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2885U - 婴儿车体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92885U
CN201792885U CN2010201136398U CN201020113639U CN201792885U CN 201792885 U CN201792885 U CN 201792885U CN 2010201136398 U CN2010201136398 U CN 2010201136398U CN 201020113639 U CN201020113639 U CN 201020113639U CN 201792885 U CN201792885 U CN 20179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aby
car body
safety chair
chair se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36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红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u Children Products Hong 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u Children Products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u Children Products Hong 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u Children Products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36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9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9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928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婴儿车体,其具有一车架,一支撑单元其与该车架可操作地枢接用以枢转于一作为婴儿车背靠的第一模式与一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架的第二模式之间及一卡合结构用来将汽车安全座椅迅速、安全地安装在婴儿车体上,藉以将婴儿车转变成汽车安全座椅的行动载具。

Description

婴儿车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婴儿车体,更明确地是关于一种通过婴儿车体的特殊设计来将婴儿车转变成汽车安全座椅的行动载具的设计。 
背景技术
假日开车载着全家大小一起出游是现代人常见的旅游休闲方式之一。对于家中有婴幼儿的家庭而言,基于安全的理由及法令规定,必需在车内加装汽车安全座椅让婴幼儿乘坐。此外,为便于带着婴幼儿一起四处走动,婴儿推车亦是外出时必备的用品之一。但是,当车开到目的地时或当逛完一个景点要移动至下一个目的地时,就必需将婴幼而从汽车安全座椅中抱出来放入到婴儿车中,或将婴幼儿从婴幼儿从婴儿车中抱出来放入汽车安全座椅中,将婴幼儿抱来抱去不但麻烦,更会将熟睡中的婴幼儿惊醒而哭闹。 
因此,在婴儿车领域中,对于可将汽车安全座椅与婴儿车作迅速、安全结合的设计一直都存在着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体,其可用简单且方便操作的方式与汽车安全座椅直接、迅速且安全地结合,藉以将婴儿车转变为汽车安全座椅的行动载具。 
为要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体,其可与一汽车安全座椅可拆卸地相结合,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一卡合件,该婴儿车体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车架; 
一支撑单元,其与该车架可操作地枢接用以选择性地枢转于一作为婴儿车背靠的第一模式与一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架的第二模式之间;及 
一卡合机构,其设置在该车架的适当位置处,当该支撑单元位于该二模式时,该汽车安全座椅可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且二端可分别被该婴儿车体及该支撑单 元所支撑,该卡合机构可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卡合,藉以将该汽车安全座椅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婴儿车体上。 
该卡合机构包含多个设置在该车架上的卡合座,每一可合座都包含一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大致直角的卡合部。该卡合座包含一安装于该车架上的一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形成一角度的挡止部,当该汽车安全座椅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时,该卡合件是位于该安装部与该挡止部之间。另外,该卡合座包含一凸出的卡合部以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的一凹槽相卡合。或者,该卡合座包含一凹槽型的卡合部以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的一凸部相卡合。又该卡合座包含一安装于该车架上的一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形成一角度的挡止部,该卡合部是从该安装部向下延伸形成。再者,该卡合座包含一顶蓬结合部,一顶蓬件可通过该卡合座可转动地耦接至该车架上。 
该车架包含多个前脚,多个分别与前脚枢接的手把管,多个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手把管枢接的后脚,当该汽车安全座椅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时,该汽车安全座椅一端是被该连接件所支撑。支撑单元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管,其是以一连接件相连接;两个枢接件,其分别固定在该车架上且该二支撑管分别可枢转地耦接至该枢接件;及一操作组件,其设置在该支撑单元上,用来调整支撑管相对于枢接件的角度位置,其中该枢接件包含多个背靠角度调整卡槽。 
该操作组件包含:一滑座,其固定在该连接件上;一作动件,其可运动地设置于滑座滑动上;两个定位件,其可与枢接件其中之一的背靠角度调整卡槽卡合且分别被可相对于支撑管运动地装设在支撑管与枢接件相邻接的一管端上;及一连接件,其将该二定位件连接至该作动件,藉此,可通过操作作动件来控制定位件与背靠角度调整卡槽其中之一卡合/脱离。 
该婴儿车体还包含一设置在该车架与该支撑单元之间且具有适当长度的支撑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简单且方便操作的方式与汽车安全座椅直接、迅速且安全地结合在婴儿车体上,藉以将婴儿车转变成汽车安全座椅的行动载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详细地描述参照附图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更容易被了解,其中相同的元件被标以相同的标号,这些实施例被提出只是作为举例的目的,并不是 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这些示范性的实施例。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双座式婴儿车体的外观立体图,其中的一个座位已转换成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模式并安装了一汽车安全座椅;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体的支撑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4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体与汽车安全座椅结合状态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4b为图4a中的细部B的放大图式;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单座式婴儿车体的外观立体图,座位已转换成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模式并安装了一汽车安全座椅; 
图6a为设置在单座式婴儿车体的车架上的卡合座的立体图;及 
图6b为依据另一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体。 
图1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建构的可用来支撑承载一汽车安全座椅40的婴儿车体1的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该婴儿车体1是以双座式形态来体现且大体上包括一车架10,两组与该车架10可枢转地连接的支撑单元20,及设置在车架10上的卡合机构。如图1所示,该车架10在此实施例中包括多个如三个前脚11,多个如三个手把12其分别与一对应的前脚11枢接,多个如三个后脚13其分别通过一连接件14与一对应的手把12枢接,四个座管15其成对地枢接在对应的前脚11与后脚13之间,及安装在每一前脚11及后脚13上的轮组18。二座管15间装设座布或座板,以形成一座部供幼儿乘坐。该卡合机构包含三个卡合座16分别设置在每一个手把12的适当位置处,且该卡合座16如图4b所示包含一可安装至该手把12上的安装部161,一与该安装部161形成一角度例如大致直角的挡止部162及一从安装部161向下延伸的卡合部163,卡合部163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凸出部。该卡合座16还包含一从安装部161向上延伸的顶蓬结合部164,用来与顶蓬管17相连接,使顶蓬管17能够通过卡合座16可转动地耦接至该车架10上。 
如图2所示,每一支撑单元20在此实施例中都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管21,它们是用两个可枢转收合的交叉状的支撑管连接件22相连接,两个枢接件23 其分别固定在两个座管15上且该二支撑管21的底端分别可枢转地耦接至该枢接件23,及一操作组件30用来调整支撑管21相对于枢接件23的角度位置,并藉以调整该支撑单元20相对于座管15的位置。支撑单元20另包含布件或板件(未示出)装设于二支撑管21间,以形成一背靠部以供幼儿乘坐于对应座部上时依靠,以及一设置在一后脚13与一支撑管21之间且具有一适当长度的支撑织带25(如,图1所示)。该枢接件23上形成有多个角度调整卡槽24。该操作组件30包括一固定地设置在交叉件22的交叉点的固定座31,一可相对于滑座31滑动的作动件32,两个定位件33(只有一个被示出)其分别被可相对于支撑管21滑动地套设在与枢接件23相邻接的支撑管21的一管端上,及一作动连接件34其将两个定位件33连接至作动件32,作动连接件可以为一织带。此实施例的支撑单元20通过套设在支撑管21上的定位件33与枢接件23上的角度调整卡槽24的选择性的卡合/脱离而枢转于一作为婴儿车背靠构件的第一模式(即,定位件33与角度调整卡槽24卡合的状态,如图1的左侧座位所示),及一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架的第二模式(即,定位件33与角度调整卡槽24脱离并被向前枢转且被该支撑织带25支撑的状态,如图1的右侧座位所示)之间。 
现将参考图3来描述可与此实施例的婴儿车体1结合的汽车安全座椅40的构造。如图3所示,该汽车安全座椅40包含两个分别由汽车安全座椅40的第一端两侧上方向外突伸出的凸部42(只有一个被示出)(第一卡合部)及一设置在汽车安全座椅相对第一端的第二端的卡合凹部41(第二卡合部)。此外,一锁合机构被设置在该汽车安全座椅40上。该锁合机构包含一设置位于卡合凹部41同一端上方的按钮件43,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该汽车安全座椅40两侧的卡合件44(只有一个被示出),该卡合件44设置于汽车安全座椅40二端之间,其可操作地与该按钮件43连接且被设计成可通过操作该按钮件43来使得卡合件44弹性地选择性地突伸至汽车安全座椅40外或缩回至汽车安全座椅40内。卡合件44在此实施例中于上方形成一具有与卡合部163相卡合的凹槽45。 
在使用操作上,当支撑单元20设置在第一模式时,其与座部与支撑单元20形成一乘坐空间,供幼儿乘坐于座部上,此时支撑单元20向车架10后方延伸,可供幼儿背部依靠,而使用者可操作作动件32带动定位件33移离角度调整卡槽24,并选择地与另一角度调整卡槽卡合,以将支撑单元20设定于相对座部不同角度。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体1转变成可让汽车安全座椅40安装于其上,使支撑单元20设置在第二模式时,使用者可操作支撑单元20上的操作组件30的作 动件32,使得定位件33与枢接件23上的角度调整卡槽24脱离,同时将支撑单元20相对于婴儿车体1由背靠位置枢转至汽车安全座椅40支撑位置,用该支撑织带25来支撑该支撑单元20,藉以将支撑单元20定位在此支撑位置上,如图1的右侧座位所示。此时支撑单元20向车架10前方延伸,并与手把12形成一空间,接着,使用者可将汽车安全座椅40以第二端朝向支撑单元20的方式把汽车安全座椅40放置在该婴儿车体1,使得支撑单元20的上端被容纳在汽车安全座椅40第二端的卡合凹部41内且汽车安全座椅40两侧的凸部42与设置于手把12上的连接件14相卡合,藉以将汽车安全座椅40支持于该婴儿车体1,当将汽车安全座椅40放置于婴儿车体1上时,卡合件44可被婴儿车体1或是卡合座16推压朝内,并通过其内的弹性件而回复原位,以使得汽车安全座椅40上的卡合件44与手把12上的卡合座16的卡合部163相卡合(如,图4b所示),此时卡合件44位于卡合座16的安装部及挡止部162之间,以防止汽车安全座椅40自婴儿车体1上移离。在此实施例中,枢接件23上并具有一定位肋26(参见图2)供补强支撑支撑单元20处于第二模式,如图1的右侧座位所示。当需要将汽车安全座椅40取下时,只需按压按钮件43将卡合件44缩回至汽车安全座椅40内使其与卡合座16脱离,即可将汽车安全座椅40由该婴儿车体1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婴儿车体上设置可以与汽车安全座椅40上的卡合件44相卡合的卡合座16,并利用支撑单元20与车架10与汽车安全座椅40配合支撑,来达到将汽车安全座椅40迅速、稳固地安装于婴儿车体1上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婴儿车体除了上文所述的双座式的实施例之外,亦有单座式婴儿车体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单座式婴儿车体100大体上包括一车架110,一组与该车架110可枢转地连接的支撑单元20,及两个设置在车架110上的卡合座(卡合机构)16’。如图5所示,该车架110在此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前脚11,两个手把12其分别与一对应的前脚11枢接,两个后脚13其分别通过一连接件14与一对应的手把12枢接,两个座管15其成对地枢接在对应的前脚11与后脚13之间,及安装在每一前脚11及后脚13上的轮组18。此实施例的支撑单元20构造及操作方式与双座式实施例实质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赘述。接下来,将参考图6a及6b说明此实施例的卡合座16’及汽车安全座椅40上与其配合的卡合件44’的构造。如图6a所示,此实施例的卡合座16’包含一凹部161’且在该凹部161’的侧壁上形成有一凹槽162’。相对地,如图6b所示,汽车安全座椅40的卡合件44’上方则形成有一凸部441’,用来与卡合座16’的凹槽162’相卡合。由于此单座式婴 儿车体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与双座式婴儿车体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实质上相同,因此亦不再重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于上文中参照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但熟悉此技术者在阅读上述的说明之后将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等效的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婴儿车体,其可与一汽车安全座椅可拆卸地相结合,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一卡合件,该婴儿车体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车架;
一支撑单元,其与该车架可操作地枢接,用以选择性地枢转于一作为婴儿车背靠的第一模式与一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支撑架的第二模式之间;及
一卡合机构,其设置在该车架的适当位置处,
当该支撑单元位于该二模式时,该汽车安全座椅可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且二端可分别被该婴儿车体及该支撑单元所支撑,该卡合机构可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卡合,藉以将该汽车安全座椅可拆卸地固定在该婴儿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机构包含多个设置在该车架上的卡合座,每一卡合座包含一可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卡合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含多个前脚,多个分别与前脚枢接的手把管,多个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手把管枢接的后脚,当该汽车安全座椅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时,该汽车安全座椅一端是被该连接件所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包含:
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管,其是以一支撑管连接件相连接;
两个枢接件,其分别固定在该车架上且该二支撑管分别可枢转地耦接至该枢接件;及
一操作组件,其设置在该支撑单元上,用来调整支撑管相对于枢接件的角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包含多个背靠角度调整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组件包含:
一滑座,其固定在该支撑管连接件上;
一作动件,其可运动地设置于滑座滑动上;
两个定位件,其可与枢接件其中之一的背靠角度调整卡槽卡合且分别被可相对于支撑管运动地装设在支撑管与枢接件相邻接的一管端上;及
一作动连接件,其将该二定位件连接至该作动件,
藉此,可通过操作作动件来控制定位件与背靠角度调整该其中之一卡槽卡合/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设置在该车架与该支撑单元之间且具有适当长度的支撑织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座包含一凸出的卡合部以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的一凹槽相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座包含一凹槽型的卡合部以与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卡合件的一凸部相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座包含一安装于该车架上的一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形成一角度的挡止部,当该汽车安全座椅设置于该婴儿车体上时,该卡合件是位于该安装部与该挡止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座包含一安装于该车架上的一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形成一角度的挡止部,该卡合部是从该安装部向下延伸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1所述的婴儿车体,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座包含一顶蓬结合部,一顶蓬件可通过该卡合座可转动地耦接至该车架上。
CN2010201136398U 2010-01-19 2010-01-19 婴儿车体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9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36398U CN201792885U (zh) 2010-01-19 2010-01-19 婴儿车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36398U CN201792885U (zh) 2010-01-19 2010-01-19 婴儿车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2885U true CN201792885U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363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92885U (zh) 2010-01-19 2010-01-19 婴儿车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92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150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顶篷机构的婴儿载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150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顶篷机构的婴儿载具
CN103359150B (zh) * 2012-03-29 2016-03-09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顶篷机构的婴儿载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8494B1 (en) Child stroller
CN203427850U (zh) 婴儿车收折关节的释放机构
CN200939896Y (zh) 一种婴儿车收折关节控制机构
CN103359141B (zh) 儿童推车及其推车车架
CN201228021Y (zh) 婴儿车
CN104545072B (zh) 收折椅
CN101722978B (zh) 婴儿车
CN201511991U (zh) 一种具有第二座位机构的婴儿车
CN101954922A (zh) 一种婴儿车座位可拆结构
CN201201629Y (zh) 婴儿车
CN103802877A (zh) 可折叠婴儿车
CN108313109A (zh) 一种婴儿车车架及婴儿车
CN204124173U (zh) 轻便型婴儿车
CN201792885U (zh) 婴儿车体
CN202966390U (zh) 婴儿推车车架
CN202624310U (zh) 儿童推车
CN202751093U (zh) 婴儿摇椅
CN111634320B (zh) 婴儿载具
CN104442979B (zh) 婴儿推车
CN202966387U (zh) 一种可收折的婴儿车骨架
CN203318478U (zh) 婴儿推车的手把系统
CN201516863U (zh) 一种折叠式童车及其折叠锁定装置与靠背调节装置
CN108674550B (zh) 一种车架及儿童三轮车
CN102689644B (zh) 可收展的推车
CN201633760U (zh) 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aoju (China) Children's Articles Co., Ltd.

Assignor: Baoju Children Products Hong Kong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099000095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by carriage bod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012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