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3633U -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3633U
CN201623633U CN2010201365039U CN201020136503U CN201623633U CN 201623633 U CN201623633 U CN 201623633U CN 2010201365039 U CN2010201365039 U CN 2010201365039U CN 201020136503 U CN201020136503 U CN 201020136503U CN 201623633 U CN201623633 U CN 201623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full
switch assembly
circui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65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365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3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3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36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包含全桥式切换电路、隔离变压器、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以及低通滤波电路,以传送直流输入电压提供的能量至所供应的负载。藉此,利用提供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辅助电感,以增加全桥式切换电路的超前臂于零电压切换操作下所需的能量,而确保全桥相移式转换器达成正常的零电压切换操作。

Description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尤指一种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技术发展日渐蓬勃,因此许多电子产品皆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传统的线性电源供应器(linear power supply)由于内部有笨重的隔离变压器及散热片,且其效率又较低,因此逐渐地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能操作在高频下,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的切换式电源供应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
一般切换式电源供应器采用传统硬式切换(hard switching),若操作频率增加时,功率开关组件在导通和截止时的切换损失也随之增加。因此,使用硬式切换方法所造成热损耗的问题,不仅使转换效率变低,也容易导致开关组件寿命缩短,甚至,提高加装散热装置所需要的体积与成本。此外,功率晶体切换动作的非理想现象也会产生电压、电流突波,使电路组件的应力增加,亦成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来源。
为了克服高频操作下所造成问题,因此柔性切换(soft switching)成为目前运用在各种电力电子产品上的一种技术。柔性切换技术一般可分为零电压切换(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和零电流切换(zero current switching,ZCS)两种方式。零电压切换是在功率开关组件欲导通的瞬时期间,先将功率开关组件两端跨压降为零,接着再将功率开关组件导通。而零电流切换则是在功率开关组件欲导通的瞬时期间,先将流过功率开关组件的电流降为零,接着再将功率开关组件导通。不论是零电压或是零电流切换,其目的都是为了达成在切换瞬时期间,功率开关组件两端跨压与流过电流的乘积为零,降低功率开关组件的切换损失,提高电路的效率,以减少功率开关组件切换所带来的噪声干扰。但,柔性切换的两种切换方式在高频切换时以零电压切换较佳,因为若开关在零电流切换时,储存在开关内部电容的电荷将会造成切换损失,尤其在高频时更为严重。
一般而言,在中、大功率的直流对直流转换器电路中,相移控制的全桥转换器(full-bride converter)是最常用的电路形式之一。配合参见图1,为现有全桥相移式零电压切换转换器的电路图。该全桥相移式零电压切换转换器主要包含一全桥式切换电路10A、一隔离变压器20A、一全波整流电路30A以及一低通滤波电路40A。
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A电性连接一直流输入电压Vga。该隔离变压器20A的一一次侧绕组(包含一一次侧漏电感Lea)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A。该隔离变压器20A的一二次侧绕组电性连接该一全波整流电路30A。并且,该低通滤波电路40A电性连接该全波整流电路30A。因此,在此电路架构下,以传送该直流输入电压Vga提供的能量至所供应的一负载RLa。
该全波整流电路30A包含一第一整流二极管SR1a与一第二整流二极管SR2a,并且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二次侧绕组,用以整流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电压。该低通滤波电路40A由一输出滤波电感Loa与一输出滤波电容Coa所形成,并且电性连接该全波整流电路30A,用以滤除该全波整流电路30A所输出的整流电压的高频谐波成分,提供该负载RLa所需电压准位的一输出电压(未标示)。
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A包含四个功率开关组件,亦即分别为一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a、一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a、一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a以及一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a。并且,每一该些功率开关组件Q1a~Q4a皆含有一反向并联二极管(未标示),或称为本体二极管(body diode)与一寄生电容(parasiticcapacitance)(未标示)。此外,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A由两组桥臂所构成,每组桥臂由上述两个功率开关组件所组成。由于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a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a是在有效脉冲宽度调制信号(effective PWM signal)的正缘(rising edge)时触发导通,因此,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a与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a组成的桥臂称为一超前臂(leading-edge lag)(未标示)。反之,由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a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a是在有效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负缘(falling edge)时触发导通,因此,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a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a组成的桥臂称为一落后臂(lagging-edge lag)(未标示)。
对该落后臂而言,零电压切换的实现在于负载电流由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二次侧反射至该一次侧。因此,该落后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如下列第1式表示:
Elag=0.5×Lm×Im2+0.5×n2×Loa×(ILoap/n)2+0.5×Lea×(Im+ILoap/n)2…(第1式)
其中,Elag表示该落后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Im表示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一次侧绕组的磁化电流(magnetizing current);该ILoap则表示流经该输出滤波电感Loa电流的最大值;而该系数n则为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一次侧绕组与该二次侧绕组的匝数比。
因为该低通滤波电路40A的该输出滤波电感Loa所储存能量相较于该些一次侧寄生电容充电或放电所需的能量是大的,也就是说,该落后臂提供零电压切换所需要能量是足够的。因此,在负载变化较大的使用范围下,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a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a是容易达成零电压切换。
然而,对该超前臂而言,零电压切换的实现在该隔离变压器20A的该漏电感Le和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a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a所提供的谐振。因此,该超前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如下列第2式表示:
Elead=0.5×Lea×(Ipr+Im)2…(第2式)
其中,Elead表示该超前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
特别是在轻载时,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a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a是较难实现零电压切换。故此,整体而言,该相移式全桥零电压切换转换器较不适合应用在负载变化较大的使用范围下。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能改善现有相移式全桥零电压切换转换器的超前臂无法提供零电压切换所需的能量,乃为本案发明人所欲行克服并加以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电性连接直流输入电压,以传送直流输入电压提供的能量至所供应的负载。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包含全桥式切换电路、隔离变压器、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全波整流电路以及低通滤波电路。
全桥式切换电路包含四个功率开关组件,分别为第一功率开关组件、第二功率开关组件、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以及第四功率开关组件,以切换直流输入电压为方波电压;其中,每一功率开关组件分别具有与功率开关组件并联的二极管与寄生电容,并且,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第二功率开关组件系形成超前臂,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与第四功率开关组件系形成落后臂。
隔离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绕组与二次侧绕组,并且电性连接全桥式切换电路,以接收方波电压,并利用一次侧绕组与二次侧绕组的匝数比转换方波电压的大小。
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包含第一辅助电容、第二辅助电容以及辅助电感。第一辅助电容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电性连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第三功率开关组件。第二辅助电容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辅助电容的第二端,而第二端电性连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第二功率开关组件与第四功率开关组件。辅助电感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辅助电容的第二端,而第二端电性连接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
全波整流电路电性连接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整流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电压。
低通滤波电路电性连接全波整流电路,滤除全波整流电路所输出的整流电压的高频谐波成分;
藉此,利用提供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辅助电感,以增加超前臂所提供的储能,而确保全桥相移式转换器达成正常的零电压切换操作。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还包含:一电压补偿电路,电性连接该低通滤波电路,以接收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一输出电压,并产生一输出补偿电压;及一相移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电压补偿电路,以接收该输出补偿电压,并产生四个开关驱动信号,分别为一第一开关驱动信号、一第二开关驱动信号、一第三开关驱动信号以及一第四开关驱动信号,分别控制所对应的该些功率开关组件的导通与截止。
该第一开关驱动信号与该第二开关驱动信号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
该第三开关驱动信号与该第四开关驱动信号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
该超前臂的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的谐振,由该隔离变压器的一一次侧漏电感与该第一该寄生电容和该第二该寄生电容所形成的一等效谐振电容所产生。
该落后臂的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的谐振,由该隔离变压器的一一次侧漏电感与该第三该寄生电容和该第四该寄生电容所形成的一等效谐振电容所产生。
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二次侧绕组为一中心抽头式绕组。
该低通滤波电路为一电感与一电容所组成。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全桥相移式零电压切换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电路图;及
图3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操作的时序与电压、电流波形图;
图4A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能量传送操作下的等效电路图;及
图4B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飞轮状态操作下的等效电路图。
其中,附图说明:
Vga    直流输入电压                10A    全桥式切换电路
Q1a    第一功率开关组件            Q2a    第二功率开关组件
Q3a    第三功率开关组件            Q4a    第四功率开关组件
20A    隔离变压器                  Lea    一次侧漏电感
30A    全波整流电路                SR1a   第一整流二极管
SR2a第二整流二极管                 40A    低通滤波电路
Loa    输出滤波电感                Coa    输出滤波电容
RLa    负载                        Vg     直流输入电压
10     全桥式切换电路              Q1     第一功率开关组件
D1     第一二极管                  C1     第一寄生电容
Q2     第二功率开关组件            D2     第二二极管
C2     第二寄生电容                Q3     第三功率开关组件
D3     第三二极管                  C3     第三寄生电容
Q4     第四功率开关组件            D4     第四二极管
C4     第四寄生电容                SQ1    第一开关驱动信号
SQ2    第二开关驱动信号            SQ3    第三开关驱动信号
SQ4    第四开关驱动信号            100    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
Ls     辅助电感                    Cs1    第一辅助电容
Cs2    第二电辅助容                VLs    辅助电感电压
ILs    辅助电感电流                ILsp   辅助电感电流最大值
20     隔离变压器                  Le     一次侧漏电感
Vpr    一次侧电压                  Ipr    一次侧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电路图。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电性连接一直流输入电压Vg,以传送该直流输入电压Vg提供的能量至所供应的一负载RL。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主要包含一全桥式切换电路10、一隔离变压器20、一全波整流电路30以及一低通滤波电路40。本实用新型的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与现有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最大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更提供一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
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包含四个功率开关组件,亦即分别为一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一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一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以及一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用以切换该直流输入电压Vg为一方波电压。其中,每一功率开关组件Q1~Q4分别具有与该功率开关组件Q1~Q4反向并联的一二极管D1~D4,或称为本体二极管(body diode)与一寄生电容(parasiticcapacitance)C1~C4,亦即,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并联该第一二极管D1与该第一寄生电容C1;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并联该第二二极管D2与该第二寄生电容C2;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并联该第三二极管D3与该第三寄生电容C3;以及,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并联该第四二极管D4与该第四寄生电容C4。此外,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形成一超前臂(leading-edge lag)(未标示),而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形成一落后臂(lagging-edge lag)(未标示)。
该隔离变压器20具有一一次侧绕组(未标示)与一二次侧绕组(未标示)。该隔离变压器20具有与该一次侧绕组串联的一一次侧漏电感Le,并且,该二次侧绕组为一中心抽头式绕组。该隔离变压器20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用以接收该方波电压,并利用该一次侧绕组与该二次侧绕组的匝数比转换该方波电压的大小。此外,该隔离变压器20可提供一次侧电路与二次侧电路之间达到隔离的功能。
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包含一第一辅助电容Cs1、一第二辅助电容Cs2以及一辅助电感Ls。该第一辅助电容Cs1具有一第一端(未标示)与一第二端(未标示)。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的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即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的上臂功率开关组件)。该第二辅助电容Cs2具有一第一端(未标示)与一第二端(未标示)。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辅助电容Cs1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10的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即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下臂功率开关组件)。该辅助电感Ls具有一第一端(未标示)与一第二端(未标示)。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辅助电容Cs1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绕组。
该全波整流电路30包含一第一整流二极管SR1与一第二整流二极管SR2,并且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二次侧绕组,用以整流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电压。该低通滤波电路40包含一输出滤波电感Lo与一输出滤波电容Co,并且电性连接该全波整流电路30,用以滤除该全波整流电路30所输出的整流电压的高频谐波成分,提供该负载RL所需电压准位的一输出电压Vo。
此外,该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也配合一反馈控制电路(未图标),藉由相位调制的方式,对该些功率开关组件Q1~Q4提供不同相移控制,以达成该输出电压Vo的稳压调节(regulation)功能。也就是说,该反馈控制电路用以确保该输出电压Vo受到该直流输入电压Vg或该输出负载RL的变动影响程度最小。该反馈控制电路主要包含一电压补偿电路与一相移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该电压补偿电路电性连接该低通滤波电路40,用以接收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该输出电压Vo,并产生一输出补偿电压。该相移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电压补偿电路,用以接收该输出补偿电压,并且根据该输出补偿电压控制该相移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输出方波的责任周期Dp(参见图3),并产生四个开关驱动信号,分别为一第一开关驱动信号SQ1、一第二开关驱动信号SQ2、一第三开关驱动信号SQ3以及一第四开关驱动信号SQ4,分别控制所对应的该些功率开关组件Q1~Q4的导通与截止。亦即,该第一开关驱动信号SQ1用以控制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二开关驱动信号SQ2用以控制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的导通与截止;该第三开关驱动信号SQ3用以控制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的导通与截止;以及,该第四开关驱动信号SQ4用以控制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的导通与截止。
该第一开关驱动信号SQ1与该第二开关驱动信号SQ2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参见图3),并且,该第三开关驱动信号SQ3与该第四开关驱动信号SQ4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此外,由于该些功率开关组件Q1~Q4具有导通延迟(turn-on delay)与截止延迟(turn-off delay)的非理想现象,因此,为了避免该超前臂或该落后臂在非完全导通或截止状态下发生短路的情况,故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或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导通与截止时,提供一延迟时间Td。值得一提,该延迟时间Td乃为该些功率开关组件Q1~Q4完成零电压切换的关键。因此,在考虑该延迟时间Td的效应后,该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的责任周期也应为一有效责任周期(effective duty)Deff。
请参见图3,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操作的时序与电压、电流波形图。该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操作顺序将配合图3,以不同时间区间表达更详细的描述。所述如下:
(1)第一时间区间Δt1(第一时间t1至第二时间t2):
该第一时间区间Δt1亦可称为能量传送区间。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为导通状态,而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为截止状态。该直流输入电压Vg经由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使得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的该辅助电感Ls的跨压(辅助电感电压VLs)为该直流输入电压Vg的一半,并且,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绕组跨压等于该直流输入电压Vg大小。因此,该一次侧漏电感Le被充电而储存能量(磁能),并且,该隔离变压器20的一次侧电流Ipr会逐渐上升,同时,该隔离变压器20的二次侧会获得由一次侧电压Vpr感应到二次侧的感应电压。因此,该全波整流电路30的该第一整流二极管SR1为顺向偏压(forward biased)而导通,而该第二整流二极管SR2为逆向偏压(reversebiased)而截止。能量会从输入电源端经由该隔离变压器20而传送到负载端。在该第一时间区间Δt1,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能量传送操作下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A所示。
(2)第二时间区间Δt2(第二时间t2至第三时间t3):
当t=t2时,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截止,此时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电流Ipr上升至最大值。该直流输入电压Vg经由对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的该第四寄生电容C4充电,并使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的该第三寄生电容C3放电,使得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Q4的汲源极跨压等于该直流输入电压Vg大小。当t=t3时,由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所并联的该第三二极管D3所提供的电压箝制作用(voltage clamping),使得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的汲源极跨压接近零电压,此时电路的等效谐振电感与等效谐振电容产生谐振。
(3)第三时间区间Δt3(第三时间t3至第四时间t4):
当t=t3时,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导通,并且,由于该第三二极管D3因电路产生谐振而导通,因此流入大部份的电流,使得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达到零电压切换。
(4)第四时间区间Δt4(第四时间t4至第五时间t5):
当t=t4时,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截止,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漏电感Le与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的该第一寄生电容C1充电,并使得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的该第二寄生电容C2放电。当t=t5时,流经该辅助电感Ls的一辅助电感电流ILs上升至最大值ILsp。此时,该全波整流电路30的该第一整流二极管SR1与该第二整流二极管SR2同时导通,因此,该隔离变压器20的二次侧电路进入飞轮状态(freewheel state),该隔离变压器20一次侧短路,因此该一次侧绕组与该二次侧绕组上都没有电压,使得该输出滤波电感Lo并不会反射至该隔离变压器20的一次侧。由于该隔离变压器20的一次侧电流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所以该隔离变压器20二次侧接近零电压。并且,在此短路区间,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等效电路可如图4B表示,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飞轮状态操作下的等效电路图。此时,该辅助电感Ls可等效为一电流源,并且,该超前臂的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的谐振,由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漏电感Le所形成的等效谐振电感与该第一寄生电容C1和该第二寄生电容C2所形成的等效谐振电容所产生。因为增加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的该辅助电感Ls,因此,流经该辅助电感Ls的电流能增加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电流Ipr,而能充足地提供对该第一寄生电容C1与该第二寄生电容C2充电或放电所需的能量。
(5)第五时间区间Δt5(第五时间t5至第六时间t6):
当t=t5时,当该第二二极管D2导通时,将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导通,使得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的汲源极跨压接近零电压,此时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达到零电压切换。因为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电流Ipr为线性减少至零时,该第二二极管D2与该第三二极管D3自动关闭截止后,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电流Ipr经由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Q3继续减小为负值电流。当t=t6时,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电流Ipr下降至最小值。
上述为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正半周期的零电压切换操作说明。然而,由于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负半周期的零电压切换与正半周期的零电压切换操作为对称,因此,可进一步参见图3,能以了解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于负半周期的零电压切换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所提供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因此,对于超前臂的零电压切换,除了增加少许流过该超前臂的电流外,亦即流过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Q1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Q2,并不会干扰功率级(power stage)的操作。因此,在不影响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正常操作情况以及扩大负载的使用范围下,能够设计该辅助电感Ls的大小用以产生足够的感应能量,以提供该超前臂的该第一寄生电容C1与该第二寄生电容C2充电、放电所需的能量。
因此,该超前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如下列第3式表示:
Elead=0.5×Le×(Ipr+Im)2+0.5×Ls×ILsp 2…(第3式)
其中,Elead表示该超前臂所产生的感应能量;Im表示该隔离变压器20的该一次侧绕组的磁化电流(magnetizing current);而该ILsp则表示该辅助电感电流ILs的最大值。
由于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所提供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100,因此,第3式与第2式相较之下,可明显看出,增加的部份为该辅助电感Ls所提供的能量(0.5×Ls×ILsp 2)。
藉此,利用提供该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该辅助电感Ls,以增加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该超前臂于零电压切换操作下所需的能量,而确保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达成正常的零电压切换操作。并且,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可在维持最大可用的责任周期情况下,在负载变化较大的使用范围下达成零电压切换操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权利要求为准,凡合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电性连接一直流输入电压,以传送该直流输入电压提供的能量至所供应的负载;该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包含:
一用于切换该直流输入电压为一方波电压的全桥式切换电路,包含四个功率开关组件,分别为一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一第二功率开关组件、一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以及一第四功率开关组件;其中,每一功率开关组件分别具有与该功率开关组件并联的一二极管与一寄生电容,并且,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形成一超前臂,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形成一落后臂;
一隔离变压器,具有一一次侧绕组与一二次侧绕组,并且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以接收该方波电压,并利用该一次侧绕组与该二次侧绕组的匝数比转换该方波电压的大小;
一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包含:
一第一辅助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
一第二辅助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辅助电容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该全桥式切换电路的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及
一辅助电感,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辅助电容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绕组;
一全波整流电路,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二次侧绕组,整流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电压;及
一低通滤波电路,电性连接该全波整流电路,滤除该全波整流电路所输出的整流电压的高频谐波成分。
2.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电压补偿电路,电性连接该低通滤波电路,以接收该全桥相移式转换器的一输出电压,并产生一输出补偿电压;及
一相移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电压补偿电路,以接收该输出补偿电压,并产生四个开关驱动信号,分别为一第一开关驱动信号、一第二开关驱动信号、一第三开关驱动信号以及一第四开关驱动信号,分别控制所对应的该些功率开关组件的导通与截止。
3.如权利要求2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驱动信号与该第二开关驱动信号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2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开关驱动信号与该第四开关驱动信号为准位互补的电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超前臂的该第一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二功率开关组件的谐振,由该隔离变压器的一一次侧漏电感与该第一该寄生电容和该第二该寄生电容所形成的一等效谐振电容所产生。
6.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落后臂的该第三功率开关组件与该第四功率开关组件的谐振,由该隔离变压器的一一次侧漏电感与该第三该寄生电容和该第四该寄生电容所形成的一等效谐振电容所产生。
7.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二次侧绕组为一中心抽头式绕组。
8.如权利要求1的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低通滤波电路为一电感与一电容所组成。
CN2010201365039U 2010-03-08 2010-03-08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65039U CN201623633U (zh) 2010-03-08 2010-03-08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65039U CN201623633U (zh) 2010-03-08 2010-03-08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3633U true CN201623633U (zh) 2010-11-03

Family

ID=43027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650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23633U (zh) 2010-03-08 2010-03-08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3633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773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及其调整延迟参数的方法
CN105871229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于并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侧脉波增倍电路
CN106374752A (zh) * 2016-07-12 2017-02-01 广东锐顶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单级式三电平功放电路
CN106533183A (zh) * 2016-12-23 2017-03-22 天津大学 高效率隔离式直流全桥变换电路
CN107332442A (zh) * 2017-07-06 2017-1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混合型原边抽头可控式平衡变换器
CN110299847A (zh) * 2019-06-06 2019-10-01 湖州顺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感辅助关断及环流抑制的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
CN110445388A (zh) * 2019-07-16 2019-11-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开关电源的变换拓扑
CN113422515A (zh) * 2021-05-11 2021-09-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非隔离型双向软开关dc-dc变换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773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及其调整延迟参数的方法
CN102468773B (zh) * 2010-11-17 2014-01-22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供应器及其调整延迟参数的方法
CN105871229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于并联型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侧脉波增倍电路
CN106374752A (zh) * 2016-07-12 2017-02-01 广东锐顶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单级式三电平功放电路
CN106533183A (zh) * 2016-12-23 2017-03-22 天津大学 高效率隔离式直流全桥变换电路
CN107332442A (zh) * 2017-07-06 2017-1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混合型原边抽头可控式平衡变换器
CN107332442B (zh) * 2017-07-06 2019-1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混合型原边抽头可控式平衡变换器
CN110299847A (zh) * 2019-06-06 2019-10-01 湖州顺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感辅助关断及环流抑制的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
CN110445388A (zh) * 2019-07-16 2019-11-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开关电源的变换拓扑
CN110445388B (zh) * 2019-07-16 2021-06-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开关电源的变换拓扑
CN113422515A (zh) * 2021-05-11 2021-09-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非隔离型双向软开关dc-dc变换器
CN113422515B (zh) * 2021-05-11 2022-06-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非隔离型双向软开关dc-dc变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3633U (zh) 具有零电压切换辅助电路的全桥相移式转换器
CN102201739B (zh) 一种对称半桥llc谐振式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Yu et al. High efficiency converter with charge pump and coupled inductor for wide input photovoltaic AC module applications
CA2502798C (en) Single-stage buck-boost inverter
CN102185514B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CN101854120B (zh) 一种高效率多功能反激变换器
CN100499350C (zh) 一种磁悬浮反作用飞轮电机控制系统
CN110176812B (zh) 混合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04158400A (zh) 一种模块化高压供电电路
CN101958657A (zh) 电源转换电路及设备、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交错控制方法
CN103944397A (zh) Boost型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47695B (zh) 高效串联谐振转换器
CN105932880A (zh) 谐振转换器的基于磁化电流的控制
CN101478252B (zh) X-无直流滤波环节隔离型高频链逆变器
CN211127590U (zh) 一种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dc-dc变换器
CN108183603B (zh) 一种单级无桥软开关谐振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JP201610397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230253885A1 (en) Soft-switching pulse-width modulated dc-dc power converter
CN108736756B (zh) 一种改进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2832838A (zh) 基于磁集成的隔离型单级双Sepic逆变器
CN101604916A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TWM382658U (en) Full-bridge phase-shift converter with assisted zero-voltage-switching circuit
CN109302078B (zh) 基于同步整流模式的dc-dc开关电源
CN110829853A (zh) 大功率强复位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CN104113215A (zh) 直流对直流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