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6260U -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6260U
CN201636260U CN2010201224933U CN201020122493U CN201636260U CN 201636260 U CN201636260 U CN 201636260U CN 2010201224933 U CN2010201224933 U CN 2010201224933U CN 201020122493 U CN201020122493 U CN 201020122493U CN 201636260 U CN201636260 U CN 201636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roof cover
supporting base
spacing suppo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2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行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22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6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6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62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限位支撑座,所述防尘罩的第一端具有翻边部,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一端具有法兰部,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法兰部相接触,所述法兰部的与防翻边部相接触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设有插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紧密贴合的凸台。通过防尘罩上的凸台与限位支撑座上的凹槽相互配合,增大了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的连接力,从而保证了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精密和复杂的机械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车行驶的平顺性、操作稳定性和舒适性。减振器防尘装置是减振器总成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泥浆、砂粒、灰尘等侵蚀对减振器造成的漏油、异响。目前,减振器防尘装置主要由限位支撑座、防尘罩组成,所述限位支撑座用于支撑缓冲体,限位支撑座的一端和防尘罩的一端分别具有一翻边,所述限位支撑座嵌入到所述防尘罩内,并使得限位支撑座的翻边与防尘罩的翻边相粘结在一起,所述限位支撑座的外侧壁与所述防尘罩的内侧壁通过粘结物相粘在一起。但是,因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的接触面都是简单的面接触,粘结强度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频繁的振动使得脱胶,使得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甚至有可能使得防尘罩脱落,从而不能有效地预防泥浆、砂粒、灰尘等的入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减振器防尘装置中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因粘结强度低而容易是密封失效甚至脱落的问题,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结合强度高、使得密封长久保持良好状态的减振器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器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限位支撑座,所述防尘罩的第一端具有翻边部,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一端具有法兰部,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法兰部相接触,所述法兰部的与翻边部相接触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设有插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紧密贴合的凸台。
通过在限位支撑座的法兰的面上设置多个凹槽,在防尘罩的翻边部上设置凸台,并使得防尘照片翻边上的凸台插入到限位座法兰上的凹槽内,使得相应的凸台与凹槽之间形成紧密的贴合,不仅增大了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大连接力,同时凸台插入到凹槽内形成紧密的贴合更进一步的增大了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的连接力,保证了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整个防尘装置更好的起到防尘、防水等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延长整个减振器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绕限位支撑座的中心轴线环绕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2-5个,所述环形槽沿限位支撑座的径向从里到外间隔分布,所述防尘罩翻边部的凸台的数量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凸台的形状与相应环形槽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的所有接触面间均设有粘结物。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的外边缘还设有沿防尘罩轴向延伸的延伸侧壁,所述延伸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法兰部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防尘罩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卡入到所述凹陷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还包括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位于防尘罩内,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二端位于防尘罩的侧壁和缓冲体之间,且缓冲体的一端置于限位支撑座的限位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器防尘罩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限位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减振器防尘罩装置包括防尘罩2、限位支撑座1、缓冲快3,所述防尘罩2大致为空心圆柱状,其第一端的侧壁向外翻转形成翻边部4。所述缓冲体3位于防尘罩2的空腔内,所述限位支撑座1具有限位座12,所述限位座12用于支撑减振器内的缓冲体3的一端,所述限位支撑座1的第一端具有法兰部5,限位支撑座1的第二端6从防尘罩2的第一端插入到防尘罩2内,使得所述限位支撑座1的第二端部6位于缓冲体3和防尘罩2的侧壁之间,并且限位支撑座1的外侧表面与防尘罩2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并在贴合面之间涂有适量的粘结物(所述粘结物为AB胶或者其它合适的胶水),使得限位支撑座1的外侧表面与防尘罩2的内腔表面相互紧密地粘结在一起;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与防尘罩2的翻边部4相互紧密的贴在一起,在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的与防尘罩2的翻边部4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凹槽7,优选该凹槽7为沿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优选所述环形凹槽为绕限位支撑座1的中心轴线的槽,所述环形凹槽7的数量至少有一个,优选凹槽7的数量为二至五个,且分别沿限位支撑座法兰部5的径向间隔分布;所述环形凹槽7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梯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在防尘罩2的翻边部4的与限位支撑座1法兰部5接触的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7对应的凸台8,所述凸台8的数量与所述凹槽7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凸台8的形状与凹槽7的形状相适应;安装时,将所述凸台8插入到对应的凹槽7中,且所述凸台8与对应的凹槽7的内壁形成紧密的贴合,在所有的接触面之间都涂有粘结物,以增加贴合的稳定性。
通过在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与防尘罩2的翻边部4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凸台8和凹槽7,并使得对应的凸台8与凹槽7配合使得限位支撑座1与防尘罩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有利于增加通过粘结物粘结限位支撑座和防尘罩的粘结强度;同时相应凸台8与凹槽7形成紧密贴合的卡紧状态保证了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具有更大的结合强度。从而保证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限位支撑座1与防尘罩2之间不会因为频繁的振动而发生松脱的情况,进而使得整个减振器的防尘装置更长时间的起到防尘、防水等作用,延长了汽车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在防尘罩2翻边部4的外边缘设置沿防尘罩2的轴向延伸的延伸侧壁9,所述延伸侧壁9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并在所述延伸侧壁9与限位支撑座1的法兰部5外侧壁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适量的粘结物。如此更进一步的增大了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的接触面积,增大了连接力,从而使得防尘罩与限位支撑座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作为优选,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壁上形成有一凸出部10,相应的在防尘罩2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一容纳所述凸出部10的凹陷部11,所述凸出部10卡在所述凹陷部11内,从而使得限位支撑座1与防尘罩2之间不会轻易的发生轴向相对移动,保证了限位支撑座1与防尘罩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包括防尘罩和限位支撑座,所述防尘罩的第一端具有翻边部,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一端具有法兰部,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法兰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的与翻边部相接触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设有插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紧密贴合的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绕限位支撑座的中心轴线环绕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2-5个,所述环形槽沿限位支撑座的径向从里到外间隔分布,所述防尘罩翻边部的凸台的数量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凸台的形状与相应环形槽的形状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座与防尘罩之间的所有接触面间均设有粘结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的翻边部的外边缘还设有沿防尘罩轴向延伸的延伸侧壁,所述延伸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法兰部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防尘罩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卡入到所述凹陷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结构还包括缓冲体,所述缓冲体位于防尘罩内,所述限位支撑座的第二端位于防尘罩的侧壁和缓冲体之间,且缓冲体的一端置于限位支撑座的限位座上。
CN2010201224933U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6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4933U CN201636260U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4933U CN201636260U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6260U true CN201636260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249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6260U (zh) 2010-02-26 2010-02-26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62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107A (zh) * 2011-04-07 2011-08-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后减震器防尘罩
CN104235255A (zh) * 2014-09-12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螺母的减振器安装端盖总成
CN105765263A (zh) * 2014-03-12 2016-07-1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防尘罩组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69619A (zh) * 2018-07-26 2019-11-19 辽宁同泽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减振器防尘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107A (zh) * 2011-04-07 2011-08-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后减震器防尘罩
CN105765263A (zh) * 2014-03-12 2016-07-1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防尘罩组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5263B (zh) * 2014-03-12 2017-04-12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防尘罩组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35255A (zh) * 2014-09-12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螺母的减振器安装端盖总成
CN104235255B (zh) * 2014-09-12 2016-01-2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螺母的减振器安装端盖总成
CN110469619A (zh) * 2018-07-26 2019-11-19 辽宁同泽减震器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减振器防尘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6260U (zh) 一种减振器防尘结构
CN205112904U (zh) 车辆悬架装置
CN206485200U (zh) Tm悬置的止动件
CN202200795U (zh) 一种汽车后减振器的安装支架
CN104220279A (zh) 悬架支撑轴承
CN102141107A (zh)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后减震器防尘罩
CN205871653U (zh) 上摆臂总成
KR102464486B1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CN204278979U (zh) 车用缓冲器及相应的汽车
CN209683370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
CN208595184U (zh) 一种可转动的防尘上盖
KR102556714B1 (ko) 서스펜션용 스트러트 베어링 어셈블리
CN206856482U (zh) 发动机支架脚垫
CN205573527U (zh) 电动汽车底盘悬挂总成
CN206544458U (zh) 电动汽车用电机悬置总成
CN213889684U (zh) 多孔定位顶胶
CN219932712U (zh) 一种摆臂球头防尘罩及汽车
CN209852010U (zh) 一种新型上弹簧垫结构
CN203685976U (zh) 汽车发动机减震垫
CN112356630B (zh) 车辆弹簧垫上支座和车辆弹簧减震总成
CN203793109U (zh) 汽车发动机托架
CN205678048U (zh) 悬架防尘罩底座
CN210363213U (zh)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实心胎
CN111319459A (zh) 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盘上的悬置结构
CN214118823U (zh) 顶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