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2593U - 防烧糊豆浆机 - Google Patents

防烧糊豆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2593U
CN201782593U CN2010202831558U CN201020283155U CN201782593U CN 201782593 U CN201782593 U CN 201782593U CN 2010202831558 U CN2010202831558 U CN 2010202831558U CN 201020283155 U CN201020283155 U CN 201020283155U CN 201782593 U CN201782593 U CN 20178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rojection
bean milk
making machine
soy be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31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魏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31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25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烧糊豆浆机。该防烧糊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粉碎刀具及加热装置,该机头上安装有电机及电路控制板,该加热装置及电机分别与该电路控制板电连接,该电机驱动该粉碎刀具旋转,该杯体的底部设有凸起,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杯体外部,所述凸起偏离该杯体中轴线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烧糊豆浆机所述加热装置在该杯体的底部上关于该杯体的中轴线偏离设置,如此熬煮豆浆时,杯内浆液在上下形成较大温度差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也形成较大温度差,温度差引起浆液对流,使得浆液的翻滚动作由原来单一的上下运动变成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立体翻滚,浆液的扰动使得浆料不易沉底,从而改善糊锅问题。

Description

防烧糊豆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防烧糊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豆浆机熬煮豆浆时通常采用浸入式电热管加热或底盘加热等方式。然而,采用浸入式电热管加热,直接与豆浆接触,电热管表面的温度过高且热负荷大,容易引起焦糊,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影响豆浆的口感,其次也带来难清洗的问题。采用底盘加热,其加热面为平直面,豆浆微粒容易沉积在上面,加热底面温度较高,浆料一旦沉积在上面就容易出现烧糊,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影响豆浆的口感,亦带来难清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煮浆效果较好防烧糊的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烧糊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粉碎刀具及加热装置,该机头上安装有电机及电路控制板,该加热装置及电机分别与该电路控制板电连接,该电机驱动该粉碎刀具旋转,该杯体的底部设有凸起,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杯体外部,所述凸起偏离该杯体中轴线设置。
所述凸起的高度为杯体总高度的1/10~1/5。
所述凸起的中轴线与杯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杯体的半径。
所述凸起为该杯体的底部向杯体内凹陷形成。
所述凸起为该杯体的底部向杯体外凹陷形成。
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底座,该底座设有向上的凸块,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底座的凸块上,该底座的凸块与杯体底部的凹陷相贴合。
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底座,该底座设有向下的凹陷,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底座的凹陷内,该底座的凹陷与杯体底部的凹陷相贴合。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或者内置电热管的铸铝底盘。
所述的加热装置直接附设在该凸起的底部和/或侧壁上。
所述粉碎刀具偏离杯体中轴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加热装置在该杯体的底部上关于该杯体的中轴线偏离设置,如此熬煮豆浆时,杯内浆液在上下形成较大温度差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也形成较大温度差,温度差引起浆液对流,使得浆液的翻滚动作由原来单一的上下运动变成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立体翻滚,浆液的扰动使得浆料不易沉底;同时,凸起的顶壁的加热面小,不易在顶壁的加热面沉积浆料,凸起的侧壁光滑倾斜或垂直,亦不易在凸起的侧壁沉积浆料,从而减少了糊底现象;其次,浆液的扰动还可以起到消泡的作用。另外,凸起在粉碎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扰流作用,增加物料同粉碎刀具的碰撞机率,提高粉碎效率,改善粉碎效果。除此之外,粉碎刀具偏离杯体的中轴线设置,电机的重心偏向微动开关一侧,压紧微动开关,使得在制作豆浆过程中减少了因震动引起的断电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述凸起的另一种结构;
图3是图1所述凸起的再一种结构;
图4是图1所述凸起的第三种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6是图5所述凸起的另一种结构。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1、机头;111、电机;112、电路控制板;113、微动开关;12、杯体;121、杯壁;122、杯底;123、杯口;124、凸起;1241、顶壁;1242、侧壁;1243、腔体;13、粉碎刀具;14、加热装置;21、底座;211、凸块;22、杯体;221、杯壁;222、杯底;223、凸起;31、底座;311、凹槽;32、杯体;321、杯壁;322、杯底;32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防烧糊豆浆机包括机头11、杯体12、粉碎刀具13及加热装置14。该机头11扣置在该杯体12上,该机头11上安装有电机111及电路控制板112。该电机111及加热装置14与电路控制板112电连接。该电机111驱动该粉碎刀具113旋转。该粉碎刀具113偏离杯体12中轴线设置。
所述杯体12包括杯壁121、杯底122、杯口123。在该杯底122设置有凸起124,该凸起124朝向杯口123,即该凸起124为该杯体12的底部向杯体12内凹陷形成,并且该凸起124偏离杯体12中轴线设置。所述凸起124的中轴线与杯体12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杯体12的半径,这样凸起124起到的扰动效果较好。该凸起124垂直于杯底122的截面为矩形。该凸起124包括顶壁1241及侧壁1242,该顶壁1241及侧壁1242合围成一腔体1243。该凸起124的高度为杯体12总高度的1/10~1/5,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凸起124的高度为杯体12总高度的1/6,在保证加热面积足够大以及起到扰流作用的同时方便清洗,不易形成卫生死角。该凸起124与杯体12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杯体12为不锈钢金属制成。
所述加热装置14可以是电热管或电磁线圈或加热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加热装置14为电热管,该电热管直接附设在该凸起124上,并位于该腔体1243内,该电热管布满凸起124的侧壁1242及顶壁1241。可以理解,该电热管也可以仅设置在侧壁1242或顶壁1241上。
所述机头11包括电机111、电路控制板112及微动开关113,该电机111及微动开关113与电路控制板112电连接。该粉碎刀具13固定在该电机轴上,该电机111带动该粉碎刀具13旋转。该电机111的重心偏向微动开关113一侧,在制浆过程中,电机111压紧微动开关113,减少了因震动引起微动开关113断电的现象。
请参阅图2,所述凸起124的另一种结构,该凸起124背离杯口123设置,即该凸起124为该杯体12的底部向杯体12外凹陷形成。所述的加热装置14附设在该凸起124的侧壁1242上。由于加热装置14仅设置在凸起的侧壁1242上,该侧壁1242垂直于杯底122,浆料不会沉积在凸起的侧壁1242上,从而不易糊锅,同时也使清洗方便。
请参阅图3,所述凸起124的再一种结构,该凸起124朝向杯口123设置,即该凸起124为该杯体12的底部向杯体12内凹陷形成。该凸起124垂直于杯底122的截面为梯形,该梯形上端长小于下端长。由于凸起顶壁1241比较小,并且凸起的侧壁1242是倾斜光滑,所述加热装置14布设在凸起的侧壁1242和顶壁1241上,所以在增大加热面积的同时,浆料不易在凸起的顶壁1241和侧壁1242沉积,从而不易引起糊锅,同时也使清洗更加方便。
请参阅图4,所述凸起124的第三种结构,该凸起124朝向杯口123设置,即该凸起124为该杯体12的底部向杯体12内凹陷形成。该凸起124垂直于杯底122的截面为圆弧形。由于凸起124是圆弧,所以凸起的顶壁1241相当于一个顶点,凸起的侧壁1242也是光滑的圆弧,所述加热装置14布设在凸起的侧壁1242和顶壁1241,所以在增大加热面积的同时,浆料不易沉积在凸起124上,从而不易引起糊锅,同时也使清洗更加方便。
制作豆浆时,所述电机111驱动粉碎刀具13对物料进行粉碎,所述凸起124起到扰流的作用,增加物料与粉碎刀具13之间的碰撞机率,提高粉碎效率,改善粉碎效果。并且由于电机111的重心偏向微动开关113一侧,所以在粉碎过程中,减少因震动而引起断电。熬煮豆浆时,由于凸起124偏离杯体12中轴线设置,加热装置14设置在该凸起124上,从而使加热是在杯体12的局部,因此浆液不仅在上下形成较大温差,而且在左右也形成较大的温度差,上下和左右因温差引起对流,从而使浆液产生立体翻滚效果,制作纯米浆、浓豆浆、谷物豆浆时不易沉底,从而避免糊锅,使制作的浆液饮品口感更好,其次也使清洗更加方便。
所述杯体12的底部设置凸起124,该凸起124偏离杯体12中轴线设置,所述加热装置14附设在该凸起124上,杯内浆液在上下形成温度差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也形成温度差,浆液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如此,浆液的翻滚动作由原来单一的上下运动变成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立体翻滚,浆液的扰动使得浆料不易沉底,从而减少了糊底现象,其次,浆液的扰动还可以起到消泡的作用。另外,凸起124在粉碎过程中起到扰流作用,增加物料同粉碎刀具13的碰撞机率,提高粉碎效率,改善粉碎效果。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介质加热豆浆机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底座21,该底座21设置有与该杯体22相互配合的凸块211,所述的加热装置14设置在该凸块211上;所述杯体22包括杯壁221及杯底222,该杯底222偏离杯体22中轴线设置有凸起223,该凸起223朝向杯口123设置,即该凸起223为该杯体22的底部向杯体22内凹陷形成,并且该凸起223与底座的凸块211相吻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加热装置14为内置电热管的铸铝底盘。
请参阅图6所示凸起的另一种结构,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与杯体32相互配合凹槽311,所述的加热装置14设置在该凹槽311内;所述杯体32包括杯壁321及杯底322该杯底322偏离杯体中轴线设置有凸起323,该凸起323背离杯口123设置,即该凸起323为该杯体32的底部向杯体32外凹陷形成,并且该凸起323与底座的凹槽311相吻合。
所述加热装置14单独设置在底座上,该杯体22上没有强电设置,清洗时不必在意因浸水导致漏电,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减轻了人们清洗时候的负重感。
可以理解,所述加热装置也可以是电磁线盘。那么这种非本质的变化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方式中,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实施方式一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10)

1.一种防烧糊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粉碎刀具及加热装置,该机头上安装有电机及电路控制板,该加热装置及电机分别与该电路控制板电连接,该电机驱动该粉碎刀具旋转,该杯体的底部设有凸起,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杯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偏离该杯体中轴线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为杯体总高度的1/1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中轴线与杯体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杯体的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该杯体的底部向杯体内凹陷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该杯体的底部向杯体外凹陷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底座,该底座设有向上的凸块,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底座的凸块上,该底座的凸块与杯体底部的凹陷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底座,该底座设有向下的凹陷,该加热装置设置在该底座的凹陷内,该底座的凹陷与杯体底部的凹陷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或者内置电热管的铸铝底盘。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直接附设在该凸起的底部和/或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烧糊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刀具偏离杯体中轴线设置。
CN2010202831558U 2010-08-06 2010-08-06 防烧糊豆浆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31558U CN201782593U (zh) 2010-08-06 2010-08-06 防烧糊豆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31558U CN201782593U (zh) 2010-08-06 2010-08-06 防烧糊豆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2593U true CN201782593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31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593U (zh) 2010-08-06 2010-08-06 防烧糊豆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2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7920U (zh) 一种易清洗豆浆机及杯体
CN201782593U (zh) 防烧糊豆浆机
CN202472437U (zh) 一种水位控制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冷风扇
CN202927815U (zh) 蒸汽发生器
CN201369290Y (zh) 倾倒防护开关
CN201663887U (zh) 一种高效均匀加热的豆浆机
CN102920337A (zh) 食物料理器
CN202434397U (zh) 磁力式旋钮控制器
CN201775489U (zh) 电磁加热豆浆机
CN20676147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2197758U (zh) 一种侧加热杯体
CN203447098U (zh) 真空电热容器
CN207753873U (zh) 一种电热管温控器总成
CN208302891U (zh) 一种陶瓷浆料研磨设备
CN203709831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3619353U (zh) 一种奶泡机
CN102727095B (zh) 一种奶泡加热装置
CN106524617A (zh) 一种具有提高制冰和脱冰效率的制冰机
CN103807890A (zh) 聚热圈、聚热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05107385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1097602Y (zh) 一种内胆侧面取热的豆浆米糊机
CN201211119Y (zh) 采用红外防溢开关的豆浆机
CN214135124U (zh) 一种带有温度报警功能的数控装置
CN201328699Y (zh) 一种多用途机
CN220710657U (zh) 一种陶瓷发热水位感应装置的电热水壶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