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5788U -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 Google Patents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35788U CN201635788U CN2010201362098U CN201020136209U CN201635788U CN 201635788 U CN201635788 U CN 201635788U CN 2010201362098 U CN2010201362098 U CN 2010201362098U CN 201020136209 U CN201020136209 U CN 201020136209U CN 201635788 U CN201635788 U CN 2016357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rod
- piston
- cylinder
- back cavity
- braking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包括缸筒,缸筒内设置有气密活塞,气密活塞将缸筒分为前腔和后腔;活塞后腔面上抵设有弹簧,弹簧另一端抵设于后腔底部;活塞后腔面上还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另一端穿过后腔底部延伸到缸筒外,其中,活塞及活塞杆内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通道,在前腔的通道口上覆盖有活动膜片;在后腔底部设置有套于活塞杆上的密封圈,在密封圈与活塞杆间为单向导气排气间隙。采用该种结构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由于开设于活塞及活塞杆内的通道,使得气缸内的气体可以在气缸内流动,并且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防止了气缸外的大气进入气缸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气中的灰尘或异物进入对气缸而对气缸性能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商用汽车结构领域,特别涉及商用汽车制动装置结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用汽车的制造中,通常使用排气制动阀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使用排气制动阀制动可以减少侧滑,降低制动鼓的温升,提高制动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发动机油料的供给以至断油,从而节省燃料。
排气制动阀由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控制其动作。现有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后腔与大气相通,在工作中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造成大气中的灰尘等异物进入操纵气缸内,影响其动作的可靠性,严重时,操纵气缸失效,则排气制动装置失灵,会对道路行车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与外界大气产生气体交换、尽量避免大气中的灰尘或异物进入、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具有如下构成: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包括一个缸筒,所述的缸筒内设置有气密活塞,所述的气密活塞将缸筒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和后腔;所述的前腔设有进气口;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上抵设有弹性复位部件,所述的弹性复位部件的另一端抵设于后腔底部;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上还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后腔底部延伸到缸筒外,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活塞及活塞杆内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通道,在活塞位于前腔一面的通道口上覆盖有活动膜片;在所述的后腔底部设置有套于活塞杆上的密封圈,在所述的密封圈与活塞杆间存在仅可由缸筒内向缸筒外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活塞杆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唇口,所述唇口向缸筒外方向倾斜延伸并抵设于活塞杆上,所述的唇口和活塞杆间为所述的排气间隙。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弹性复位部件为压缩弹簧,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中心位置。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压缩弹簧还可以是分别抵设在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和后腔底部上各一个压缩弹簧,并在两个压缩弹簧之间设置有弹簧隔板。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和弹簧隔板的中心位置。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密封圈为异型圈。
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还包括设置于后腔底部的O型密封圈。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由于活塞及活塞杆内开设了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通道,使得气缸内的气体可以在气缸内流动,并且设置于气缸后腔底部的密封圈与活塞杆形成仅可由缸筒内向缸筒外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防止了气缸外的大气进入气缸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气中的灰尘或异物进入对气缸而对气缸性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道路行车的安全。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不仅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膜片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气缸后腔底部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包括一个缸筒10,所述的缸筒10内设置有气密活塞20,所述的气密活塞20将缸筒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30和后腔40。所述的前腔30设有进气口31,所述的活塞20位于后腔40的一面上抵设有弹性复位部件,所述的弹性复位部件的另一端抵设于后腔40底部。所述的活塞20位于后腔40的一面上还连接有活塞杆21,所述的活塞杆21的另一端穿过后腔40底部延伸到缸筒10外。
如图1~3所示,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的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活塞20及活塞杆21内开设有连通前腔30与后腔40的通道22,在活塞20位于前腔30一面的通道口上覆盖有活动膜片23;在所述的后腔40底部设置有套于活塞杆21上的密封圈41,在所述的密封圈41与活塞杆21间存在仅可由缸筒内向缸筒外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密封圈41的内侧与所述活塞杆21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唇口42,所述唇口42向缸筒外方向倾斜延伸并抵设于活塞杆21上,所述的唇口42和活塞杆21间为所述的排气间隙4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弹性复位部件为压缩弹簧50,活塞杆21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压缩弹簧50还可以是分别抵设在所述的活塞20位于后腔40的一面和后腔40底部上的各一个压缩弹簧50,并在两个压缩弹簧50之间设置有弹簧隔板51。活塞杆21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和弹簧隔板51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中的密封圈41为异型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3所示,该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还包括设置于后腔40底部的O型密封圈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中,当进行排气制动时,压缩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前腔,膜片在气压作用下压紧活塞面封闭通道,活塞克服弹簧弹力向右侧移动,后腔内的气体形成高压并从密封圈与活塞杆间的排气间隙排出,此时活塞杆向右侧运动,带动排气制动阀动作,完成排气制动。当结束排气制动时,压缩气体停止进入进气口,活塞在弹簧力的所用下带动活塞杆向左侧移动复位,此时后腔形成低压,排气间隙关闭,同时,膜片由于弹力作用打开,前腔中的气体进入后腔。
采用了上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由于活塞及活塞杆内开设了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通道,使得气缸内的气体可以在气缸内流动,并且设置于气缸后腔底部的密封圈与活塞杆形成仅可由缸筒内向缸筒外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防止了气缸外的大气进入气缸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气中的灰尘或异物进入气缸而对气缸性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8)
1.一种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包括一个缸筒;所述的缸筒内设置有气密活塞,所述的气密活塞将缸筒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和后腔;所述的前腔设有进气口;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上抵设有弹性复位部件,所述的弹性复位部件的另一端抵设于后腔底部;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上还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后腔底部延伸到缸筒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及活塞杆内开设有连通前腔与后腔的通道,在活塞位于前腔一面的通道口上覆盖有活动膜片;在所述的后腔底部设置有套于活塞杆上的密封圈,在所述的密封圈与活塞杆间存在仅可由缸筒内向缸筒外单向导气的排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内侧与所述活塞杆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唇口,所述唇口向缸筒外方向倾斜延伸并抵设于活塞杆上,所述的唇口和活塞杆间为所述的排气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部件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弹簧还可以是分别抵设在所述的活塞位于后腔的一面和后腔底部上各一个压缩弹簧,并在两个压缩弹簧之间设置有弹簧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的压缩弹簧和弹簧隔板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为异型圈。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还包括设置于后腔底部的O型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362098U CN201635788U (zh) | 2010-03-19 | 2010-03-19 |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362098U CN201635788U (zh) | 2010-03-19 | 2010-03-19 |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35788U true CN201635788U (zh) | 2010-11-17 |
Family
ID=4308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3620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5788U (zh) | 2010-03-19 | 2010-03-19 |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357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0670A (zh) * | 2014-01-24 | 2014-05-14 | 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有端面密封环的限压泄气辅助制动阀装置 |
-
2010
- 2010-03-19 CN CN2010201362098U patent/CN2016357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0670A (zh) * | 2014-01-24 | 2014-05-14 | 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有端面密封环的限压泄气辅助制动阀装置 |
CN103790670B (zh) * | 2014-01-24 | 2017-02-01 | 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有端面密封环的限压泄气辅助制动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2944B (zh) | 一种车载单作用气缸 | |
CN201635788U (zh) | 排气制动阀操纵气缸 | |
CN203081892U (zh) | 一种气缸 | |
CN203488475U (zh) | 一种车载单作用气缸 | |
CN205559411U (zh) | 直线往复气缸 | |
CN204284530U (zh) | 二位五通双气控阀 | |
CN202971410U (zh) | 一种双行程气缸 | |
CN102424042A (zh) | 一种空气加力泵结构 | |
CN101852227A (zh) | 一种强力气缸 | |
CN103758901A (zh) | 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 | |
CN100436213C (zh) | 三进多出式二级电磁增压制动总泵 | |
CN201173220Y (zh) | 一种独立的液压调节器用储能装置 | |
CN203702939U (zh) | 商用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内呼吸结构 | |
CN204942152U (zh) | 一种电机车制动气缸 | |
CN201992123U (zh) | 一种重型卡车制动系统匹配阀 | |
CN202484152U (zh) | 汽车轮缸 | |
CN203098685U (zh) | 卡车后左制动轮缸 | |
CN102062234B (zh) | 一种重型卡车制动系统匹配阀 | |
CN201872743U (zh) | 内回气独立排放式弹簧制动气室 | |
CN203272585U (zh) | 单筒减震器封口结构 | |
CN201472366U (zh) | 复合式继动阀 | |
CN201670229U (zh) | 一种继动双通快放组合阀 | |
CN201502651U (zh) | 比例分配式制动主缸 | |
CN201136495Y (zh) | 单腔气制动阀 | |
CN102808875A (zh) | 一种内呼吸式膜片弹簧制动气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07 Address after: 442003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Zhang Wan Street No. 40 Hua Fang Ma Ping Lu Patentee after: The East Branch Knorr commercial vehicle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828 Jinqiao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