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3143U -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3143U
CN201693143U CN2010202279596U CN201020227959U CN201693143U CN 201693143 U CN201693143 U CN 201693143U CN 2010202279596 U CN2010202279596 U CN 2010202279596U CN 201020227959 U CN201020227959 U CN 201020227959U CN 201693143 U CN201693143 U CN 201693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cylindrical
distributive pipe
channel
central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79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佳
周腾芳
林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ON WESTERN (CHINA) COPP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ON WESTERN (CHINA) COPP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ON WESTERN (CHINA) COPPER Ltd filed Critical CHEON WESTERN (CHINA) COPPER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279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3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3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3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包括用于构成结晶管道的内胆,所述的内胆下端与石墨模联接,上端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联接;内胆外侧设有散热通道,散热管道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内胆下端固设有下联接体,下联接体设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下端设有螺纹联接面,中心通道的上端设有联接部,下联接体还包括联通环形槽;联通环形槽的径向内侧环设有若干个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散热片,加速铜制品结晶过程的散热,加快了磷铜结晶速度,并能保证连铸出来的磷铜制品的质量。它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如青铜、黄铜等金属制品。由于提高了生产速度,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它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制品连铸成形结构,更具体地是指一种适合磷铜制品成形的新型结晶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铜制品线材的成形工艺中大多数采用连铸方式,在连铸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就是结晶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结晶器结构,在结晶管道的外周设有水冷式的散热管道,以加快结晶管道内的铜制品成形,在PCB加工行业使用到的阳极材料,较多采用磷铜,用于阳极的磷铜毛坯料多般是铜杆,而磷铜线材(包括圆形铜杆、方形铜杆等)的成形工艺中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晶器结构,由于大尺寸磷铜需散去热量较多,所以在结晶时对散热要求高一点,传统的水冷式散热管道过于简单,无法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很难满足大尺寸磷铜的结晶要求。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开发出来一种散热速度更快、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结晶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速度更快、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结晶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包括用于构成结晶管道的内胆,所述的内胆下端与石墨模联接,上端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外侧设有散热通道,所述的散热管道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的内胆下端固设有下联接体,所述的下联接体设有中心通道,所述的中心通道下端设有用于与石墨模联接的螺纹联接面,中心通道的上端设有与结晶通道下端固定联接的联接部,所述下联接体还包括环设于中心通道外侧的联通环形槽,所述的联通环形槽与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所述联通环形槽的径向内侧环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进水管道环设于内胆的外圆四周,所述的进水管道由位于内侧的内胆和设于内胆外侧的分水管构成;所述的出水管道环设于分水管的外圆四周,所述的出水管道由位于内侧的分水管和位于分水管外侧的外管构成,所述联通环形槽的上端外侧壁与前述的外管的下端固定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结晶管道的上端固设有上联接体,所述上联接体的上端外侧固设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上,上联接体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所述中心空腔的上段与内胆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中心空腔的中段与分水管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中心空腔的下段与外管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上联接体设有位于内胆联接处与分水管联接处之间的进水接口,及设有位于分水管联接处与外管联接处之间的出水接口。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中心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所述螺纹联接面为圆柱形螺纹联接面,所述的联接部为圆柱形联接部,所述螺纹联接面的长度为圆柱形通道长度的八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充分利用设有的散热片,加速铜制品结晶过程的散热,石墨模采用圆柱形螺纹联接面方便配合加强导热,从而加快了磷铜结晶速度,并能保证连铸出来的磷铜制品的质量。它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如青铜、黄铜等金属制品。由于提高了生产速度,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它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即图2的B-B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    结晶管道       B    进水管道
C    出水管道
1    内胆           2    分水管
3    外管
4    下联接体       40   中心通道
400  螺纹联接面     401  联接部
41   联通环形槽     411  散热片
412   上端外侧壁(联通环形槽)    42    联接套
5     上联接体                  50    中心空腔
501   中心空腔的上段            502   中心空腔的中段
51    上端外侧(上联接体)        52    上联接体外圆下段
53    进水接口                  5    4出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包括用于构成结晶管道A的内胆1,所述的内胆1下端与石墨模(未画出)联接,上端与牵引机构(未画出)的固定座联接;内胆1外侧设有散热通道,散热管道包括进水管道B和出水管道C,内胆1下端固设有下联接体4,下联接体4设有中心通道40,中心通道40下端设有用于与石墨模联接的螺纹联接面400,中心通道4的上端设有与结晶通道A下端固定联接的联接部401,下联接体4还包括环设于中心通道40外侧的联通环形槽41,联通环形槽41与进水管道B、出水管道C连接;联通环形槽41的径向内侧环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411。中心通道实为结晶通道的一部分,是温度最高的部分,将散热片设于中心通道的外侧,能加快结晶过程的散热,加快结晶速度,提高产能。进水管道B环设于内胆1的外圆四周,进水管道B由位于内侧的内胆1和设于内胆1外侧的分水管2构成;出水管道C环设于分水管2的外圆四周,出水管道C由位于内侧的分水管2和位于分水管2外侧的外管3(又称为外壳)构成,联通环形槽41的上端外侧壁412与外管3的下端固定联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联通环形槽41的上端沿外侧壁412与外管3的下端的联接,增加了一个联接套42。结晶管道A的上端固设有上联接体5,上联接体5的上端外侧固设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上(图中未示出),上联接体5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50;中心空腔的上段501与内胆1的上端固定联接;中心空腔的中段502与分水管2的上端固定联接,上联接体外圆下段52与外管3的上端固定联接,该联接方式中的外管3上端为内螺纹(也可以于其它实施例中,将外管3的上端与中心空腔的下段联接,此联接方式中的外管3上端则为外螺纹)。上联接体5设有位于内胆联接处与分水管联接处之间的进水接口53,及设有位于分水管联接处与外管联接处之间的出水接口54。中心通道40为圆柱形通道,螺纹联接面400为圆柱形螺纹联接面,联接部401为圆柱形联接部,其中的螺纹联接面的长度为圆柱形通道长度的八分之一左右。
于其它的实施例当中,也可以将出水管道设于结晶管道的外侧,而将进水管道设于出水管道的外侧。
于其它的实施例当中,结晶管道也可以是棱形柱体结构,比如四棱柱体、五棱柱体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也可以同样如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充分利用设有的散热片,加速铜制品结晶过程的散热,石墨模采用圆柱形螺纹联接面方便配合加强导热,从而加快了磷铜结晶速度,并能保证连铸出来的磷铜制品的质量。它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如青铜、黄铜等金属制品。由于提高了生产速度,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它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包括用于构成结晶管道的内胆,所述的内胆下端与石墨模联接,上端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外侧设有散热通道,所述的散热管道包括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的内胆下端固设有下联接体,所述的下联接体设有中心通道,所述的中心通道下端设有用于与石墨模联接的螺纹联接面,中心通道的上端设有与结晶通道下端固定联接的联接部,所述下联接体还包括环设于中心通道外侧的联通环形槽,所述的联通环形槽与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连接;所述联通环形槽的径向内侧环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环设于内胆的外圆四周,所述的进水管道由位于内侧的内胆和设于内胆外侧的分水管构成;所述的出水管道环设于分水管的外圆四周,所述的出水管道由位于内侧的分水管和位于分水管外侧的外管构成,所述联通环形槽的上端外侧壁与前述的外管的下端固定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管道的上端固设有上联接体,所述上联接体的上端外侧固设于牵引机构的固定座上,上联接体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所述中心空腔的上段与内胆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中心空腔的中段与分水管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上联接体外圆下段或中心空腔的下段与外管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上联接体设有位于内胆联接处与分水管联接处之间的进水接口,及设有位于分水管联接处与外管联接处之间的出水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所述螺纹联接面为圆柱形螺纹联接面,所述的联接部为圆柱形联接部,所述螺纹联接面的长度为圆柱形通道长度的八分之一。
CN2010202279596U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3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79596U CN201693143U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79596U CN201693143U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3143U true CN201693143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795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93143U (zh) 2010-06-13 2010-06-13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31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4150A (zh) * 2011-12-09 2012-07-11 太原科技大学 用于连续铸钢的结晶器
CN102794422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引铸造机用冷却结晶器
CN106378427A (zh) * 2016-12-05 2017-02-08 佛山市承安铜业有限公司 带预冷却功能的结晶器及用于铜结晶过程的预冷却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4422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引铸造机用冷却结晶器
CN102554150A (zh) * 2011-12-09 2012-07-11 太原科技大学 用于连续铸钢的结晶器
CN106378427A (zh) * 2016-12-05 2017-02-08 佛山市承安铜业有限公司 带预冷却功能的结晶器及用于铜结晶过程的预冷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3143U (zh) 一种新型的磷铜结晶器结构
CN202239577U (zh) 低压铸造模具结构
CN201427179Y (zh) 镁合金连铸结晶器
CN108435815A (zh) 一种半固态连续挤压成形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CN206065359U (zh) 一种用于上引铸造机的铝杆冷却结晶器
CN207873045U (zh) 一种新型小直径铝合金薄壁管多孔模
CN204892890U (zh) 一种铜合金线材熔炼用高效热交换装置
CN206316351U (zh) 一种上引连续生产铜管用石墨模
CN202015747U (zh) 一种有色金属管材自动冷拉机用的组合拉模
CN203489668U (zh) 一种真空感应冷坩埚铸造装置
CN201760575U (zh) 一种异型坯连铸结晶器冷却水缝
CN210188413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芯销
CN203426418U (zh) 一种水冷式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
CN210125718U (zh) 一种连铸结晶器
CN202224614U (zh) 一种连通金属连铸结晶器与金属熔炉的连接件
CN209830216U (zh) 一种新型上引法结晶器
CN202162355U (zh) 细化铜管水平连铸铸坯晶粒度的大流量冷却装置
CN203817079U (zh) 一种连续挤压内圆外方铜管模具
CN105598398A (zh) 一种采用细晶结晶器半连续铸造高纯铝铸锭的方法
CN201456377U (zh) 水环水封环片定型装置
CN209550574U (zh) 薄壁铸件冷隔缺陷改善的模具
CN204770535U (zh) 一种立式半连续铸造薄壁空心铸管用芯头
CN204963609U (zh) 一种多效石墨换热器
CN218168685U (zh) 低压模具异形边模冷却结构
CN203621420U (zh) 一种超冷结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