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2715U - 按键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12715U CN201812715U CN2010205562695U CN201020556269U CN201812715U CN 201812715 U CN201812715 U CN 201812715U CN 2010205562695 U CN2010205562695 U CN 2010205562695U CN 201020556269 U CN201020556269 U CN 201020556269U CN 201812715 U CN201812715 U CN 2018127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ation division
- median plane
- vertical range
- strutting piece
-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Display Devices Of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键支撑结构,包含相互枢设的一第一支撑件以及一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具有一中央部,中央部二侧各设一定位部,第二支撑件另定义出一中心面,中心面通过各定位部的旋转轴向,且其中一定位部的一侧边至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侧边至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使支撑件呈非对称状地设置于按键与底板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按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按键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键盘组成,主要是于一底板设置复数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连接于底板与各键帽之间,用以带动各键帽相对于底板沿垂直方向上下位移。
如图9所示,为公知键盘中的一发光按键90,发光按键的特点是,按键可由发光与否判定使用的状态,而如图9所示,为了能在发光按键90内部同时设置支撑结构91与发光模块92等组成组件,发光模块92通常配置在支撑结构91外围,再使相对应的长形键帽93设于支撑结构91,且覆盖住支撑结构91与发光模块92,发光按键90即可同时利用支撑结构91移动,又可经由键帽93的透明部94发出光线。
然而,由于键盘的整体面积直接与各按键的面积大小有关,当键盘必须小型化,所有按键的面积就必须随的缩小。如图10所示,当发光按键90的发光模块92位于支撑结构91外侧的时候,发光模块92只占去了上半部的部分区域,下半部的大部分区域就无法再供任何其它组成结构使用,按键90下方可供支撑结构91使用的空间更少,进而造成键帽93的支撑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支撑结构,其可应用于体积较小的键盘,而且增加按键的支撑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包含有:
一第一支撑件,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一侧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枢接部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定位部;以及
一第二支撑件,具有一中央部,该中央部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三轴向的第三定位部,该中央部另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四轴向的第四定位部,该第四定位部具有二侧边,该第二支撑件的中央部枢设于该第一支撑件的枢接部;
该第二支撑件另定义出一中心面,该中心面通过该第三轴向与该第四轴向,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中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中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小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中该中心面通过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二侧边,其中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中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小于另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由上述组成构件,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支撑面积较大,可加强按键的支撑强度,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长形按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公知的长形发光按键;以及
图10是公知发光按键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按键支撑结构10,第一支撑件20,穿孔21,短侧边22,枢接部23,长侧边24,第一定位部25,第二定位部26,第一轴向27,第二轴向28,第二支撑件30,中央部31,连结部32,开孔33,枢孔34,第三轴向35,第三定位部36,第四轴向37,第四定位部38,中心面39,垂直距离D1、D2、D3、D4,偏转轴40,底板50,发光模块52,下滑动部54,下固定部56,键帽60,凹陷部62,上滑动部64,上固定部66,弹性件68,按键支撑结构70,键帽71,第一支撑件72,第二支撑件73,第一定位部74,第二定位部75,第三定位部76,第四定位部77,中心面78,垂直距离L1、L2、L3、L4,按键支撑结构80,支撑件81,定位部82、83,发光模块84,延伸部85,按键支撑结构86,第二支撑件87,第四定位部88,底板89,垂直距离S1、S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支撑件以及一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一侧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枢接部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支撑件具有一中央部,该第二支撑件的中央部系枢设于该第一支撑件的枢接部,该中央部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三轴向的第三定位部,该中央部另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四轴向的第四定位部;该第二支撑件另定义出一中心面,该中心面通过该第三轴向及该第四轴向,该第四定位部的其中一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若干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构件及功效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10,包含一第一支撑件20及一第二支撑件30。第一支撑件20呈长形,第一支撑件20中央设有一穿孔21,各短侧边22近中央处设有一枢接部23,其中一长侧边24二端分别具有一短柱状第一定位部25,另一长侧边24二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26,第一定位部25及第二定位部26分别同轴于一第一轴向27与一第二轴向28。第一及第二定位部25、26可分别设计为单一转轴,只要能达成偏转作用的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特点。
该第二支撑件30包括有一中央部31以及分设中央部31二侧的连结部32。中央部31具有一长形开孔33,于开孔33的内壁面二相对侧分设有一枢孔34。其中一连结部32二端设有同轴于一第三轴向35的二第三定位部36,另一连结部32二端设有同轴于一第四轴向37的二第四定位部38。第三及第四定位部36、38同样可分别设计为单一转轴,只要能达成偏转作用的结构亦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特点。
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件30另定义出一中心面39,中心面39垂直通过第三轴向35与第四轴向37。各第三定位部36至中心面39的垂直距离D1、D2皆相同,其中一第四定位部38至中心面39的垂直距离D3不等于另一第四定位部38至中心面39的垂直距离D4,使得二第三定位部36呈对称状地分设于中心面39二侧,二第四定位部38则不对称地分设于中心面39二侧,于本实施例的D4大于D3。
第二支撑件30的中央部31是以枢孔34枢设于第一支撑件20的枢接部23,第一及第二支撑件30即以一偏转轴40为轴心相对偏转。如图4所示,当按键支撑结构10应用于发光按键时,支撑结构10是设于一底板50与一键帽60之间,可用以带动键帽60相对于底板50移动。
底板50表面设有一薄膜式开关电路(图中未示),一发光模块52设于薄膜式开关电路,底板50同时凸设至少一下滑动部54与下固定部56。键帽60的底面具有一凹陷部62,凹陷部62内设置至少一上滑动部64与上固定部66。第二支撑件30的各第四定位部38枢设于各下固定部56,各第三定位部36嵌设于键帽60的上滑动部64,第一支撑件20的各第一定位部25嵌设于底板50的下滑动部54,各第二定位部26枢设于键帽60的上固定部66。一弹性件68设于底板50对应于第一支撑件20的穿孔21位置,其弹力用以提供向上推顶键帽60的作用。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件30的结构特征,由于二第四定位部38相对中心面39呈不对称状设置,使得二第四定位部38之间的支撑距离充分延伸至可使用区域,同时也能延伸至公知发光按键无法使用的位置,支撑结构10形成的支撑面积可尽量延伸至键帽60下方,不受发光模块52影响。若是整体按键的体积必须轻省薄小化,本实用新型仍可加强按键的支撑强度,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除了前述将按键支撑结构应用于发光按键以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其它不同形式的按键,同样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例如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70,其应用于具有弧状边缘的键帽71,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成构件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相互枢设的一第一支撑件72与一第二支撑件73,第一支撑件72一侧设有二第一定位部74,另一侧设有二第二定位部75,第二支撑件73一侧设有二第三定位部76,另一侧设有二第四定位部77。第二支撑件73亦定义出一中心面78,第一支撑件72的其中一第二定位部75至中心面78的垂直距离L1不等于另一第二定位部75至中心面78的垂直距离L2,于本实施例的L1小于L2;第二支撑件73的其中一第四定位部77至中心面78的垂直距离L3不等于另一第二定位部75至中心面78的垂直距离L4,其中L3小于L4。由上述结构,第一支撑件72的第二定位部75与第二支撑件73的第四定位部77皆亦呈不对称状地分设于中心面78两侧,如图6所示,利用不对称的定位部结构设计,亦可配合应用于具弧形边缘,或是其它不规则状边缘的按键,同样增加此类按键的支撑强度。
再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80,其特点为应用于小型且可发光的按键,利用二支撑件81或其中的一具有延伸部85,延伸部85朝对应设置的键帽边缘延伸,使第四定位部82及第二定位部83皆呈不对称地向外延伸至发光模块84下方,发光模块84位于对应延伸部85的位置,以使支撑结构80既可兼具足够的支撑强度,又能与发光模块84的使用配置呈更加紧密的状态。
另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支撑结构86,其特点则在于第二支撑件87的第四定位部88即为单一转轴枢设于底板89,使第四定位部88的一侧边至中心面的垂直距离S1不等于另一侧边至中心面的垂直距离S2,同样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Claims (5)
1.一种按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支撑件,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一侧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枢接部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定位部;以及
一第二支撑件,具有一中央部,该中央部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三轴向的第三定位部,该中央部另一侧设有一同轴于一第四轴向的第四定位部,该第四定位部具有二侧边,该第二支撑件的中央部枢设于该第一支撑件的枢接部;
该第二支撑件另定义出一中心面,该中心面通过该第三轴向与该第四轴向,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定位部的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小于另一该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心面通过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二侧边,其中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不等于另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小于另一该第二定位部的侧边至该中心面的垂直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562695U CN201812715U (zh) | 2010-10-09 | 2010-10-09 | 按键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562695U CN201812715U (zh) | 2010-10-09 | 2010-10-09 | 按键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12715U true CN201812715U (zh) | 2011-04-27 |
Family
ID=4389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5626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2715U (zh) | 2010-10-09 | 2010-10-09 | 按键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127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92989A (zh) * | 2018-12-10 | 2020-06-16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
-
2010
- 2010-10-09 CN CN2010205562695U patent/CN2018127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92989A (zh) * | 2018-12-10 | 2020-06-16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
CN111292989B (zh) * | 2018-12-10 | 2022-05-24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及键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35834B2 (en) | Keyboard | |
CN103390514A (zh) | 按键 | |
CN103545134B (zh) | 易于拆装的按键机构及电子装置 | |
CN101483107B (zh) | 多向按键及按键组合 | |
CN201812715U (zh) | 按键支撑结构 | |
CN202142433U (zh) | 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 |
EP2285198B1 (en) | Modular building block type chassis | |
CN202018902U (zh) | 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 |
CN102542931A (zh) |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 | |
CN201112188Y (zh) | 按键结构 | |
CN201294180Y (zh) | 按键结构 | |
CN204407206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1622533U (zh) | 巧克力键盘的模块化框架 | |
CN202167392U (zh) | 低噪音的按键与键盘 | |
CN202906989U (zh) | 一种手机前外壳 | |
CN201373954Y (zh) | 平板显示屏装配结构 | |
CN202282278U (zh) | 按键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 |
CN214253783U (zh) | 一种可翻转广告牌 | |
CN103151205A (zh) | 一种键盘按键 | |
CN2916892Y (zh) | 防止按键晃动的结构及键盘结构 | |
CN205845745U (zh) | 面板开关 | |
CN221631945U (zh) | 一种可按键五点按压的触摸板及键盘 | |
CN201956208U (zh) | 键盘按键结构及键盘 | |
CN201622527U (zh) | 键盘 | |
CN203100014U (zh) | 空调室外机及其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7 Address after: Taipei, Taiwan, China Hengyang District Road, No. 36, No. 8, building 1 Patentee after: Xiuyu Enterpri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hua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Liang Huihu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