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44576U -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44576U
CN201644576U CN2010201697157U CN201020169715U CN201644576U CN 201644576 U CN201644576 U CN 201644576U CN 2010201697157 U CN2010201697157 U CN 2010201697157U CN 201020169715 U CN201020169715 U CN 201020169715U CN 201644576 U CN201644576 U CN 201644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unterdie
trough
shape
meta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97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祯
宁建强
李晓峰
赵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xi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xi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xi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xi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697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44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44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445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包括预压模具和环状成形模具。其中,预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模柄和上模。所述上模的形状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其中,下模的中部为凹槽状,下模的左右两端均开有放料槽,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为封闭状,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另一端放料槽为直通状。左右两端的放料槽成对称分布。环状成形模具的结构组成与预压模具结构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套模具将金属棒料进行压制成形,工艺操作简便,进一步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塑性加工中的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金属棒料进行异形环状成形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械加工领域,经常需要加工一些整体呈封闭环状的金属零部件,这种形状的零部件广泛的使用在各个工业领域的产品之中,例如铁路货运车皮上所采用的半圆形挂环,车辆制动梁上的方形安全吊环等等。这些环状零件可以是圆弧状、长方状、锥形状、多变棱状甚至波浪状。
目前,国内企业在对金属棒料进行异形环状成形时,普遍采用的加工方法是将金属棒料加热后采用工具手工弯曲成形方式,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品精度往往达不到工艺设计要求,并且生产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解决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问题,使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标准化、批量化制造,提出一种专用模具。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将金属棒料进行异形环状成形的专用模具,包括预压模具和环状成形模具。
其中,预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模柄和上模。所述上模的形状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例如长方形、菱形等等。
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其中,下模的中部为凹槽状,凹槽状部分的内表面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下模的左右两端(即凹槽的两端)均开有放料槽,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为封闭状,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另一端放料槽为直通状。左右两端的放料槽成对称分布,总数量为一对或多对,每一对对称的放料槽内放置一件金属棒料。具体对数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
优选的,下模部分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下模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并通过螺钉的松紧来调节限位板的位置,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
环状成形模具的结构组成与预压模具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下模凹槽的形状要与所加工的产品形状相同,且下模凹槽的最内部一对放料槽的位置要在环状成形模具模柄直径范围之外;下模放料槽一端的外端部无需再安装限位板,而是将外端部封闭,通过下模本身进行限位。
此外,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部分(即模柄与上模)也可以采用一体化结构。
两种模具上模的外径、下模凹槽的内径大小均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尺寸规格要求予以确定。
上述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对于预压模具,模柄的下端与上模固连,模柄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下模板下端与工作台固连,下模下端与下模板固连。
对于环状成形模具,其模柄的下端与上模固连,模柄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下模的下端与下模板固连,下模板的下端与工作台固连。
一种采用上述模具将金属棒料进行环状成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金属棒料放入预压模具下模的放料槽内,并将金属棒料的一端顶至放料槽限位处。之后,上模部分在外部压机的带动下,将金属棒料压向下模的凹槽中,使其形成一个U状。
然后,抬起上模部分取出预压成形后的U状工件,将其放在环状成形模具下模的放料槽内。放置时,U状工件两边凸起部分要朝上,并且U状工件的一端要顶至放料槽的限位处。之后,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部分在外部压机的带动下,将U状工件压向下模的凹槽中最终成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采用两套模具,先将金属棒料在预压模具中压成U状,然后再将U状工件在环状成形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形。对比现有的手工成形方式,工艺操作简便,进一步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制造,生产效率提高了至少5倍,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压模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成形模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成形模具的俯视图。
其中,在预压模具中,1-第一螺钉、2-第一模柄、3-第一上模、4-第一下模、5-第一下模板、6-第二螺钉、7-限位螺钉、8-限位板、9-下模板;
在环状成形模具中,9-环状成形模具上模部分、10-第二下模、11-第二下模板、12-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将金属棒料进行异形环状成形的专用模具,包括预压模具和环状成形模具。
其中,预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第一螺钉1、第一模柄2和第一上模3。所述第一上模3的形状为长方形。
下模部分包括第一下模4、第一下模板5、第二螺钉6、限位螺钉7、限位板8和下模板9。
其中,第一下模4的中部为凹槽状,凹槽状部分的内表面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第一下模4的左右两端(即凹槽的两端)均开有放料槽,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为封闭状,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另一端放料槽为直通状。左右两端的放料槽成对称设计,总数量为一对或多对,每一对对称的放料槽内放置一件金属棒料。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左右对称的放料槽为5对。
环状成形模具包括环状成形模具上模部分9、第二下模10、第二下模板11和第三螺钉12。
第二下模10的左右两端(即凹槽的两端)也开有放料槽,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为封闭状,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经预压成形后的工件进行限位;另一端放料槽为直通状。左右两端的放料槽也成对称设计,总数量为一对或多对,每一对对称的放料槽内放置一件经预压成形后的工件。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左右对称的放料槽为2对。
所述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9、第二下模10的凹槽的形状要与所加工的产品形状相同,且第二下模10凹槽的最内部一对放料槽的位置要在环状成形模具模柄直径范围之外;第二下模10放料槽一端的外端部为封闭状,通过下模本身对经预压成形后的工件进行限位。
两种模具上模的外径、下模凹槽的内径大小均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尺寸规格要求予以确定。
上述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对于预压模具,第一模柄2的下端与第一上模3通过第一螺钉1固连,第一模柄2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第一下模板5的下端与工作台固连,第一下模4的下端与第一下模板5通过第二螺钉6固连。限位板8通过限位螺钉7连接在第一下模4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并通过限位螺钉7的松紧来调节限位板8的位置,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
对于环状成形模具,环状成形模具的模柄与上模采用一体化结构。环状成形模具上模部分9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
第二下模板11的下端与工作台固连,第二下模10的下端与第二下模板11通过第三螺钉12固连。
一种采用上述模具将金属棒料进行环状成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金属棒料放入预压模具中第一下模4的放料槽内,并将金属棒料的一端顶至限位板8处。之后,上模部分在外部压机的带动下,将金属棒料压向第一下模4的凹槽中,使其形成一个U状。
然后,抬起上模部分,取出预压成形后的U状工件,将其放在环状成形模具中第二下模10的放料槽内。放置时,U状工件两边凸起部分要朝上,并且U状工件的一端要顶至第二下模10放料槽的限位处。之后,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部分在外部压机的带动下,将U状工件压向第二下模10的凹槽中最终成形。

Claims (3)

1.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压模具和环状成形模具;
其中,预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模柄和上模,所述上模的形状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
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其中,下模的中部为凹槽状,凹槽状部分的内表面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形状来确定;下模的左右两端均开有放料槽,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为封闭状,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另一端放料槽为直通状;左右两端的放料槽成对称分布,总数量为一对或多对,每一对对称的放料槽内放置一件金属棒料,具体对数根据生产需要选择;
所述环状成形模具的结构组成与预压模具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下模凹槽的形状要与所加工的产品形状相同,且下模凹槽的最内部一对放料槽的位置要在环状成形模具模柄直径范围之外;下模放料槽一端的外端部无需再安装限位板,而是将外端部封闭,通过下模本身进行限位;
两种模具上模的外径、下模凹槽的内径大小均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尺寸规格要求予以确定;
上述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对于预压模具,模柄的下端与上模固连,模柄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下模板下端与工作台固连,下模下端与下模板固连;
对于环状成形模具,其模柄的下端与上模固连,模柄的上端与外部压机的工作部分相连;下模的下端与下模板固连,下模板的下端与工作台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的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部分包括限位板;
限位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下模其中一端放料槽的外端部,并通过螺钉的松紧来调节限位板的位置,用于在首次放料时对金属棒料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的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环状成形模具的上模部分采用一体化结构。
CN2010201697157U 2010-04-26 2010-04-26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4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97157U CN201644576U (zh) 2010-04-26 2010-04-26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97157U CN201644576U (zh) 2010-04-26 2010-04-26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44576U true CN201644576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0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971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44576U (zh) 2010-04-26 2010-04-26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445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15A (zh) * 2010-04-26 2010-11-17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15A (zh) * 2010-04-26 2010-11-17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1115A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腔体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CN204953630U (zh) 一种顶出式落料模
CN20925714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冲孔模具
CN101885015B (zh)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201644576U (zh) 一种金属棒料异形环状成形模具
CN106141175A (zh) 粉末冶金棒材毛坯产品一模多孔成型模具
CN204638848U (zh) 一种高精度落料模
CN205705046U (zh) 一种支撑架底板模具
CN209439309U (zh) 一种针对高张力板材的汽车拉延类冲压模具
CN208495510U (zh) 一种带有内外剪口的模具
CN218362087U (zh) 一种多孔块的成型模具
CN205702100U (zh) 一种太阳能支架模具
CN205702101U (zh) 一种散热器外壳模具
CN205702075U (zh) 一种壳体二次拉深模
CN218310848U (zh) 一种联轴器的成型模具
CN218310849U (zh) 一种双面齿的成型模具
CN205021915U (zh) 移动式压注模
CN204817642U (zh) 具有报警功能的落料模
CN106696228A (zh) 新型挤压模具
CN207288602U (zh) 一种钢锯条成型模具
CN203527737U (zh) 一种成型模具上的浇铸装置
CN2190932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侧切机构
CN218555182U (zh) 一种高精度一体化太阳能支架型材模具
CN202921847U (zh) 一种轮毂成型模具
CN202114198U (zh) 直齿圆柱齿轮成形凹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