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4009U - 一种客车铰接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铰接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4009U
CN201694009U CN 201020001302 CN201020001302U CN201694009U CN 201694009 U CN201694009 U CN 201694009U CN 201020001302 CN201020001302 CN 201020001302 CN 201020001302 U CN201020001302 U CN 201020001302U CN 201694009 U CN201694009 U CN 201694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py
cloth
hinged
frame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0013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INTECH VEHICLE SYSTEM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INTECH VEHICLE SYSTEM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INTECH VEHICLE SYSTEM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0013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4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4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40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客车铰接棚,其中龙门框包括闭合框架,在下横框中心通过关节轴承连接的吊架连接后车厢,在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可伸缩的铰接棚;等角机构中的滑道与梁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固联,两个滑车设于滑道梁上,滑车铰接拉杆一端,拉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前后车厢;可伸缩的铰接棚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顶棚、底棚和角棚;外棚和底棚与龙门框对应固联;顶棚置于外棚的上部棚壁的下方,与外棚侧壁固联;角棚与外棚的侧壁固联;各棚壁至少部分折叠接缝上设有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线束架设置在外棚和顶棚形成的空间中,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本铰接棚支撑强度高、密闭性好,转弯时变形均匀且安全可靠地使管线穿过。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铰接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大型客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型客车连接前后车厢的客车铰接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客车铰接棚,其棚体一般都是由例如帆布或人造革等软织物缝制而成,其横向断面为“门”字形状,即棚体的底部是敞开式。这种铰接棚存在以下缺点: 
1.棚体软,支撑强度低,很容易变形,从而影响棚体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在车辆转弯时,铰接棚内侧和外侧的变形不均匀;2.棚底敞开,防尘、防寒效果差。 
现在新型两厢连通的大型客车多改前置发动机为后置发动机结构,发动机后置使得许多管线要从车的尾部引到车的前部驾驶员座位上,这样,许多管线要穿过铰接棚。现有铰接棚无法安全、可靠地容置这些管线。 
目前我国引进的后置车辆,铰接棚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维护麻烦,且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支撑强度高、密闭性好,转弯时变形均匀且安全可靠地使管线穿过的客车铰接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包括:龙门框、等角机构、可伸缩的铰接棚和线束架; 
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一底连接梁、一吊架、边框和支撑脚轮,所述龙门框体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框架杆和左右框架杆,构成“门”字形状且下底部开口的框架,所述边框固定在所述龙门框内侧的所述左右框架杆上,在所述龙门框的两侧设有所述支撑脚轮;所述底连接梁的两端与所述龙门框下底部开口的两端固联,形成一闭合的框架;在该底连接梁的中心点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吊架以连接后车厢,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 
所述等角机构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固联,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 
每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顶棚、底棚和角棚;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其构成横截面与所述龙门框相匹配,也为“门”字形 的罩体;所述底棚为一与外棚底部敞口大小、形状相匹配的棚壁,其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两个下部底边缘固联;所述顶棚设置在该外棚的上部棚壁的下方,该顶棚的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壁固联;所述角棚为两个,每个角棚包括固为一体的上部棚壁和在其左侧或右侧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棚壁,其中的上部棚壁与所述外棚的所述侧壁固联;各个所述棚壁均为在该铰接棚的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的风琴伸缩式结构;在所述棚壁的风琴伸缩式结构至少部分折叠接缝上夹设有U型夹口的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所述外棚与所述龙门框体对应固联,所述角棚与所述边框对应固联,所述底棚与所述底连接梁对应固联,所述顶棚与所述等角机构中的所述滑道梁对应固联; 
所述线束架设置在所述外棚和顶棚形成的空间中,其包括安装板、线束固定板、弹性钢带和滑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钢带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将所述钢带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所述钢带上固定多个线束固定板,在所述钢带的中心位置的底部设置所述滑轮,该滑轮被安置在所述等角机构的滑道梁的滑道中间位置,靠滑道梁支撑,弹性钢带的长度应该大于前后车厢之间的间距。 
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连接时,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与前后车厢的端壁对应固联,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内地板平台上。 
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相应的铰接孔匹配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与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与所述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为:所述滑车包括支架、滑轮和铜球,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梁的滑道中,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孔,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该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所述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 
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构结构为,所述固定座上设孔,孔中设铜球,在该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 
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 
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内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设置包布条覆盖接缝。 
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外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设置所述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 
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内侧对应所述顶棚和角棚连接部位上的各个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与之对应地,在所述顶棚的朝下的部分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在所述角棚的朝向车厢内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外棚和顶棚以及外棚和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连接外棚和顶棚以及外棚和角棚。 
具体的,所述卡扣为一具有横向阶梯U型槽的壳体,所述外棚和顶棚或者所述外棚和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并排设置在卡扣较深的U型槽中固定;所述卡扣上设有竖向孔,与所述外棚和顶棚或角棚上设有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的孔对应,在该竖向孔中设锁紧螺钉,该螺钉自攻旋入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的所述孔中固定。 
在所述卡扣的U型槽中,所述外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设有嵌入部卡设在所述顶棚或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的U型夹口中固定。 
在所述线束架中,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之间设置弹性钢带,使得所述安装板之间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线束架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顶棚包括长度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棚壁间距相匹配的若干布条,其相互连接形成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每一所述布条为一个折叠单元,该布条向下弯折成拱形,该拱形布条在下的两侧边缘与相邻的所述布条相邻的侧边固联;该两个固联边缘相间地包固包边布条和顶棚上的连接夹紧型材;若干布条连接成呈连续m形的折纹布; 
所述底棚包括一布块、若干兜布和底棚连接型材,在该布块的下表面用所述兜布缝设有与所述外棚上的所述外夹紧型材的两端点的连线相对应的若干横向排列的布兜,各布兜中分别包设有所述底棚连接型材;所述底棚的两端部和所述外棚的两个下端通过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延长一段插设在底棚的布兜中并将所述底棚连接型材卡设在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中固定,另外,在外棚和底棚固联部位横向穿设螺栓固联; 
所述两个角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外棚的左右两棚壁内侧面上,角棚具有固联一体的上棚壁和左右其中一侧棚壁,该角棚的棚壁为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包括若干布条、包边布条和连接夹紧型材,各个所述布条相互平行排列,其中一根布条朝外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外的边缘固联,朝内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内的边缘固联形成接缝,由此形成所述可伸缩的棚壁;在所述朝内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卡设连接夹紧型材,封闭所述接缝,在所述朝外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固设所述包边布条,封闭所述接缝;所述铰棚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棚的所述左右两侧棚壁固联。 
在龙门框和车厢框架相应位置上固设连接件,连接件上提供一个卡槽,在构成铰接棚的与龙门框或车厢框架相邻的所述布条的侧边缘上通过通道布形成一个通道,在该通道中穿设一根钢丝绳,将设有钢丝绳的通道布设置在该连接件上的所述卡槽的一容置腔中,在该容置腔中填充框胶条等固定粘接材料,使得通道布固定在容置腔中;将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连接螺杆而箍紧固联; 
在所述底棚和外棚之间可设有密封结构,使得底棚两端棚布与外棚的棚布之间的缝隙密封地固联在一起。 
所述密封结构可以是,在所述底棚与外棚相邻的两端的边缘上沿其宽度方向固定有尼龙搭扣,在所述外棚的沿其宽度方向与底棚相邻的棚布上也固设有尼龙搭扣,该两处尼龙搭扣相互勾连粘合结合。 
为了使得线束架和车厢的连接适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和摇摆,使用了弹性钢带为线束架的主体,即在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之间设置弹性钢带连接结构。 
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与顶棚及角棚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上设置夹紧型材,加持与龙门框或车厢框架相邻的所述布条的侧边缘。 
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与底棚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的底部设置固定板,所述底棚压固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固定。 
在使用中,穿过铰接棚的数根柔性的管线通过设置在线束固定板上的管线固定结构如卡线板固定,依附在弹性钢带上,弹性钢带弯曲地设置在外棚和顶棚之间的空间,钢带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的框架上。当车辆转弯时,弹性钢带随之舒展或弯曲,并通过固定在钢弹中部的滑轮在滑道梁的滑道中滚动而使得本线束架在车辆转弯时保持平衡稳定。这样,管线与铰接棚乃至线束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不会产生相对摩擦。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龙门框安设在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中间,起到支撑和加强铰接棚强度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铰接棚的转动。龙门框安设在整个铰接棚前后的中心点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同时要衔接两个转动体的反向转动,主要是通过吊架机构和支撑脚轮实现的,吊架机构被安设在铰接车辆的后车连接体上,通过关节轴承保证了龙门框相对于车厢的灵活转动,而支撑脚轮被安设在车内地板平台上,在支撑龙门框的同时,靠脚轮的滚动来保证平台的正常转动,同时也保证了龙门框在运动中的稳定。 
铰接棚的外棚、底棚设计,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顶棚即可提高铰接棚的刚性,还提供了等角机构和线束架的容置空间,使得铰接棚构成的衔接车厢内部整洁;铰接棚的棚壁风琴伸缩式结构折叠接缝上设置的刚性夹紧型材提高了棚壁的强度和刚性,可有效防止棚壁变形和皱折。 
等角机构被安设在龙门框的上方,即可防止龙门框向前后方向倒斜,又可加强龙门框运动的稳定性,其运动的灵活性是靠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设有球面连接结构的滚动保证的,其连接的强度是靠各个关节的连接螺栓保证的。 
线束架主要是保护线路和管路的,既防止了线束和管路在运动中的柔软性,又可防止线路和管路在运动被磨损。其性能是靠钢板带的刚性和橡胶滑轮的滑动保证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铰接棚,其中龙门框包括闭合框架,在下横框中心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的吊架连接后车厢,在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可伸缩的铰接棚;等角机构中的滑道梁与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固联,两个滑车设于滑道梁上,滑车铰接拉杆一端,拉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前后车厢;可伸缩的铰接棚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顶棚、底棚和角棚;外棚和底棚与龙门框对应固联;顶棚置于外棚的上部棚壁的下方,与外棚侧壁固联;角棚与外棚的侧壁固联;各棚壁至少部分折叠接缝上设有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线束架设置在外棚和顶棚形成的空间中,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具有支撑强度高、密闭性好,转弯时变形均匀且安全可靠地使管线穿过的优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只在龙门框的一侧设有一边的可伸缩的铰接棚; 
图2为本客车铰接棚中龙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图2的II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e为图2中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客车铰接棚中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1为等角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2为除去滑道梁后的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3为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以及铰接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客车铰接棚中可伸缩的铰接棚中外棚和底棚的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可伸缩的铰接棚中的顶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a、图4-2b是可伸缩的铰接棚中对称设置的两个角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3a为图4-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3b为图4-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3c是图4-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3d是图4-3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3e是图4-3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3f是图4-3d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是显示出外棚夹紧型材和底棚连接型材的连接结构; 
图4-3g是图4-3的J部局部放大图; 
图4-4为图4-3的A0-A0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5为角棚和外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5a为图4-5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5b为图4-5a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5c为外棚与角棚或顶棚结合结构中固定于角棚或顶棚上的固定夹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5d为外棚与角棚或顶棚结合结构中固定于外棚内侧接缝上的固定夹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5e为图4-5b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5f和图4-5g为外棚与角棚或顶棚结合结构中的塑料卡扣两个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5h为顶棚和外棚固联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5i为角棚和外棚固联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线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线束架上安装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客车直行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b为客车转弯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c为客车转弯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包括:龙门框1、等角机构2、可伸缩的铰接棚3和线束架4;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连接时,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与前后车厢的端壁对应固联,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内地板平台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11、一底连接梁12、一吊架13、边框14和支撑脚轮15,所述龙门框体11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框架杆111和左右框架杆112、113,构成“门”字形状且下底部开口的框架,龙门框体11的断面形状如图2a所示,其由矩形钢管114和内包槽钢115焊接组合而成,其两侧构成沟槽,用于连接铰接棚3。所述边框14固定在所述龙门框内侧的所述左右框架杆112、113上,其可以是通过螺栓固联。在所述龙门框1的两侧设有所述支撑脚轮15,具体地,支撑脚 轮15固定在两个边框14的下部,具体连接结构如图2b所示,支撑脚轮15可转动地固设在一支架上,该支架上设调节螺栓116,通过支撑脚轮调节螺栓116和匹配的螺母117固定在边框14上,在使用时,支撑脚轮15支撑在车内地板平台D上(见图2),通过调节螺栓116和螺母117,可调节支撑脚轮的高低,以适应平台D的高度。所述底连接梁12的两端与所述龙门框11左右框架杆112、113的下端固联,连接结构可以是:如图2、2c所示,在底连接梁12的两端梁的上侧面上焊接一U形槽钢121,在两的下侧面上焊接一平钢板122,该槽钢121和棚钢板122探出底连接梁端头一段,形成一夹持部,所述龙门框1的两个下端头向内弯折一平直段,其分别插设在底连接梁两端的夹持部中,通过螺栓固定。在底连接梁两侧面焊接有倒“J”形件123,以作为底连接梁与底棚的连接结构。 
在该底连接梁12上连接吊架13,位于龙门框的中间,在吊架13上设有关节轴承,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与后车厢的连接体连接的部件,具体地,吊架13包括吊架支架131和支座132,支架131通过螺栓118、垫片118’和锁紧螺母119固定在底连接梁12上(见图2、图2d和2e所示),支架131和支座132之间通过关节轴承133连接,在支座132上通过联轴134与后车厢连接。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3。 
如图3、图3-1和图3-2所示,所述等角机构2包括一滑道梁20、滑车21、拉杆22和固定座23,所述滑道梁20为一直梁,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112、113固联,如图4-3g所示,例如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所述滑道梁20朝上的滑道上可沿其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21,每个所述滑车21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22的一端,同一滑车21上的两个拉杆22位于所述滑道梁20的两侧,滑道梁20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22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23上,所述四根拉杆22长度相等。 
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即拉杆与滑车的铰接端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滑车的铰接孔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具体地,滑车21的结构如图3、图3-1、图3a、图3b所示,包括支架214、滑轮215和铜球216,所述支架214可滑动地设置在滑道梁20的滑道中,其下底面与滑道20的底面构成滑动运动副,可以在该支架214上通过芯轴217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215,该滑轮215的侧壁与滑道梁20的侧壁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使得滑轮215在滑道梁20中限位且可相对于滑道梁的滑道中直线移动。在该支架214上铰接拉杆22,铰接点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支架214和拉杆22上设孔,在该支架214上的孔中设铜球216,铜球的球壁与孔壁匹配吻合,铜球216上设孔与拉杆22上的孔对应,在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设铰接轴218,其为螺栓。在拉杆22和支架214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在该支架 214和拉杆22的上下邻接面之间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219。两个所述固定座23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固定座23的结构和与前后车厢的连接结构如图3-3和图3c所示,固定座23上设孔,孔中设如前所述的铜球234,在该铜球234上设孔与拉杆22上设的铰接孔对应,固定座23与其上下相邻的拉杆22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之间设橡胶垫235,在拉杆22和铜球234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即螺栓233。在固定座23上还固联与车厢连接的连接板231,其上设连接螺栓组件232,其包括螺栓232a、螺母232b和垫圈232c(见图3-2)。拉杆和滑车以及和固定座之间的这种铰接结构,可以使得拉杆相对于滑车和固定座具有绕芯轴转动以及绕铜球的球面运动,以此作客车运行和转弯时铰接棚的位移补偿。 
如图6a、6b和6c所示,车辆直行时,等角机构上的两个滑车处于居中对称位置,当车辆转弯时,在内侧的滑车沿滑道梁向外移动,同时外侧的滑车沿滑道梁做等距离的内移动,使得铰接棚的两侧以龙门框为对称轴等量地伸缩和拉伸。由此,可以使得铰接棚的车辆转弯时变形均匀。 
如图1、图4、图4-1、图4-2a和图4-2b所示,每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3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31、底棚32、顶棚33和角棚34;如图4所示,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其构成横截面与所述龙门框相匹配,也为“门”字形的罩体;所述底棚33为一与外棚底部敞口大小、形状相匹配的棚壁,其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两个下部底边缘固联;所述顶棚33设置在该外棚31的上部棚壁的下方,该顶棚33的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31的左右两侧壁固联;所述角棚34为两个,每个角棚包括固为一体的上部棚壁和在其左侧或右侧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棚壁,其中的上部棚壁与所述外棚31的所述侧壁固联; 
各个所述棚壁均为在该铰接棚的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的风琴伸缩式结构,在所述棚壁的风琴伸缩式结构折叠接缝上设有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具体的: 
外棚31包括上部和左右两侧棚壁,其相互连接成一体,该外棚31的横截面大致呈门框状,该外棚与龙门框体11及车身外形相匹配,该外棚的两侧壁的下端部分别向内侧折弯延伸,在该外棚的下部形成一收口; 
如图4、及图4-3、图4-3a、图4-3b所示,该外棚31的棚壁为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包括若干布条311、铝合金材质U型断面夹紧型材312和包边布条313,各个布条311、夹紧型材312和包边布条313的长度均与门框状外棚的框周长相应,各个布条311相互平行排列,其中一根布条朝外的侧边与其一侧相邻的布条311朝外的边缘固联,朝内的侧边与其另一侧相邻的布条311朝内的边缘固联,由此形成所述可伸缩的棚壁;在所述朝外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卡设一具有U型断面夹口的夹紧型材312,封闭所述接缝,在朝内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固设所述包边布条313,封闭所述接缝; 
外棚31中的布条311之间连接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相邻布条311的相应侧边缘通过粘接和/或缝制连接,与夹紧型材312连接的边缘是在相应的边缘卡设所述夹紧型材312,该夹紧型材312上的两内侧壁带有锯齿的U型夹口上加持布条边缘。还可以在夹紧型材的表面上打制出若干凹坑,用于提高夹紧型材312与布条311之间的摩擦力。与包边布条313连接的边缘是通过包边布条313将相应的边缘包覆,通过粘接和/或缝制固定。 
如图4、图4-3d所示,该底棚32包括一布块321、若干兜布和底棚连接型材323,在该布块321的下表面用兜布缝设有与外棚31上的夹紧型材312的两端点的连线相对应的若干横向排列的布兜322,各布兜322中分别包设有所述底棚连接型材323;所述底棚32的两端部和所述外棚的两个下端通过外棚31上的所述夹紧型材312延长一段插设在底棚32的布兜322中并将底棚连接型材卡设在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中固定,另外,在外棚和底棚固联部位的外面两侧设垫板325(见图4-3f),并横向穿过垫板、布兜、夹紧型材和链接型材设螺栓324固联。 
如图1、图4-1、图4-3、图4-3a和图4-4所示,该顶棚33设置在该外棚31的上部棚壁的下方,该顶棚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所述左右两侧棚壁固联;该顶棚33包括长度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棚壁间距相匹配的若干布条331,其相互连接形成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如图4-1、图4-3a所示,每一所述布条331为一个折叠单元,该布条331向下弯折成拱形,该拱形布条在下的两侧边缘与相邻的所述布条相邻的侧边固联;该两个固联边缘相间地包固包边布条332和顶棚上的连接夹紧型材341;若干布条连接成呈连续m形的折纹布。 
如图4-1、4-3g所示,顶棚33与外棚31的结合装置包括塑料制卡扣340、夹在顶棚的连接夹紧型材341和夹在外棚对应的固联边缘上的连接夹紧型材342。 
卡扣340如图4-5f、图4-5g所示,卡扣体上横向设有一阶梯凹槽3401,其分成两段,凹槽的槽口开在卡扣体的一个侧面,该卡扣体上一段凹槽3404较浅,另一段凹槽段3405较深,在两段凹槽段形成的凸肩上设有与凹槽走向垂直的锁定阶梯孔3402、3403. 
如图4-1、图4-5c所示,顶棚33两端的连接夹紧型材341的延长的端头卡设在卡扣340的U型卡槽较深槽段的槽底(见图4-1),U型卡口3421夹在外棚朝内对应边缘上的连接夹紧型材342(见图4-5d)卡在卡扣340的U型卡槽较深凹槽段中,位于连接夹紧型材341的外侧(见图4-5e),且连接夹紧型材342上一体设有的一嵌卡部3423,其置于连接夹紧型材341的夹口中固定。在连接夹紧型材341和342上各设有一穿孔3412和3422,其分别与卡扣340上的锁定孔3402和3403对应,在锁定阶梯孔中插设自攻螺钉344(见图4-5b),其自攻旋入连接夹紧型材341、342的穿孔3412和3422中锁定,使得顶棚与外棚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见图1)。 
两个角棚3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外棚的左右两棚壁内侧面上,如图4-2a、4-2b所示,角棚34具有固联一体的上棚壁和左右其中一侧棚壁,该角棚的棚壁为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包括若干布条34a、包边布条34b和连接夹紧型材 341,与所述外棚相同地,如图4-3e所示,各个所述布条34a相互平行排列,其中一根布条朝外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外的边缘固联,朝内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内的边缘固联形成接缝,由此形成所述可伸缩的棚壁;在所述朝内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卡设连接夹紧型材341,封闭所述接缝,在所述朝外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固设所述包边布条34b,封闭所述接缝;所述铰棚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棚的所述左右两侧棚壁固联。 
所述两个角棚34与外棚31的相应处固联,其固联结构与顶棚和外棚固联结构基本相同。如图4-5、图4-5a、图4-5b、图4-5e、图4-5h和图4-5i所示,在角棚34上下两端的连接夹紧型材341延长部分的端头上设卡扣340,如图4-2a、图4-2b所示,该端头卡设在卡扣340的U型卡槽较深槽段的槽底,在外棚31与角棚34相连接的相应部位上的包边布条313的外面夹设连接夹紧型材342,如图4、图4-5h和图4-5i所示,该连接夹紧型材342卡设在该卡扣340较深的夹口3405中位于连接夹紧型材341的外面,且其上的嵌卡部3423卡设在连接夹紧型材341的U型夹口3411中。外棚夹紧型材342和结合夹紧型材341上的两个纵向贯穿孔3422和3412分别对应于卡扣340上的两个贯穿孔3402、3403,在其中穿设自攻螺钉344,螺钉344在贯穿所述贯穿孔3412、3422中形成螺纹。外棚31上的所述包边布条313包覆的接缝从塑料卡扣340上面较浅的夹口中通过塑料卡扣340。由此,即可将角棚34和外棚31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了。 
如图4-4所示,本车辆铰接棚包括上述铰接棚两套,其内侧通过龙门框1固联在一起,两套铰接棚的外侧连接在前后车厢的框架7和框架8上。 
外棚、底棚、顶棚和角棚与龙门框1和车厢框架7、8的连接结构如图4-3a、4-3b、4-3c、图4-3e及图4-4所示,在龙门框和前后车厢框架7、8相应位置上固设连接件391,连接件391上提供一个卡槽,在构成铰接棚的与龙门框或车厢框架相邻的所述布条的侧边缘上通过通道布392形成一个通道,在该通道中穿设一根钢丝绳393,将设有钢丝绳的通道布设置在该连接件391上的所述卡槽的一容置腔中,在该容置腔中填充框胶条等固定粘接材料,使得通道布固定在容置腔中。将钢丝绳的两端连接螺杆394等标准件而箍紧固联(见图4、图4-3)。 
所述外棚31与所述龙门框体11对应固联,所述角棚34与所述边框15对应固联,所述底棚32与所述底连接梁12对应固联,所述顶棚33与所述等角机构中的所述滑道梁20对应固联; 
如图1、图5和图5a所示,所述线束架4设置在所述外棚31和顶棚33形成的空间中,其包括安装板416、线束固定板417、弹性钢带418和滑轮419,不锈钢板制作的安装板416设置在弹簧钢制作的钢带418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将所述钢带固定在在前后车厢上,在所述钢带上固定多个线束固定板417,在钢带的中心位置的底部设置所述滑轮419,该滑轮被安置在所述等角机构的滑道梁的滑道中间位置,靠滑道梁支撑。安装板与前后车厢的连接结构可以是:所述安装板上安装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球面连接结构,即安装板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的外球 面与固定板铰接孔连接,使得所述安装板和固定板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线束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球面连接结构可以是与等角机构中支架214和拉杆22的球面连接机构相同的球面机构。 
使用时,将通过本客车铰接棚的各种管线卡设在线束固定板417上的卡线板417a中。由于线束架的钢带是具有弹性的,在车辆转弯时,其可随着车辆的转弯而变形,而固定在线束架上的管线不会在车辆转弯时雨车体发上相对位移产生摩擦,且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可以确保管线的安全,将线束架设置在顶棚33的上面,还可以保证车体内的整洁。 

Claims (15)

1.一种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框、等角机构、可伸缩的铰接棚和线束架;
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一底连接梁、一吊架、边框和支撑脚轮,所述龙门框体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框架杆和左右框架杆,构成“门”字形状且下底部开口的框架,所述边框固定在所述龙门框内侧的所述左右框架杆上,在所述龙门框的两侧设有所述支撑脚轮;所述底连接梁的两端与所述龙门框下底部开口的两端固联,形成一闭合的框架;在该底连接梁的中心点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吊架以连接后车厢,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
所述等角机构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固联,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直线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
每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顶棚、底棚和角棚;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其构成横截面与所述龙门框相匹配,也为“门”字形的罩体;所述底棚为一与外棚底部敞口大小、形状相匹配的棚壁,其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两个下部底边缘固联;所述顶棚设置在该外棚的上部棚壁的下方,该顶棚的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壁固联;所述角棚为两个,每个角棚包括固为一体的上部棚壁和在其左侧或右侧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棚壁,其中的上部棚壁与所述外棚的所述侧壁固联;各个所述棚壁均为在该铰接棚的前后方向上可伸缩的风琴伸缩式结构;在所述棚壁的风琴伸缩式结构至少部分折叠接缝上夹设有U型夹口的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所述外棚与所述龙门框体对应固联,所述角棚与所述边框对应固联,所述底棚与所述底连接梁对应固联,所述顶棚与所述等角机构中的所述滑道梁对应固联;
所述线束架设置在所述外棚和顶棚形成的空间中,其包括安装板、线束固定板、弹性钢带和滑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钢带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将所述钢带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所述钢带上固定多个线束固定板,在所述钢带的中心位置的底部设置所述滑轮,该滑轮被安置在所述等角机构的滑道梁的滑道中间位置,靠滑道梁支撑,弹性钢带的长度应该大于前后车厢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和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即拉杆与滑车的铰接端固联一球面体,通过 球面体的外球面与滑车的铰接孔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和滑车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内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设置包布条覆盖接缝,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外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设置所述刚性材料制夹紧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棚的相对于车厢内侧对应所述顶棚和角棚连接部位上的各个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与之对应地,在所述顶棚的朝下的部分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或者,在所述角棚的朝向车厢内侧的各个折叠接缝上夹设刚性材料制带U型夹口的连接夹紧型材;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外棚和顶棚,或者外棚和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连接外棚和顶棚以及外棚和角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一具有横向U型槽的壳体,所述外棚和顶棚或者所述外棚和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并排设置在卡扣较深的U型槽中固定;所述卡扣上设有竖向孔,与所述外棚和顶棚或角棚上设有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的孔对应,在该竖向孔中设锁紧螺钉,该螺钉自攻旋入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的所述孔中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扣的U型槽中,所述外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上设有嵌入部卡设在所述顶棚或角棚上的所述连接夹紧型材的U型夹口中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角机构中的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和/或,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球面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束架中,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和安装板之间设置弹性钢带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结构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该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滑车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或者,
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该该顶棚(33)包括长度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棚壁间距相匹配的若干布条(331),其相互连接形成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每一所述布条(331)为一个折叠单元,该布条(331)向下弯折成拱形,该拱形布条在下的两侧边缘与相邻的所述 布条相邻的侧边固联;该两个固联边缘相间地包固包边布条(332)和顶棚上的连接夹紧型材(341);若干布条连接成呈连续m形的折纹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该底棚(32)包括一布块(321)、若干兜布和底棚连接型材(323),在该布块(321)的下表面用兜布缝设有与外棚(31)上的夹紧型材(312)的两端点的连线相对应的若干横向排列的布兜(322),各布兜(322)中分别包设有所述底棚连接型材(323);所述底棚(32)的两端部和所述外棚的两个下端通过外棚(31)上的所述夹紧型材(312)延长一段插设在底棚(32)的布兜(322)中并将底棚连接型材卡设在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中固定,另外,在外棚和底棚固联部位横向穿设螺栓(324)和垫板(325)固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棚包括一布块、若干兜布和底棚连接型材,在该布块的下表面用所述兜布缝设有与所述外棚上的所述外夹紧型材的两端点的连线相对应的若干横向排列的布兜,各布兜中分别包设有所述底棚连接型材;所述底棚的两端部和所述外棚的两个下端通过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延长一段插设在底棚的布兜中并将所述底棚连接型材卡设在外棚上的所述夹紧型材中固定,另外,在外棚和底棚固联部位横向穿设螺栓固联;
所述两个角棚(3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外棚的左右两棚壁内侧面上,角棚(34)具有固联一体的上棚壁和左右其中一侧棚壁,该角棚的棚壁为相对于所联结的前后车厢的前后方向可伸缩的折叠棚壁,包括若干布条(34a)、包边布条(34b)和连接夹紧型材(341),各个所述布条(34a)相互平行排列,其中一根布条朝外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外的边缘固联,朝内的侧边与和它相邻的布条朝内的边缘固联形成接缝,由此形成所述可伸缩的棚壁;在所述朝内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卡设连接夹紧型材(341),封闭所述接缝,在所述朝外的布条固联边缘上固设所述包边布条(34b),封闭所述接缝;所述铰棚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棚的所述左右两侧棚壁固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相应位置上固设连接件(391),连接件(391)上提供一个卡槽,在构成铰接棚的与龙门框或车厢框架相邻的所述布条的侧边缘上通过通道布(392)形成一个通道,在该通道中穿设一根钢丝绳(393),将设有钢丝绳的通道布设置在该连接件(391)上的所述卡槽的一容置腔中,在该容置腔中填充框胶条,使得通道布固定在容置腔中;将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连接螺杆(394)而箍紧固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与顶棚及角棚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上设置夹紧型材(395),加持与龙门框或车厢框架相邻的所述布条的侧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客车铰接棚,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与底棚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的底部设置固定板(396),所述底棚压固在所述龙门框和车厢框架底部的相应位置上固定。 
CN 201020001302 2010-01-04 2010-01-04 一种客车铰接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4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001302 CN201694009U (zh) 2010-01-04 2010-01-04 一种客车铰接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001302 CN201694009U (zh) 2010-01-04 2010-01-04 一种客车铰接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4009U true CN201694009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0013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4009U (zh) 2010-01-04 2010-01-04 一种客车铰接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40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93B (zh) * 2010-01-04 2013-01-09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铰接棚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93B (zh) * 2010-01-04 2013-01-09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铰接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5877B (zh) 车钩组件和具有其的跨坐式轨道列车
CN101934692A (zh) 一种客车用铰接棚
CN1056573C (zh) 连接在两节车厢之间的通道装置
CN102463862B (zh) 形成彼此铰接的两车辆间的侧壁或过渡部折棚的布置结构
GB2154955A (en) Folding hood for vehicles
CN201592637U (zh) 一种客车用铰接棚
CN101934693B (zh) 一种客车铰接棚
CN208530566U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101528526B (zh) 用于机械连接车辆的装置
CN201694009U (zh) 一种客车铰接棚
CN103732429A (zh) 用于敞蓬车的可收回式顶篷
CN109178016A (zh) 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新型转向架系统
CN201694008U (zh)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CN207758784U (zh) 一种隔音降噪折棚风挡及列车
CN101934690B (zh)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CN205468648U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US7959208B2 (en) Convertible top with in-folding side rails
CN106892246A (zh) 一种物流分拣小车轨道
CN209008719U (zh) 车辆履带行走装置
CN209290407U (zh) 一种面向新轮轨列车的新型转向架系统
CN208376953U (zh) 一种多功能的三轮摩托车棚体架结构
CN2260101Y (zh) 伸缩式活动护栏
CN209540376U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顶箱多媒体显示屏系统
CN205948316U (zh) 电动液压篮球架
CN207916864U (zh) 一种阻尼式车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211 Wu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FE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e community Fen Road No. 666

Patentee after: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12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Wujiang FE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li town Xinyang Road No. 1966

Patentee before: Jointech Vehicle System (Suzhou)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