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9444U - 扣合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扣合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29444U CN201629444U CN2010200036068U CN201020003606U CN201629444U CN 201629444 U CN201629444 U CN 201629444U CN 2010200036068 U CN2010200036068 U CN 2010200036068U CN 201020003606 U CN201020003606 U CN 201020003606U CN 201629444 U CN201629444 U CN 2016294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rotating shaft
- loam cake
- extension board
- type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扣合式连接器,包含连接器本体、讯号传输单元、上盖、扣板及延伸板。连接器本体具有侧壁以围成组合孔。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组合孔内。上盖设置于组合孔外侧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一转轴。第一端与第一转轴为上盖侧壳的两端。第二端是相对第一端设置,第一转轴轴接于组合孔的一侧。扣板具有第二转轴是相对且平行第一转轴而可轴接侧壁于组合孔相对第一转轴的相对侧。延伸板一端具有平行第一转轴的第三转轴可转动地与扣板连接,另一端具有压迫部,相对自外侧压合上盖的第二端朝连接器本体旋转,并连动上盖压迫讯号传输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不需任何器具即可完成夹压压线盖的扣合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局域网络内组网所采用的网络线缆,使用最为广泛的为双绞线(Twisted-Pair Cable;TP),双绞线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双绞线具有价格低廉、连接可靠度高、维护简便,且可提供高达1000Mbp的传输频宽,不仅可用于数据传输,而且还可以用于语音和多媒体的信号传输。因此,双绞线成为现今网络布线的首选线缆。双绞线一般分为遮闭(Shielded Twisted-Pair;STP)与非遮闭(Unshielded Twisted-Pair;UTP)两种规格,STP当然在电磁遮闭效能方面比UTP佳,相对的其价格较昂贵。
目前非遮闭双绞线(UTP Cable)被广泛用于计算机网络或电话线中,但由于使用过长的UTP线缆传输数据会引致讯号衰减问题,因此主要用作短途传输。UTP线缆末端通常连接RJ-45或其它网络连接端口,以便与其兼容的连接器连接。在网络组建的过程中,双绞线的接线质量会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如图1所示,台湾专利第M277130号的“快速插接式连接器”公开了一种习知夹压器40可将压线盖10上卡合于夹槽13上的多个导线20,组装于相对设置具多个端子切刀31的本体30上。当使用夹压器40夹压压线盖10及本体30时,端子切刀31可分别将导线20外部的绝缘材刺破而与导线20内的导电体(一般为铜线)导通,且一次可夹压八条导线,以达到快速插接组装的目的。
然而习知使用夹压器40始可组装压线盖10的操作方式,对于需接合大量或组装大型企业局域网络而言,将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成本。因此为了改善习知上述问题并达到其它目的,本设计人遂提出如下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以降低噪声的扣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时间及人力的扣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施力且密合度佳的扣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任何组装器具的扣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式连接器,包含连接器本体、讯号传输单元、上盖、扣板及延伸板。连接器本体具有侧壁以围成组合孔。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组合孔内。上盖设置于组合孔外侧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一转轴。第一端与第一转轴为上盖侧壳的两端。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设置,第一转轴轴接于组合孔的一侧。扣板具有第二转轴相对且平行第一转轴而可轴接侧壁于组合孔相对第一转轴的相对侧。延伸板一端具有平行第一转轴的第三转轴可转动地与扣板连接,另一端具有压迫部,相对自外侧压合上盖的第二端朝连接器本体旋转,并连动上盖压迫讯号传输单元。
在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定位孔,上盖则包含一对上盖凸柱组装于上述定位孔中,以形成第一转轴。上盖的第二端上形成一对凹槽,延伸板的压迫部则包含一对延伸板凸柱,上述延伸板凸柱从延伸板两侧凸伸并与上述凹槽相对应,以卡合该对凹槽。扣板两侧延伸形成一对扣板凸柱,连接器本体则具有一对凹孔,供组装上述扣板凸柱,以形成第二转轴。扣板另具有定位凹部,延伸板则形成有开口及邻接开口的杆部,其中扣板贯穿开口,杆部卡合于定位凹部上,以形成第三转轴。
此外,讯号传输单元包含连接座部及压线盖,上盖压迫压线盖朝连接座部移动。连接器本体的侧壁另具有一弹性部,相对扣板扣合时的位置设置。当扣板压迫弹性部时,扣板将朝连接器本体移动而产生位移。上盖包含多个侧壳及顶板,位于第二端的侧壳与顶板共同形成缺口。延伸板自压迫部延伸形成压板,当压迫部压合上盖时,压板穿过缺口并压迫讯号传输单元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连接器的优点是可以防止电磁干扰,以降低噪声,无须任何组装器具进行组装,节省时间及人力,易于施力且密合度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连接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连接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连接器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压线盖于连接器本体的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将压线盖组装于连接座部的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压合压线盖的第一动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板扣合上盖第二端的第二动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板带动延伸板压合压线盖的第三动作图;及
图9为本实用新型将压线盖完成定位的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100扣合式连接器 102连接器本体
104侧壁 106组合孔
108定位孔 110定位槽
112凹孔 120弹性部
130插槽 200讯号传输单元
202卡槽 204定位片
210连接座部 212刺破端子
250压线盖 252夹槽
220夹持部 260夹持槽
270传输线 272芯线
300上盖 302第一端
304第二端 306第一转轴
308上盖凸柱 310凹槽
312侧壳 314顶板
320缺口 322开槽
330定位环片 340活动环片
500扣板 γ扣压角度
502第二转轴 504扣板凸柱
506定位凹部 510扣部
700延伸板 702第三转轴
704压迫部 706延伸板凸柱
708开口 710杆部
720压板 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扣合式连接器。在较佳实施例中,扣合式连接器为RJ47、RJ45等网络用连接器,且同时形成一种可减少或降低高频元件或电磁干扰的金属屏蔽连接器(Metal Shielded Connector)。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本连接器也可应用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或其它种类的连接器中,其材质也可使用如塑料(plastic)或其它具导电或导磁的材质。以下即配合所附图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及操作步骤。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式连接器100,包含连接器本体102、讯号传输单元200、上盖300、扣板500及延伸板700。连接器本体102具有若干侧壁104以围成组合孔106;相对组合孔106的另一端为插槽130,供对应的插头(图未绘示)插接。讯号传输单元200可组装于组合孔106内,其包含连接座部210及压线盖250。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座部210实质上已安装于连接器本体102的组合孔106后,压线盖250则为连接传输线270,再与连接座部210组合。在此需说明的是,连接座部210利用设于侧边的若干定位片204与连接器本体102侧壁104的定位槽110卡合定位。传输线270较佳为非遮蔽双绞线;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传输线270也可为遮蔽双绞线或其它网络或电话线缆。
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在压线盖250组装于连接座部210的操作中,首先将具多个芯线272的传输线270卡合于压线盖250的夹槽252中,再与连接座部210的每一刺破端子212卡接。当压线盖250组装于连接座部210时,刺破端子212会刺破每一芯线272的绝缘膜而与芯线272内的铜材耦接,以形成电性导通。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每一芯线272具有一定宽度,因此压线盖250组装于连接座部210时,实质上存在间隙D。间隙D的大小依传输线270规格或压线盖250与连接座部210间的元件距离而定,其中每一芯线272的规格尺寸不同也会影响间隙D的大小不同。此时,需再藉由操作上盖300、扣板500及延伸板700等元件才能进一步将压线盖250的每一芯线272卡合于连接座部210的卡槽202上,以完成扣合组装作业。
请参考图3及图6~图8所示,上盖300设置于组合孔106外侧并具有第一端302、第二端304及第一转轴306。如图3所示,上盖300更具有多个侧壳312、顶板314以及缺口320,以形成近似矩形的壳体。顶板314连接三侧壳312,且相对顶板314的另一面为裸空板,以盖合压线盖250。顶板314更形成有部分开槽322,开槽322与邻接裸空的侧壳312共同形成缺口320。本实施例中,缺口320形成于第二端304的侧壳312与顶板314间,可供传输线270穿设。第一端302与第一转轴306为侧壳312两端。第二端304相对第一端302设置,第一转轴306轴接于组合孔106的一侧。第一端302及第二端304分别设于相对第一转轴306的顶板314两端,其中第二端304的位置更连远离于第一转轴306设置。连接器本体102的侧壁104具有一对定位孔108,上盖300第一转轴306处则包含一对上盖凸柱308组装于上述定位孔108中,以形成第一转轴306。
扣板500一端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扣板凸柱504,连接器本体102侧壁104两侧也分别具有凹孔112,供组装上述扣板凸柱504,以形成第二转轴502。第二转轴502平行于第一转轴306,并邻近于组合孔106。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上盖300的定位孔108或凹孔112,相对定位孔108或凹孔112设置的上盖凸柱308或扣板凸柱504也可互换设置,视需求而改变。
延伸板700一端具有平行第一转轴306的第三转轴702可转动地与扣板500连接。延伸板700另一端则具有压迫部704,相对自外侧压合上盖300的第二端304朝连接器本体102旋转,并连动上盖300压迫讯号传输单元200,使压线盖250得以与连接座部210完全卡合。在此所述的压迫部704较佳为从延伸板700两侧突出的棒状延伸板凸柱706。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压迫部704也可为棍、棒或杆状设于延伸板700的一端,并形成从延伸板700两侧凸伸的延伸板凸柱706。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扣板500另具有定位凹部506及扣部510,其中扣部510设于相对扣板凸柱504的一侧,供卡合于配线面板(图未绘示)上。定位凹部506则位于扣部510及扣板凸柱504约略中间处。延伸板700相对延伸板凸柱706的一侧形成有开口708及邻接开口708的杆部710。当扣板500的扣部510贯穿开口708时,杆部708会卡合于定位凹部506上,以形成第三转轴702。在此所述的第三转轴702可随着扣板500的移动而改变的动态旋转轴。
此外,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6~图9,上盖300的第二端304于缺口320两侧更形成凹槽310。延伸板700的压迫部704则包含一对延伸板凸柱706,从延伸板700两侧凸伸并与上述凹槽310相对应,以卡合该对凹槽310。延伸板700自压迫部704更延伸形成压板720。压板720较佳是与压线盖250表面或顶板314平行。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延伸板700的压迫部704压合上盖300时,压板720会穿过缺口320并压迫讯号传输单元200的上端。连接器本体102的侧壁104另具有弹性部120,相对扣板500扣合时的位置设置。当扣板500压迫弹性部120时,扣板500可更朝连接器本体102的侧壁104内移动,以增加扣部500适当活动范围/角度,且更具有操作性及缓冲作用。换言之,当与连接器本体102卡合时,扣板500即压迫弹性部120向内挤,待进入侧壁104后,弹性部120再将扣板500推回以与连接器本体102卡合。
在如图6~图8所示实施例中,当操作扣板500朝上盖300的第二端304移动时,如图6所示,延伸板700随扣板500移动。当延伸板700的延伸板凸柱706扣合第二端304的凹槽310时,如图7所示,此时扣板500与连接器本体102之间较佳具有扣压角度γ,扣板500的位置定义为扣压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的扣压角度γ至与连接器本体102的扣合位置间的角度差较佳包含0度至155度之间,视传输线尺寸不同而改变。然而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扣压角度γ较佳介于0~90度间。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最佳是介于0~60度之间,亦即使用者具有最佳(最小)的施力角度。
如图9所示,当扣板500加压至最终扣合位置时,延伸板700的第三转轴702会被带动至贴近连接器本体102的侧壁104位置,且上盖300的侧壳312完全封闭组装孔106,以完成扣合操作。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上盖300顶板314上更延伸有定位环片330及可组装于定位环片330的活动环片340。传输线270可从上盖300的缺口320伸出,并藉由定位环片330及活动环片340加以定位于其中。
在此需说明的是,扣合式连接器100材质较佳为金属壳体。也就是说,连接器本体102的侧壁104、上盖300、扣板500及延伸板700均为金属制板件。当完成压合压线盖250与连接座部210组装后,同时会形成防止EMI的屏蔽连接器。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扣合式连接器100材质也可为塑料、塑钢等材质或其它屏蔽EMI的导电或导磁性材质。此外,讯号传输单元200材质较佳为塑料或其它绝缘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原则所做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连接器本体,具有一侧壁以围成一组合孔;
一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组合孔内;
一上盖,设置于组合孔外侧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一转轴,第一端与第一转轴为上盖侧壳的两端,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设置,第一转轴轴接于组合孔的一侧;
一扣板,具有一第二转轴相对且平行第一转轴而可轴接侧壁于组合孔相对第一转轴的相对侧;以及
一延伸板,一端具有平行第一转轴的一第三转轴可转动地与扣板连接,另一端具有一压迫部,相对自外侧压合上盖的第二端朝连接器本体旋转,并连动上盖压迫讯号传输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本体具有一对定位孔,上盖的第一转轴则包含一对上盖凸柱,组装于对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盖的第二端上形成一对凹槽,延伸板的压迫部则包含一对延伸板凸柱,对延伸板凸柱从延伸板两侧凸伸并与对凹槽相对应,以卡合对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扣板两侧延伸形成一对扣板凸柱,连接器本体则具有一对凹孔,供组装对扣板凸柱,以形成第二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扣板另具有一定位凹部,延伸板则形成有一开口及邻接开口的一杆部,扣板贯穿开口,杆部卡合于定位凹部上,以形成第三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讯号传输单元包含一连接座部及一压线盖,上盖压迫压线盖朝连接座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本体的侧壁另具有一弹性部,相对扣板扣合时的位置设置,扣板压迫弹性部以朝连接器本体产生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部包含切割侧壁所形成的一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包含多个侧壳及一顶板,位于第二端的侧壳与顶板共同形成一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延伸板自压迫部延伸形成一压板,当压迫部压合上盖时,压板穿过缺口并压迫讯号传输单元的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036068U CN201629444U (zh) | 2010-01-13 | 2010-01-13 | 扣合式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0036068U CN201629444U (zh) | 2010-01-13 | 2010-01-13 | 扣合式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29444U true CN201629444U (zh) | 2010-11-10 |
Family
ID=4306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00360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9444U (zh) | 2010-01-13 | 2010-01-13 | 扣合式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29444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1048A (zh) * | 2012-11-29 | 2013-03-27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信息接口中的压线锁定结构 |
CN105591242A (zh) * | 2016-01-13 | 2016-05-18 | 嘉兴海棠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网络传输屏蔽功能的cat8网线接头 |
CN105655790A (zh) * | 2016-03-09 | 2016-06-08 | 宁波贝特贝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个性化分体式免工具便捷智能信息插座 |
CN107732551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上海方德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线出线套筒 |
WO2020133598A1 (zh) * | 2018-12-28 | 2020-07-02 |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卡线装置及具有该卡线装置的电插塞连接器 |
WO2020133599A1 (zh) * | 2018-12-28 | 2020-07-02 |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带新型防尘门机构的电插塞连接器及模组 |
CN113875096A (zh) * | 2019-06-12 | 2021-12-3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连接器 |
-
2010
- 2010-01-13 CN CN2010200036068U patent/CN2016294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1048A (zh) * | 2012-11-29 | 2013-03-27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信息接口中的压线锁定结构 |
CN105591242A (zh) * | 2016-01-13 | 2016-05-18 | 嘉兴海棠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网络传输屏蔽功能的cat8网线接头 |
CN105655790A (zh) * | 2016-03-09 | 2016-06-08 | 宁波贝特贝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个性化分体式免工具便捷智能信息插座 |
CN105655790B (zh) * | 2016-03-09 | 2018-06-01 | 宁波贝特贝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个性化分体式免工具便捷智能信息插座 |
CN107732551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上海方德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线出线套筒 |
WO2020133598A1 (zh) * | 2018-12-28 | 2020-07-02 |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卡线装置及具有该卡线装置的电插塞连接器 |
WO2020133599A1 (zh) * | 2018-12-28 | 2020-07-02 |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带新型防尘门机构的电插塞连接器及模组 |
CN111384632A (zh) * | 2018-12-28 | 2020-07-07 | 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带新型防尘门机构的电插塞连接器及模组 |
EP3780285A4 (en) * | 2018-12-28 | 2021-12-29 | Jiangsu Enman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 plug connector and module with new dust prevention door mechanism |
CN113875096A (zh) * | 2019-06-12 | 2021-12-3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连接器 |
CN113875096B (zh) * | 2019-06-12 | 2024-05-1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29444U (zh) | 扣合式连接器 | |
US9899752B2 (en) |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structure | |
US8007307B2 (en) | Connector with fastening and extension plates for fastening cover thereof to body thereof | |
CN204809556U (zh) | 电连接器插头 | |
US7670190B2 (en) | Rotatable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device | |
US847518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impedance continuity | |
CN110729594A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US7857636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20180294604A1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 |
US7108545B2 (en) | Stacke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 |
US20140162489A1 (en) | Transmission connector | |
US5735709A (en) |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for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 |
EP1701412B1 (en) | Connector interface | |
US20130084753A1 (en) | Lower profile card edge connector | |
US9461422B2 (en) | Micro ethernet connector | |
CN2749074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3746201B (zh) |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 |
CN211017622U (zh) | 连接器的接地片 | |
CN201191683Y (zh) |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3466345U (zh) |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 |
US20050026479A1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grounding contact | |
CN202487864U (zh) | 层叠式连接器 | |
CN201112673Y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CN201167454Y (zh) | 屏蔽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1656181U (zh) | 连接器的导通接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