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6232U -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 Google Patents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96232U
CN201796232U CN2010205192306U CN201020519230U CN201796232U CN 201796232 U CN201796232 U CN 201796232U CN 2010205192306 U CN2010205192306 U CN 2010205192306U CN 201020519230 U CN201020519230 U CN 201020519230U CN 201796232 U CN201796232 U CN 201796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wheel plate
positioning head
lower whorl
backl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92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
赵国望
刘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eagull Wat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192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96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96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962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上轮片、下轮片和调整簧;上轮片和下轮片同轴设置,上轮片和调整簧过盈配合,上轮片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下轮片形成有贯通孔容纳调整簧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定位头分别与调整簧上的限位头和下轮片接触,并限制下轮片的相对位置。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双层轮结构,通过调节调整簧与轮的相对位置,有效调节预紧力和初始位置,即可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的齿侧隙,避免了倒拨后的启动滞动现象;另外,由于上、下轮片采用重叠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加大表盘面的空间利用率,为其他功能的设置提供更多的空间;该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适用范围更广泛。

Description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二轮输出式机芯的时间显示机构的齿隙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计时领域中,高频是准时的代名词,而轴向利用率颇高的二轮传出式传动方式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频计时机械的设计当中,但是与此同时二轮传出式也带来了很多弊端,众所周知,在计时机械中时间指示部分的误差来源于齿轮传动中侧隙的影响,分轮每旋转6度就会带了一分钟的误差,这样的不利影响在二轮传出式的计时机械中更为明显,尤其当二轮输出式机芯在倒拨针后,分针会出现较大的启动滞后现象。滞后是由于跨轮片分别与分轮和摩擦小二轮啮合时齿侧隙所引起,因为转过两对齿侧隙的时间需要近一分钟,需要消除滞后现象。目前,消除这种侧隙的所采用浮动跨轮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克服侧隙的部件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拨针轮1’、摩擦小二轮2’、浮动跨轮部件3’、分轮4’、转轴5’、跨轮轴承孔6’和弹簧片7’;所述拨针轮1’和摩擦小二轮2’啮合,所述浮动跨轮部件3’分别与摩擦小二轮2’和分轮4’啮合,摩擦小二轮2’套装在二轮轴上,所述转轴5’是浮动跨轮部件3’的转轴,所述浮动跨轮部件的转轴5’的下半段为细腰状(如A-A剖面所示),所述弹簧片7’紧压在转轴5’的细腰处,所述跨轮轴承孔6’是在主夹板上作出来的,其直径比转轴5’的直径大,因此跨轮部件3’可以浮动;消除齿侧隙是靠弹簧片7’来保证;由于弹簧片7’紧压在浮动跨轮轴5’的细腰处,跨轮齿紧贴摩擦小二轮2’和分轮4’的轮齿,从而消除了跨轮片与分轮4’及摩擦小二轮2’的啮合齿侧隙,消除了倒拨针后的分针启动滞后的现象。但是该结构如果弹簧片7’的弹力过软,则消除不了一分钟启动滞后现象;而弹簧片过硬,则增加了能量消耗,另外,用浮动跨轮的方法消除齿侧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表盘面空间,而且其弹簧片的固定方式以及跨轮轴承孔的工作要求也使得夹板的工艺难度加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66825A给出一种消除齿侧隙的方法,即通过可变形齿形的齿轮,其中每个轮齿的齿形都有两部分组成,弹性部分和非弹性部分,在与其他齿轮啮合的过程中,弹性部分首先与相对齿轮的齿面接触,然后随着轮系继续转动,在同一齿上的对称的弹性部分与相对齿轮的下一个齿面接触,并产生预紧力,使非弹性部分与相对齿轮保持稳定的传动形式,这样,齿侧隙就完全被弹性部分消除,即使是倒拨针,由于弹性部分的影响,两个齿轮也紧紧的啮合在一起,完全没有倒拨后的启动滞动现象。但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弹性部分的的弹性力是经过计算预先设定好的,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确定的外形、材料、制造工艺等因素固定下来的,也就是说,零件一旦加工完成,弹性力的大小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零件的通用性,使用条件变得严苛;其次,通过LIGA和电铸、例如使用光罩和光敏聚合树脂等化学加工的新的机械方法,在国内还属于新兴领域,技术尚在起步探索阶段,即使有所进展,也难以满足批量生产,以及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不适合用于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复杂的齿侧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上轮片、下轮片和调整簧;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和调整簧过盈配合,所述上轮片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所述下轮片形成有贯通孔,容纳所述调整簧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分别与调整簧上的限位头和下轮片接触,并限制下轮片的相对位置。
所述下轮片上的贯通孔为凸圆形,所述定位头与凸圆的侧壁接触。
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的齿数和齿形相同。
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
所述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为一体成形,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
所述调整簧为金属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双层轮结构,通过调节调整簧与轮的相对位置,有效调节预紧力和初始位置,即可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的齿侧隙,避免了倒拨后的启动滞动现象;另外,由于上、下轮片采用重叠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加大表盘面的空间利用率,为其他功能的设置提供更多的空间;该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控制成本,适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克服侧隙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5为齿隙补偿机构在双时区机芯中应用示意图。
图中:
1:上轮片    1a:弹性定位头    2:下轮片
3:调整簧    3a:调整簧限位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上轮片1、下轮片2和调整簧3;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的齿数和齿形相同,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1和调整簧3过盈配合,通过调整簧3与上轮片1的相对转动,调整簧限位头3a使弹性定位头1a改变位置,完成对下轮片2的定位;所述上轮片1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所述下轮片2形成有贯通孔,贯通孔为凸圆形,其形状主要是配合弹性定位头1a工作的外形,容纳所述调整簧3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所述定位头1a分别与调整簧3上的限位头3a和下轮片2接触,特别是所述定位头1a与凸圆的侧壁接触,并限制下轮片2的相对位置,使下轮片2与上轮片1同轴,且可以产生相对转动使齿厚改变(增大);所述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为一体形成,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等弹性元件;所述调整簧3为金属弹性元件;由于是弹性元件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齿轮被卡死的现象也可以避免。
本实用新型机构是一个同轴双层轮结构,上轮片和下轮片的厚度控制在0.40mm以下,并未占用过多的轴向空间,加上平面空间占用少,不会对原有机芯功能设置有过多的影响,实现直接更换消除滞后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66825A的方案中,其双层轮结构的实际齿厚可以根据相邻齿轮的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通用性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齿侧隙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4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相邻两个齿轮齿厚的情况,旋转调整簧3,调整簧限位头3a顶住上轮片1的弹性定位头1a,使之产生形变(由于弹性调整簧3与上轮片1为过盈配合,只有在人为调整时,才可以改变相对位置),弹性定位头1a顶住下轮片2,使下轮片2相对于上轮片1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增加了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实际齿厚,达到了消除齿侧隙的目的。由于调整簧3和弹性定位头1a均为弹性零件,故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齿轮被卡死的现象也可以避免。
图5为齿隙补偿机构在双时区机芯中应用的示意图。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只要对齿形、结构进行简单调整,如,将加大齿侧隙影响的齿轮,更换为此双层轮机构的轮系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消除由齿侧隙引起的滞后现象。总之,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轮片(1)、下轮片(2)和调整簧(3);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1)和调整簧(3)过盈配合,所述上轮片(1)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所述下轮片(2)形成有贯通孔,容纳所述调整簧(3)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所述定位头(1a)分别与调整簧(3)上的限位头(3a)和下轮片(2)接触,并限制下轮片(2)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片(2)上的贯通孔为凸圆形,所述定位头(1a)与凸圆的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的齿数和齿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1a)为一体成形,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簧(3)为金属弹性元件。
CN2010205192306U 2010-09-03 2010-09-03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6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92306U CN201796232U (zh) 2010-09-03 2010-09-03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92306U CN201796232U (zh) 2010-09-03 2010-09-03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6232U true CN201796232U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5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92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6232U (zh) 2010-09-03 2010-09-03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962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302A (zh) * 2010-09-03 2012-03-21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CN106402279A (zh) * 2016-11-16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南极望远镜的低能耗冗余电机备份多级齿轮消隙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302A (zh) * 2010-09-03 2012-03-21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CN106402279A (zh) * 2016-11-16 2017-02-1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南极望远镜的低能耗冗余电机备份多级齿轮消隙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0213B2 (en) Timepiece
CN201796232U (zh) 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US7780342B2 (en) Spring device and timepiece
CN102385302A (zh) 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
CN202033596U (zh) 机械手表的万年历机构
CN101598926B (zh) 一种双陀飞轮机械手表的行星轮系
CN102043378A (zh) 指针式电子钟表步进马达反转驱动方法
CN203965809U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星空图转动显示机构
CN102608901B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万年历机构
CN102262390B (zh) 一种手表上条拨针转换机构
CN201278088Y (zh) 手表的时、分飞返指示机构
CN201266306Y (zh) 拨杆式月相换历机构
CN209417527U (zh) 间歇性往复运动控制机构
CN201402375Y (zh) 带有两个陀飞轮的机械手表
CN203012357U (zh) 手表的能量储存指示机构
CN201278089Y (zh) 手表的月历机构
CN201242662Y (zh) 一种时针传动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钟表
CN201007790Y (zh) 世界时手表的二时区24时指针的独立调整机构
CN107490949B (zh) 一种时间显示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手表
CN201698166U (zh) 手表上条拨针转换机构
CN201007787Y (zh) 机械式手表双擒纵调速器能量分配机构
CN201532536U (zh) 缺齿飞返机构
CN201000548Y (zh) 24小时制指示手表机芯及使用该机芯的手表
CN101403889B (zh) 一种手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CN203444250U (zh) 手表拨针的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