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5584U -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5584U
CN201645584U CN2010201441367U CN201020144136U CN201645584U CN 201645584 U CN201645584 U CN 201645584U CN 2010201441367 U CN2010201441367 U CN 2010201441367U CN 201020144136 U CN201020144136 U CN 201020144136U CN 201645584 U CN201645584 U CN 201645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mold cavity
patrix
counterdi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41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441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5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5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55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和侧平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或者是由圆弧柱面、侧平面和圆弧角柱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上模的模具型腔的侧平面与圆弧柱面相切,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的圆心角α为95度至175度;下模的模具型腔由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从左下至右上依次相连构成,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或通过圆角柱面过渡相连。加工时由于坯板需要压贴贴面纸的缺角弓形部完全在上模的圆弧柱面内,因此不会出现上模和下模接口处因贴面纸而形成的凸起条纹,产品的质量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部为圆弧形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基于楼梯沿口的安全考虑,楼梯的沿口最好是设计成圆弧形,这就要求楼梯上安装的楼梯板具有圆头包角。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具有弧形挡边的楼梯沿口扣条与地板拼接而得到楼梯板踏;也有无需沿口扣条与地板拼接,直接具有弧形挡边的楼梯板。
由复合板制成或拼接而成的楼梯板具有出众的防水防潮性能,具有坚固、耐磨、阻燃的特点,易于清洗和整理,且可与地板花色完全一致。为了达到楼梯弧形沿口的要求,就需要制造圆头包角的复合板;圆头复合板是将基板和诸如装饰纸和耐磨纸一类的贴面纸热压而成。
已有技术的这种侧面圆头复合板,其复合板材的制造模具必须有哈夫对合分型面。由于制造模具分型面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在制成品的表面,造成由贴面纸凸起的条纹。现实中的这种凸起的条纹一股大于2mm,这就给所说复合板造成了缺陷。而且在其生产过程中向模具内铺垫贴面纸操作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脆性贴面纸折断,增加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品率。
中国专利文献CN 1326676C(专利申请号200510041361.1)公开了一种侧部圆头包角范围为90°至180°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该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工工艺,先将贴面纸包裹在坯料上,再将包裹贴面纸的坯料填充入套模内;将填充有包裹贴面纸的坯料的套模,置于热压成型模内热压成型而制成成品;所用套模为不锈钢钢件,厚度在0.3~2mm范围内。这种方法在包裹贴面纸的基板外部套上完整无缝的套模,在哈夫对合成型模具内依次热压成型获得了圆弧表面无凸起条纹的成品;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锈钢套模的损耗非常严重,内腔与坯料的轮廓吻合的套模在每次的热压成型过程中,在模具内都有微小的偏移,数次偏移之后套模的内腔便不能与坯料的轮廓完全吻合,这时这个套模就即已报废,因此虽然解决了成品表面的凸起条纹的问题,但是带来了不锈钢套模成本的大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套模,而制件的表面亦无贴面纸凸起条纹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和侧平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或者是由圆弧柱面、侧平面和圆弧角柱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上模的模具型腔的侧平面与圆弧柱面相切,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的圆心角α为95度至175度;下模的模具型腔由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从左下至右上依次相连构成,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或通过圆角柱面过渡相连;下模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的大小与上述圆心角α的大小相对应,为α-90度;上模与下模的合模方向为上下方向;在合模状态下,上模的模具型腔的侧平面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二平面相互平行,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右侧边缘,也即圆弧柱面的右侧边缘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二平面的右侧边缘相交,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相交;当上述上模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和侧平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时,此时合模,则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也即侧平面的左侧边缘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的左侧边缘相交;当上述上模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侧平面和圆弧角柱面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时,侧平面与圆弧角柱面相切,此时合模,则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也即圆弧角柱面的左侧边缘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的左侧边缘相交。
上述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的圆心角α为120度至175度,则下模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为30度至85度。
上述上模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的圆心角α为150度至175度,则下模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为60度至85度。
上述的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并通过圆弧过渡相连,也即下模的模具型腔还包括圆角柱面,圆角柱面位于下模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且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分别与圆角柱面从两侧相切。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模具是一次投资,生产中无需使用不锈钢套模,节省了套模损耗增加的成本。(2)由于需要压贴贴面纸的缺角弓形部完全在上模的圆弧柱面内,因此不会出现上模和下模接口处因贴面纸而形成的凸起条纹,产品的质量较高。(3)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模具一次操作完成了一个平面和与之相邻的弧形表面的压贴工作,压贴面的贴面纸平整连贯,压贴过程中脆性贴面纸不易折断,降低了材料的损耗。(4)所压贴的贴面纸的图案可以任意选择,能与房间地板的图案或风格一致。(5)由于坯板的一侧在后续加工时会被切除,因此加工时只需要对上模加热,节省了耗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部圆头包角复合板材加工模具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部圆头包角复合板材加工模具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部圆头包角复合板材加工模具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部圆头包角复合板材加工模具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5为已加工成型的坯板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与图5所示的坯板相对应的复合板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楼梯沿口扣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楼梯踏板的立体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上模1,圆弧柱面11,侧平面12,圆弧角柱面13,下模2,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2,圆角柱面23,坯板3,缺角弓形部31,主体部32,上平面32-1,下平面32-2,圆弧角柱面32-3,竖平面32-4,浸胶纸层5,耐磨纸层6,加热板7,楼梯沿口扣条100,楼梯踏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均由45号模具钢制成。
上模1的模具型腔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且其表面涂覆一层硬铬保护层;模具型腔包括圆弧柱面11、侧平面12和圆弧角柱面13。圆弧柱面11、侧平面12和圆弧角柱面13在上模1内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上模1的模具型腔;圆弧柱面11的圆心角α为160度,侧平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为70°,且侧平面12与圆弧柱面11相切,与圆弧角柱面13也相切。
下模2的模具型腔包括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2,第一平面21及第二平面22在下模2内从左下至右上依次相连构成下模2的模具型腔;第二平面2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为70°,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
上模1与下模2的合模方向为上下方向。上模1与下模2闭合时,上模1的圆弧柱面11与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下模2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圆弧角柱面13、上模1的侧平面12首尾端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的型腔;其中侧平面12与第二平面22平行,第二平面22与上模1的圆弧柱面11平滑相交,下模2模腔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圆弧角柱面13平滑相交。
(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模2的模具型腔中的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之间不直接相连,下模2的模具型腔还包括圆角柱面23,圆角柱面23位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之间,且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分别与圆角柱面23的两侧相切。
(实施例3)见图3,本实施例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模1的模具型腔不包括圆弧角柱面13;上模1与下模2闭合时,上模1的圆弧柱面11与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下模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侧平面12首尾端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的型腔;其中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侧平面12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
(实施例4)见图4,本实施例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其余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模1的模具型腔不包括圆弧角柱面13;上模1与下模2闭合时,上模1的圆弧柱面11与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下模2的圆角柱面23、下模2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侧平面12首尾端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的型腔;其中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与上模1的侧平面12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
(应用例1)工作时采用热压机作为压贴设备,热压机的上平面安装加热板7,加工模具的上模1安装在加热板7的下部,上模1与加热板7紧密贴合使得加热板7的热量能迅速传导到上模1;下模2直接放置在热压机的下台面上。
以实施例1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为例,使用时,采用由密度板加工成型的坯板3。坯板3的形状与模具的型腔的形状相对应,也即由图5所示,模具的尺寸大小与坯板3相对应。坯板3包括连为一体的位于右侧的纵截面形状为下侧缺角的弓形的缺角弓形部31和位于左侧的纵截面形状基本为矩形的主体部32。缺角弓形部31的圆心角α’的大小与上模1的模腔的圆弧柱面11的圆心角α的角度相同,均为160度,主体部32的上平面32-1的右侧与缺角弓形部31的圆弧柱面的上方左侧相切,主体部32的下平面32-2与缺角弓形部31的下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主体部32的左侧上部设有沿着前后向伸展的圆弧角柱面32-3,圆弧角柱面32-3的上方右侧与主体部32的上平面32-1的左侧相切;主体部32还包括位于圆弧角柱面32-3与下平面32-2之间的竖平面32-4,竖平面32-4与圆弧角柱面32-3的下侧平滑连接,与下平面32-2相互垂直。
将坯板3的主体部32的不需压贴贴面纸的下平面32-2朝右下方置于下模2的型腔内,主体部32的下平面32-2以及缺角弓形部31的下侧面与下模2的第二平面22相接触,坯板3的主体部32的竖平面32-4与下模2的第一平面21相接触,并且主体部32的上平面32-1朝向左上方;然后在坯板3的主体部32的上平面32-1上依次放置浸胶纸和耐磨纸,所述浸胶纸是可以带有各种图案的贴面纸,所述耐磨纸是透明的贴面纸;启动压机,使下模2向上抬升,坯板3、浸胶纸和耐磨纸随同下模2的上升而进入上模1的模腔内,热压成型;下模2向下脱模,此时的坯板3的缺角弓形部31的圆弧柱面上、主体部32的上平面32-1上以及圆弧角柱面32-3上已经压贴平服有整体连贯的浸胶纸层5,以及以整体连贯覆盖的形式粘贴固定在浸胶纸层5上的整体连贯的耐磨纸层6,从而得到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图6)。
对于上述得到的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用切割设备将复合板材的坯板3的左下侧部进行切割加工就可获得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如楼梯沿口扣条100(见图7)或楼梯踏板200(见图8)。

Claims (3)

1.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上模(1)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11)和侧平面(12)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或者是由圆弧柱面(11)、侧平面(12)和圆弧角柱面(13)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侧平面(12)与圆弧柱面(11)相切,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11)的圆心角α为95度至175度;
下模(2)的模具型腔由第一平面(21)及第二平面(22)从左下至右上依次相连构成,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相互垂直,并直接相连或通过圆角柱面(23)过渡相连;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的大小与上述圆心角α的大小相对应,为α-90度;
上模(1)与下模(2)的合模方向为上下方向;在合模状态下,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侧平面(12)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二平面(22)相互平行,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右侧边缘,也即圆弧柱面(11)的右侧边缘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二平面(22)的右侧边缘相交,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相交;当上述上模(1)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11)和侧平面(12)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时,此时合模,则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也即侧平面(12)的左侧边缘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的左侧边缘相交;
当上述上模(1)的模具型腔由圆弧柱面(11)、侧平面(12)和圆弧角柱面(13)从右上至左下依次相连构成时,侧平面(12)与圆弧角柱面(13)相切,此时合模,则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左侧边缘,也即圆弧角柱面(13)的左侧边缘与下模(2)的模具型腔的第一平面(21)的左侧边缘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11)的圆心角α为120度至175度,则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为30度至8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1)的模具型腔的圆弧柱面(11)的圆心角α为150度至175度,则下模(2)的第二平面(22)与水平面的夹角的锐角β为60度至85度。
CN2010201441367U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41367U CN201645584U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41367U CN201645584U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5584U true CN201645584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1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413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5584U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5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648A (zh) * 2010-03-30 2010-08-18 吴南平 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加工模具及其复合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648A (zh) * 2010-03-30 2010-08-18 吴南平 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加工模具及其复合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5134B (zh) 一种折叠成型的蜂窝板夹芯及其成型方法
US2392594A (en) Composite decorative material
CN101804648B (zh) 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和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CN1970968A (zh) 同步压印强化复合木地板及生产方法
CN201645584U (zh) 一种侧部圆头包角的复合板材的加工模具
CN101936118B (zh) 一种免漆复合门的制造方法
CN207632696U (zh) 一种可改善3d玻璃盖板塌边缺陷的热弯模具
CN1326676C (zh) 侧部圆头包角范围为90°至180°的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US20210310259A1 (en) Plastic floor and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ame
CN103821436A (zh) 一种凹型木门及其加工方法
CN102493610B (zh) 楼梯条及其加工模具
CN203435611U (zh) 一种饺子凸肚成形装置
CN203769581U (zh) 一种凹型木门
CN101774201A (zh) 一种拼接仿实木地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02896667B (zh) 一种弧形可造型膜压门制造工艺
CN202242237U (zh) 一种复合板的加工模具
CN102398291B (zh) 边角沉降的楼梯条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加工模具
CN207812912U (zh) 三合一模压护墙板
CN202241519U (zh) 一种边角沉降的楼梯条板材的加工模具
CN203435610U (zh) 一种饺子弯曲成型装置
CN220837339U (zh) 一种曲面板加工模具
CN202248603U (zh) 一种边角沉降的楼梯条板材
CN201614086U (zh) 五层高亚光消光膜
CN205021784U (zh) 软硬模组合模具
CN220954344U (zh) 一种模压倒角锁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