头121的方向旋转,使第一压 纸辊21位于非工作位置,从而使不工作的第二打印头121与热敏纸之间不受力。 
如图5c所示,当仅需要在热敏纸背面P2打印时,第一抬起机构的第一驱动件411驱动第一调节件412转动,使与第一打印头111相对的第二压纸辊22向远离第一打印头111的方向旋转,使第二压纸辊22位于非工作位置,从而使不工作的第一打印头111与热敏纸之间不受力。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框架包括三个部分的情况。 
如图所示,双面打印机的框架可以包括第一可动框架101、第二可动框架102和固定框架,其中,第一可动框架101和第二可动框架102均通过转轴300与固定框架200’枢接,可以相对于固定框架200’打开和闭合。优选地,第一打印头组件(包括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一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一可动框架101,第一压纸部21和第二抬起机构设置在第二可动框架102上,第二打印头组件(包括第二打印头121)和第二压纸部22设置在固定框架200’上。 
在上述结构中,当第一可动框架101相对于固定框架200’闭合时,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二压纸部22相对配合;当第二可动框架102相对于固定框架200’闭合时,第二打印头121和第一压纸部21相对配合。第一抬起机构或第二抬起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打印头111或第一压纸部21相对于框架的位置关系,从而在第一打印头111和第二打印头121中一个工作,另一个不工作的情况下,使得不工作的打印头和其相对的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框架包括三个部分的情况下,第一可动框架101可以通过转轴300与固定框架200’ 枢接,第二可动框架102可以通过第二转轴301与第一可动框架101枢接,如图6b所示。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双面打印机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打印组件为接触式打印组件,例如热敏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为非接触式打印组件,比如针式、喷墨或激光打印组件;双面打印机仅设置第一抬起机构,与第一打印组件连接,在第一打印组件不工作的情况下,使得第一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由于第一打印组件和第一抬起机构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如图7说明第二打印组件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第二打印组件为针式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包括第二打印头组件和垫板24,其中,第二打印头组件包括针式打印头131、导向轴132和墨带盒133。针式打印头131的打印端面131a与垫板24相对,二者之间保持设定距离。导向轴132平行于垫板24,固定在第二框架200的主体上,针式打印头131的支撑架131b穿过导向轴132,可以沿垫板24长度往返运动。墨带盒133中的墨带覆盖在针式打印头131的打印端面131a,打印介质从墨带和垫板24之间穿过。打印时,针式打印头131的打印针将墨汁击打到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和文字。 
当第一打印组件工作时,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调节件312旋转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打印头111在第一弹性元件114弹力作用下位于与第二压纸辊22压紧的工作位置;当第一打印组件不工作时,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调节件312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打印头111克服第一弹性元件114弹力位于与第二压纸辊22分离的非工作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由于第二打印组件为非热敏打印组件,第二打印组件的打印头与垫板之间保持设定距离,即使第二打印组件不工作,打印头与介质之间由于无压力二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只需设置第一抬起机构,使第一打印头n1在不工作时与第二压纸辊22分离,从而以减少纸张对打印头磨损及纸张输送的负载,同时该实施例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当然,第一抬起机构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面打印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基于上述的双面打印机来实现,但也不限于在上述的双面打印机上实现。该双面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装置接收双面打印机的打印指令。其中,打印指令有可能是双面打印指令,也有可能是单面打印指令。 
控制装置判断出打印指令为单面打印指令之后,控制不需要执行打印操作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因此,当需要单面打印时,驱动件驱动与不工作的打印头相对的压纸辊向远离打印头的方向旋转,使其位于非工作位置,从而使不工作的打印头与热敏纸之间不受力,以减少纸张对打印头磨损及纸张输送的负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热打印机能够灵活切换单面或双面打印功能,并且可以在单面打印时减少纸张对打印头磨损及纸张输送的负载,进而可以提到打印头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打印组件,用于在打印介质的第一面打印,包括:
第一打印头(111);
第二压纸部(22),与所述第一打印头(111)相对设置,
第二打印组件,用于在所述打印介质的第二面打印,包括:
第二打印头(121);
第一压纸部(21),与所述第二打印头(121)相对设置,
抬起机构,用于在打印过程中,使不工作的打印组件中的打印头和压纸部处于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其中,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部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抬起机构设置于所述打印头与所述框架之间和/或所述压纸部与所述框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第一框架(100);
第二框架(200),与所述第一框架(100)相枢接;
其中,所述第一打印头(111)和所述第一压纸部(21)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00)上,所述第二打印头(121)和所述第二压纸部(22)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固定框架(200’);
第一可动框架(101),与所述固定框架(200’)相枢接;
第二可动框架(102),与所述固定框架(200’)或所述第一可动框架(101)相枢接;
其中,所述第一打印头(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可动框架(101)上,所述第一压纸部(21)设置于所述第二可动框架(102)上,所述第二打印头(121)和所述第二压纸部(22)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2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打印头和压纸部中的一个或任意多个的组合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以使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部具有配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其中,所述打印头包括所述第一打印头(111)和所述第二打印头(121),所述压纸部包括所述第一压纸部(21)和所述第二压纸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起机构包括:
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打印头相连接以使所述打印头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打印头与相对应的压纸部处于配合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打印头与相对应的压纸部处于所述分离状态;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和所述框架之间,提供所述打印头的发热面和所述压纸部之间的预紧力;
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接;
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支撑所述支架;
其中,所述打印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经由所述支架使所述打印头绕所述支撑轴转动,以使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压纸部具有所述分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电机或扳手,其中,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的情况下,所述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双面打印机的打印指令之后,控制相应的驱动件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起机构包括:
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压纸部相连接以使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压纸部具有配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
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电机或扳手,其中,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电机的情况下,所述双面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双面打印机的打印指令之后,控制相应的驱动件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压纸部的芯轴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经由所述第二调节件驱动所述压纸部旋转以使所述压纸部和所述打印头具有所述配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印头和/或所述第二打印头为热敏打印头。
CN2010202851015U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51015U CN201816278U (zh)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7841A CN101830125A (zh) 2010-06-11 2010-06-11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10197841.8 2010-06-11
CN2010202851015U CN201816278U (zh)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16278U true CN201816278U (zh) 2011-05-04

Family

ID=4271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7841A Pending CN101830125A (zh) 2010-06-11 2010-06-11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 201010248131 Pending CN101934641A (zh)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20285101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6278U (zh)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7841A Pending CN101830125A (zh) 2010-06-11 2010-06-11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 201010248131 Pending CN101934641A (zh) 2010-06-11 2010-08-09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01830125A (zh)
WO (1) WO20111539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41A (zh) * 2010-06-11 2011-01-0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0669B2 (en) * 2013-11-26 2021-09-14 Ncr Corporation Media depository
CN107471831A (zh) * 2017-08-06 2017-12-15 乔斌 一种高效双面打码机
CN111070902A (zh) * 2020-01-16 2020-04-28 苏州德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拓号装置
CN113199873A (zh) * 2021-05-21 2021-08-03 曲阜市玉樵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双面打印功能的热敏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CN113561665A (zh) * 2021-06-07 2021-10-29 宁波荣大创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制版机构及速印一体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6147A (ja) * 1998-04-02 1999-10-19 Nec Yonezawa Ltd 両面印刷機構
JP3320367B2 (ja) * 1998-12-08 2002-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670009B2 (en) * 2006-03-07 2014-03-11 Ncr Corporation Two-sided thermal print sensing
JP2007320121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oshiba Tec Corp 両面印刷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保持方法
EP1872957B1 (en) * 2006-06-29 2010-12-1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4910965B2 (ja) * 2007-09-28 2012-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0064269A (ja) * 2008-09-08 2010-03-25 Toshiba Tec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830125A (zh) * 2010-06-11 2010-09-1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41A (zh) * 2010-06-11 2011-01-0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1153952A1 (zh) * 2010-06-11 2011-12-1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0125A (zh) 2010-09-15
CN101934641A (zh) 2011-01-05
WO2011153952A1 (zh)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6278U (zh) 双面打印机
CN101434151B (zh) 热升华打印机
US8562231B2 (en) Printer with independently supported print unit and lid
WO2010087013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11483240A (zh) 一种热熔条幅、工程图纸一体打印机
EP2251204A1 (en) An erasing device for used ink-ribbon
WO2011140929A1 (zh) 打印机
CN201136339Y (zh) 热敏打印考勤机
JP3337549B2 (ja) 転写式プリンタ及びこのプリンタに用いるインクリボンマガジン
CN103358720A (zh) 打印机
JP2008055653A5 (zh)
JPH0218736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032016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02774149A (zh) 双面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0167618A (ja) 記録装置、停電時のキャップによる記録ヘッドの封止方法
CN207345287U (zh) 一种具有打印图片快换结构的打印机
CN214934346U (zh) 一种绿色节能印刷设备
KR100421973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드라이브롤러 해제장치
CN113370664B (zh) 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
CN211730730U (zh) 防卡纸结构、打印介质传输系统、图像成型装置
JP4374195B2 (ja) 印刷装置
WO2011131108A1 (zh) 具有双容纸模式的容纸机构及具有该容纸机构的打印装置
CN212332192U (zh) 一种热熔条幅、工程图纸一体打印机
KR20110011796A (ko) 인쇄용지의 디컬 장치가 구비된 포토 프린터
JP2003182094A (ja) 両面印刷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回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