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9425U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9425U
CN201629425U CN2010201473207U CN201020147320U CN201629425U CN 201629425 U CN201629425 U CN 201629425U CN 2010201473207 U CN2010201473207 U CN 2010201473207U CN 201020147320 U CN201020147320 U CN 201020147320U CN 201629425 U CN201629425 U CN 201629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ngements
electric connection
electronic cards
fixed arm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7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扬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020147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9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9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94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装置,包含一绝缘本体、两固定臂及两弹性臂。固定臂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固定臂包含一留止部,其是被建构以当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后,留止部位于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内。弹性臂包含一本体部及一卡挡止部。本体部在固定臂的外侧延伸。卡挡止部与电子卡的卡缺口配合设置,且自本体部的上边缘往相应的固定臂上方侧向延伸后,再以靠向相应的该固定臂的方式倾斜延伸,其中卡挡止部可被建构以当该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中,该卡挡止部会通过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卡合电子卡的弹性臂与固定臂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常被提供于电子装置内,以连接可扩充电子装置的功能的电子卡。一般而言,电连接器可被建构以使电子卡直立地插置于其中,或水平地插置于其中。在接受以水平方式插置的电子卡的电连接器中,部分的电连接器利用一对金属制闩锁机构来固持电子卡,由此预防电子卡意外脱离电连接器。
前述的闩锁机构可包含一卡合部及一按压部。卡合部被建构以当电子卡插入电连接器后,卡合于电子卡两侧边上的缺口,使电子卡不致于被意外拔除。按压部通常侧向凸出于闩锁机构,以按压插入电连接器的电子卡的侧边上表面,使水平方式插置的电子卡不至于弹起而脱离电连接器。由于按压部凸出于插入电子卡的上方,因此每当电子卡插入时,按压部需被往两侧推移,以让电子卡可在按压部旁通过而插入电连接器中。闩锁机构通常被建构以具弹性,以使按压部可弹性地被推移与复归。
为使金属制闩锁机构具足够的弹性,其通常以金属板制作。然而,板状金属闩锁机构因需具足够的弹性而厚度薄,故其刚性不足,而使其在受不当安装力量时,容易产生变形。又,在振动或发生冲击的情形下,弹性的闩锁机构可能因惯性的影响而摆动或扭动,因而使卡合部及按压部可能脱离其应在的位置,造成电子卡被弹出电连接器。再者,由于板状金属闩锁机构具十足的弹性,因此即便电子卡未于正确地安放,电子卡仍可被按压而使其平放于闩锁机构之间。此时,闩锁机构被撑开而无法复归。闩锁机构被撑开通常不易被察觉,因此使用者难以从闩锁机构的状态判断电子卡是否被安装妥当,且此种不当安装往往会造成闩锁机构的损坏。
未于正确地安放的电子卡被按压平放于闩锁机构之间后,电子卡可能无法与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或者可与电路板间构成不稳固地电性连接。此种不稳固的电性连接虽仍可让电子卡暂时地运行,然而在长期振动、较大的振动或受冲击力等影响下,可能中断此不稳固的电性连接。
鉴于前述现有电连接器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新型且改良的电连接装置,新的电连接装置可防止未被妥适安装的电子卡的插入,且可稳固地固持电子卡,避免电子卡因振动或冲击而意外脱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电连接装置,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多根端子、两固定臂及两弹性臂。绝缘本体包含一卡插槽,该卡插槽被建构以接收一电子卡。多根端子排列于绝缘本体。固定臂是在该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对应设置。固定臂包含一内侧面及一留止部。卡插槽在两固定臂的两侧面间延伸。留止部自内侧面凸伸且与电子卡上相应的该卡缺口配合设置,其中该留止部被建构以当该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后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后,该留止部会位于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内。各该弹性臂包含一本体部及一卡挡止部。本体部依相应的该固定臂且相反于该内侧面延伸,该本体部包含一上边缘、一下边缘与一末端边缘,其中该上边缘与该下边缘相对地界定该本体部。卡挡止部是与相应的该卡缺口配合设置,其中该卡挡止部是自该上边缘往相应的该固定臂上方侧向延伸后,再以靠向相应的该固定臂的方式倾斜延伸,而且该卡挡止部被建构以当该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后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中,该卡挡止部会通过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装置可防止未被妥适安装的电子卡的插入,且可稳固地固持电子卡,避免电子卡因振动或冲击而意外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4为例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例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例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例示被撑开的弹性臂及止挡电子卡的留止部;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显示被撑开的弹性臂及止挡电子卡的留止部;
图9A与图9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显示相配合的固定臂的斜面与弹性臂的限制部的尾端段;
图10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位于电连接装置内的下端子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位于电连接装置内的上端子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例示接合的电连接装置与电子卡;
图16为例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例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8为例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9例示被撑开的弹性臂及止挡电子卡的留止部;
图20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抵部的尾钩段与相应凹槽间的勾合示意图;
图2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内的下端子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内的上端子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电连接装置
2   电子卡
3   电路板
5   电连接装置
11  绝缘本体
12  固定臂
13  弹性臂
14  固定件
15  下端子
16  上端子
21  卡缺口
22  侧边部
51  绝缘本体
52  固定臂
53  弹性臂
54  固定件
55  下端子
56  上端子
111 卡插槽
121  内侧面
122  留止部
123  斜面
124  支撑面
125  固定槽
126  末端
131  本体部
132  卡挡止部
133  上边缘
134  下边缘
135  末端边缘
136  限制部
137  压抵部
138  固定部
141  固持本体
142  焊接部
151  接触部
152  焊接端部
153  连接部
154  固持部
161  接触部
162  焊接端部
163  连接部
164  固持部
511  卡插槽
521  内侧面
522  留止部
523  凹槽
524  支撑面
525  固定槽
526  末端
531  本体部
532  卡挡止部
533  上边缘
534  下边缘
535  末端边缘
536  限制部
537  压抵部
538  固定部
541  固持本体
542  焊接部
551  接触部
552  焊接端部
553  连接部
554  固持部
561  接触部
562  焊接端部
563  连接部
564  固持部
1251 开口
1361 延伸段
1362 尾端段
5251 开口
5371 尾钩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例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1与电子卡2的接合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以5.2mm SO DIMM连接器为范例,以展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1是被建构以使电子卡2可以平行于电路板3的方式设置且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电子卡2可包含多个卡缺口21,所述卡缺口21可分别设置于电子卡2的相对两侧边部22,以利电子卡2插入电连接装置1时对准,及插入后被固持。
参照图4至图6所示,电连接装置1包含一绝缘本体11、两固定臂12以及两弹性臂13。绝缘本体11包含一卡插槽111,该卡插槽111被建构以接收前述的电子卡2。两固定臂12是在绝缘本体11的相对两端对应设置,并在卡插槽111的前方界定出容置电子卡2的空间。而两弹性臂13则对应于该两固定臂12设置。
详言之,各固定臂12可包含一内侧面121以及一留止部122。内侧面121面向容置电子卡2的空间,而卡插槽111是在相对两内侧面121间延伸。留止部122自内侧面121凸伸,且如图1和2所示,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另,留止部122可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被放置于插入后可与多根排列于绝缘本体11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16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2下压后,该留止部122会位于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21内,如此的设计可避免电子卡2未被妥适地插入电连接装置1,而发生电性连接不良的状态或意外脱离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留止部122的周围轮廓与相应的卡缺口21的外形轮廓可相当。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在留止部122的周围轮廓中呈现圆弧状的部分,其弯曲程度与卡缺口21上相对的部分相当。
此外,与弹性臂13相比,固定臂12较不具弹性,因此不会因振动或冲击而产生位置上的变化,而使留止部122意外脱离相应的卡缺口21,从而导致电子卡2意外退出电连接装置1。故,相比于现有的弹性闩锁机构,本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1不会因振动或冲击而导致电子卡2脱离的现象。
参照图5与图6所示,弹性臂13包含一本体部131及一卡挡止部132。如图4所示,本体部131被建构以依相应的固定臂12延伸且位于固定臂12的内侧面121的相反侧。本体部131可包含一上边缘133、一下边缘134及一末端边缘135,其中上边缘133与下边缘134依本体部131的延伸方向相对地界定该本体部131,而末端边缘135界定本体部131延伸终止之处。卡挡止部132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且位于相应的留止部122上方。卡挡止部132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被放置于插入后可与多根排列于绝缘本体11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16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2下压中,该卡挡止部132会通过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21。另,卡挡止部132被建构以可对未被妥适放置的电子卡2产生可释除的挡止力。详言之,卡挡止部132自上边缘133往相应的固定臂12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再以靠向相应的固定臂12的方式倾斜延伸。卡挡止部132的形状可被建构以与相应电子卡2的卡缺口21的形状相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卡挡止部132的周围轮廓中,呈现圆弧状的部分,其弯曲程度与卡缺口21上相对的部分相当。将卡挡止部132与相应的卡缺口21在形状上相当的设计,可提供电子卡2插入时对准的依据。此外,与相应的卡缺口21在形状上相当的设计可使卡挡止部132具较大的面积,以利电子卡2移出时,施力于卡挡止部132,以推动弹性臂13。
参照图7与图8所示,固定臂12的留止部122与弹性臂13的卡挡止部132可均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因此,当电子卡2被适当地插入电连接装置1时,卡缺口21与相应的卡挡止部132及相应的留止部122均不会相碰触。相反地,如图7所示,当电子卡2未适当地插入时,电子卡2的侧边部22会先压抵卡挡止部132。此时,电子卡2是以相当大的角度倾斜,而此大角度的倾斜足以明显地警示电子卡2未被妥适地安装。
又,各卡挡止部132被建构以利用正常的安装力量,无法藉其将相应的弹性臂13推移。但是,略呈倾斜的卡挡止部132仍可在施加非常的大按压力于电子卡2上时产生足够的侧向分力,让弹性臂13往侧向移开,如此可保护弹性臂13不受非常的大按压力的破坏。此非常的大按压力在使用者在电子卡2安装受阻时,有意强行安装时才会出现。通常,卡挡止部132对未妥适插入的电子卡2产生的止挡阻力,可提醒电子卡2的插入方式不正确。若仍强行安装电子卡2,弹性臂13可被撑开,但电子卡2会被位于下方的留止部122止挡。
再者,由于固定臂12较不具弹性,而使其不易因受力而被移动。因此,当电子卡2未被妥适安装时,其侧边部22将如图7与图8所示般抵住留止部122,此时,即便施以非常的安装力量,也无法将电子卡2下压。又,如图8所示,电子卡2在无法被按压的情形下,其是呈现倾斜状态,因而可立即被察觉,因此不会发生电子卡2未被插置妥当而不被发现的情形。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各弹性臂13包含一压抵部137,该压抵部137是自弹性臂13的上边缘133往相应的固定臂12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再以靠向固定臂12的方式弯曲延伸,形成一弯曲面,最后再反向延伸,以形成一尾钩段。压抵部137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插入后,压抵电子卡2的相应侧边部22,而该弯曲面则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插入时,与相应的侧边部22的底边缘相顶抵,并在电子卡2下压时产生一侧向分力,使弹性臂13往侧向移开,让电子卡2插入电连接装置1。
参照图5、图6、图9A与9B所示,各弹性臂13更包含一限制部136。限制部136可包含一延伸段1361及接续该延伸段1361而延伸的一尾端段1362,其中延伸段1361自下边缘134往相应的固定臂12下方延伸,而尾端段1362则被弯折以朝相应的固定臂12且偏向本体部131一倾斜角度θ的方式延伸。相应地,各固定臂12可另包含一斜面123,斜面123设置于固定臂12的底部且靠近固定臂12的外侧,并且斜面123及其倾斜角度与相应限制部136的尾端段1362及其倾斜角度θ配合设置,由此限制弹性臂13的弯曲程度,以避免弹性臂13因拨开角度太大而产生永久的变形。斜面123与尾端段1362的倾斜配合,可更稳固地限制弹性臂13的弯曲程度,而不致于勾合后,两者间因滑移而发生脱离的情形,而使弹性臂13被意外地大幅度扳开。
此外,如图9A与图9B所示,各限制部136的延伸段1361可延伸而邻近相应的固定臂12,使得当弹性臂13受一垂直向上的力而被扭转时,各限制部136的延伸段1361可顶抵固定臂12而限制弹性臂13的扭转程度,从而可避免弹性臂13扭转过大,让压抵部137无法压抵电子卡2,而使电子卡2意外脱离电连接装置5。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各固定臂12可包含一支撑面124,该支撑面124是自相应的内侧面121凸伸而出,该支撑面124被建构以支撑电子卡2的相应的侧边部22。此外,各固定臂12可包含一固定槽125,该固定槽125可设置固定臂12的内侧面121的相反侧。另,各弹性臂13可包含至少一固定部138,该至少一固定部138可相反于弹性臂13的末端边缘135设置,其中该至少一固定部138可被建构以插置于相应的固定槽125内,以使弹性臂13被固定。该至少一固定部138另可包含至少一倒钩,以行干涉配合固定。
另,参照图4、图5及图10,各弹性臂13被建构以在固定槽125的开口1251处枢转,如此各弹性臂13可以其可利用的最大长度枢转,因而可具较佳的弹性。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的本体部131的末端边缘135可与固定臂12的末端126实质地齐平,如此可节省电连接装置1往前方延伸所需的空间,以利于其他电子元件可就近配置。
再参图4与图5所示,电连接装置1可更包含两固定件14,固定件14被建构以将电连接装置1固定于电路板3上。各固定件14可包含一固持本体141及一焊接部142;利用固持本体141可将固定件14固定于电连接装置1;而利用焊接部142可将电连接装置1焊接于电路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固持本体141平行于焊接部142设置。
参照图5、图11及图12所示,电连接装置1可包含多根下端子15及多根上端子16。各下端子15包含一接触部151、一焊接端部152以及一连接部153。接触部151与焊接端部152分别连接连接部153。如图12所示,接触部151被建构以于卡插槽111的下方延伸,且部分凸出至卡插槽111,以电性连接电子卡2。焊接端部152被建构以电性连接电路板3。相同地,各上端子16包含一接触部161、一焊接端部162以及一连接部163。接触部161与焊接端部162分别连接连接部163。如图12所示,接触部161被建构以于卡插槽111的上方延伸,且部分凸出至卡插槽111,以电性连接电子卡2。焊接端部162被建构以电性连接电路板3。另,下端子15与上端子16的每一者可另包含一固持部154或164,该固持部154或164被建构以将下端子15或上端子16固定于绝缘本体11上。
图13为例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5与电子卡2的接合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以9.2mm SO DIMM连接器为范例,以展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参照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5是被建构以使电子卡2可以平行于电路板3的方式设置,且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又,电子卡2的两侧边部22上可分别设置卡缺口21,以供插入时对准及插入后固持。
参照图16至图18所示,电连接装置5包含一绝缘本体51、两固定臂52以及两弹性臂53。绝缘本体51包含一卡插槽511,卡插槽511被建构以接收前述的电子卡2。两固定臂52在绝缘本体51的相对两端对应设置,并在卡插槽511的前方界定出容置电子卡2的空间。而两弹性臂53对应于该两固定臂52设置。
详言之,各固定臂52可包含一内侧面521以及一留止部522。内侧面521面向容置电子卡2的空间,而卡插槽511是在相对两内侧面521间延伸。留止部522自内侧面521凸伸,且如图13和14所示,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另,留止部522可被建构以与相应卡缺口21相配合,以避免电子卡2未被妥适地插入电连接装置5,而发生电性连接不良的状态或意外脱离的可能。
在一实施例中,留止部522的周围轮廓与相应的卡缺口21的外形轮廓可相当。此外,与弹性臂53相比,固定臂52较不具弹性,因此不会因振动或冲击而产生位置上的变化,而使留止部522意外脱离相应的卡缺口21,从而导致电子卡2意外退出电连接装置5。故,相比于现有的弹性闩锁机构,本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5不会产生因振动或冲击,而导致电子卡2脱离的现象。
参照图17与图18所示,弹性臂53包含一本体部531及一卡挡止部532。如图16所示,本体部531被建构以依相应的固定臂52延伸且为于固定臂52的内侧面521的相反侧。本体部531可包含一上边缘533、一下边缘534及一末端边缘535,其中上边缘533与下边缘534依本体部531的延伸方向相对地界定该本体部531,而末端边缘535界定本体部531延伸终止之处。卡挡止部532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且位于相应的留止部522上方。卡挡止部532被建构以对未被妥适放置的电子卡2产生可释除的挡止力。
详言之,卡挡止部532自上边缘533往相应的固定臂52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再以靠向相应的固定臂52的方式倾斜延伸。卡挡止部532的形状可被建构以与相应电子卡2的卡缺口21的形状相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卡挡止部532的周围轮廓中,呈现圆弧状的部分,其弯曲程度与卡缺口21上相对的部分相当。将卡挡止部532与相应的卡缺口21在形状上相当的设计,可提供电子卡2插入时对准的依据。此外,卡挡止部532也因而具较大的面积,以利电子卡2移出时,施力于卡挡止部532,以推动弹性臂53。
固定臂52的留止部522与弹性臂53的卡挡止部532可均与相应的卡缺口21配合设置。因此,当电子卡2被适当地插入电连接装置5时,卡缺口21与相应的卡挡止部532及相应的留止部522均不会相碰触。相反地,如图19所示,当电子卡2未适当地插入时,电子卡2的侧边部22会先压抵卡挡止部532。此时,电子卡2是以相当大的角度倾斜,而此大角度的倾斜足以明显地警示电子卡2未被妥适地安装。
各卡挡止部532被建构以利用正常的安装力量,无法藉其将相应的弹性臂53推移。但是,略呈倾斜的卡挡止部532仍可在施加非常的大按压力于电子卡2上时,产生足够的侧向分力,让弹性臂53往侧向变形,如此可保护弹性臂53不受非常的大按压力的破坏。此非常的大按压力在使用者在电子卡2安装受阻时,有意强行安装时才会出现。通常,卡挡止部532对未妥适插入的电子卡2产生的止挡阻力,足以警告电子卡2的插入方式不正确。若仍强行安装电子卡2,弹性臂53可被撑开,但电子卡2会被位于下方的留止部522止挡。
参照图19所示,由于固定臂52较不具弹性,而使其不易因受力而变形,因此,当电子卡2未被妥适安装时,其侧边部22将顶抵留止部522。此时,即便施加非常大的力量,电子卡2仍将无法被下压。又,电子卡2在无法被按压的情形下,其呈现倾斜状态,因而可立即被察觉,因此不会发生电子卡2未被插置妥当而不被发现的情形。
参照图15至图17所示,各弹性臂53包含一压抵部537,该压抵部537自弹性臂53的上边缘533往相应的固定臂52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再以靠向固定臂52的方式弯曲延伸,形成一弯曲面,最后再反向延伸,以形成一尾钩段5371。压抵部537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插入后,压抵电子卡2的相应侧边部22,而该弯曲面则被建构以当电子卡2插入时,与相应的侧边部22的底边缘相顶抵,并在电子卡2下压时,产生一侧向分力,使弹性臂53往侧向移开而能让电子卡2被插入电连接装置5上。
参照图15所示,压抵部537的尾钩段537被建构以位于相应的固定臂52的内侧边一距离,以使弹性臂53的扳动可被受限,而利于电子卡2的插入或移除,并确保弹性臂53不至于被过度弯曲而损坏。
参照图17与图20所示,各固定臂52可包含一凹槽523。凹槽523形成于内侧面521上,且被建构以与相应的尾钩段5371勾合。各弹性臂53可弹性地被扳动,但止于尾钩段5371与相应的固定臂52相勾合时。凹槽523与尾钩段5371间的勾合可确保两者触抵后,不会产生滑动而脱离,而造成弹性臂53的损害。
参照图15、图17和图18所示,各弹性臂53更包含一限制部536。限制部536可自下边缘534往相应的固定臂52且靠近相应的固定臂52下方延伸。当各弹性臂53受向上力量而被扭转时,限制部536可抵靠相应的固定臂53,而限制弹性臂53的扭转程度,从而可避免弹性臂53扭转过大,让压抵部537无法压抵电子卡2,而使电子卡2意外脱离电连接装置5。
参照图16与图17所示,各固定臂12可包含一支撑面524,该支撑面524是自相应的内侧面521凸伸而出,该支撑面524被建构以支撑电子卡2的相应的侧边部22。此外,各固定臂52可包含一固定槽525,该固定槽525可设置于固定臂12的内侧面121的相反侧。另,各弹性臂53可包含至少一固定部538,该至少一固定部538可相反于弹性臂53的末端边缘535设置,其中该至少一固定部538可被建构以插置于相应的固定槽525内,以使弹性臂53被固定。该至少一固定部538另可包含至少一倒钩,以行干涉配合固定。
另,参照图21所示,各弹性臂53被建构以在固定槽525的开口5251处枢转,如此各弹性臂53可以其可利用的最大长度枢转,因而可具较佳的弹性。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53的本体部531的末端边缘535可与固定臂52的末端526实质地齐平,如此可节省电连接装置5往前方延伸所需的空间,以利于其他电子元件可就近配置。
再参图17与图18所示,电连接装置5可更包含两固定件54,固定件54是被建构以将电连接装置5固定于电路板3上。各固定件54可包含一固持本体541及一焊接部542;利用固持本体541可将固定件54固定于电连接装置5;而利用焊接部542可将电连接装置5焊接于电路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焊接部542是弯折以与固持本体541互呈垂直状。
参照图22与图23所示,电连接装置5可包含多根下端子55及多根上端子56。各下端子55包含一接触部551、一焊接端部552以及一连接部553。接触部551与焊接端部552分别连接连接部553。如图22所示,接触部551被建构以于卡插槽511的下方延伸,且部分凸出至卡插槽511,以电性连接电子卡2。焊接端部552被建构以电性连接电路板3。相同地,如图23所示,各上端子56包含一接触部561、一焊接端部562以及一连接部563。接触部561与焊接端部562分别连接连接部563。接触部561被建构以于卡插槽511的上方延伸,且部分凸出至卡插槽511,以电性连接电子卡2。焊接端部562被建构以电性连接电路板3。另,下端子55与上端子56的每一者可另包含一固持部554或564,该固持部554或564被建构以将下端子55或上端子56固定于绝缘本体5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电连接装置包含两固定臂及与该两固定臂相应设置的两弹性臂。各固定臂具有一留止部,而各弹性臂上具有一卡止挡部,留止部与卡止挡部是配合电子卡的卡缺口设置。卡止挡部呈略微倾斜,其可对未被妥适放置的电子卡产生可释除的挡止力,而止留部可确实止挡未被妥适放置的电子卡。在一实施例中,弹性臂可包含一限制部,该限制部包含一朝向固定部倾斜延伸的尾端段,而该固定部包含一斜面,该斜面与相应的尾端段配合设置。当弹性臂被扳开时,限制部的尾端段可与相应的斜面相抵接,以限制弹性臂的弯曲程度。倾斜的尾端段与斜面间的配合可避免两者间产生滑脱。在另一实施例中,各弹性臂包含具有尾钩段的压抵部,而各固定臂包含一凹槽,其中当弹性臂被扳开时,压抵部的尾钩段可钩接相应的凹槽,以限制弹性臂的弯曲程度。尾钩段与凹槽的钩接可避免两者间产生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电连接装置,被建构以接收一电子卡,该电子卡包含多个卡缺口,所述卡缺口设置于该电子卡的相对两侧边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装置包含:
一绝缘本体,包含一卡插槽,该卡插槽被建构以接收该电子卡;
多根端子,排列于绝缘本体上;
两固定臂,是在该绝缘本体的相对两端对应设置,各该固定臂包含:
一内侧面,其中该卡插槽在该两固定臂的两侧面间延伸;及
一留止部,自该内侧面凸伸且与相应的该卡缺口配合设置,其中该留止部被建构以当该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后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后,该留止部会位于电子卡上相应的该卡缺口内;以及
两弹性臂,对应所述固定臂设置,各该弹性臂包含:
一本体部,依相应的该固定臂且相反于该内侧面延伸,该本体部包含一上边缘、一下边缘与一末端边缘,其中该上边缘与该下边缘相对地界定该本体部;及
一卡挡止部,与相应的该卡缺口配合设置,其中该卡挡止部是自该上边缘往相应的该固定臂上方侧向延伸后,再以靠向相应的该固定臂的方式倾斜延伸,而且该卡挡止部被建构以当该电子卡被放置于插入后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一位置上时,且当该电子卡下压中,该卡挡止部会通过电子卡上相应的卡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留止部及该卡挡止部分别被建构以与相应的该卡缺口在形状上实质地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更包含一限制部,该限制部包含一延伸段与一尾端段,其中该延伸段自该下边缘于相应的该固定臂下延伸,而该尾端段接续该延伸段延伸且朝该固定臂且偏向该本体部的方式延伸;各该固定臂更包含一斜面,该斜面设置于该固定臂的底部且配合该尾端段设置,以限制该弹性臂的弯曲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的该本体部的该末端边缘与相应的该固定臂的末端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两固定件,其被建构以将该电连接装置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各该固定件包含用以固持于该电连接装置的一固持本体与一焊接部,其中该固持本体与该焊接部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更包含一压抵部,其是自该上边缘且在该固定臂上方向该固定臂弯曲延伸,该压抵部被建构以压抵该电子卡的相应的该侧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臂更包含一固定槽,其是相反于该内侧面设置,而该弹性臂更包含至少一固定部,其是相反于该末端边缘且平行于该本体部的该延伸方向延伸,该至少一固定部被建构以固定于该固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臂更包含一支撑面,自该内侧面凸伸,其是被建构以支撑该电子卡相应的该侧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含多根上端子与多根下端子,其中多根上端子与多根下端子的每一者包含一接触部、一焊接端部以及一连接部,其中该接触部与该焊接端部分别连接该连接部,该焊接端部被建构以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而该上端子的该接触部在该卡插槽上方延伸,该下端子的该接触部在该卡插槽下方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更包含一压抵部,其是自该上边缘且在该固定臂上方向该固定臂弯曲延伸,该压抵部被建构以压抵该电子卡的相应的该侧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压抵部包含一尾钩段,而各该固定臂包含一凹槽,该凹槽设置于该内侧面,该尾钩段被建构以勾合相应的该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更包含一限制部,其中该限制部自该弹性臂的该下边缘靠近该固定臂的底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弹性臂的该本体部的该末端边缘与相应的该固定臂的末端齐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两固定件,其是被建构以将该电连接装置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各该固定件包含用以固持于该电连接装置的一固持本体与一焊接部,其中该固持本体与该焊接部是相互垂直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臂更包含一固定槽,其是相反于该内侧面设置,而该弹性臂更包含至少一固定部,其是相反于该末端边缘且平行于该本体部的该延伸方向延伸,该至少一固定部被建构以固定于该固定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臂更包含一支撑面,自该内侧面凸伸,其是被建构以支撑该电子卡相应的该侧边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含多根上端子与多根下端子,其中多根上端子与多根下端子的每一者包含一接触部、一焊接端部以及一连接部,其中该接触部与该焊接端部分别连接该连接部,该焊接端部被建构以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而该上端子的该接触部在该卡插槽上方延伸,该下端子的该接触部在该卡插槽下方延伸。
CN2010201473207U 2010-03-18 2010-03-18 电连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9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73207U CN201629425U (zh) 2010-03-18 2010-03-18 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73207U CN201629425U (zh) 2010-03-18 2010-03-18 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9425U true CN201629425U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6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732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9425U (zh) 2010-03-18 2010-03-18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94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3648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49457A (zh) * 2017-06-19 2019-01-04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线束组件及其密封件保持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9457A (zh) * 2017-06-19 2019-01-04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线束组件及其密封件保持器
CN109149457B (zh) * 2017-06-19 2020-11-27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线束组件及其密封件保持器
CN108493648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5603A (zh) 电接线端子或连接端子
CN205016725U (zh) 电源插座端子
CN201886179U (zh) 插拔式光电模块定位装置
CN202142692U (zh) 接地端子
CN104375590A (zh) 扩充卡固定装置
CN201946927U (zh) 太阳能接线盒
CN201629425U (zh) 电连接装置
CN20290611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2185190A (zh) 端子台
CN201303183Y (zh) 电连接器
CN211045824U (zh) 一种垂直90度插接的电源连接器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CN2449366Y (zh) 配对型电连接器
CN2519453Y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
CN201498672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5657216U (zh) 具有稳固结构的电池连接器
CN21129483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变压器的高精准压紧弹片
CN203553407U (zh) 具有强制复位功能的多夹持点fpc电连接器
CN201364997Y (zh) Pci插槽连接器
CN20569307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075432Y (zh) 电连接器
CN205122885U (zh) 一种母端子
CN2390297Y (zh) 夹合型端子
CN2476888Y (zh) 电连接器
CN201063397Y (zh) 高稳定精密配合型音频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