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27329U -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 Google Patents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7329U
CN201727329U CN201020178977XU CN201020178977U CN201727329U CN 201727329 U CN201727329 U CN 201727329U CN 201020178977X U CN201020178977X U CN 201020178977XU CN 201020178977 U CN201020178977 U CN 201020178977U CN 201727329 U CN201727329 U CN 201727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shell
side half
cable clamp
rope
cable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89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优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789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7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7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73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定义有一上段、一中段与一下段,且包括有一左半壳与一右半壳。该连接线扣具有多个各别设置在右半壳与左半壳上的对接部与接合部,且对接部与接合部可相互结合构成一对接点。该些对接点是分散位于连接线扣的上段、中段与下段部位,据以降低承受来自绳带的侧向拉力的负担,而可实时造成分开该左半壳与该右半壳,以促使绳带脱离连接线扣,并发挥安全防范效果。

Description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拉绳结构的窗帘,为促使其帘体在展开或收合的过程中受力平均,是以至少两条的绳带作为拉动帘体使用并达成前述目的。以两条绳带为例,为同时带动该二绳带,已知方法是使用一连接线扣将该二绳带的垂设段整束集中,且连接线扣另连结一控制绳供作拉动使用。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连接线扣1具有对称的半壳2与半壳3,且各半壳底部相连接;该连接线扣1主要是于半壳2一体成型有二突出的卡勾2a,再于半壳3设有二开口3a以供卡勾2a对应穿过,且卡勾2a末端勾抵半壳3的表面,据以达成半壳2与半壳3稳固对接目的。但,该二垂设绳带之间若遭孩童头部伸入,且在孩童奋力挣脱之际,因半壳2与半壳3彼此间是以勾扣方式为固接,除非受到极大的分开作用力,否则半壳2与半壳3将维持固接状态,此情形容易造成孩童颈部为绳带缠绕而有很大的危险。
图2揭示另一种现有连接线扣5,该连接线扣5是由同样具有一卡块6a与一卡槽6b且底部彼此连接的三个侧壳6对接构成,亦即每一侧壳6是以其卡块6a与相邻侧壳6的卡槽6b配合,据以使得彼此获得结合。该现有连接线扣5因其侧壳6的卡块6a具有一缺口6c,使得卡块6a可受压变形而易于嵌入卡槽6b中。
在绳带之间因有孩童头部伸入并挣脱而导致绳带受有侧向拉力,且该侧向拉力大于侧壳6卡块6a与相邻侧壳6卡槽6b彼此间的结合力时,卡块6a将变形并自卡槽6b脱离,此时,各该侧壳6呈分离且不再扣结绳带,换言之,连接线扣5将相对绳带脱离,致使绳带末端呈自由端,也因此,孩童颈部得自绳带之间脱离而不会有绳带绕颈的憾事发生。
诚然,该现有连接线扣5虽具有安全防范机制,惟,因各侧壳6的卡块6a与卡槽6b是设置在接近连接线扣5顶端的同一高度位置,造成侧向拉力必须同时克服该三处卡块6a与卡槽6b的结合力的总和,并令卡块6a变形,始可对各侧壳6产生强制分离效果,若以每一结合处的结合力是设定在一定磅数左右,则显然地,侧向拉力必须大于其三倍磅数以上始可,且在各侧壳6分离时,易因受力不均造成部分侧壳6未能爆开,如是,将使得连接线扣5的安全防范效果难以发挥。换言之,该已知连接线扣5仍有未臻完善而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在维持正常使用状态下,降低承受侧向拉力的负担,以实时启动安全防范机制。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包括有一左半壳与一右半壳。其中,右半壳具有一端面、自该端面凹入形成的一凹室,以及至少一绳箍自该凹室内壁突出形成,该凹室供一部分的绳带容置其中,且绳带的绳结勾抵于该绳箍的一下环面;另,右半壳具有一长轴将其区分成二对称部分,且右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设置有一耦合部与至少一对接部,该耦合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上段,该对接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中段。而左半壳具有一端面、自该端面凹入形成的一凹室,以及至少一绳箍自该凹室内壁突出形成,该凹室供另一部分的绳带容置其中,且绳带的绳结勾抵于该绳箍的一下环面;另,左半壳具有一长轴将其区分成二对称部分,且左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设置有一触接部与至少一接合部,该触接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上段,该接合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中段。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耦合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凹入形成的卡槽;该左半壳的触接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突出形成的卡块。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至少一对接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朝外凸伸形成的拘束块;该左半壳的至少一接合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凹入形成开放状的拘束槽。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至少一拘束块包括有相隔一距离的一第一拘束块与一第二拘束块;该左半壳的至少一拘束槽包括有一第一拘束槽与一第二拘束槽分别与右半壳的第一拘束块及第二拘束块对接。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具有至少一凸块,该凸块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下段;该左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下段,供该凸块插入。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至少一部分的绳箍的环面具有一卡合槽;该左半壳的至少一部分的绳箍的环面具有一卡合块,该卡合块于该右半壳与该左半壳对合时与该卡合槽结合。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至少一绳箍包括有相隔一第一距离的一上绳箍与一下绳箍,该上绳箍的下环面具有一该卡合槽,该下绳箍的上环面具有一该卡合槽;该左半壳包括有相隔一第二距离的一上绳箍与一下绳箍,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该左半壳的上绳箍的上环面具有一该卡合块与该右半壳的上绳箍的卡合槽结合,该左半壳的下绳箍的下环面具有一该卡合块与该右半壳的下绳箍的卡合槽结合。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还具有一对应位于连接线扣中段的右延伸块,该右延伸块自凹室内壁突出形成,且与绳箍之间形成有一左、右线槽,各线槽供绳带穿设;该左半壳更具有一对应位于连接线扣中段的左延伸块,该左延伸块自凹室内壁突出形成,且与绳箍之间形成有一左、右线槽,各线槽亦供绳带穿设。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右延伸块具有一勾槽;该左半壳的左延伸块具有一勾块,该勾块扣抵该勾槽。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右半壳的右延伸块底面至右半壳的顶缘的距离大于右半壳顶缘至其底缘距离的二分之一。
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中,该左半壳的左延伸块底面至左半壳的顶缘的距离大于左半壳顶缘至其底缘距离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于该左半壳与该右半壳对合时,该右半壳的耦合部与该左半壳的触接部结合,且右半壳的对接部与左半壳的接合部结合,据以分散连接线扣承受来自绳带所造成侧向拉力的负担,实时启动安全防范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连接线扣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连接线扣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线扣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连接线扣的展开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连接线扣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扣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7-7方向剖视图;
图8为图6的8-8方向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连接线扣
100A上开口            100B下开口
100a上段              100b中段            100c下段
101绳带               102控制绳
10右半壳
10a端面               10b凹室             10c上绳箍
10d下绳箍             10e左线槽           10f右线槽
11卡槽                12第一拘束块        13第二拘束块
14凸块                15卡合槽            16卡合槽
17右延伸块            17a补强肋           18勾槽
19内面
20左半壳
20a端面               20b凹室             20c上绳箍
20d下绳箍             20e左线槽           20f右线槽
21卡块            22第一拘束槽      23第二拘束槽
24凹槽            25卡合块          26卡合块
27左延伸块        27a补强肋         28勾块
29压板
30连接片
S1第一距离
S2第二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100由一右半壳10与一左半壳20对接形成有一上开口100A与一下开口100B,且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的底部之间是通过由二连接片30而为连结。前述上开口100A供多条绳带101穿过,下开口100B则供一控制绳102穿过。另说明的是,上述下开口100B是直接形成于左半壳20底部的一压板29上,且压板29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接时是压贴在右半壳10底部的一内面19(请参照图7)。
上述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同样具有一端面10a(20a)、自该端面10a(20a)凹入形成的一凹室10b(20b),以及一上绳箍10c(20c)与一下绳箍10d(20d)自该凹室10b(20b)内壁突出形成。其中,如图7所示,右半壳10的上绳箍10c与下绳箍10d之间相隔有一第一距离S1;左半壳20的上绳箍20c与下绳箍20d之间相隔有一第二距离S2,且第二距离S2小于该第一距离S1。前述凹室10b与凹室20b是提供绳带101容置其中,上、下绳箍的下环面则是提供绳带101的绳结勾抵用(图未示)。另,连接线扣100依其位置区分有一上段100a、一中段100b与一下段100c。
本实施例的连接线扣100在承受控制绳102带来的正向拉力时(即控制绳102被往下拉动),该左半壳20的压板29先受到该正向拉力作用而紧压贴该右半壳10的内面19,并将所受正向拉力分散传递于该右半壳10,进而使得整体连接线扣100平均受力,并得将该正向拉力均匀地传递作用于各绳带101,以便同时带动帘体(图未示)为展开或收合;而在承受来自各绳带101带来的侧向拉力时,只须较少的侧向拉力即可造成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彼此相对分开,以达到安全防范效果,进一步地避免发生绳带101绕颈的憾事。以下叙述该连接线扣100在承受少许侧向拉力时即可达成分开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目的的技术如后:
如图4所示,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同为一长轴X-X’通过并各别被区分成二对称部分,为便于说明,兹以各半壳的其中一部分为例说明。
右半壳10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上段100a部位的端面10a上设有一耦合部;左半壳20同样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上段100a部位的端面20a上设有一触接部。于本实施例中,右半壳10的耦合部为自端面10a与凹室10b内壁连接处陷入形成的凹弧状卡槽11;左半壳20的触接部为自端面20a与凹室20b内壁连接处突出形成的卡块21,且卡块21末端略呈弧形勾状。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合的情况下,卡块21是与该凹弧状卡槽11呈图6所示的咬合状,于此定义为第一对接点。
右半壳10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中段100b部位的端面10a上设有二对接部,在本实施例中,该二对接部分别为相隔一距离的一第一拘束块12与一第二拘束块13,各该拘束块是自端面10a与凹室10b内壁连接处朝外凸伸形成;左半壳20则是在对应该第一拘束块12与第二拘束块13的位置分别设有由一第一拘束槽22与一第二拘束槽23所构成的接合部,所述拘束槽是自端面20a与凹室20b内壁连接处凹入形成开放状的缺口。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合的情况下,第一拘束块12嵌入第一拘束槽22,此结合关系定义为第二对接点;第二拘束块13则嵌入第二拘束槽23,此结合关系定义为第三对接点。至此,因各拘束块与各拘束槽相互形成契合,俾于连接线扣100受到控制绳102向下的正向拉力作用时,该连接线扣100可稳固地带动绳带101。
又,右半壳10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下段100c部位的端面10a上设有一凸块14;左半壳20亦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下段100c部位的端面20a上设有一凹槽24。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合的情况下,凹槽24供该凸块14插入,此关系定义为第四对接点。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设置于各半壳端面位置的对接结构叙述,兹再说明其它对接结构于后:
在图4中揭示本实施例右半壳10的下绳箍10d的上环面设有一卡合槽15、左半壳20的下绳箍20d的下环面设有一卡合块25;图5中则揭示右半壳10的上绳箍10c的下环面设有一卡合槽16、左半壳20的上绳箍20c的上环面设有一卡合块26。请配合图7所示,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合的情况下,因右半壳10的上绳箍10c与下绳箍10d间的第一距离S1大于左半壳20的上绳箍20c与下绳箍20d间的第二距离S2,使得左半壳20的上绳箍20c与下绳箍20d呈位于该右半壳10的上绳箍10c与右半壳10的下绳箍10d之间,同时造成右半壳10的卡合槽15与左半壳20的卡合块25结合,此关系定义为第五对接点,以及右半壳10的卡合槽16与左半壳20的卡合块26结合,此关系定义为第六对接点。
请参阅图4及图8,右半壳10在对应连接线扣100的中段100b部位具有一右延伸块17与一连接该右延伸块17的补强肋17a自其凹室10b内壁突出形成,该右延伸块17与其绳箍10c(10d)之间形成有一左线槽10e与一右线槽10f,各线槽供绳带101穿置其中,又,右延伸块17前端具有一勾槽18构成的卡合部;该左半壳20具有一左延伸块27与二连接该左延伸块27的补强肋27a自其凹室20b内壁突出形成,左延伸块27与绳箍20c(20d)之间形成有供绳带101穿设的左线槽20e与右线槽20f,且左延伸块27具有一勾块28构成的卡抵部。在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对合的情况下,勾块28勾抵该勾槽18,此关定义为第七对接点。
上述各左线槽10e(20e)与右线槽10f(20f)可供容置多条绳带101,并具有分散且整齐迭挤该多条绳带101的效,以避免绳带101于连接线扣100内部纠缠成结。其次,该右延伸块17与左延伸块27的底面亦作为提供绳带101的绳结勾抵用。再者,所述线槽的宽度,即各延伸块与绳箍之间的距离,是以小于绳带101绳结的方式制作,该技术特征在绳带101位于线槽中且有交错情形时,于绳带101受有侧向拉力作用的际,可造成交错的绳带101迅速回复整齐迭挤的状态,以利发挥安全防范效果。
综上所述,该连接线扣100的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是通过七个对接点而达成结合使用目的,且各对接点是分散于连接线扣100的上段100a、中段100b及下段100c部位,加上绳带101的绳结勾抵于位在连接线扣100中段100b的左延伸块27与右延伸块17的底面,且右延伸块17底面及左延伸块27底面至其对应顶缘的距离S3大于各半壳顶缘至底缘距离的二分之一,以及连接线扣100的上开口100A是呈椭圆形设计(请参照图7),因此,当绳带101因孩童头部伸入绳带101之间而各受有左、右方向的侧向拉力时,该多条绳带101将被区分成两部分并各别往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堆挤以集中受力,故而侧向拉力只须克服卡块21与卡槽11所构成的第一对接点的结合力,即可造成该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略呈分开状,而在侧向拉力继续作用下,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的分开距离加大,并对该第二与第三对接点及第五至第七对接点造成剥离情形,于此状态下,绳带101已可相对连接线扣100脱离,并解除该侧向拉力。换言之,本实施例连接线扣100的使用,无须同时克服所有对接点的结合力总和,相对地只须以少许的侧向拉力即可分开该右半壳10与该左半壳20,据以发挥安全防范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线扣100供绳带101绳结勾抵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连接线扣100的中段100b部位,有利于施以较少的侧向拉力即可通过绳带101而将该右半壳10与左半壳20撑开。尤其是在绳结的位置位在该连接线扣100的中段100b与下段100c之间时,成效更为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用以集束多条绳带,并连结一控制绳,该连接线扣定义有一上段、一中段与一下段,且由一左半壳与一右半壳对合形成有一上开口与一下开口,该上开口供该些绳带穿过,该下开口供该控制绳穿过;其特征在于:
右半壳包括有一端面、自该端面凹入形成的一凹室,以及至少一绳箍自该凹室内壁突出形成,该凹室供一部分的绳带容置其中,且绳带的绳结勾抵于该绳箍的一下环面;另,右半壳具有一长轴将其区分成二对称部分,且右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设置有一耦合部与至少一对接部,该耦合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上段,该对接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中段;
左半壳包括有一端面、自该端面凹入形成的一凹室,以及至少一绳箍自该凹室内壁突出形成,该凹室供另一部分的绳带容置其中,且绳带的绳结勾抵于该绳箍的一下环面;另,左半壳具有一长轴将其区分成二对称部分,且左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设置有一触接部与至少一接合部,该触接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上段,该接合部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中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耦合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凹入形成的卡槽;该左半壳的触接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突出形成的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至少一对接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朝外凸伸形成的拘束块;该左半壳的至少一接合部为一自端面与凹室内壁连接处凹入形成开放状的拘束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至少一拘束块包括有相隔一距离的一第一拘束块与一第二拘束块;该左半壳的至少一拘束槽包括有一第一拘束槽与一第二拘束槽分别与右半壳的第一拘束块及第二拘束块对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具有至少一凸块,该凸块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下段;该左半壳于其中至少一部分的端面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对应位于连接线扣的下段,供该凸块插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至少一部分的绳箍的环面具有一卡合槽;该左半壳的至少一部分的绳箍的环面具有一卡合块,该卡合块于该右半壳与该左半壳对合时与该卡合槽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至少一绳箍包括有相隔一第一距离的一上绳箍与一下绳箍,该上绳箍的下环面具有一该卡合槽,该下绳箍的上环面具有一该卡合槽;该左半壳包括有相隔一第二距离的一上绳箍与一下绳箍,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该左半壳的上绳箍的上环面具有一该卡合块与该右半壳的上绳箍的卡合槽结合,该左半壳的下绳箍的下环面具有一该卡合块与该右半壳的下绳箍的卡合槽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还具有一对应位于连接线扣中段的右延伸块,该右延伸块自凹室内壁突出形成,且与绳箍之间形成有一左、右线槽,各线槽供绳带穿设;该左半壳更具有一对应位于连接线扣中段的左延伸块,该左延伸块自凹室内壁突出形成,且与绳箍之间形成有一左、右线槽,各线槽亦供绳带穿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右延伸块具有一勾槽;该左半壳的左延伸块具有一勾块,该勾块扣抵该勾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右半壳的右延伸块底面至右半壳的顶缘的距离大于右半壳顶缘至其底缘距离的二分之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其特征在于,该左半壳的左延伸块底面至左半壳的顶缘的距离大于左半壳顶缘至其底缘距离的二分之一。
CN201020178977XU 2010-04-19 2010-04-19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7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8977XU CN201727329U (zh) 2010-04-19 2010-04-19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8977XU CN201727329U (zh) 2010-04-19 2010-04-19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7329U true CN201727329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1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897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7329U (zh) 2010-04-19 2010-04-19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73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705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天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切换第一显示单元及第二显示单元的方法
CN109645801A (zh) * 2017-10-12 2019-04-19 池尚勋 具有安全结合件的窗帘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705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天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切换第一显示单元及第二显示单元的方法
CN109645801A (zh) * 2017-10-12 2019-04-19 池尚勋 具有安全结合件的窗帘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7329U (zh) 窗帘拉绳用的安全连接线扣
US4723634A (en) Rappelling device
CN101820789A (zh) 鞋带捆绑工具
WO2012078176A1 (en) Pet toy with flexible body and rope support configurations
US20150259852A1 (en) Rope with holes
CN107232869A (zh) 拉索压缩弹簧床芯
CA3087577C (en) Device for use with one or more lin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20220280826A1 (en) Resistance training band
CN102025119B (zh) 放线系统及方法
CN205233780U (zh) 带应急救生背带的运动背包
US3296670A (en) Rope fastening device
CN203709881U (zh) 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
CN102398726B (zh) 束带改良结构
CN201957921U (zh) 一种绳索扣
CN210944485U (zh) 一种双环式捆绑辅助装置
CN210681068U (zh) 船用拖钩
CN216945815U (zh) 一种通用型水下解扣回收索具装置
CN206293815U (zh) 接地线绑绳辅助装置
GB201107443D0 (en) Forming an eye end termination on a rope
CN209828183U (zh) 一种互动式儿童游戏装置
CN218152185U (zh) 一种索具紧固装置
CN216947412U (zh) 一种棉纶复丝高强度混合绳
CN212067670U (zh) 一种多功能水上体育设备
US4862566A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a seam weaving machine for joining the ends of flat-woven fabrics
CN221201956U (zh) 一种海缆提升用绑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