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7891U - 光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光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7891U
CN201637891U CN2010203023360U CN201020302336U CN201637891U CN 201637891 U CN201637891 U CN 201637891U CN 2010203023360 U CN2010203023360 U CN 2010203023360U CN 201020302336 U CN201020302336 U CN 201020302336U CN 201637891 U CN201637891 U CN 201637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late
optical
optical circuit
lay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3023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衍智
谢文逸
陈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3023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7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7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78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光电路板,包括第一基层及安装于第一基层上的第二层,所述光电路板包括嵌入于第二层内的光传输模组,所述光传输模组固定于第一基层上,所述光传输模组包括承座及安装于承座上的若干光传输线路,所述承座与第二层分开设置,所述承座设有定位光传输线路的若干定位槽。如此设置,所述承座可以单独形成若干用以定位光传输线路的定位槽,而无需直接在第二层上通过深蚀刻的方法制作用以定位光传输线路的定位槽,进而大大简化了制程。

Description

光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路板,尤其一种层叠式光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信号传输已经朝光传输的方向发展,即通常会在电路板上设计有相关光学元件,并在电路板内嵌有光传输线路(如光纤排线),以传输光信号。
现有设计中的一个方式,是将光纤排线与MT连接器组合成光传输线路模块,再以电路板的层堆叠(Lamination)制程,将光纤排线整合入电路板内,成为电路板内的光传输线路层。当然,这种具有光传输线路层的电路板在业界被称之为光电路板。其中,为实现光纤排线在电路板上的精准对位,需要在电路板上对应光纤排线所在的位置,借助深蚀刻方法制作出V形槽(V-Groove)以定位光纤排线,该制程较为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制程简单的光电路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程简单的光电路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路板,包括第一基层及安装于第一基层上的第二层,所述光电路板包括嵌入于第二层内的光传输模组,所述光传输模组固定于第一基层上,所述光传输模组包括承座及安装于承座上的若干光传输线路,所述承座与第二层分开设置,所述承座设有定位光传输线路的若干定位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承座与第二层分离设置,所述承座可以单独形成若干用以定位光传输线路的定位槽。如此设置,无需直接在第二层上通过深蚀刻的方法制作用以定位光传输线路的定位槽,进而大大简化了制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光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光电路板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其中,光传输模组及连接器被固定于第一基层上。
图4是图1所示的光电路板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光传输模组及连接器与第二层处于分离状态。
图5是图4所示的光电路板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其中,光传输模组及连接器被收容于第二层内。
图6是图1所示的光传输模组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光传输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于第二实施方式中光传输模组的立体组合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光传输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光传输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于第三实施方式中光传输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100包括第一基层1、形成于第一基层1上的第二层2、覆盖在第二层2上的第三导电层3,及嵌入第二层2内的光传输模组4及与光传输模组4相偶合的连接器5。
请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层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印刷电路板(PCB),所述第一基层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四个定位孔11及两个安装孔12,分别用以固定光传输模组4及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设有收容于安装孔12内的突柱51(参图4所示)。
请参图2及图4所示,所述第二层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表面21、22及自第一表面21凹设的收容腔23及与收容腔23连通的收容槽24。所述收容腔23用以收容光传输模组4,而收容槽24用以收容连接器5。其中,收容腔23未贯穿第二表面22,进而使第二表面22可对收容于收容腔23中的光传输模组4构成保护。而收容槽24贯穿第二表面22,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层2的厚度。
请参图6至图7所示,所述光传输模组4包括承座41及安装于承座41上的若干光传输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纤42)。所述承座41经射出成型后包括第一安装壁411、与第一安装壁411相对的第二安装壁412及连接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的中间壁413,所述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之间形成一个位于中间壁413上方的收容空间414。所述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均设有贯穿的且与收容空间414连通的通孔4111。所述中间壁413凹设有若干圆弧状的定位槽4131。所述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分别设有一对向下延伸的定位柱415,所述定位柱415收容于第一基层1的四个定位孔11内,从而将光传输模组4定位于第一基层1上。
所述光纤42包括圆柱形外包层421及暴露于外包层421两端的核心层。所述核心层包括第一端422及第二端423。当所述光纤42与承座41相结合时,所述外包层421刚好定位于定位槽4131内,同时,所述核心层的第一端422及第二端423位于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的通孔4111内且核心层的第一端422延伸出第一安装壁411之外。所述核心层的第一端422穿过第二层2而暴露在第二层2的端面上。
图8至图10揭示了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100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光传输模组4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4131设置于中间壁413的上、下两侧,对应地,收容空间414也设置于中间壁413的上方及下方。此时,所述光纤42分为上、下两组且分别自上、下方向安装于定位槽4131内,实现定位。同时,所述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设有自上表面凹陷的若干凹槽416。
图11揭示了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100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光传输模组4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电路板100还包括叠加于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传输模组4上的光传输模块6。实际上,所述光传输模块6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传输模组4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光传输模块6包括基座61及安装于基座61上的若干光纤62,所述基座61设有与承座41的凹槽416相定位的突块63。当然,所述凹槽416也可以设置于基座61上而将突块63设置于第一、第二安装壁411、412上,同样可以实现基座61与承座41的相互定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光电路板100将承座41及第二层2分离设置,所述承座41可以在射出成型的时候形成若干用以定位光纤42的定位槽4131。如此设置,无需直接在第二层2上通过深蚀刻的方法制作用以定位光纤42的V形槽,进而大大简化了制程、降低了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电路板,包括第一基层及安装于第一基层上的第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路板包括嵌入于第二层内的光传输模组,所述光传输模组固定于第一基层上,所述光传输模组包括承座及安装于承座上的若干光传输线路,所述承座与第二层分开设置,所述承座设有定位光传输线路的若干定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表面及自第一表面凹设的收容腔,所述承座收容于收容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设有自第一表面凹设的收容槽,所述光传输模组包括收容于收容槽内且用以与光传输线路相偶合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固定于第一基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与收容槽连通,其中,收容腔未贯穿第二表面而收容槽贯穿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承座设有收容于定位孔内的若干定位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线路为光纤,所述承座经射出成型后包括第一安装壁、与第一安装壁相对的第二安装壁及连接第一、第二安装壁的中间壁,所述第一、第二安装壁之间形成一个位于中间壁上方或者下方的收容空间;所述定位槽设置于中间壁上且与收容空间连通,光纤定位于定位槽内且突伸入收容空间内;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壁且暴露于第二层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位于中间壁的上、下表面,所述光纤分别自上、下方向安装于定位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路板包括叠加于光传输模组上的光传输模块,所述光传输模块包括基座及安装于基座上的若干光纤,所述基座与承座设有相互扣持的突块及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圆弧状。
CN2010203023360U 2010-02-04 2010-02-04 光电路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7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3023360U CN201637891U (zh) 2010-02-04 2010-02-04 光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3023360U CN201637891U (zh) 2010-02-04 2010-02-04 光电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7891U true CN201637891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30233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7891U (zh) 2010-02-04 2010-02-04 光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78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652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导组件
CN108459377A (zh) * 2017-02-20 2018-08-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导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652A (zh) * 2016-01-06 2017-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波导组件
CN108459377A (zh) * 2017-02-20 2018-08-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导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3921B (zh) 一种高密集型的并行传输光器件
JP2019530022A (ja)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US8285087B2 (en)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ing opt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one-unit optical waveguide integrated therein
CN201029148Y (zh) 电子组件定位配合结构
US8913857B2 (en) Optical backplane assembly
CN102187258B (zh) 光子子组件的多光纤接口
CN103201661A (zh) 对准销与光学通信系统
CN101790277A (zh) 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印刷电路板及装置
CN104024897A (zh) 玻璃-硅片堆叠光电平台
TW201416744A (zh) 光機總成及使用該光機總成之收發器
WO2017118387A1 (zh) 光波导组件
CN203414640U (zh) 耦合组件及应用其的光纤阵列模块、光收发引擎模块
CN201637891U (zh) 光电路板
CN104040397B (zh) 用于光电引擎的组合底部填充挡墙和电互连结构
CN203480083U (zh) 光接口装置
JP2014510311A (ja) 2つの光導波路のための光学的カップ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02305915U (zh) 一种光电路板
CN202695898U (zh) 一种浮动结构的射频转接器
KR100976654B1 (ko) 광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5192635A1 (zh) 背板及具有该背板的通讯设备
US9323017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9530021A (ja) 屈曲型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CN202907333U (zh) 一种pcb板结构
KR101034213B1 (ko) 광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832578B (zh) 薄型化的連接模組、連接模組的薄型化方法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