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8726B - 束带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束带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8726B
CN102398726B CN 201010276541 CN201010276541A CN102398726B CN 102398726 B CN102398726 B CN 102398726B CN 201010276541 CN201010276541 CN 201010276541 CN 201010276541 A CN201010276541 A CN 201010276541A CN 102398726 B CN102398726 B CN 102398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indow
latch device
salient
bel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765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8726A (zh
Inventor
郑瑞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S Termin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S Termin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S Terminals Inc filed Critical KS Terminals Inc
Priority to CN 2010102765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8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8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8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8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87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包含锁固头与带体。带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锁固头具有窗口、底板、一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一对第一凸出部、一对第二凸出部与卡齿装置。窗口开设于底板,第一墙体设置于窗口的两侧,第二墙体的左右两侧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各第一凸出部设置于各第一墙体面对窗口的一侧。卡齿装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带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可与多个第一啮合齿互相啮合。各第二凸出部自卡齿装置的两侧伸出至窗口上方,且与各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有预设缝隙。

Description

束带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束带,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捆绑束紧功能的固定式束带。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束带主要有固定式束带与可退式束带,主要是利用束带本身的头部与带体具有相互啮合的结构,将束带的带体围绕待束物之后穿入束带本身的头部而相互啮合,据此做为待束物的捆绑、束紧固定以及收纳等等的用途。
其中,可退式束带是具有可将原本啮合于头部的带体顺利退出的结构,因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一般使用于待束物单纯的收纳,例如电源线的收纳等。
而固定式束带的带体不具有自束带头部退出的结构,因此仅能单次使用,使用时其束带的带体一旦穿入带体头部啮合之后,束带的带体只会越拉越紧,必需将其剪断或破坏才可解除其捆绑束紧的功能。通常使用于需要限定单次使用的特殊用途,使待束物一旦被此固定式束带束紧后便无法任意的松开,通常普遍使用于零售商场,对特定数量的货品用固定式束带捆绑束紧以便于销售,甚至有其它国家以此固定式束紧带用来作为临时手铐使用。
因此,固定式束带必须具有较强的结构与抗拉拔力,才可避免因为待束物的反作用力量而使束带的带体与头部的啮合结构断裂或是脱落而失去捆绑束紧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包含有一个锁固头与一个带体,从带体往锁固头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为第二方向,锁固头形成有一个窗口,自窗口往上、且同时垂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第三方向,带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锁固头,第二端可自窗口穿设通过,且与锁固头互相嵌合固定。
锁固头具有底板、一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一对第一凸出部、一对第二凸出部与卡齿装置。而窗口开设于底板,底板具有前端与后端,此对第一墙体设置于窗口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第二墙体设置于锁固头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且远离带体,且第二墙体的左右两侧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各第一凸出部设置于各第一墙体面对窗口的一侧,卡齿装置具有一个根部,并以此根部连接至底板,卡齿装置自底板伸出而延伸至窗口上方、且位于此对第一凸出部之间,使得卡齿装置能够以其根部为支点而沿第一方向前后摆动。卡齿装置面对第二墙体的一面为第一面、远离第二墙体的一面为第二面,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此对第二凸出部自卡齿装置的两侧伸出至窗口上方,且各第二凸出部与各第一凸出部之间沿第一方向形成有一预设缝隙。带体具有顶面与底面,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可与卡齿装置的多个第一啮合齿互相啮合,带体的厚度大于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顶端至第二墙体的距离。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当操作此束带改良结构,使带体沿第三方向穿过锁固头的窗口时,带体的第二啮合齿把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沿第一方向的反向推动,使得卡齿装置以其根部为支点朝底板的后端摆动,并由于第一啮合齿的齿深大于第二啮合齿的齿深,互相啮合时,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之间有细微的间隙,相较于现有技术,带体沿第三方向可以很容易地进入窗口,进入阻力较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当带体沿第三方向穿设进入锁固头的窗口之后,如果带体受力欲沿第三方向的反向脱离,因为带体的第二啮合齿啮合于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带体会沿第一方向拉动卡齿装置,又因为第二凸出部与第一凸出部之间沿第一方向形成有一预设缝隙,这预设缝隙允许卡齿装置沿第一方向做微量摆动,这个微量的摆动会使得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更紧密地嵌入带体的第二啮合齿,最后第二凸出部紧紧地抵靠住第一凸出部,使得卡齿装置不再摆动,且第一啮合齿紧紧的咬住第二啮合齿,而使带体无法自锁固头退开,因此提高了束带抗松脱的抗拉拔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其中,锁固头包含窗口、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于锁固头的第二墙体面对窗口的位置进一步形成一个导引面,用以导引带体的穿设。据此,可以使操作者容易将带体自锁固头的窗口穿入,进而能快速地将待束物捆绑束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
图2为一仰视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
图3为一立体剖视图,是图2中B-B割面线的剖面图。
图4为一剖视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
图5为一剖视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束带改良结构                      100
锁固头                            10
窗口                              11
底板                              12
前端                              121
后端                              122
第一墙体                          13
第二墙体                          14
导引面                            141
两侧                              142
第一凸出部                        15
第二凸出部                        16
卡齿装置                          17
第一面                            171
第二面                            172
根部                              174
第一啮合齿                        18
带体                              20
第一端                            21
第二端                            22
顶面                              23
底面                              24
第二啮合齿                        28
带体的厚度                        T20
高度                              H13、H14、H17
第一啮合齿的齿深                  D18
第二啮合齿的齿深                  D28
第一啮合齿顶端至第二墙体的距离    D1
第一方向                          A1
第二方向                          A2
第三方向                          A3
预设缝隙                          L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其中所使用的啮合齿以及使其相互啮合以达嵌合固定效果的相关原理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意在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结构的含义,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声明。
首先请参考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锁固头10与一个带体20,从带体20往锁固头10方向为第一方向A1,垂直第一方向A1的水平方向为第二方向A2。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11,自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第一方向A1与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带体20沿第一方向A1形成有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第一端21连接于锁固头10,第二端22可自锁固头10的窗口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并且与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据此可用以捆绑待束物。
请参考图2,为束带改良结构100的仰视图,其中的B-B割面线的剖视图请参考图3。束带改良结构100的锁固头10具有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第二墙体14、一对第一凸出部15、一对第二凸出部16与卡齿装置17。底板12沿第一方向A1形成有前端121与后端122,带体20的第一端21与底板12的后端122连接。窗口11开设于底板12,第一墙体13分别设置于窗口11沿第二方向A2的两端,第二墙体14设置于锁固头10的窗口11沿第一方向A1的一端、且远离带体20,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分别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
请参考图4与图5,为带体20自锁固头10的窗口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的剖视图,锁固头10的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174,且以根部174连接至底板12,卡齿装置17自底板12伸出而延伸至窗口11,且受力时能以此根部174为轴枢,沿第一方向A1前后摆动。卡齿装置17面对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第一面171,远离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第二面172,于第一面17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此外,带体20具有顶面23与底面24,于带体20的底面24形成有多个第二啮合齿28,据此,当带体20自锁固头10的窗口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之后,带体20的多个第二啮合齿28可与卡齿装置17的多个第一啮合齿18互相啮合,而使带体20与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以捆绑待束物。要特别留意的是,为了使带体20的多个第二啮合齿28与卡齿装置17的多个第一啮合齿18可以互相更稳固地嵌合固定,带体20的厚度T20大于卡齿装置17的第一啮合齿18顶端至第二墙体14的距离D1为较佳。
一般现有技术中,若要防止带体20沿第三方向A3的反向被拉出,必须增加卡齿装置17的抗拉拔力,一般都是增加卡齿装置17的根部174的截面积,然而,若增加此根部174的截面积,相对地也使得卡齿装置17的弹性较小、沿第一方向A1前后摆动较困难,造成使用者欲捆绑待束物时,需要用较大的力量拉拔带体20,才可将待束物束紧。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5,本发明为了使得卡齿装置17的根部174不易断裂,且未增加齿根174与底板12相连接处的截面积,本发明提出的束带改良结构100更包含一对第一凸出部15与一对第二凸出部16。第一凸出部15设置于各第一墙体13面对窗口11的一侧。卡齿装置17自底板12伸出而延伸至窗口11上方,并且位于此对第一凸出部15之间。第二凸出部16自卡齿装置17的两侧伸出至窗口11,且各第二凸出部16与第一凸出部15之间沿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预设缝隙L(如图2所示)。请继续参考图5,较佳地,预设缝隙L小于第二啮合齿28的齿深D28,且第二凸出部16的沿第三方向A3的长度小于第一凸出部15沿第三方向A3的长度。更佳地,预设缝隙L小于第一啮合齿28的齿深D18。
据此,实际操作时,当本发明的束带改良结构100欲将一待束物(未图示)进行捆绑时,使带体20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锁固头10,带体20的第二啮合齿28把卡齿装置17的第一啮合齿18沿第一方向A1的反向推动,使得卡齿装置17以其根部174为支点朝底板12的后端122摆动,并由于第一啮合齿18的齿深D18大于第二啮合齿28的齿深D28,因此带体20与卡齿装置17的间隙较大,相较于现有技术,带体20可以很容易地进入窗口11,进入阻力较小。
调整好带体20的长度将待束物捆绑固定之后,如果欲将带体20沿第三方向A3的反向拉出锁固头10,因为带体20的第二啮合齿28与卡齿装置17的第一啮合齿18啮合,带体20会沿第一方向A1拉动卡齿装置17,又因为第二凸出部16与第一凸出部15之间沿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预设缝隙L,这预设缝隙L(如图2所示)允许卡齿装置17沿第一方向A1做微量摆动,这一个微量的摆动会使得卡齿装置17的第一啮合齿18更紧密地嵌入带体20的第二啮合齿28,最后第二凸出部16紧紧地抵靠住第一墙体13两侧的第一凸出部15,使得卡齿装置17不再摆动,且第一啮合齿18紧紧的咬住第二啮合齿28,而使带体20无法自锁固头10退开,因此提高了束带抗松脱的抗拉拔力。且藉由第二凸出部16抵靠住第一墙体13两侧的第一凸出部15,可以分散卡齿装置17的根部174的受力,使得卡齿装置17的根部174不易断裂。
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因为没有本发明的第一凸出部15与第二凸出部16的相关设计,当带体受力欲反向脱离时,整个卡齿装置被带体拉动,仅藉由根部连接于底板,根部受力非常大,因此卡齿装置常常从根部断裂而破坏。然而本发明提出的束带改良结构100,第二凸出部16紧紧地抵靠住第一凸出部15,把卡齿装置17所承受的带体20的拉力藉由第二凸出部16把部份拉力移转至锁固头10的第一凸出部15,而分散了根部174的受力,因此不但根部174不易断裂而破坏,而且整个卡齿装置17能耐受更大的拉力,强度也显著增加了。
请参考图5,为了使此束带改良结构100的锁固头10更平顺好操作,以及考虑外形美观,请参考图4,锁固头10的卡齿装置17的高度H17不大于第二墙体14的高度H14,且不大于第一墙体13的高度H13为较佳。又,于卡齿装置17的第二面172可以形成一个斜面,亦有利于开模、量产制作。
此外,请参考图3,锁固头10的第二墙体14面对窗口11的位置可进一步形成一个导引面141,用以导引带体20的穿设,而此导引面141以圆弧面为较佳,当然,做成斜面亦可。据此,可以使操作者容易将带体20自锁固头10的窗口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进而能快速地将待束物捆绑束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权利;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7)

1.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带体(20)与一个锁固头(10),从该带体(20)往该锁固头(10)方向为一第一方向(A1),垂直该第一方向(A1)的水平方向为一第二方向(A2),该锁固头(10)具有一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一第二墙体(14)与一卡齿装置(17),该底板(12)开设有一窗口(11),该底板(12)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前端(121)与一后端(122),该对第一墙体(13)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二方向(A2)的两端,该第二墙体(14)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一方向(A1)的一端,且该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该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174),且以该根部(174)连接至该底板(12),该卡齿装置(17)自该底板(12)伸出而延伸至该窗口(11),该卡齿装置(17)面对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一面(171)、远离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二面(172),该第一面(171)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该带体(20)具有一顶面(23)与一底面(24),该底面(24)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28),可与该卡齿装置(17)的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互相啮合,自该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A1)与该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该带体(20)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第一端(21)与一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连接于该锁固头(10),该第二端(22)可自该窗口(11)穿设通过,且与该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其特征在于: 
该锁固头(10)进一步具有一对第一凸出部(15)及一对第二凸出部(16),各第一凸出部(15)设置于各第一墙体(13)面对该窗口(11)的一侧,该卡齿装置(17)位于该对第一凸出部(15)之间,该对第二凸出部(16)自该卡齿装置(17)的两侧沿该第二方向(A2)伸出至该窗口(11)上方,且该第二凸出部(16)的长度小于该第一凸出部(15)的长度,且各第二凸出部(16)与各第一凸出部(15)之间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预设缝隙(L);及 
该预设缝隙(L)的宽度小于第二啮合齿(28)的齿深(D28),该多个第二啮合齿(28)的齿深(D28)小于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的齿深(D18),该带体(20)的厚度(T20)大于该卡齿装置(17)的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顶端至该第二墙体(14)的距离(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凸出部(16)是凸出于该窗口(1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卡齿装置(17)的高度(H17)不大于该第二墙体(14)的高度(H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卡齿装置(17)的高度(H17)不大于该对第一墙体(13)的高度(H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卡齿装置(17)的该第二面(172)形成一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墙体(14)面对该窗口(11)的位置形成有一导引面(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束带改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面(141)为一圆弧面。 
CN 201010276541 2010-09-07 2010-09-07 束带改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8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76541 CN102398726B (zh) 2010-09-07 2010-09-07 束带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76541 CN102398726B (zh) 2010-09-07 2010-09-07 束带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8726A CN102398726A (zh) 2012-04-04
CN102398726B true CN102398726B (zh) 2013-07-17

Family

ID=45881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765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8726B (zh) 2010-09-07 2010-09-07 束带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8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9048A (zh) * 2015-06-19 2015-09-16 王宏杰 自锁式双面扎线带
US11027902B2 (en) * 2019-06-12 2021-06-08 Hellermanntyton Corporation Integrated release feature for pawl-latching devices
US11738922B2 (en) 2021-06-22 2023-08-29 HellermanTyton Corporation Pawl-latching devic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8961A (en) * 1969-09-18 1971-06-29 George Farago Adjustable self-locking bundling straps
US3875618A (en) * 1973-12-10 1975-04-08 Fastway Fasteners Bundling tie
CN1623861A (zh) * 2003-12-02 2005-06-08 托马斯及贝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的缆线扎带
CN101092195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徐汉鹏 束带
CN201399043Y (zh) * 2009-04-23 2010-02-10 龚军 自锁式绑扎带
CN201777521U (zh) * 2010-09-07 2011-03-30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束带改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8961A (en) * 1969-09-18 1971-06-29 George Farago Adjustable self-locking bundling straps
US3875618A (en) * 1973-12-10 1975-04-08 Fastway Fasteners Bundling tie
CN1623861A (zh) * 2003-12-02 2005-06-08 托马斯及贝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的缆线扎带
CN101092195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徐汉鹏 束带
CN201399043Y (zh) * 2009-04-23 2010-02-10 龚军 自锁式绑扎带
CN201777521U (zh) * 2010-09-07 2011-03-30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束带改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8726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2806B (zh) 束帶改良結構
US20150210453A1 (en) Cable Tie
CN105167340A (zh) 一种金属线材及使用该金属线材的拉链
CN102398726B (zh) 束带改良结构
CN201777521U (zh) 束带改良结构
CN107136666B (zh) 超薄塑钢拉链
CN102398727B (zh) 可退开式束紧带
CN204750939U (zh) 一种易扯断的扎带
CN204750941U (zh) 自锁式双面扎线带
CN203740330U (zh) 扎带单体及其组合扎带
CN203597491U (zh) 带锁死功能的拉链头
CN201609157U (zh) 拉链及其链齿
CN211212246U (zh) 一种沙发快速拉线结构
CN201777522U (zh) 可退开式束紧带
CN204336022U (zh) 一种卡扣及应用该卡扣的腰包
CN20967755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方块插销装置、方块及插销
CN204273431U (zh) 一种织带压扣
WO2017084552A1 (zh) 一种拉链链齿、拉头及具有该链齿与拉头的拉链
CN207054998U (zh) 一种拉链
CN201630359U (zh) 绳索扣
CN2190090Y (zh) 束紧片
CN206166340U (zh) 坐垫之串珠连接条
CN202765318U (zh) 一种带止回装置的打包器
CN204218065U (zh) 滑动式伸缩皮带扣
CN209594894U (zh) 一种单点双拉u型链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