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0435U - 一种节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0435U
CN201650435U CN200920205603XU CN200920205603U CN201650435U CN 201650435 U CN201650435 U CN 201650435U CN 200920205603X U CN200920205603X U CN 200920205603XU CN 200920205603 U CN200920205603 U CN 200920205603U CN 201650435 U CN201650435 U CN 201650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late
slide block
thermostat
rear case
fron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56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红
廖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056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0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0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04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温器,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前、后壳体分别固连在一具有一中心孔的法兰盘两侧,前、后壳体的侧壁上都设有多个通孔,前壳体的封闭端固设有一石蜡容器,该石蜡容器内设有一顶杆,该顶杆的一端伸出到石蜡容器外部与前壳体内的滑块固连,后壳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后壳体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抵靠在滑块上,前、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以及内腔和法兰盘的中心孔共同形成了冷却水通道。低温情况下滑块未与法兰盘相接触时,冷却水通道打开从而节温器打开;高温情况下石蜡膨胀使得顶杆将滑块推向法兰盘时,滑块与法兰盘侧面接触形成密封将冷却水通道关闭从而节温器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节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温器,当此节温器处于高温环境中时,其自动关闭,当处于低温环境中时,其处于打开状态。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都装有节温器,节温器用来控制冷却水的大小循环,即在发动机刚起步时,发动机机体的温度比较低,冷却水的温度也比较低,发动机机体温度过低则不利于缸内气体的燃烧,因此这个阶段需限制冷却水流过散热器从而达到来快速的提高发动机机体的温度,一般采用节温器来控制冷却水流到散热器的通道,当节温器感知到冷却水温度较低时,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阻碍了冷却水流入到散热器中去,使冷却水进行小循环,从而更快的使发动机暖机,随着发动机的继续运行,发动机机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冷却水的温度也跟着升高,当节温器感知到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其自行打开,从而使冷却水进入到散热器中去进行大循环,使得冷却系统对发动机进行更好的冷却。由上述可知,当节温器处于低温环境下,其处于关闭状态,当节温器处于高位环境下,其处于打开状态,传统的节温器基本工作原理都是这样。而在实际当中,有时需要采用具有与上述节温器相反功能的节温器,即要求节温器在低温环境中处于打开状态、在高温环境中处于关闭状态,很明显,常规的节温器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节温器在低温环境下处于打开状 态、在高温环境下处于关闭状态,提供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开启,而在高温环境下关闭的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温器,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第一、第二开口端,在前壳体的靠近其第一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开口端,所述后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前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与后壳体的开口端分别固连在一法兰盘的两侧,所述法兰盘具有一中心孔,所述前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卡设有一石蜡容器,所述石蜡容器内设有石蜡和一顶杆,所述前壳体内还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紧邻石蜡容器并可在前壳体内滑动,所述顶杆一端从石蜡容器的端面伸出并固连在滑块的一侧面上,所述节温器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后壳体内且一端抵靠在后壳体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抵靠在滑块上,前壳体侧壁上的通孔、前壳体内腔、法兰盘的中心孔、后壳体的内腔和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形成一条冷却水通道,当石蜡受热膨胀时,顶杆推动滑块向法兰盘方向移动,当滑块侧面的密封圈与法兰盘侧面接触时,密封圈与法兰盘之间形成密封将冷却水通道关闭。 
通过利用石蜡吸热膨胀的原理,在石蜡膨胀时通过顶杆推动滑块,使其与法兰盘接触并形成密封,从而将节温器的法兰盘两侧的空间密封隔开,起到关闭节温器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在高温条件下关闭节温器的作用;在低温环境下,石蜡不会发生膨胀,因此顶杆便不会对滑块产生推力的作用,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块保持着远离法兰盘的状态,从而由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法兰盘中心孔和前壳体侧壁上的通孔形成的冷却水通道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从而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节温器处于打开的状态。 
作为优选,在滑块的与法兰盘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有一密封圈。如此当滑块与法兰盘相接触时,则密封圈也必定与法兰盘的侧面接触,从而形成更好的密封,使得对冷却水通道的关闭更彻底。 
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后壳体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从后壳体开口端向其另一端延伸通槽,同时可在所述前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从前壳体开口 端向其另一端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相对前、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来说,大大的增大了冷却水通道的流通截面积,有利于冷却水的流通。 
所述后壳体上的通槽起着连通后壳体内腔与后壳体外部的作用,所述前壳体上的通槽起着连通前壳体内腔与前壳体外部的作用,如此便增大了冷却水通道的流通横截面积,有利于在节温器打开时,法兰盘两侧的冷却水相互流通。 
作为优选,在法兰盘的中心孔中穿设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第一圆柱腔体,该第一圆柱腔体的外径比法兰盘中心孔的直径略小,所述第一圆柱腔体的封闭端抵靠在滑块上,其开口端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伸入到了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圆柱腔体的内腔并抵靠在第一圆柱腔体内腔的封闭端上,所述第一圆柱腔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在所述节温器处于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柱腔体侧壁上的通孔连通着第一圆柱腔体的内腔与前壳体的内腔。 
如此,在滑块向法兰盘靠近从而关闭冷却水通道的过程中,法兰盘中心孔中的圆柱腔体也跟着移动,该圆柱腔体侧壁上的通过逐渐的越过法兰盘,从而使得冷却水通道缓慢的关闭;相反,冷却水通道的开启过程也是缓慢进行了,从而就不会发生冷却水通道突然关闭的情况,以保证冷却水流量逐步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温器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温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处于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温器优选的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节温器处于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节温器的剖视示意图,前壳体1为一两端开口的圆柱腔体,该两开口端分别为第一、第二开口端(15、16),在前壳体1的靠近其第一开口端15的一段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14,且前壳体的第一开口端15固连有一法兰盘2,法兰盘2与前壳体1同轴线布置,所述法兰盘2具有一中心孔,该中心孔的直径比前壳体1内腔的直径稍小一些;在法兰盘2的另一侧固连有一后壳体3,所述后壳体3为一端开口的圆柱腔体,所述后壳体3的开口端与法兰盘2相固连从而使得后壳体3也固连在法兰盘上,因此,前、后壳体(1、3)通过法兰盘2而相互固连在了一起,在后壳体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17,优选前壳体1、法兰盘2和后壳体3三者的轴线重合,法兰盘2的外径大于前、后壳体的外径;在前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一石蜡容器4,所述石蜡容器4为一T型圆柱体,该石蜡容器4的小直径部分从前壳体1第二开口端16伸出到前壳体1外,其大直径部分位于前壳体1内腔中,从而使得石蜡容器4卡设在前壳体1的第二开口端16的端壁上,使得石蜡容器4不能从前壳体1的第二开口端16完全滑出,石蜡容器4中装有石蜡5并设有一顶杆6,顶杆6的一端可从石蜡容器4的直径较大端端壁伸出并抵靠在前壳体1内的滑块7上,并与滑块7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与石蜡容器4的大端紧邻,滑块7的外径与前壳体1内腔的直径基本相等,优选在滑块7的远离石蜡容器4的一侧外缘设置有密封圈8,该密封圈8与滑块7固设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滑块7可在前壳体1内腔中滑动;在后壳体3内设有一弹簧9,该弹簧9的一端抵靠在后壳体3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法兰盘2的中心孔而抵靠在滑块7上,在节温器处于开启状态时,弹簧9将滑块7向石蜡容器4一方推压以保证滑块7没有将前壳体1侧壁上的通孔14挡住。 
下面对节温器的开启状态进行描述,完全开启状态下,石蜡5体积不变,位于石蜡容器4内的顶杆6处于初始位置,且顶杆6对滑块7也没有推力的作用;位于后壳体3内的弹簧9基本处于自然伸长或者有少量压缩的状态,且弹 簧9有一个防止滑块7向法兰盘2移动靠近的作用,以防止滑块7将前壳体1侧壁上的通孔14堵住;因此,后壳体3侧壁上的通孔17、后壳体3的内腔、法兰盘的中心孔、前壳体1的内腔以及前壳体1侧壁上的通孔14共同形成了供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通道;将节温器安装于冷却系统的管道中,则在节温器开启时冷却水能够从冷却水通道中流过。为了增大冷却水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优选在后壳体3的侧壁上形成多个通槽10,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两个,所述通槽10为从后壳体3的开口端一直向其另一端延伸,该通槽10连通着后壳体3的内腔与后壳体3外部的环境,从而增大了冷却水从后壳体3外部向其内腔流通的横截面积;同时在前壳体1的靠近其第一开口端15的一段侧壁上也形成多个通槽11,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两个,所述通槽11从前壳体1的开口端向其第二开口端16延伸,该通槽11连通着前壳体1内腔与前壳体1外部的环境,从而增大了冷却水从前壳体1内腔向其外部流通的横截面积。 
若石蜡容器4所处的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则石蜡容器4内的石蜡5将吸热而逐渐膨胀,因石蜡容器4的容积不可变,所以石蜡容器4内的石蜡5将把顶杆6向石蜡容器4外部推动,从而顶杆6产生移动;顶杆6的一端抵靠在滑块7上,当顶杆6移动时,其必将推动滑块7朝向法兰盘2移动,随着石蜡5的体积不断膨胀,顶杆6向石蜡容器4外部移动的距离越大,从而使得滑块7运动到离法兰盘2越近,在此过程中弹簧9一直被滑块7压缩。当滑块7移动到其与法兰盘2的端面接触时,因法兰盘2的阻挡,滑块7不能继续移动,此后在顶杆6推力的作用下,滑块7将一直被紧紧的压在法兰盘2的端面上,因此滑块7以及设置在滑块7侧面边缘的密封圈8与法兰盘2的侧面紧紧接触并形成密封,从而将法兰盘的中心孔密封,最终将冷却水通道关闭,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后壳体3一侧的冷却水便不能经法兰盘2的中心孔流到前壳体1一侧去,前壳体1一侧的冷却水也不能经过法兰盘2的中心孔流到后壳体3一侧去,从而节温器完全关闭。当石蜡因温度降低而体积逐渐减小时,顶杆受到石蜡的推 力也跟着减小,此后在弹簧9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块7产生远离法兰盘的运动,直到回到初始位置,最终节温器完全开启。 
所述节温器的开启和关闭的温度条件主要决定于石蜡容器4内石蜡5的多少,因为,石蜡容器4的容积不会改变,若石蜡容器4内石蜡5填充的较少,则石蜡5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后其体积才能达到石蜡容器4的容积大小,并在随后的膨胀过程中对顶杆6产生推力的作用,进而使得滑块7向法兰盘2靠拢,所以,在石蜡5较少的情况下节温器要到较高温度时才会完全关闭;若石蜡容器4内填充的石蜡5较多,则当温度稍有升高时,石蜡容器4内的石蜡5的体积变化就会很大,所以在石蜡容器4内石蜡5填充的比较多的情况下,在温度不太高时节温器便会完全关闭,因此预先确定石蜡容器内填充多少石蜡便能决定节温器开启或者关闭的温度条件。 
下述为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作为优选,如图3、图4所示,在法兰盘2的中心孔中穿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圆柱腔体12,该第一圆柱腔体12的外径比法兰盘2中心孔的直径略小,所述第一圆柱腔体12的封闭端抵靠在滑块7上,其开口端穿过法兰盘2的中心孔伸入到了后壳体3的内腔中,为了使第一圆柱腔体12更稳定的抵靠在滑块7上,在滑块7的侧面上设置了接收第一圆柱腔体12封闭端的凹坑,从而第一圆柱腔体12的封闭端紧卡在滑块7侧面的凹坑内;所述弹簧9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圆柱腔体12的内腔并抵靠在第一圆柱腔体12内腔的封闭端上,从而弹簧9保证第一圆柱腔体12的封闭端始终与滑块7相接触的状态;所述第一圆柱腔体1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13,优选通孔13基本位于同一圆周带上,在所述节温器开启的状态下(即在滑块没有与法兰盘相接触时),所述第一圆柱腔体12侧壁上的通孔13连通着第一圆柱腔体12的内腔与前壳体1的内腔,此时的冷却水通道由后壳体3上的通孔17(或通槽10)、后壳体3的内腔、第一圆柱腔体12的内腔、第一圆柱腔体12侧壁上的通孔13、前壳体1的内腔和前壳体1侧壁上的通孔14(或通槽11)组成。 
 如此,在石蜡5受热膨胀而使顶杆6推动滑块7朝向法兰盘2移动时,第一圆柱腔体12会跟着滑块7一起朝向法兰盘2移动,第一圆柱腔体12侧壁上的通孔13就逐渐的越过法兰盘2而移动到后壳体3一侧去,从而使得连通第一圆柱腔体12的内腔与前壳体1的内腔的通孔13的面积越来越小,从而就逐渐地关闭冷却水通道,因此,节温器在对冷却水进行调节时便不会发生冷却水通道突然关闭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控制冷却水的流量的缓慢改变,保证了受冷却水冷却的物体的温度不会发生突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第一、第二开口端,在前壳体的靠近其第一开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开口端,所述后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前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与后壳体的开口端分别固连在一法兰盘的两侧,所述法兰盘具有一中心孔,所述前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卡设有一石蜡容器,所述石蜡容器内设有石蜡和一顶杆,所述前壳体内还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紧邻石蜡容器并可在前壳体内滑动,所述顶杆一端从石蜡容器的端面伸出并固连在滑块的一侧面上,所述节温器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后壳体内且一端抵靠在后壳体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抵靠在滑块上,前壳体侧壁上的通孔、前壳体内腔、法兰盘的中心孔、后壳体的内腔和后壳体侧壁上的通孔形成一条冷却水通道,当石蜡受热膨胀时,顶杆推动滑块向法兰盘方向移动,当滑块侧面的密封圈与法兰盘侧面接触时,密封圈与法兰盘之间形成密封将冷却水通道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与法兰盘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从后壳体开口端向其封闭端延伸通槽,所述前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从前壳体开口端向其封闭端延伸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在法兰盘的中心孔中穿设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第一圆柱腔体,该第一圆柱腔体的外径比法兰盘中心孔的直径略小,所述第一圆柱腔体的封闭端抵靠在滑块上,其开口端穿过法兰盘的中心孔伸入到了后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圆柱腔体的内腔并抵靠在第一圆柱腔体内腔的封闭端上,所述第一圆柱腔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在所述节温器处于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柱腔体侧壁上的通孔连通着第一圆柱腔体的内腔与前壳体的内腔。
CN200920205603XU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节温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0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603XU CN201650435U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节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5603XU CN201650435U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节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0435U true CN201650435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5603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0435U (zh) 2009-09-30 2009-09-30 一种节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04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010A (zh) * 2011-06-07 2012-01-18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节温器气密性的工装
CN103696845A (zh) * 2014-01-15 2014-04-02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温器
CN103696825A (zh) * 2013-12-09 2014-04-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机油冷却系统及其节温器
CN104005810A (zh) * 2014-05-20 2014-08-27 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散热器的节温装置
CN105156197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车用蜡式节温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010A (zh) * 2011-06-07 2012-01-18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节温器气密性的工装
CN103696825A (zh) * 2013-12-09 2014-04-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机油冷却系统及其节温器
CN103696845A (zh) * 2014-01-15 2014-04-02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温器
CN103696845B (zh) * 2014-01-15 2016-07-13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温器
CN104005810A (zh) * 2014-05-20 2014-08-27 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散热器的节温装置
CN105156197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车用蜡式节温器
CN105156197B (zh) * 2015-08-24 2017-08-25 宁波裕隆汽车制泵有限公司 车用蜡式节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0435U (zh) 一种节温器
CN105587199A (zh) 一种气压闭门器
CN107448641B (zh) 调温阀
CN106976628B (zh) 一种车载保鲜冷藏箱结构
CN103696825B (zh) 机油冷却系统及其节温器
CN203067075U (zh) 节温器和设置有节温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6286787B (zh) 调温器
CN20766069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切换装置
CN101696652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节温器
CN106151473A (zh) 调温器
CN204436943U (zh) 液压油自动循环冷却油缸
CN20320163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柱塞式活塞冷却装置
CN202300625U (zh) 单向阀、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汽车
CN102359713B (zh) 蒸汽疏水阀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203685367U (zh) 一种调温器总成
CN101988441A (zh) 汽车缸盖
CN110242472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排气结构
CN201155376Y (zh) 一种内燃机活塞
CN2926530Y (zh) 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100443703C (zh) 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2758521Y (zh) 汽车空压机水冷缸盖防冻阀
CN203321657U (zh) 热吹风防冻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2148948U (zh) 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
CN216691298U (zh) 一种循环式发热的滤清器
CN201116820Y (zh) 一种半导体冰箱用散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