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12499U - 座椅控制拉索 - Google Patents

座椅控制拉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12499U
CN201712499U CN201020259355XU CN201020259355U CN201712499U CN 201712499 U CN201712499 U CN 201712499U CN 201020259355X U CN201020259355X U CN 201020259355XU CN 201020259355 U CN201020259355 U CN 201020259355U CN 201712499 U CN201712499 U CN 201712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line
slide block
passiv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9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涛
郁军
向志军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59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12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12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124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控制拉索,连接于所述座椅的控制手柄与解锁机构,所述拉索包括主动拉索、被动拉索与连线盒,其中:所述连线盒包括一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滑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处主动台阶孔与至少两处被动台阶孔;所述主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手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主动台阶孔内;所述被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被动台阶孔内;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处或多处同时控制两处或多处座椅机构的解锁;通过将限位片放置在壳体上不同位置的限位槽里,可以限定滑块在壳体里移动的范围,预先控制拉索的行程。

Description

座椅控制拉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部件,尤指一种运用在手动控制座椅靠背解锁和实现“易进出”功能的运动型跑车前排座椅上的通过两种功能输入端驱动或解锁两个机构件的控制拉索。
背景技术
车辆种类繁多,具有运动风格和时尚造型的双门跑车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但因车身两侧各只有一扇车门,当有两排座椅设计时,后排的乘客不便于出入,这就需要在座椅上有两处可以控制座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其中一处可以供已就座的前排乘客使用,另一处供后排乘客上下车时使用。因考虑到操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这两处操作手柄通常不在同一位置,当靠背骨架采用双边解锁的调角器时,这就需要一种能具有两处单独控制双边调角器解锁的拉索。
目前在汽车座椅上广泛运用了拉索,从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上分有两种:
一种是单根式的,即拉索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头,一端是主动端,另一端是被动端;主动端连接操作手柄,控制另一端被操作的解锁机构;单根式的的主动端连接靠背下部的机构,被动端连接头枕下面的机构,主动端的机构受到乘用者背部足够压力时,力会传递给拉索中的索芯,被动端的索芯控制头枕下面的机构,使得头枕能有相应的动作;
另一种是一拖二式的,它的结构特点是,一端只有一个接头,连接操作手柄作为主动端,另一端有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在两个被操作的解锁机构上,通过操作主动端的操作手柄,来实现对两个机构的解锁。
现有的这类拉索的运用原理就是“一控制二”,他由主动端的操作手柄(杆式)控制被动端(两根拉索);但是这两种拉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动端均只能连接一个手柄,不能在主动端实现两处单独操作解锁,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拉索的最大行程进行预设,对于拉索行程的调整,只能对其最大行程实现调整,而不能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行程进行设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性能可靠的可实现两处或多处同时控制两处或多处座椅解锁机构的拉索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控制拉索,连接于所述座椅的控制手柄与解锁机构,所述拉索包括主动拉索、被动拉索与连线盒,其中:
所述连线盒包括一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滑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处主动台阶孔与至少两处被动台阶孔;
所述主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手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主动台阶孔内;
所述被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被动台阶孔内;
所述连线盒的壳体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复数个限位槽,并且配合所述限位槽形状设置有一可插拔的限位片;
所述拉索包括两根主动拉索,两根被动拉索,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两个主动台阶孔与两个被动台阶孔;
所述两根主动拉索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控制手柄,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所述接头分别卡设于一主动台阶孔内;
所述两根被动拉索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解锁机构,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所述接头分别卡设于一被动台阶孔内;
所述壳体与滑块的横截面均为菱形,所述滑块的两个主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短对角线上,所述滑块的两个被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长对角线上;
所述拉索通过拉索支架架设于座椅骨架上,其中:所述拉索索芯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连线盒的一端结合有一套管接头,所述套管接头上加工有外螺纹,两螺母螺合于所述套管接头上,并通过所述两个螺母将所述套管接头夹紧固定于拉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拉索可分别从两处操作实现座椅靠背角度的调整,使用者操作主动端的一处操作手柄,主动端的一根拉索索芯被拉动,另一根主动拉索索芯没有任何动作,被拉动的主动拉索索芯带动壳体内的滑块移动,滑块的移动将被动端的两根被动拉索索芯同时拉动,这两根被动拉索索芯带动解锁机构,从而实现被动端的两处机构的同步解锁;同理,操作另一处手柄,也能由主动端的拉索索芯,拖动壳体内的滑块,带动被动端的两根索芯,从而实现被动端的两处机构的同步解锁;主动端的两处控制手柄,可实现对被动端的两个锁止机构同步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位片放置在壳体上不同位置的限位槽里,可以限定滑块在壳体里移动的范围,也就可以预先控制拉索的行程,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行程需求,实现多档行程可供选择;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螺母的旋转来调整安装尺寸,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因安装支架的尺寸偏差而引发的安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索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索中的滑块立体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索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索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索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索处于第一行程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索处于第二行程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拉索套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设有本实用新型拉索的座椅骨架结构示意图和主动端手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0为设有本实用新型拉索的座椅骨架结构示意图和被动端解锁摇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座椅控制拉索,连接于座椅的控制手柄与解锁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拉索包括两根主动拉索431、432,两根被动拉索441、442,以及连线盒90;其中,所述连线盒90包括一壳体10,所述壳体10为长条形,其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一体成型的封闭结构,封闭端开设有两个通孔,在所述壳体10内滑设有一滑块20,结合图2所示,所述滑块20沿轴向开设有台阶孔21,其分为两个主动台阶孔与两个被动台阶孔,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的开口端压配有堵头30,所述堵头30上设有塑料卡扣31,所述壳体10上开有和卡扣31配合的窗口11,安装时,堵头30的卡扣31勾在壳体10的窗口11上,防止堵头30脱离,同时堵头30封住了滑块20,防止滑块20滑出壳体10;所述壳体10、滑块20以及堵头30压入壳体10部分的横截面均为菱形,且滑块20的两个主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短对角线上,所述滑块的两个被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长对角线上,两个主动台阶孔方向一致,两个被动台阶孔方向一致,主动台阶孔与被动台阶孔的台阶方向相反;所述连线盒的壳体10在菱形的一对对角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复数个限位槽12,并且每个限位槽12配合所述限位槽形状设置有一可插拔的限位片50,该限位片50类似于开口挡圈形状,根据不同行程的需要,可以插入不同位置的限位槽12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档行程供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行程需求,直接选择需要的行程,每一档的行程差值为10mm,可以设定n档,(n为整数2<=n<=10),其中优选n=2,3,4;如图3所示,所述两根主动拉索431、432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控制手柄81、85(如图9所示),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411、412,所述接头411、412分别卡设于滑块20的一主动台阶孔内;如图4所示,所述两根被动拉索441、442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解锁摇臂841、842(如图10所示),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421、422,所述接头421、422分别卡设于滑块20的一被动台阶孔内;安装时,如图1所示,将主动拉索431、432与被动拉索441、442连同滑块20装入壳体10内,然后将堵头30压入壳体10的开口端,堵头30由塑料卡扣31固定在壳体10上,堵头30开设有两个通孔32,被动拉索441、442可贯穿通孔32,伸出壳体10与解锁机构连接,主动拉索431、432从壳体10封闭端的通孔内伸出与控制手柄连接。
如图5所示,在主动拉索(图中未示)没有被拉动时,滑块20的一端紧贴堵头30,如图6所示,当把限位片50插入限位槽12内,拉动主动拉索431或432时,主动拉索的接头带动滑块20和被动拉索441、442的接头421、422往右侧滑移,滑移到一定行程后,滑块20的一端被限位片50挡住;如图7所示,把限位片50插入另外一个限位槽12内,滑块20可滑移的行程被放大,直至滑块20的一端接触限位片50,被动拉索接头441、442的行程也被调整,这就可以通过调整限位偏50在不同插槽的位置,来实现最大行程的设定。
如图8所示,所述拉索通过拉索支架夹设于座椅骨架上,主动拉索431索芯外套设有套管46,所述套管46在远离连线盒的一端(即靠近手柄与解锁机构的一端)结合有一套管接头47,该套管接头47上加工有外螺纹,两个螺母60螺合于所述套管接头47上,并通过所述两个螺母60将所述套管接头47夹紧固定于拉索支架70上,主动拉索431与拉索索芯套管46通过拉索支架70架设于座椅骨架上;当拉索支架70和主动拉索431连接控制手柄的接头45之间的安装尺寸因制造等原因有偏差时,就可以通过旋转两个螺母60来调整套管接头47的位置,从而调整套管46以及主动拉索431的位置,弥补制造的偏差。同理,另一根主动拉索432,以及两根被动拉索441、442同样设有带外螺纹的套管,通过拉索支架固定于座椅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0与滑块20横截面均为菱形,如此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端一根拉索在作用时,作用力方向要尽可能的接近滑块的中心部位,即滑块的两个主动端台阶孔的孔距比被动端的孔距小,从而防止滑块因细微的倾斜和壳体的内壁摩擦产生较大阻力;
2)因滑块上的孔均为台阶孔,除菱形外其他形状的外形设计会使得滑块的壁厚差异性更大,这样对于注塑工艺容易导致缺陷,而菱形设计能相对平衡这些因素;
3)菱形有两个角大于90度,有两个角小于90度,根据受力,大于90度的两个角更不容易卡涩,这也符合受力时滑块的倾斜趋势;
4)壳体的截面是根据滑块的菱形来设计,如此,在装配固定时比圆形设计更具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将主动拉索与被动拉索一端的接头卡设于滑块后,拉索与滑块20作为整体装入壳体10内,以堵头30封闭,其中对滑块20的装入方向不做限定,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动拉索431、432是穿透壳体10封闭端的通孔与控制手柄连接,被动拉索441、442是穿透堵头30的通孔32与解锁机构连接;如下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将滑块20反向装入壳体10内,即主动拉索431、432现穿透堵头30的通孔32,被动拉索441、442穿透壳体10封闭端的通孔;因此,堵头30设计目的只是为了方便安装滑块与拉索,只要主动拉索安装于滑块菱形的短对角线上,主动端的孔距比被动端的孔距小,主动拉索以及被动拉索分别从壳体的哪一头穿出,并不做限定。
如图9所示,当向上提拉汽车座椅80靠背左上方的EZ-entry手柄81时,EZ-entry手柄摇臂82绕着摇臂转轴83做顺时钟的转动,EZ-entry手柄81带动主动拉索431被向上提拉,主动拉索431通过控制连线盒的壳体10中的滑块20带动如图10所示的内侧的被动拉索441和外侧被动拉索442向上提拉,外侧调角器解锁摇臂841和内侧调角器解锁摇臂842在被动拉索441、442的作用下,绕转轴做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这就实现了内外调角器的解锁。靠背可以在调角器解锁时被翻折,并可以通过其他机构,实现整个座椅往前滑移,方便后排人员的出入。
同理,如图9所示,当向上旋转座盆骨架外侧的靠背解锁手柄85时,靠背解锁手柄85绕着其转轴做顺时钟的转动,手柄85带动主动拉索432被向前拉动,主动拉索432通过控制壳体10中的滑块20带动如图10所示的内侧被动拉索441和外侧被动拉索442向上提拉,外侧调角器解锁摇臂841和内侧调角器解锁摇臂842在被动拉索441、442的作用下,绕转轴做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这也实现了内外调角器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控制拉索,运用在双门跑车的前排座椅上,可以使后排乘员在上下车时,通过操作EZ-entry手柄81可以使内外侧的两处调角器解锁和靠背翻折,并能使座椅往前推移一段距离,以获取更大的上下车空间;同时,前排乘员操作靠背解锁手柄85也可以使内外侧的两处调角器解锁和靠背翻折;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将限位片50放置在壳体10上不同位置的限位槽12内,可以预先设定拉索的最大操作行程;在拉索的安装端,为了消除因支架的制造误差带来的安装困难,可以通过调节套管接头47上的两个螺母60来实现便利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主动拉索与被动拉索的数量并不做限定,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处主动台阶孔与至少两处被动台阶孔,故其主动拉索和被动拉索可为两根或是多根,可实现两处或多处同时控制两处或多处座椅机构的解锁。

Claims (5)

1.一种座椅控制拉索,连接于所述座椅的控制手柄与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包括主动拉索、被动拉索与连线盒,其中:
所述连线盒包括一壳体,在所述壳体内滑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处主动台阶孔与至少两处被动台阶孔;
所述主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手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主动台阶孔内;
所述被动拉索的索芯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另一端结合有一接头,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被动台阶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盒的壳体上沿轴向间隔开设有复数个限位槽,并且配合所述限位槽形状设置有一可插拔的限位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包括两根主动拉索,两根被动拉索,所述滑块沿轴向开设有两个主动台阶孔与两个被动台阶孔;
所述两根主动拉索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控制手柄,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所述接头分别卡设于一主动台阶孔内;
所述两根被动拉索的索芯一端分别连接于一解锁机构,另一端分别结合一接头,所述接头分别卡设于一被动台阶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滑块的横截面均为菱形,所述滑块的两个主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短对角线上,所述滑块的两个被动台阶孔开设于菱形的长对角线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通过拉索支架架设于座椅骨架上,其中:所述拉索索芯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连线盒的一端结合有一套管接头,所述套管接头上加工有外螺纹,两螺母螺合于所述套管接头上,并通过所述两个螺母将所述套管接头夹紧固定于拉索支架上。
CN201020259355XU 2010-07-15 2010-07-15 座椅控制拉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2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355XU CN201712499U (zh) 2010-07-15 2010-07-15 座椅控制拉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9355XU CN201712499U (zh) 2010-07-15 2010-07-15 座椅控制拉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12499U true CN201712499U (zh) 2011-01-19

Family

ID=4345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935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12499U (zh) 2010-07-15 2010-07-15 座椅控制拉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124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1392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天津华盛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拖二操纵拉索
CN109973509A (zh) * 2019-03-11 2019-07-05 苏州妙林钢绳有限公司 新型螺纹自锁调节操纵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1392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天津华盛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拖二操纵拉索
CN109973509A (zh) * 2019-03-11 2019-07-05 苏州妙林钢绳有限公司 新型螺纹自锁调节操纵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4202B1 (en) Quick adjust power adjuster
KR101839131B1 (ko) 시트조절을 위한 액츄에이터 어셈블리와 그 방법
US9566884B2 (en) Powered head restrain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712499U (zh) 座椅控制拉索
KR101388983B1 (ko) 승하강이 용이한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CN103723061A (zh) 用于控制腰部支撑件的致动器系统
CN106794784A (zh) 用于后排座椅的调节设备以及座椅装置
CN103448577A (zh) 自动调节座垫倾角的调节机构和座垫骨架总成
CN109532586A (zh) 椅体旋转及仰俯角一体化调节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10576776A (zh) 一种四向调节腰托和汽车座椅
CN110641325A (zh) 一种suv二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KR20120119281A (ko) 4-방향 럼버 서포트 어셈블리
US20180319292A1 (en) Seat adjuster for vehicle seat
CN205130983U (zh) 后排靠背调节装置及汽车
CN205706256U (zh) 一种汽车滑轨的解锁机构
CN203698008U (zh) 儿童安全座椅靠背角度分段调节机构
CN102241242B (zh) 用于调节交通工具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
CN204236549U (zh) 一种方向盘多位置调节装置
CN204095575U (zh) 一种汽车座椅总成及汽车
CN206344717U (zh) 一种座椅座垫倾角调节机构
CN205326855U (zh) 一种座椅收放机构
CN208698575U (zh) 一种鹰嘴扶手
CN103692942A (zh) 汽车座椅的可多级调节和自动回位的脚踏板翻折机构
CN210792911U (zh) 一种四向调节腰托和汽车座椅
JP6048353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of Shanghai City, No. 669, 201135

Patentee after: Yanfeng Daotuo Ann seat Co.

Address before: K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of Shanghai City, No. 669, 20113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