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3707U - 孔版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孔版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13707U
CN201613707U CN2010200018252U CN201020001825U CN201613707U CN 201613707 U CN201613707 U CN 201613707U CN 2010200018252 U CN2010200018252 U CN 2010200018252U CN 201020001825 U CN201020001825 U CN 201020001825U CN 201613707 U CN201613707 U CN 201613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drum
main body
apparatus main
lu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0018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波好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0018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13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13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137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原稿读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孔版印刷装置,由于印刷用鼓能够从装置主体拉出而露出孔版印刷装置的被印刷用鼓遮挡的部分,从而能容易地取出在这些部分被卡住的纸张。

Description

孔版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版印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露出纸张输送路径的孔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利用原稿来制作印刷品,可以使用孔版印刷装置。图1~3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孔版印刷装置1主要由原稿读取部2、制版部3、印刷部4、给纸部5、排纸部6和版排出部7构成。
原稿读取部2具有原稿读取单元11。原稿读取单元11位于装置主体10的上部,是能够自由转动的开闭单元。原稿读取单元11以位于装置主体10上部端部处的轴12为中心,沿图2中的箭头b和图3中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在关闭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如图3所示)的位置(图2的位置)和打开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的位置(图3的位置)之间自由地转动。原稿读取部2具有:原稿放置面13,其位于原稿读取单元11的上部;多个原稿输送辊14,用于输送放置在原稿放置面13上的原稿;辊旋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使原稿输送辊14旋转;图像扫描器15,用于读取由原稿输送辊14所输送的原稿上的图像数据。利用该结构,通过原稿输送辊14的旋转来输送放置在原稿放置面13上的原稿,然后由图像扫描器15来读取所输送的原稿上的内容。
制版部3设置在装置主体10中,具有:版纸容纳部19,其容纳长的、卷绕成卷状的版纸18,并且可旋转地支撑版纸18;热头(图中未示出),其用作书写头,位于版纸容纳部19的沿版纸18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压版辊21,其对着热头,通过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力来旋转,从而输送版纸18;版纸切断器22,位于热头和压版辊21的沿版纸18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用于切断版纸18。
印刷部4具有:印刷用鼓25,其外周壁25a由多孔的、墨能够透过的材料制成,通过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力沿图1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夹持部26,设置在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上,用于夹持版纸18的前端。印刷用鼓25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大概中央位置,其上方是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夹持部26夹持从制版部3输送的版纸18的前端,版纸18在被夹持的状态下通过印刷用鼓25的旋转而卷绕在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上。与印刷用鼓25的旋转同步地输送的印刷用纸31被施压辊30压向印刷用鼓25上的版纸18,墨从版纸18的穿孔部分转印到印刷用纸31上,从而进行印刷。
给纸部5具有:给纸台35,用于堆叠印刷用纸31;一次给纸辊36,用于输送给纸台35最上面的一张印刷用纸31;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用于将一次给纸辊36所输送的印刷用纸31与印刷用鼓25的旋转同步地输送到印刷用鼓25与施压辊30之间;引导部39,用于引导印刷用纸31在一次给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之间的输送。将一次给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构成为: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旋转通过各给纸离合器(图中未示出)来选择性地传递给一次给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从而使它们在预定的定时旋转。
排纸部6具有:印刷用纸分离爪部40,位于由印刷用鼓25和施压辊30构成的印刷位置沿印刷用纸3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靠近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送风装置41,用于向印刷用纸分离爪部40与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之间的区域送风;输送带42,用于接收并输送从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分离出来的印刷用纸31;排纸台43,设置在输送带42的最下游的下方,即印刷用纸31的落下位置,用于堆叠所排出的印刷用纸31;一对落下姿势校正侧壁47、48,设置在排纸台43的上部,用于对所落下的印刷用纸31的与排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限制;端壁49,设置在排纸台43的上部,用于对所落下的印刷用纸31的排纸方向的前端进行限制。
版排出部7具有版排出单元50。版排出单元50能够在装置主体10的上部沿图2中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和图3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前后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装置主体10。即,装置主体10的上部配置有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排出单元50这两个开闭单元。为了打开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沿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这两个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排出单元50,从而使装置主体10的上部几乎全部打开。
在如上所述的传统孔版印刷装置1中,当纸张(版纸18或印刷用纸31)发生卡纸时,可以打开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排出单元50其中之一或两者,从而从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取出被卡住的纸张。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给纸部5和排纸部6位于印刷用鼓25的下方,并且由印刷用鼓25和施压辊30构成的印刷位置也位于印刷用鼓25的下方,因而当在这些位置发生卡纸时,由于印刷用鼓25的遮挡,从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无法取出被卡住的纸张。这时,如果要取出被卡住的纸张,需要由专业维修人员拆开孔版印刷装置1,依次卸下各部件,直到能看见并取出被卡住的纸张,然后再装上所卸下的各部件。这使得取出被卡住的纸张变得非常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版印刷装置,使得当发生卡纸时,能够容易地取出被卡住的纸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原稿读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其中,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用来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的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所述印刷部包括支架,用来支撑所述印刷用鼓,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限位机构由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构成,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时,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从而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刷用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情况下,通过以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为支点,使所述支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转动,能够解除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的抵接,从而能够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刷用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还包括卡合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孔版印刷装置,由于在保持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基础上,还使得印刷用鼓能够从孔版印刷装置拉出而露出孔版印刷装置的被印刷用鼓遮挡的部分,从而能容易地取出在这些部分被卡住的纸张。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位于关闭位置。
图3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位于打开位置。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印刷用鼓位于拉出位置。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导轨和杆部。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导轨和杆部。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限位机构。
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1中,印刷用鼓25能够从装置主体10拉出。具体来说,如图4~5所示,在装置主体10的前侧面103,设置有开口部103a,用于拉出印刷用鼓25。在印刷用鼓25的外周,设置有支架251,用于支撑印刷用鼓25。支架251呈中空的框状,由沿印刷用鼓25的旋转轴25b方向延伸的一对杆部251a、251b和与该一对杆部251a、251大致垂直的另一对杆部251c、251d构成。印刷用鼓25位于支架251的框内,其沿旋转轴25b方向的两端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杆部251c、251d上,使得印刷用鼓25能够绕其旋转轴25b旋转。
在装置主体10中,在前侧面103和与之相对的后侧面104之间,设置有一对导轨105a、105b。支架251的杆部251a、251b分别安装在导轨105a、105b上,使得支架251能够沿导轨105a、105b滑动,从而经由开口部103a从装置主体10拉出或推入装置主体10。导轨105a、105b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其横截面大致呈“凹”字形,具有凹部106。杆部251a、251b容纳在凹部106中。为了便于滑动,在杆部251a、251b靠近后侧面104的端部,设置有轮251a1、251b1。轮251a1、251b1也容纳在凹部106中,能够在凹部106中沿导轨105a、105b滚动。
通过上述结构,当发生卡纸时,向装置主体10的外部拉支架251,使得轮251a1、251b1沿导轨105a、105b滚动,杆部251a、251b沿导轨105a、105b滑动,从而将支架251连同印刷用鼓25从开口部103a拉出装置主体10,露出被印刷用鼓25遮挡的部分,取出被卡住的纸张。
关于印刷用鼓25被拉出的程度,较佳地,至少拉出印刷用鼓25沿其旋转轴25b方向的长度,从而充分露出被印刷用鼓25遮挡的部分,以便于取出被卡住的纸张。然而,如果印刷用鼓25被过分拉出,将导致孔版印刷装置1的重心向前侧面103偏移,可能使孔版印刷装置1向前侧面103倾倒。因此,较佳设置限位机构来限制印刷用鼓25被拉出的程度。
图7示出限位机构的一个实施例。限位机构由分别位于杆部251a和导轨105a上的一对凸起部251a2和105a2构成。凸起部251a2位于杆部251a靠近后侧面104的端部附近,从上向下凸。凸起部105a2位于导轨105a靠近前侧面103的端部附近,从下向上凸。这样,当拉出支架251时,凸起部251a2和凸起部105a2相抵接,从而限制支架251继续向装置主体10的外部拉出。
另一方面,为了维修孔版印刷装置1,有时需要将印刷用鼓25从装置主体10卸下。这时,需要解除限位机构的限制,从而将支架251从装置主体10完全拉出。为此,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将凸起部251a2和凸起部105a2的高度设置为:当拉出支架251直到凸起部251a2和凸起部105a2相抵接时,向上拉支架251,使得支架251绕轮251a1、251b1向上转动,从而凸起部251a2的下端高于凸起部105a2的上端,即,解除限位机构的限制。然后,继续向装置主体10的外部拉出支架251,从而将其完全拉出。当将支架251装上装置主体10时,只需按相反顺序执行上述操作即可。

Claims (5)

1.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原稿读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
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用来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包括支架,用来支撑所述印刷用鼓,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凸起部,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凸起部,
所述限位机构由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构成,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时,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从而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刷用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情况下,通过以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为支点,使所述支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转动,能够解除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的抵接,从而能够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刷用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转动。
CN2010200018252U 2010-01-18 2010-01-18 孔版印刷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13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018252U CN201613707U (zh) 2010-01-18 2010-01-18 孔版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0018252U CN201613707U (zh) 2010-01-18 2010-01-18 孔版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13707U true CN201613707U (zh) 2010-10-27

Family

ID=4300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00182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13707U (zh) 2010-01-18 2010-01-18 孔版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137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29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郭骞 一种自动双面印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29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郭骞 一种自动双面印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48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475603B1 (en) Document feeder with pivoting delivery table, particularly for digital printers
TW552232B (en) Stacker bundler
GB1559603A (en) Photocopying machine sheet feed arrangement
US885146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1613707U (zh)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5008357A (ja) シート材取り出し供給装置及びシート材取り出し供給方法
JP2005008355A (ja) シート状物の案内装置
JP4317087B2 (ja) シート状物排出装置
JP5101674B2 (ja) 印刷装置
KR100756486B1 (ko) 자동화기기의 프린터
CN210150431U (zh) 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出料装置
CN208095995U (zh) 用于辅助分拣用的操作平台
CN214191785U (zh) 一种印刷制品加工用传输装置
CN221092969U (zh) 一种自动排版印刷机
US20130221597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3525028B2 (ja) 紙送り装置
JPH0781202A (ja) 両面印刷可能な孔版式製版印刷装置
CN214774653U (zh) 一种预印机
JP3737703B2 (ja) 枚葉刷本の不良品抜取装置
CN210390515U (zh) 一种防止大幅面宣纸打印时卡纸的装置
JP2011079607A (ja) 刷本抜取装置
CN101357719A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包括片材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2795503B (zh) 排纸装置
JP3509459B2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